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师说》教学设计
一、导入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告诉我们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尊师重道、崇智尚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社会上许多人耻学于师,针对这种不良社会现象,有一个人大声疾呼“古之学者必有师”,写文章批判这种不良风气,这个人就是韩愈,这篇文章就是《师说》板书师说和韩愈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讲解,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
2.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背诵课文,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熟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学习本文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U!-解题“说”是一种文学体裁,属于议论文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同学们以前学过的《捕蛇者说》《爱莲说》《马说》都属于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这类文体都可理解为“解说……的道理”“师说”的意思就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一直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苏轼称赞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背景介绍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辙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教师补充)我国古代自从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士族合法地垄断做官大权和经济大权,形成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上层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大了靠特权当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仍然存在,上层“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也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的人,还对别人的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就是在全国性的学府中担任一门课的教授他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师说》就是借为文送李蟠来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传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的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五、整体感知(-)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劝学》教给我们善于积累、坚持、专心的学习方法,学习文言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是最重要学习方法下面,请四个同学把预习课自己整理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写在黑板上讲台上的四个同学书写的时候,其他同学一起朗读一下课文,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朗读情况好不好读的时候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读准字音注意生僻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通假字、古音字的读音读准节奏要读清节奏关键得翻译好文句,只有明白了语句的含义才能划分好节奏,因为节奏是以意义为单位来划分的读出语气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文章中的感叹句和问句的语气读出来
5.看来同学们预习作业完成的非常好啊,真棒!要坚持啊!这篇文章我们除了积累这些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还要积累虚词“之”和“其”的用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PPT展示如下内容1之古之学者之,助词,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指示代词,这些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句读之不知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代指李蟠2其其为惑也其,代词,它们,指不跟从老师学习而遗留下的问题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代指君子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大概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可译为他这部分内容课下注释和资料书上有的没有准确答案,所以提醒同学们做好笔记,进行整理归纳二结合注释,翻译句子结合课下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使用直接翻译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语句通畅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也难啊!
4.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三)再读课文,读准句读,读准字音
六、深入研读
(一)自读课文,找出韩愈写作这篇文章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明确”作师说以贻之”“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二)为什么李蟠能做到以上两条,就值得韩愈为他写这篇文章?结合背景与原文去分析明确
1.先说“不拘于时”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耻学于师而李蟠能不受时俗限制,不管对方身份如何,甘愿从师学习,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师道”的体现,也正是作者赞许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的“师道”精神
6.再说“好古文”这里的“古文”跟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内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赞了由此看来,李蟠是韩愈古文运动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所以韩愈才“作《师说》以贻之也就是说作者写这篇就是借为文送李蟠来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传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的
(三)当时的社会上从师的风气怎么样呢?文章中有介绍吗?作者都提到了哪些人的从师的观点态度呢?作者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完成本课的学案!明确
1.《师说》第二段重点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作者主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这样层层对比,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深刻揭露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陋习,并具有强烈的说服力(PPT展示如下内容)
(1)“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的结论,带有疑问语气,也就是说造成圣愚的原因是从师与否;
(2)“其子”与“其身”对比,得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结论,带有肯定语气,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对比,得出“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结论,带有讽刺语气,讽刺了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
2.文章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为例,运用例证法,进一步阐释了师道、师生关系,从正面论证了自己理论的正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人们眼中,孔子是圣人,圣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说了,虽用寥寥数语却把孔子的言行写得很具体,因而很有说服力)从师既然这样重要,那么应该拜什么样的人为老师呢?老师的职责有什么呢?我们择师的标准有什么呢?从师的原则又是什么呢L教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从师的必要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择师的标准生乎吾前……,生乎吾后……
4.从师的原则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读起来似乎没有《劝学》那么明晰,好像它的逻辑有些跳跃,但实际上只要我们抽丝剥茧,还是能够很清楚地发现其中暗藏的线索和观点《师说》中“说”是杂文文体的一种,属于论说文的一种,这种论说文常常使用破立结合的方式来展开论述本文的写作特点语言上,整散句结合,气势雄壮;运用顶真,气势通畅;论证方法上,综合使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多种论证方法,说理透彻,鞭辟入里
七、拓展延伸(-)虽然作者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学完全文,我们还只是这样看吗?想想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1.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2.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八、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人的成长是离不开教育的,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我们今天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极大的改变,有人说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马斯克“脑机”接口这些技术的出现意味着未来不再需要知识的积累,老师也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对此,你怎么看?要求结合《劝学》《师说》中对“学”“师”等观点看法,富有针对性,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九、板书设计师说韩愈破立结合正反对比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立)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破)孔子从事的言行(正面事例)(立)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