还剩16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公共经济学》黄山班复习要点、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职能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界定政府经济职能,对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要合理界定政府经济职能,必须从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出发.作者认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府经济职能;二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要求的政府经济职能;三是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求的政府经济职能.
2、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本身有缺陷和局限性,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本文将从市场和政府职能的内涵出发,分析在那些领域政府应该“不作为”,在那些领域政府应该积极的“作为二政府是一个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词,然而不同的人对政府的含义却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政府国家机器,是国家的暴力机关,担负着维持阶级统治的职能,同时也应该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进行管理;有人认为政府是国有资产的实际执掌者,支配和控制着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担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职能;有人认为政府就是国家,是社会公共权利的主体,是制定法律执行法律的主体,政府应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因此要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必须对政府的含义作一个界定政府的概念和国家的概念密切相关,政府是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为了使国家的意志得到表达和执行,必须建立、维持,并发展一个非常复杂的政府组织”
①国家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实体一般说来国家代表着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国家代表着一定的地域国家和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就是在于氏族是按照血缘关系来划分居民,而国家却是按照地区来划分它的居民从国家的这个意义上来讲,政府职能当然也是在一定的区域内,超过了这个区域政府职能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其次国家代表着一定的公共权力按照契约论者的观点,这种公共权力来自于人们的让渡,人们服从这种公共权力就是服从自己在恩格斯看来这种公共权力是以种种暴力工具为后盾的,“这种公共权力在每一个国家里都存在,构成这种公共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这些东西都是以前氏族社会所没有的”
②在这个意义上,国家就是一种社会公共权力,而且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公共权力而政府实际上就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主体,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体系作为国家公共权力的代表,政府实际上具备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政府通过执掌公共权力可以对社会资源做出权威性分配,同时可以对社会共事务做出权威性决定也就是说掌握了社会公共权力就掌握了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控制权,而且,那些资源属于社会公共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公共权力说了算;其二,政府作为一种公共权力机构,他自身的生存维持是通过社会的税收来实现的、反寻租、设租的思路6反寻租策略1)调整制度框架,增大寻租成本,降低寻租的比较利益,减少可能引起寻租的政府干预(如关税、配额、价格上限、价格支持、补贴);2)明确界定产权,通过专利、版权等制度保护科技发明者的权益,鼓励企业通过公平竞争获取正常利润;3)改变投票、选举和政治决策制度,加强法制,促使公民普遍参与与监督,提高寻租活动的发现概率和惩罚力度,增大寻租成本反设租策略1)健全法制、强化监督,严惩设租者,建立激励性的公务员薪水制度2)减少官员以公权谋私利的机会一方面,将政府职能范围限定在最小范围;另一方面,实行公共决策的民主化,限制政府官员的权力,让多数官员参与公共决策,共同决定公共产品的提供、外部性的概念、特点7P109+在市场经济中,一个市场主体(消费者或者生产者)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成本或者收益),不是由该主体自己来承受,而是由其他主体来承受,这就叫外部性关于外部性的定义,有许多学者曾对它作了探讨史普博将外部性定义为,“某种外部性是指在两个当事人缺乏任何相关的经济交易的情况下,由一个当事人向另一个当事人所提供的物品束”斯蒂格利茨认为,“当个人或厂商的一种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给予支付或得到补偿时,就出现了外部性”,或“未被市场交易所体现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称为外部性”按萨缪尔森的理解,“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当有人被强加了非自愿的成本或利润时,外部性就会产生更为精确地说,外部性是一个经济机构对他人福利施加的一种未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的影响”按照一般说法,外部性指的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这些定义所强调的是商品在两个当事人之间的转移,是在他们之间缺乏任何经济交易的情况下发生的当你在屋前栽种的花草,对行人产生的赏心悦目的利益,并没有经过市场交易而得到他们支付的价格;当你发明了一种好办法清除外溢出来的原油时,这一好处将为许多未向你付款的人所享用,这产生了外部效应我们将其称为正外部性很明显,正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的积极影响,使他人减少成本,增加收益当造纸厂排出的生产废水,给下游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损害,也不是经过市场交易而向下游的人们支付了相应的价格;当你向小溪中倒入一桶酸液时,它会将鱼和植物杀死但你没有向任何人赔偿这场灾难的损失,从而导致了负外部性的产生负外部性指一种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消极影响,导致他人成本增加,收益下降正如萨缪尔森所说的,“外部性是无意识的但却是有害的经济行为:、外部性的矫正8P
117、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9“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反映的是公共物品问题“公地悲剧”是公共物品过度使用的结果,“反公地悲剧”则是公共物品被闲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公地悲剧”在于产权不清,所以需要明晰产权;“反公地悲剧”在于产权支离破碎,故要整合产权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都具有“公地”特性,注重两种“悲剧”的研究,积极寻找有效对策,避免发生在国有企业这块公地上的“悲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公有制好还是私有制好?国有企业民营化是否应当制止?■■近几个月来中国在为此激烈的辩论这里想从经济学的”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居『说起,给有关方面提供一点思考和参考
一、“公有地的悲剧”-国有、公有体制的缺憾之处?经济学中有所谓“公有地的悲剧“、“公共事物的悲剧”的寓言或日举例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家哈丁教授年在科学杂志上曾发表题为《公有地的悲剧》的论1986文说的是,在公有的草地上放羊,放牧人因为增加放养的Science VoL16212431968羊会给他个人带来利益而不断增加羊的数量,但草地的饲养容量是一定的,当羊的总数超过整个草地饲养量时,草地最终会荒芜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对每一个牧羊人来说,增加放养的羊会给他个人带来利益,而增加羊从而导致过度放牧的损失,则是由全体放牧人来承担这种对公有资源使用”所得归己,所损归公”的状况,导致了”公有的东西,总不如私有的让人爱惜”的现象,使对共有费源使用的结局有了悲剧性的一面
二、改制明晰产权,克服所有者、责任人缺位、不明,是补缺之道美国经济史上有一个著名案例铁丝网的发明,曾经造就了美国西部的繁荣由于移民和西进,大草原上的人口、牧场越来越多各个牧场属于不同的牧场主,但牧场之间没有牢靠的栅栏将它们彼此隔开,偷盗牛羊的事件屡屡发生,越界放牧更是家常便饭哪里的牧草好,那里就成为免费的公用牧场,由于蜂拥而至与过度放牧,一度肥美的草场不久便成为被弃置的荒地没有建设和保护,只有掠夺性的利用,适宜放牧的草场越来越小怎么办?牧场主们开始纷纷采用铁丝网把自己的牧场和他人的牧场区分开来大草原上原本缺少做栅栏的木料,后来火车把木料从远方运来,年刺铁丝网也发明了,阻拦畜群的栅栏更加牢靠,而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这样,”公有地的1867悲剧”渐告终结,美国西部边疆的开拓才得以最终完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教授在其著作中,收集了美国经济史上这一著名案例,并由此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使人们进一步清楚的认识到,导致“公有地的悲剧”的重要原因是产权缺失或不明晰也就是说,为防止这种“公有地的悲剧、一个可选的办法是不把草地作为公有财产,而把草地作为私有财产分给每一个牧羊人,让他们对“羊”和”草地“都要负责,过度放养导致草地荒芜,后果将自己承担这样,产权明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明晰产权,将共有资源划分到个人,是有效使用资源,防止出现“公地悲剧”的重要方法之一改制明晰产权,克服所有者、责任人缺位、不明,是补缺之道
三、也要防止出现”反对公有地的悲剧“和其他问题但是,有些公共物品和资源的提供只能靠国家,有些共有资源不可能划分到个人或产权明晰到单位、个人单位头上,可现在又要搞好他们,应该怎么办?有人认为,这办法可以是,大量地减少国有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凡是市场和民营能做的,尽可能转为产权责任明晰的非公有性质最后,剩下的公有的成分数量减少,国家的监管会比较容易,有可能管的过来,管理的成本也会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所有,还是有可能搞好的还要补充一段情况在”公有地的悲剧”论文发表三十年之后,密歇根大学的黑勒教授和艾森伯格教授同样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反对公有地的悲剧”的论文Science Vol.280698他们以生物科学研究领域为例,指出尽管知识的私有化解决了公有1998o Privatization地的悲剧”问题,却同时产生了新的”反对公有地的悲剧“在美国,生物领域的研究大部分是由联邦政府的研究机构、大学等非盈利机构进行的,过去曾有一段时间,它们的研究成果是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的但在上游的基础性研究成果的私有化不断发展之后,发生了public domaino知识产权的”蔓延现象这种上游的基础研究部门的专利的滥用,抑制了下游”ProHferation最终产品的开发而且,因为上游的权利归属十分复杂,往往牵涉到很多权利人,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成本比较高,再加上有关人员之间不同的利害关系、对权利的评估的差异等因素,结果产生了所谓的”反对公有地的悲剧”-资源的过少利用这一“反公地悲剧“,不能不使我们想到,爱迪生当年为了推广其直流电,还曾经极力反对使用交流电的可见,个人利益也可能会使人失去科学性、公允性产权明晰,责任和利益明确到团体乃至个人,有好处;但也要防止“所得归己,不顾别人,只顾自己,乃至损人利己”看来,我们要注意避免“公地悲剧”;也要防范”反公地悲剧
二、政府采购、零基预算10内容提要: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作为古代政府采购制的变更或替代,是一种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它是由民主政体中政治家在巩固自身统治的过程中自友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一般会形成纳税人一政府一财政部门一专门政府采购机构一政府采购官员这样一条长长的委托代理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政府采购由于实行了监督的有效性和决策的“白箱化”,采购官员与供应商之间的博弈由传统政府采购下的合谋型的合作博弈变为“囚徒困境”型的非合作博弈关键词政府采购;制度经济学;委托一代理;博弈论现代政府采购制度是在传统的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这种新制度为什么会产生?它是否具有高效率?本文借鉴西方经济学在信息、公共选择、委托一代理、诱致性创新等领域内所取得的进展分析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变迁和效率
一、政府采购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政府采购过程实际上是政治决策过程,它是政治程序的产物,因此政府采购效率决定于政治结构而在政治结构中处于决策地位的是政治家,因此,政治家在政府采购中处于关键地位在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确立以前的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均为专制社会在专制社会中政府采购是由相应的采购机构在封闭状态下分散进行的,政府采购行为受专制者个人偏好所约束,随意性很大,公开性不强,因此不可能形成一套完备的制度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确立之后,政治家要得到公众(选民)的拥护才能巩固其统治,所以政治家的决定必须符合公众的需求所以,现代政府采购活动是在完全公开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切采购活动都要作公开记录,所有的采购信息都是公开的,以接受选民的监督可见,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作为古代政府采购制度的变更或替代,它是一种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它是由民主政体中政治家在巩固自身统治的过程中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要发生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要有某些来自制度不均衡的获利机会也就是说,由于某种原因,现行制度安排不再是这个制度安排选择集合中最有效的一个了从某个起始均衡点开始,有几种原因能引起制度不均衡一是制度选择集合改变;二是制度服务的需求改变;三是其它制度安排改变以下简要分析这三种原因是如何导致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产生的
1.制度选择集合的改变提供特定制度服务的可行性制度安排集合,是我们在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函数同样,政府采购制度安排集合,也取决于人们在财政学方面的知识在近代政府采购制度出现以前的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政府官员和学者在财政方面注重收入,而不注重支出,更不注重支出效率18世纪下半叶,在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起源地英国产生了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一部划时代的经济学著作一一《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的这部著作既是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开山之作,也标志着财政学的诞生亚当•斯密从效率的角度出发,在其经济自由主义的总体框架下,以赞赏和鼓励口气指出了政府在安排财政支出时,同样要遵循市场机制的引导,成功地实行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进而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显然,他已触及到了政府支出要讲效率这一政府采购的实质1782年,英国废止以前政府采购中的分散制度,设立专门的采购机构——文具公用局,凡属于各机关公文之印刷、用具之购买,均归其职掌各政府机构购买用具之支出由文具公用局直接开列预算,向国会申请经费其购置物品依物品之种类而划分为16类,每类设专人负责另外设审察员,以审定各部署对用品的需求量并纠查物品出纳文具公用局通过契约向市场购买所需品,其订立的购买契约须经专家审查决定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英国文具公用局后来扩展为物资供应部,专门负责采购政府各部门的所需物资从此,近代政府采购制度开始在英国出现在欧洲大陆的法国,著名的自由放任经济学家萨伊于1803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在这部著作中,萨伊强烈斥责了公共消费中的浪费行为,认为“公共浪费和私人浪费比起来更是犯罪行为,因为个人所浪费的是那些属于他的东西,而政府所浪费的却不是它自己的东西,它事实上仅是公共财富的托管人这里,萨伊已初步认识到了现代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萨伊还主张公共消费品应由相互竞争的公共管理人供应交给私人供应,从而为政府向私人采购公共品提供了理论依据正是萨伊的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促进了政府采购制度在欧洲大陆的产生和发展
2.制度服务的需求改变制度服务的需求改变也会引致制度的不均衡比如,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是历史上多次产权制度安排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诺斯和托马斯认为,发生在中世纪欧洲的从对人的产权到对土地产权的转变,是人口和土地稀缺性增加导致土地相对价格提高的结果古代政府采购制度服务的需求者古代政府官僚主要是通过政府采购来维持庞大的专制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满足其骄奢淫逸生活的需要古代中央集权国家财政支出的最重要支出是采购各种生活用品其数量之大,规模之巨是相当惊人的如明朝政府为满足宫廷园林建筑之所需,就在中国南方诸省进行了20次大规模的皇木采购活动其中,仅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采购的楠杉等木即达5600根块古代政府官员的升迁并不是由辖区内百姓的民意所决定,而是由上级官员的主观意识所决定因此,尽管古代专制政府的采购需求巨大,但对采购资金的运用没有有效约束,不接受百姓的监督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政府采购制度服务的需求者近代民主政体下的政府官员由于受到法律及舆论的严格监督,很难或风险较大利用政府采购牟取私利,相反,他们往往希望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购制度的运作博取选民的好感,赢得选票正是由于政府采购制度服务需求的改变导致了传统政府采购制度不均衡的产生,从而诱发政府采购制度由传统向近代变迁的发生
3.其它制度安排改变制度安排的实施是彼此依存的因此,某个特定制度安排的变迁,可能引起对其它制度安排的服务需求英国从17世纪中叶开始,由于资产阶级制度的确立,经济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到18世纪中叶,英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近代政府采购制度的产生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推动首先,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为政府采购的招投标提供了众多的竞标者,从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降低政府采购的成本提供了市场环境;其次,自由市场经济下建立廉价政府的政治追求亦促使政府通过向市场公开招标来节约开支,提高公共支出效率;第三,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法治建设、新闻舆论监督、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等都促进了近代政府采购制度的产生如在大众传媒方面,英国在1702年产生了最早的日报一一《每日新闻》DailyCour—ant自此以后,大众传媒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传媒形成了对政府采购运作的有效监督,也为政府采购中广泛运用招标、投标法提供了传递信息的载体
二、政府采购的委托一代理分析政府采购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委托代理链在这个委托代理链的最上方是委托人一一政府采购资金的供给者纳税人纳税人将公共资金委托给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机构一一政府这样就形成了纳税人一政府的一级代理关系由于政府公共管理的领域十分广泛,它不可能对政府采购事无巨细地包揽,它一般将其委托给财政部门,中央政府为财政部,地方政府为财政厅局这样,就形成了政府一财政部门的二级代理关系财政部主要负责政府采购法规、政策的拟定和监督执行,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的资格标准的制定和审查,采购官员的培训和管理,采购争端的仲裁,国有资产的管理,采购信息的发布,采购统计和公布,本级政府消费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直接采购、分配和管理,等等财政部常常对政府采购进行分权管理,在其内部设置专门机构负责政府采购的管理和协调,这样又形成了财政部门一专门政府采购机构的三级代理关系最后,具体的采购活动是由具有专门知识的政府采购官员来执行的,从而形成了专门政府采购机构一政府采购官员的四级代理关系综上所述,政府采购过程中一般会形成纳税人一政府一财政部门一专门政府采购机构一政府采购官员这样一条长长的委托代理链政府采购官员是最终代理人,链的另一端是初始委托人,即政府采购资金的供给者一一纳税人在这个委托代理链中,作为初始委托人的纳税人实际上并无行为能力,因为他既不能在市场上进行决策、签订契约,也不能从中获得利益因此,在政府采购委托代理链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各级政府官员官员是理性人,他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他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规,不折不扣地保证政府采购职能的实现正: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不同的利益取向,天然地会产生委托人和代理人激励不相容的问题并且,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由于政府采购的专业性很强,代理人特别是政府采购官员是政府采购方案的提出者,他们一般拥有比委托人更多的私人信息,委托人除非付出很高的成本,否则无法获得相应的信息由于搜寻有关信息需要付出成本,因此,在政府采购中委托人的决策往往受制于作为信息提供者的代理人可见,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激励不相容有可能成为代理人偏离委托人委托目标的现实表现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实施政府采购过程中可以通过契约的方式规范双方的行为,但委托人和代理人在签约中不可能预料到未来所有的情况,也不能规定各种情况下各方的责任特别地,职能机构的官员不可能像企业生产产品那样程序化和有规则地重复,因此必须给官员以充分的自由处置权在政策执行的每一阶段都必然要有人解释一些法规但法规不可能十分精细,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会产生与原始法律意图发生偏差的累进效应不完备的契约和政府采购中的机动权存在为代理人谋求个人效用最大化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由于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政府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就会产生代理问题而由此增加的成本被称为代理成本它具体包括三部分一是委托人的监督成本,即委托人激励和监控代理人以使后者为前者利益尽力的成本要使职能机构和政府采购官员严格地履行政府采购职责就要对职能机构和政府采购官员进行全面的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但监控本身是需要成本的二是代理人的担保成本,即代理人用以保证不采取损害委托人的行为的成本,以及如果采取了那种行为将给予赔偿的成本三是剩余损失,即委托人因代理人代行决策而产生的一种价值损失,它等于代理人决策和委托人在假定具有代理人相同信息和能力情况下自行效用最大化决策之间的差异.综上所述,政府采购中由于多级代理关系形成的委托代理链的存在,每一级代理关系都会因代理人与委托人效用函数的不一致而发生代理问题,其代理成本总和有可能是很大的,政府采购已经隐含了不可能达到效率状态的前提问题是,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与传统采购制度相比是否产生了降低代理成本的制度安排,是否具有相对效率.
三、政府采购的博弈分.博弈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异军突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研究的是存在相互外部经济条件下的个人选择问题在博弈论里,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的参与者之间不存在博弈,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特别是寡头市场)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博弈政府采购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因此,可以对政府采购进行博弈分析.在传统的政府采购中,由于政府采购由采购官员暗箱操作,采购官员和供应商为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容易“合谋”达成一个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的私下协议,以共同对付政府和纳税人,损害国家和纳税人的利益显然,在传统政府采购中,采购官员和供应商之间的博弈是合作博弈.如果供应商与采购官员合谋共同对付国家和纳税人,他们的效用水平一一支付函数为最高,各为
1000.如供应商与采购官员均采取不合作的战略,则供应商的支付函数为500,采购官员的支付函数为600,其支付函数之所以低于合谋,主要是因为如果不合谋,则政府采购官员在采购中会“公事公办”,按市场价格出价,从而使供应商不能获得溢价出卖产品的好处同样,如果政府采购官员“公事公办”,也就很难获得寻租收益如果在供应商合谋而采购官员不合谋的战略组合下,供应商仍然得不到溢价出售产品的机会,其支付函数与双方均采取不合谋的战略组合下所得到的支付函数相等,政府采购官员由于有供应商合谋,他仍然可获得租金,不过其租金将略低于“共谋”条件下的租金,其得到的支付函数为
900.在供应商不合谋、采购官员合谋的战略组合下,供应商将得不到政府采购订单,其所得为3而采购官员则仍然保留着寻租机会,它会通过寻找新的供应商得到租金不过由于新的寻租成本的存在,其租金将有所降低,其所得支付函数为
800.从上可知,对于供应商来说,无论采购官员采取何种战略,合谋总是有利的,因而是一个“占优战略”(dominant strategy)对采购官员来说,他只是国家和纳税人的代理者,不是政府采购资金的所有者,合谋o造成的,因而是个“占优战略”(dominant strategy)对采购官员来说,他只是国家和纳税人的代理者,o不是政府采购资金的所有者,合谋造成的财政资金的流失或无效率导致的“成本”是由纳税人承担的,对于他们来说,“成本”是外部化的,他们从舞弊中获得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收益”显然“成本”和“收益”是不对称的因此,在缺乏必要监督、暗箱操作的情况下,他们易于置国家和纳税人的利益于不顾,追求自身租金的最大化因此,对采购官员来说,在传统采购制度下,无论供应商采取何种战略,均以合谋为其最优选择由于供应商与采购官员的“占优战略”均为合谋,因此他们双方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合谋对付国家和纳税人,从而造成政府采购的无效率和采购官员寻租行为的屡禁不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政府采购由于实现了监督的有效性和决策的“白箱化”,采购官员与供应商之间的博弈由合谋型的合作博弈变为“囚徒困境”型的非合作博弈市场经济下的政府采购方式可分为竞争性招标采购方式和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包括限制性招标采购、单一来源采购、竞争谈判采购、自营工程等)两种这里仅分析竞争性招标采购方式下采购官员与供应商之间的博弈.在给定供应商不合谋的情况下,采购官员的最优战略是不合谋(如果合谋,其支付函数仅为200);同样,在给定采购官员不合谋的情况下,供应商的最优战略也是不合谋从博弈矩形可以看出,如果供应商与采购官员合谋,他们所得的支付函数为最大(各为800)但由于在现代政府采购中引进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采购官员在众多的供应商中,经过竞争选出最优标因此供应商在竞标中市场化的成本增大,中标的风险加大,中标概率下降,即使与采购官员合谋也可能达不到目的,因此其行贿的预期下降;而采购官员在招标、评标的标准程序中由于受一系列规章、规则及严格监督等的制约,采购过程是在完全公开的情况下进行的,渎职、失误都要曝光,因此,其所起的作用大大降低,其主动合谋的预期支付函数也因成功的概率太低且风险(揭发或被查处的危险)较大而难以实现.因此,采购官员与供应商的预期支付函数的总和不能达到帕累托改进,(合谋,合谋)不符合个人理性要求.可见,市场经济下形成的政府采购制度安排相对于传统政府采购制度能有效遏止采购中的寻租行为,降低采购代理成本,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率世纪之交的中国在移植西方发达国家业已形成和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过程中应着力完善政府采购的制度环境,尽快建立规范的政府采购法规、管理机构及监督机构,制定统一的采购程序,把没有一定法规的采购管理方式转变为公开的、科学的和有效率的采购模式,以降低制度创新成本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做法一是要掌握准确的信息资料,对单位的人员编制、人员结构、工资水平,以及工作性质、设备配备所需资金规模等等都要了解清楚,在平时就要建立单位情况数据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动二是要确定各项开支定额,这是编制零基预算的基本要求三是要根据事业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对各个预算项目逐个分析,按照效益原则,分清轻重缓急,确定预算支出项目和数额零基预算能克服我国长期沿用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中的不足,不受既成事实的影响,一切都从合理性和可能性出发实行零基预算是细化预算、提前编制预算的前提.政府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11.政府规制的概念
12.实施规制与放松规制的理由
13.公共定价的基础
14.公共企业的特征15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案例分析“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一一捐税……甚至捐税也不够了;国家就发行期票,借债,即发行公债J
③可见离开了税收,政府就无法存在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政府作一个广泛的定义,即只要能够对社会公共资源做出权威性分配、能够对社会公共事务做出权威性决定的特定的组织或者机构,都可以算作政府我们在分析政府职能的时候讲的是广泛意义上的政府,而不仅仅指在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中的行政部门规定了政府的含义,我们再来分析政府应该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担负什么样的职责历史上很多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自由放任主义者认为政府应该扮演“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说,市场的自发运行会给社会带来高效率,政府的过多干预只会起到反作用,政府需要作的只是提供安全和秩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政府的职责作了如下的规定“第一,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各个人,使其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和压迫,这就是说要建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其建设与维持绝不是为着任何个人或任何少数人的利益),这种事业与设施在由大社会经营时,其利润经常补偿费用而有余,但若由个人或者少数人经营,就决不能补偿所费J
④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庇古认为国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消除客观上存在的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之间的背离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刺激有效需求来克服经济危机萨缪尔森认为政府应该采取矫正垄断,收入政策等方法来实现社会的效率、平等和稳定70年代后兴起的新自由主义者又重新鼓吹市场的效率,举起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大旗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政府在管理经济过程中有时容易超出宏观调控的范围,直接干涉参与经济活动,这样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从政府的内在特征来看,政府和市场在某些方面是相互排斥的,所以政府不能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否则就容易起到反作用第一,政府具有公共性的特征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公共权力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政府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的一般功能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解决社会的公共问题社会公共权力是出于缓和利益矛盾需要才产生的,公共权力的执掌者一一政府会必须以成员的根本利益作为其活动的宗旨,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相对脱离,凌驾于社会之上才能真正的履行其公共管理的职能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作为市场的管理者、监督者出现,而不能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因为市场参与者本身必须是代表不同利益并且占有不同资源的市场行为主体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如果直接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就违反了自身公共性的特征,也就很难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规则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我国长期来存在着各种挂靠政府机关的各种企业,国家机关成了市场的直接参与者这样这些机关在制定或者执行政策的时候就会有意无意的向自己下属的企业倾斜,这样就违反了政府公共性的要求,扰乱了市场的公平和效率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不断要求各种挂靠机关的企业必须和政府机关脱轨,就是为了保证政府的公共性第二,政府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作为公共权力的主体,政府的功能涉及到社会的所有领域和所有个体,从而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一定地域内的各个个体只能在同一个政府下生息,享有一定的权利履行一定的义务,接受公共权力的管辖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政府尽管事实上划分为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层级,但是这些部门和层级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一定国土范围内的政府只能有一个因此政府一般应该有大局观念,整体观念,这和市场经济的理念是不符和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一般都是单一的、具体的经济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尽最大可能的增加自己的利益,核心的理念是利己因此市场是一种“个体理性”,会造成利益差别和利益分化而政府行为则是一种“整体理性”,关注社会的公平我国政府推行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如下岗补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以及开发大西北,对西部地区的种种政策优惠等等,都是我国政府从整体、全局出发做出的战略部署,体现了政府的普遍性第三,政府具有强制性政府执行社会公共权力,是以国家暴力机器作为后盾的,没有了国家暴力的后盾,政府就无法决定社会公共事务,也无法对公共资源做出权威性分配只有具备了强制力的政府,才能缓和社会矛盾和冲突,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强制力和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市场经济的基本元素就是商品,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
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买卖过程完全以交易双方的自愿为前提,实行等价交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实行高度分工,生产以交换为目的交换之所以发生,一方面是因为分工的出现使得大家必须通过相互交互才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另一方面交换双方的必须是平等的只有平等的双方才会进交换,如果一方是弱者,另一方是拥有暴力的人,那么结果自然是拥有暴力者利用强权从弱者那里获得自己所需的物品,交换永远也不会发生在我国发生过一些钱权交易、以权谋私之类的现象这些拥有权力的政府官员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使交易的天平严重的向自己倾斜,那么同样如果政府机关可以直接经营经济实体,参与市场活动,那么市场的交易规则也会遭到破坏我们国家严格要求各类企业和挂靠的党政机关脱钩,就是这个道理以前在行政命令下,银行向不景气的企业继续发放巨额贷款,导致银行的很多坏帐、死帐也是一个惨痛的教训第四,政府具有非赢利性的特点政府代表公共权力,从事社会的公共管理,政府行为必须以非赢利性政策目标为依据也就是说,政府在履行具体的行为职责时,并不计较也不能计较直接的成本和收益,尽管事实上政府在其整个运作过程中也有管理的成本和效益问题市场的基本动力就是赢利,消费者追求的是最大效用,生产者追求的是最大利润,无法想象一个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能够存在下去市场行为可以说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政府却不一样首先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执行者,必须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这样政府的基本行为取向就不能以赢利为基本特征其次,政府具有强制性和垄断性的特点,一旦政府把赢利作为自己的行为取向,那么政府凭借其独特的地位取得经济利益是很容易的在我国一些地方,部分政府部门把“单位创收”作为自己的目标,于是就出现了各种乱收费,乱罚款这样一方面扰乱了市场秩序,另一方面,也扭曲了政府的角色定位,影响到了政府的合法性,降低了人民对政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政府坚决不能直接参与市场行为,在某些领域政府必须“不作为”,否则就会起到反作用具体来看政府不作为的领域主要有三个私人领域、微观经济组织领域、产权清晰的领域私人领域是相对对于公共领域而言的个人对私人事务的处理,其后果不论是福是祸,是好是坏,只要涉及自身对社会和其他人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影响,比如对个人婚姻、娱乐方式的选择等等,只要个人的选择方式不违法,政府就不应该干涉密尔指出“个人行为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的什么人的利益,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他人若为自己的好处而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对他忠告、指教、劝说以至远而避之,这些就是社会要对他的行为表示不喜或者非难时所仅能采取的正当步骤”
⑥私人领域应该有当事人自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在法律上,各国民法无论是用来调节国内民事关系还是用来调节国际民事关系,均规定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对于私人领域,政府不仅不能随便涉足,而且应该运用公共力量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保证个人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或者受到侵犯时可以得到合理的补偿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这个问题上已经逐步走向规范化现在我国人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个人的隐私权都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私人生活领域正在逐步扩大,其自主性也日益加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组织,比如企业等的行为政府也不应该过多干涉企业等经济组织是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具有一定法律资格的经济组织企业按照自己对市场的分析,采取经营策略并且对自己的经营策略负责独自自主,拥有决策权的经济组织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因为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说道底就是价格引导资源流动只有企业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价格才能成为敏感的信号在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和经济组织并非是市场独立的经济实体,而通常是政府的附庸政府的角色在微观经济组织领域严重错位在市场经济的竞技场上,政府的角色应该竞技的裁判员,经济组织应该是竞技的运动员在我国很长时间内,作为运动员的企业等经济组织消极、被动的做出经济行为,而作为裁判员的政府却直接进入“比赛”;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缺乏自主的行为刺激也缺乏必要的措施去追求最大利润,一直是政府在直接经营企业这种政企关系长期以来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政企关系问题,迄今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产权清晰的领域,政府也应该尽量少干涉政府作用空间主要是产权不容易界定,或者市场自身界定不清楚的地方按照“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清晰,在交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条件下,市场的自愿交易总是能够产生最优的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市场可以使各种资源配置合理,使行为±体的积极性最大的发挥出来,使资金流向效率最高的地方,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因此产权明确界定的领域是市场机制有效作为、大显身手的舞台所以在产权清晰领域,政府应该尽量少干涉市场活动当然政府可以进行宏观条调控,但是宏观调控并不是替代市场现代经济学认为由于政府由于面临着信息不足和信息不真实的困难,政府替代市场直接参与调节经济活动和资源配制,不仅成本极其高,而且结果往往是失败在经济活动的一些领域政府不能直接参与,必须不作为但是市场本身不是万能的,也有市场失败和失灵的领域,在市场失灵的时候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通常来讲市场失灵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公共物品、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有效需求不足、社会公平保障市场不能保证公共物品的供给公共物品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指,产品的边际成本特别低,几乎为零这样增加一个消费者消费该产品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如有线电视服务在有线电视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丝毫不影响其他消费者观看有线电视的服务质量,对有线电视供应商而言,增加一个客户,所增加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非排他性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该产品时很难把其他的没有为该产品支付费用的消费者排除在外,比如国防公民纳税,支持国家建设强有力的国防安全后,那些没有纳税的公民也会享受同样安全的国防服务,没有办法把那些偷逃税款的人排除在国防之外市场提供的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主要是靠供求关系从供给方面看,价格等于生产者边际成本,而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几乎是零,这样就使得按照边际成本定价的原则失败从需求方面看,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总量是单个消费数量的加总但是公共物品非排他性的特点,使得每个消费者都不愿意支付费用,只想“搭便车”,这样就很难获得单个消费者真实的需求偏好这样市场本身就无法提供公共物品常见的公共物品有教育、国防、环境保护、安全和秩序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提供公共物品我们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都是政府履行提供公共物品职能的具体表现社会秩序是最重要的公共物品市场本身无法保证秩序,相反秩序是市场活动的前提因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就是产品交换,一旦失去社会秩序这个前提,交换就不会发生在没有秩序的情况下,每个想要得到自己所需物品的个人,都可以或者选择掠夺的方式、或者选择相互交换的方式掠夺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行为,很显然掠夺为自己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交换,因此不管其他人的行为选择是怎样的,追求最大利益的个人最佳选择是掠夺而不是交换每个人都这样选择的话,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掠夺和防止掠夺的混乱中,“在没有一个共同权力使大家慑服的时候人们便处于所谓的战争状态之中这种战争是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因为战争不仅存在于战役或战斗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以战斗争夺的意图被人普遍相信的一段时期之中……正如同恶劣的气候的性质不在于一两阵暴雨,而在于一连许多天中下雨的倾向一样,战争的性质也不在实际的战斗,而在于整个没有和平保障的时期中人们所共知的战斗意图”
⑦没有社会秩序和约束机制的保障,人们之间的纠纷和冲突就难以避免在社会之初,人们之间的某些纠纷和冲突是由社会自身通过当事人或者是一些“民间势力”如“家族势力”来解决的但是这种依靠私人势力保护自身的权益,不仅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社会成本极高,通常很容易造成很大的不公平
⑧于是政府就应该充当“社会仲裁人”的角色,保障社会公共秩序因为政府既具有公正性又具有经济成本低的特点,所以政府在充当仲裁人角色后,各种市场行为主体才能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和自由市场自身无法解决垄断带来的低效率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因此残酷的市场竞争往往造成兼并、破产,资本和技术日益向几个比较好的企业集中,资本和技术集中的结果往往会造成垄断的产生垄断产生原因还包括最新技术的掌握、专利制度等等另外某些行业比如电信、铁路等等,这些行业的特点是不变成本很大而边际成本很小,平均成本在很大范围内处于下降阶段,这些行业就容易形成自然垄断垄断会带来产品数量的减少和价格的上涨垄断厂商提供的产品数量并不是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而是可以为它带来最大利润的点,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高于产品的边际成本,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垄断还会“排斥竞争,不仅羁绊市场的发展,降低经济效益,助长不正之风,而且滋生无序和腐败”
⑨不论是什么社会,垄断正如潘多拉魔盒,成为万恶之源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对经济中的垄断问题十分重视,美国早在1980年就出台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日本则颁布了《关于禁止垄断及确保公平交易的法律》,德国有《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等面对垄断带来的低效率,只有依靠政府的权威力量,通过政府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对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调控,才能维持正当的社会竞争进而维持社会公平有序市场经济活动具有外部效用,平抑各种外部性不能由市场本身来完成,必须依靠政府的作用行为主体在做出行为决策时只是考虑自身的成本和收益,自己的行为决策对他人或者社会造成的影响就是外部性比如一家造纸工厂在决定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数量时考虑的仅仅是自身的成本和收益,至于自己生产会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则完全不考虑外部性有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行为主体的行为对外界产生负面影响的就具有负的外部性,如上述例子中的造纸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就是负的外部性对外界产生正面影响的就是正的外部性,比如我选择在自己的家门口种花,那么我在享受花的美丽的同时也会给我的邻居和路过的人带去美丽和芬芳,这就是正的外部性外部性的存在会给市场带来低效率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不论是厂商还是个人都是在价格信号的指引下,按照成本收益分析进行决策仍然以上面的造纸厂为例假设这家造纸工厂面临是否新上一条生产线的决策,通过分析厂商知道上这条生产线,需要花费3单位的成本,生产线上马后,能够给厂商带来5单位的收益不过这个生产线一旦开通,就会污染旁边的小河,给小河两岸的居民带来3单位的损失厂商考虑的只是自身的收益和成本,所以厂商的选择的是增开这条生产线,但是从整个社会的来看,最有效率的选择是不上这条生产线这时单纯的市场决策就产生了低效率社会上的超标排污、制黄贩黄、贩卖毒品等,都带有严重负外部影响,如果仅仅依靠市场就会给社会公众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失市场自身不能消除外部性,消除外部性必须依靠政府如果政府不重视,没有履行后这部分职能就会造成很不好的结果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国走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就是我们忽视了外部性的后果政府消除外部影响的方法主要有四种税收、补助、产权界定、依靠强制力的禁止税收政策就是对有负的外部性的企业超额征收税,然后利用多征收的税来消除对外界的负面影响比如对上面例子中的造纸厂新增的生产线加收3单位的污染税,这样就会把外部效用内部化,加大了企业的成本,这时企业就会选择不上这条生产线,企业的选择和社会的选择是一致的了补助主要是针对有正的外部性的行为比如科研行为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好处,但是搞科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一旦成功也很难保证研究者独自享有研究带来的收益因此国家应该对这些行为进行补贴,或者利用政策支持如专利制度等,保证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产权界定的主要依据是“科斯定理二按照科斯定理,在交易成本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只要产权清晰,市场自身也会解决外部性问题政府要做的只是界定产权还是上面那个造纸厂的例子,该厂之所以敢污染旁边的小河,就是因为小河的产权不清晰政府即使不征收污染税,只要政府界定了小河的产权,也可以消除外部性的影响如果产权归厂家,那么对河水的污染就是对厂家资源的侵害,增开生产线的成本就会加大到6单位,那么厂家就会选择不上生产线如果产权归周围的居民,那么厂家污染河水,居民就可以向厂家要求补偿,同样会加大厂商的成本,实现外部效用的内部化强制性禁止主要针对那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比如贩卖毒品等对这些行为必须依靠法律严格禁止,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全信息不对称也是市场环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信息的掌握程度上的差异造成信息的不对称,或者说是信息的偏差一般情况下,信息对称只是特殊情况,更多的情况是信息的不对称比如消费者和商场,一般说,商场对商品的了解要远远高于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了解,因为普通的消费者根本无法也完全没有必要对成千上万的商品进行完整的调查与研究信息不对称会形成逆向选择,带来低效率这可以用旧车市场模型加以说明假设旧车市场上存在三种档次的旧车:较好的旧车、一般的旧车、较差的旧车较好的旧车价值80元,一般的旧车价值60元,较差的旧车价值40元但是消费者对旧车是不了解的,面对自己看中的旧车,消费者最多愿意出一个所有旧车的平均价即60元这样好的旧车的拥有者就不可能在60元时出售自己的旧车,渐渐的较好的旧车就会退出市场同样的道理渐渐的一般的旧车也会退出市场,于是这个旧车市场就会只剩下最坏的旧车这就是坏车排挤好车的逆向选择另外信息不对称也为经济活动中的欺诈、蒙骗提供了条件,其结果是行业不正之风的滋生和消费者利益的损失,在这些情况下,就需要政府担当起应尽的职责,进行必要的信息梳理和行业监管我国的质量监督局、消费者协会等等都是为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而设立的,弥补了信息不对称给市场带来的低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分散的市场主体都是从微观的角度,从局部利益出发,按照市场信号调整微观经济量的资源配置,而不可能洞察和顾及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从而就有可能造成整个社会生产的非理性状态,并最终会影响经济发展因此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有效需求不足、通货膨胀等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运用边际消费倾向、投资边际效率、流动性陷阱三个概念论证了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最终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萨缪尔森也曾经指出“对看不见的手有所了解之后,我们一定不要过分迷恋于市场机制一一以为它完美无缺、和谐一致,非人力能望其项背……作为看不见的手发挥最佳作用的完全竞争状态是极其罕见的,完全竞争的唯一不足之处正如萧伯纳对于基督教所说的那样,只是从来没有被实施过”⑩个体的理性往往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分散的市场决策往往是有效的但又是无序的,资本主义周期性发作的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政府管理的手段主要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收入政策等等,可以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政策,保障经济的良好运行九十年代中期我们面对通货膨胀的形势,采取积极的措施成功实现了“软着陆”;九十年代末,面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我们采取发行公债、扩大政府支出、降低利率等办法刺激有效需求,实现对经济的成功管理市场经济是一个追求效率的经济,但是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收入差别和收入分配不公平在完全的市场调节下,由于个人拥有资本和运用资本的能力不一样,必然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拉大,在优胜劣汰中,一部分人成了成功者,一部分人就成了牺牲品而且,无论是人力资本还是物质资本,其资本收入都具备“马太效用”的特征,使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两极分化因此需要政府对个人收入进行再分配,尽量实现社会的公平“现在又是政府出来干预的时候了,许多穷人和未受教育的人失业、无家可归、生活无望解决市场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是重新规范市场J11政府应该担当起“经济人道化”的使命,因为市场本身没有办法主要到一切结果的平等和公正政府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政策有社会救济、失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等我国对下岗工人的补助和政策性优惠、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就是政府运用再分配政策保证社会的公平市场经济和传统的计划经济完全不同,政府不能直接参与市场,必须在某些领域“不作为”;但是市场本身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的领域正是政府职能所在政府政策可以弥补市场功能的缺陷,强化市场调节的效果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完全的自由放任是不足取的,必须将市场调节和政府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正确、充分的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对于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人假设的含义与意义3“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首先当然是最为经典的“经济人”假设其核心内容即自利的理性人这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人是理性的,在决策行为时总是作出自己认为更好的选择,这样的大白话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就转化为“稳定的偏好”,并进一步有完备性、传递性、反身性三大性质作为严格的数学基础;其二,人是自利的,在进行经济行为(最重要的,在进行交易时),人是以利己为目标的以这样的定义,因该说亚当一斯密以来以致新古典经济学直至今日,绝大多数经济理论都是在这个假定下展开的所不同的只是对于其利己目标的不断变化调整,即经济利益最大化到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而“经济人”的两大要素从一开始就饱受诟病,尤其集中在后者上著名的“亚当一斯密问题”即是其一,人们很不能容忍经济理论中自私利己的经济动物就是《道德情操论》中具备着高尚道德的“人二对于这样的责难我们大可以看看亚当-斯密关于交易起源的描述”……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作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5利己之心如果是交易一一经济学的现实之母一一的基础,那么如果要抛弃它,就只好抛弃经济学另一方面让我们提到标准对“经济人”假设进行衡量,对交易来源的解释证明了其有效性;假设的有效性又是与其简洁性相关的接近现实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是,过分追求假设的现实性,只会增加其复杂性,甚至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都列入假设条件,反而影响了假设的有效性关于这一点,弗里德曼1953举的一个例子很有解释力他说,一个理论或其“假设”不可能是完全“现实主义的”关于麦子市场的一个“完全现实主义”的理论,不仅需要包括直接决定麦子的供给与需求的那些情况,而且还需要包括用于交换的现金或信用工具的种类此外还有交易者的头发和眼睛的颜色,他的祖先及受教育的程度,他的家庭人数,他家庭成员的特征、祖先、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种植麦子的土壤种类,土壤的物理及化学属性;在生长期内的主要天气情况;种植小麦的农民及最终食用小麦的消费者个人特征,等等,等等,无穷无尽为达到这样一种真实而作的过分努力,都只会使该理论失去真实有用的作用从这一点上来说“经济人”假定用最精练的的方式得到了最大的解释能力,难能可贵至于“经济人”假定的种种弊端,即使不看国外,国内以捍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口号的论著也有不少极为精彩者,其中对“经济人”的批评横贯古今、旁征博引,精彩之极,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公共产品的特征、种类4P41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不完全具有这两种特征的称为“准公共产品”,如公园、电影院等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一是非竞争性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例如国防保护了所有公民,其费用以及每一公民从中获得的好处不会因为多生一个小孩或出国一个人而发生变化二是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例如,消除空气中的污染是一项能为人们带来好处的服务,它使所有人能够生活在新鲜的空气中,要让某些人不能享受到新鲜空气的好处是不可能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4P
45、寻租、设租的概念5寻租一一租,即租金也就是利润、利益、好处寻租,即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人类对经济利益的追求Rent-seeking,可以分两类一类是通过生产性活动增进自己的福利如企业等经济组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合法的对利润的追求另一类是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对利益的寻求如有的政府部门通过设置一些收费项目,来为本部门谋求好处有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个人捞取好处,有的企业出贿赂官员为本企业得到项目、特许权或其它稀缺的经济资源后者被称为寻租是一些即得利益者对即得利益的维护和对即得利益进行的再分配的活动寻租往往使政府的决策或运做受利益集团或个人的摆布这些行为有的是非法的,有的合法不合理的往往成为腐败和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