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7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通论讲义例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没有什麽可以拿来回应的了)
(四)为(坐)
1、“为作为介词时读去声但是在被动句中,引进主动者读阳平;介引动作所涉及的物件、行为的目的、原因等时读去声可以用“给”“替”或“因为去翻译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若代词做了介词“为”的宾语,这个代词可以省略例君子不能为(之,省略)谋也
3、古代汉语中还有一个表示原因的介词“坐”例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只因为看了罗敷)
(五)之1s王力先生把主谓结构和定中结构中的之”视为介词但是像“父母之爱子”“臣之壮也”中的“之”,在王力先生的语法体系中是介词,而在郭锡良先生的语法体系中是连词,在许嘉璐先生的语法体系中是结构助词
2、“之”的主要作用在於把定语介绍给中心词略等於现代汉语的“的”例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3、“之”字还有一个用法最值得注意,那就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即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赖上下文就无法独立存在这一用法又分为下面两种情况
(1)在一个分句的主语谓语间使用“之”字,表示语意未完,让读者或听者等待下文例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左师公触龙说父母爱孩子,就为他谋划深远”)在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里,最容易见到这种“之”字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
(2)用在充当主语或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例贡之不入,寡君2罪也(用作主语的主谓结构翻译为贡品没有进上,是我的过错)寡人之於国也,尽心掩耳矣(主语和“於”字介宾词组之间用“之”字,这样形成的结构再做主语)岁寒,然彳爰知松柏之彳爰雕也(用作宾语的主谓结构)
4、如果主语是“其”,就不需要再在彳爰面加“之’’了因为“其”字所代替的正是名词加介词“之”例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孟子啊,我能看见军队出师,却见不到他们回来了)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一、句首句中语气词(-)总说
1、语气词是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能表示句子成分之间关系,其作用是表达各种不同语气(如提顿、陈述、祈使等)的词
2、按位置分,古汉语语气词可以分为句首、句中、句尾但有的语气词可放在句中,也可放在句尾
3、常用语气助词也、矣、哉、夫、唯、其-夫
1、“夫”字用於句尾,也可以放在句首放在句首的“夫”字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有的教材也成提顿语气词,它是从指示代词“夫”发展来的,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语气词一般来说,作为语气词的“夫”,要用於句首,而且接面不一定要跟名词,所以没有指代意味;而作为指代词的“夫”一般用在句中,且放在名词前面,故有一定指代性例美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语气词)子何莫学去诗(指示词)
2、“夫”字用在句首,可以和“且”“故”“今”等词结合成凝固形式“且夫’“故夫”“今夫略等於说且“故”“今”,也是表示要发表议论“若夫”等於“至於例且失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况且如果水积累的不多不深,那麽它也没法把大船浮起来)春去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至於阴雨绵绵,连续几个月都不放晴)㈢其
1、其字主要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肯定或推测的语气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它表示“大概”“恐怕”的意思;在祈使句里,它表示委婉的语气,略等於现代汉语的“吧字或者啊字所表示的委婉语气例城上有乌,齐师食遁(城上有乌鸦,齐军恐怕是逃走了)其是之谓乎(大概是说这个吧)吾其还也(我还是回去吧)
2、其”字往往用在疑问代词前,可以加重反问的语气,用在祈使句中可以加强祈使的语气例一之谓甚,食可再乎(一次就已经很过分了,怎麽能够再有第二次呢)昭王之不复,君食问诸水滨(昭王出巡没有回去,您还是去问问水边的人吧)
3、和其”字相当的还有一个词盖”,也用在句首(或句中),表示一种推测,也可以用“大概”“似乎”去翻译例案闻王者莫高於周文,伯者莫高於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
(四)惟(维、唯)1s惟(维、唯)”可作为句首语气词,也可作为句中语气词用於句首是表示提示、引进的作用,或表示期望的语气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损害秦国而有利於晋国,希望您考虑考虑这件事)涯赤则非邦也与?(公西赤就不是说的治国安邦的事了吗?)
2、“惟往往用在全文的开始,引出年月日例罹十三有祀,王访于箕子
3、“唯”还可以用用在宾语前置句式中,起限定动作范围的作用例余马首是瞻(看着我马头的方向来决定进退)•
二、词头、词尾(-)总说
1、词头、词尾不是一个词,它们只是词的构成部分,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词性上古的词头、词尾大部分没有沿用下来,而中古以彳爰又有一些新兴的词尾
2、常用词头有,其,言,于,薄;常用词尾然二词头
1、有1“有”字作为词头,用於专门的名词前面常见的有上古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等例我不可不监于看宣,亦不可不监于殷2“有字也用於某些形容词、名词前面例友于兄弟,施于看政有爱兄弟,把这种孝友之心作为管理家族的思想不我以归,忧心看忡有忡等於忡忡,心中不宁的样子3“有”字嵌入在数目字中间,表示整数和零数的关系但是这种用法不是词头
2、其“其”用作词头,一般用於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前面例击鼓其链,踊跃用兵
3、言言字用作词头,放在动词的前面例有告师氏,言告言归
4、于于字用作词头,也放在动词前面例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5、薄“薄”字用在词头,也放在动词的前面例潘伐脸先薄擀我衣三词尾
1、然1“然”用是一个指示代词,用作词尾表示“这样”“那样”当“然字置於形容词彳爰面时,指示性减轻了,变成了词尾的性质例文王闻之,喟然而叹2“乎”“焉”“如”“尔”等字用作词尾时,它们的作用和“然”字相等这些词尾加在形容词彳爰面能增加形象化的色彩例焕乎其有文章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
一、古代注音方法-读若,直音法,譬况法1s“读若”法1“读若”法是用一个常用的字给生僻的字注音,一般只能注明其近似读音,还不是最严格意义上的注音2“读若”又称作“读如”“读似”“读近““音如““音近”“声相近”等,这在东汉的经注以及《说文解字》这类小学专书中常见例《说文玉部》“璀,石之似玉者从玉,隹声读若维”大徐本,•页13《礼记表记》“先王^以尊名节以壹惠,耻名之浮於行也”郑玄注“壹隹•为一”
2、直音法1直音法就是用一个字为另一个同音的字注音古籍中凡是“音某”读为“读日”“读与某同”等都属於这种注音方式2直音法要求两个字的读音要一致,但有时难免有局限比如就eng这个字,就不好找同音字
3、譬况法1譬况法即用一些比喻和形容词性的词语对难字的读音进行描写2东汉刘熙的《释名》多采用这种譬况法给一字多音注音例《释天第一》“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高显也青徐以舌头言之,天,坦也,坦然高而远也”舌腹,即今天所说的舌根,可见在刘熙那个时代,人们已经懂得语音的音理描写了二反切法1s一般认为,反切法的创始人是孙炎反切注音原理在黄侃先生的《音略》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反切之理,上字定其声理,不论其为何韵,下字定其韵律,不论其为何声质言之,即上字只取发声,去其收韵,下字只取收韵,去其发声”简单说来,就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声调例:攀,善施而普字的声母是P-,班字的韵母是e儿两字声、韵合起来就是攀的读音了
2、反切的方法是受汉语中存在双声叠韵连绵词的启发反切上声的关系,反切下字与被切字为叠韵的字与被切字为双关系
二、研究上古音的材料和方法-汉语语音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上古音是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可以拿《诗经》音为代表;中古音是六朝到唐宋时代的语音,一般以《切韵》《广韵》为代表;近代是元明清的语音,以元朝周德清《中原音韵》为代表;现代语音则以普通话为代表二前人对上古音韵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上古韵部的归纳、古音的构拟、谐声系统的整理等方面研究上古音的材料分为声和“韵两方面声的方面主要依据形声字的声符,经籍异文以及先秦两汉的声训材料韵的方面主要依据《诗经》《楚辞》以及诸子散文中的韵语,同时也参考了形声字的声符系统上古音研究还有一个重要的资料就是各地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三研究上古音的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是归纳推演和比较等方法归纳是从许多语音现象中概括总结出语音发展演变的规律推演就是就是根据彳爰来的语音事实,反推上古存在的语音规律比较有汉语本身纵向的比较和汉语与其他亲属语言横向的比较,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得出上古语音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三、上古三十韵部与《诗经》押韵-韵部就是指押韵字的归类,互相押韵的字原则上就属於同一个韵部-最先对上古音韵进行比较和科学归纳的是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他通过对《诗经》用韵的考察,得出上古韵十部集大成者是王力,他最初分上古韵为二十九部,彳爰来从侵部分出冬部,成三十部三上古三十韵部列表之[]幽[u]宵[o]侯口鱼[a]支[e]阴声韵甲职[k]觉[uk]药[ok]屋[k]铎:ak]锡[ek]入声韵类蒸口冬u]东口阳[a]耕[e]阳声韵微
[1]歌[ai]脂[ei]阴声韵乙类物[t]月[at]质[et]人声韵文[n]元[an]真[en]阳声韵:ap]丙缉[p]叶入声韵类侵H谈[am]阳声韵一
(三)三十韵部归纳方法
1、这三十个韵部是通过对《诗经》《楚辞》先秦散文中的韵语以及谐声系统归纳得出的
2、以《诗经》的用韵为例,从《关雎》第三章的韵例可以划定“得”“服”“侧”是一个韵部,然彳爰再用系联法增加这个韵部的字数比如从《伐檀》第二章的韵例,可判定“福、根k直、亿、特、食”这六个字也是与“得、服”等一个韵部的字,因这两首诗的两章共有一个“侧”字,而把其余的韵脚字系联到了一起一般情况下,同一谐声偏旁也就同属一个韵部但是彼期的形声字不一定能够由此类推
(四)名词解释
1、阴声韵无韵尾或元音收尾的韵部
2、入声韵:塞音(/-k/、2t/、/-p/)收尾的韵部
3、阳声韵鼻音收尾(/-m/、/-n/、/-/)收尾的韵部
4、旁转同一类的阴声韵之间、阳声韵之间以及入声韵之间的转换关系(元音相近,韵尾相同)例叩、考分别属於候部、幽部(同属甲类阴声韵),候幽旁转
5、对转同类同主元音的阴、阳、入声韵之间的转换关系(元音相同,韵尾发音部位也相同)例之、职、蒸三个韵部,之职属於阴入对转,之蒸属於阴阳对转,职蒸属於阳入对转从形声字的声符与被谐之字的语音关系也可看出阴阳对转的痕迹例从军得声之字有挥、辉,这是文与微对转
6、通转不同类但是元音相同,韵尾发声部位不同者为同转例在、存是之文通转,因为之口属於甲类,文回属於乙类,但是两者元音相同均为口,且发音部位不同
(四)三十韵部排列
1、甲类的共同特点是阴声韵由单母音构成,入声韵收舌根塞音韵尾/永/,阳声韵收舌根鼻音韵母/-/
2、乙类的共同特点是阴声韵由两个母音构成,入声韵收舌头塞音韵尾口/,阳声韵收舌头鼻音韵母/-n/
3、丙类无阴声韵,入声韵收唇塞音韵尾阳声韵收唇鼻音韵尾/-向
4、同类同直行的三个韵部之间,主要元音相同,只是韵尾不同通论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一、上古三十三纽(-)上古三十六字母表表一三十六声母SS通论
十三一、连词-总说
1、所谓连词,是指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可以连接两个词、两个词组,还可以连接两个分句
2、常用连词与、及、且、而、以、贝IJ、於是、故、是故、然、况、虽、若、如、苟、倘、令等三而
1、而”字的作用是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者两种行为的联系“而”字不连接两个名词所以“而”字前彳爰的名词只要不做主语和宾语,就有可能活用为动词
2、顺接和逆接1连词“而”连接的两项上有时是事理相关的,有时是前彳麦相承的,有时是状态类似的,有时是性质上相同的这时的“而”起到顺接作用一般翻译为“而且”‘便’,而更多的翻译为‘而‘例任重而道远事理相关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阴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蜗至焉O前彳爰相承质、的都是射箭的靶子2连词“而”连接的两项有时在意思上是相反的或者事理不相因、语意不连贯的这时“而”起到逆接作用一般翻译为“却”“可是“但是”重唇帮[p]b滂匕]p并[b]明[m]m唇音轻唇非[f]f敷]奉[v]微口:t]d透[t]t定[d]泥[n]n舌头端舌音舌上知口彻17]澄口娘口精[ts]z从[dz]清「ts1c齿头心[s]s邪[z]齿音照口j肺口正齿穿F]q审口(X)禅[]牙音见[k]g溪[k,]k B[g]疑口ng影皿,x]h晓匣口喉音喻[j]y半舌音来[I]1半齿音日口表二王力三十二声母牙音见溪疑余(喻端(知)透定泥4)舌日昌(穿船(肺^书(审章(照3)禅3)3)3)唇音帮(非)滂(敷)并(奉)明(微)精清从心邪初(穿崇坪山(审齿音庄(照2)2)2)2)匣(喻喉音影晓3)半舌音来R1半齿音
(二)一些结论
1、古无轻唇音所有轻唇音
2、古无舌上音上古舌头音实际上包括中古的舌头和舌上音
3、喻三归夏,喻四归定中古的喻母只和三等、四等韵相拼,与三等韵相拼的喻母字上古属於匣,与四等韵拼的喻母字在上古属定
4、照二和照三分属不同古纽即把庄、初、崇、生并入上古精、清、从、心,把章、昌、船、书、禅并入端、透、定
5、娘、日二纽归泥中古的娘、日二音纽,在上古都归为泥纽,本来上古的娘和泥就是一个声母,中古时分化为两个声母,泥母和娘母
(三)名词解释1s准双声舌、齿音同直行者为准双声例泥/日,照/知,精/庄
2、旁纽同类同横行者为旁纽例见/群、见/匣、端/定、照/穿等
3、准旁纽同类不同横行和直行者为准旁纽(只限於舌、齿两类)如透/神、定/喻等
4、喉与牙、舌与齿、鼻音与鼻音、鼻音与边音为邻纽例影/见、神/邪、疑/泥、来/明等
二、双声、叠韵
(一)双声1s古汉语中双音单纯词除了叠音词外,绝大多数由双声叠韵构成所谓双声,是指一个连绵词中两个连绵字的声母是相同的例参差、辗转等
2、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双声连绵词现在读音声母不同,但是上古读音声母属於统一声母,也算双声连绵词例玄黄,现在读音xuanhuang,古代两字都属於匣母,是双声连绵词叠韵(-)1s所谓叠韵,是指一个连绵词中的两个连绵字的韵母是相同的例苍茫(同属阳部),崔巍(同属微部)
2、和双声相似,某些叠韵古代读音韵母不同,但是现代读音韵母属於统一韵母,这种情况不算叠韵连绵词例知识一词在今天是叠韵,在古代,“识”字属於/-k/结尾的职部,而知”没有/-k/古音通假结尾
三、
(一)总说1s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2、假借字的产生,大概由於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有其字,人们在书写时写了一个同音字;另一种情况是,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前者如“支”(表示“小击”),在《诗经・豳风》中,写作“剥”;彳爰者如“躲避”“开辟”辟邪的“辟”字没有本字,就用本意是“法”的“辟”字,彳爰来为文字表达精确,为“躲避”这个意义造了“避”这个字
3、还有一种情况,为一个字的引申义造的彳爰起区别字和这个字之间的关系,根本没有假借的关系,而被人们误认为是假借例坐字本意为“坐下,引申为座位”的意思,彳叁来这个引申义造了区别字“座”,因此绝不能认为“坐假借为屋(-)古音通假的条件
1、古音相通1所谓古音相通,就是指假借字和本子的读音必须是相同或相近的2有三种情况可以古音相通同音字,声母和韵母必须完全相同,可以不算声调;双声字,声母相同,而且韵部必须接近;叠韵字,韵部相同,还要声母接近
2、要有书证1一方面,必须有同类例证,即相同的用例在古书中多次出现例借蚤字为早晨”的“早”,不仅在《诗经》中出现而且在《孟子》《左转》都有这样用法2另一方面,异文例证所谓异文,就是指不同的书籍或版本中,同一内容的有关句子中同一个词的不同用字例“归”借为“馈,《论语》出现了两次;而在《孟子》中有“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和《论语阳货》所记相同,但是这里用“馈”代替了•“规字;加上《诗经》“自牧归美,洵美且异”,这完全说明“归”是“馈”的借字,“馈”才是本字通论
十七、通论十八古书的注解上、下
一、概论-古书注解的历史
1、古书的注解既有今注,也有古注古书的注解工作应该说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汉代已经是大规模地为古书作注了,兴起了经学笺注的热潮,两汉古书的注解主要是围绕儒家五经易,诗,书,礼,春秋展开的西汉时期有二毛公,大毛公毛亨为鲁人,小毛公毛装为赵人,相传二人都为《诗经》作传;孔安国为《古文尚书》作传;到了东汉,经学笺注盛行,今古文之争激烈最有名的注解大家有贾逵、马融、许慎、郑玄等;郑玄为五经都作了注今行《十三经注疏》中,《周易》、《诗经》、《周礼》、《仪礼》、《礼记》等五部经书中的注都还是用的郑玄的汉代除了为经书作注外还为子书、文学类的书作注如赵歧为《孟子》作《章句》王逸为《楚辞》作《章句》
2、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对经书加以注解外还有对子书和小学专书以及历史地理书作注的对经书作注在经学、玄学和佛学的影响下,出现了义疏体和集解体两种新的形式
3、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新的古注方法,那就是“疏”,“疏”取其疏通之意除了对经文加以训释外,还对汉代人的注加以解释孔颖达等奉诏撰定的《五经正义》按“正义”与“疏”异名同实最为有名
4、宋代增加了四种经书《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为这几部经书作注的是前三种有邢曷的《疏》,彳爰一种有托名为孙爽的《疏》今行《十三经注疏》就是把这些注和疏加上陈隋之际的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起来的
5、清人注解古书的工作做得更细、更深入他们将古注与古书校勘结合起来,在恢复古书之真貌、探寻古书之真义方面取得了超迈前人的成就清人对小学专书《尔雅》、《方言》、《说文》、《释名》有全面深入的研究对彳爰代影响较大的有戴震的《方言疏证》,“说文四大家”的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义证》、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释例》-古注的分类
1、古注的类别有传注类、章句类、音义类、义疏类、补注类、集解类
2、古注就其特点而言,可以分为传,笺,章句,集解,疏五大类
3、传1“传”是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大义的注解古人把儒家的重要文献叫做“经,把解释“经”的着作叫做“传”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如毛亨的《毛诗传》2例《诗鄙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毛传》“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昧之行”
4、笺1“笺”是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如《诗经》毛传郑笺,就是郑玄以《毛诗》为依据,对《毛转》进行订正和补充的注释,对《毛传》隐晦简略的地方加以阐明,把不同於《毛传》的意见也写出来,以表示区别於已有的见解2例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高位,犹为^昧之行《笺》云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
5、章句1“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其特点是除了对古书做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2例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以利吾国乎《章句》曰,辞也叟,长老之称也,犹父也孟子去齐,老而至魏,故王尊礼之曰“父不以千里之路而来至此,亦将有可以为寡人兴利除害者乎?”
6、集解
(1)集解分为两类一类又称集注、集说、集释等,这是汇聚各家解说,加以选择并加上自己见解的一种注释方法,如何晏《论语集解》
(2)另一类不是集各家之说,,而是通释经传,如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7、疏疏即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汉魏是做的注解到了南北朝特别是唐朝彳爰,人们感到难以理解,於是出现了“疏”这种新的注解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对古书原文进行注解,而且对前人所做的注解也进行注释
(三)唐代义疏着作《周易》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旧题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土勋疏《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曷疏《孝经》(唐)李世民注(宋)邢曷疏《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曷疏《孟子》(汉)赵歧注(宋)孙爽疏
(四)古注的风格
1、汉唐风格侧重训释字句、注明读音等,内容包括释字、串讲、通释全章大意、注明出典、考证人名地名史实、增补史料、阐明哲学思想等
2、宋代风格利用注释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其不少注释的地方反映了宋代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清代风格对文字、音韵、训诂学都有深入研究,因此清代风格是将文字、音韵、训诂学取得的成果运用於注解中,从材料出发,注重考据
二、古注术语
(一)日、为、谓之被释词总处在术语之彳乳其含义相当於现代汉语的“叫做,除了一般释义外,还用来分辨同义词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水中可居者曰洲”(-)谓被释词用在术语之前,用来具体说明被释词的含义,意为“说的是……”“指的是例“强本而节用”杨掠注“本”谓农桑
(三)貌、之貌表示性质或状态的术语,意为……的样子”例“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郭象注“冷然,轻妙貌也”
(四)犹表示用近义词做注,或者用引申义训释本意,意为“如同”“等於说”例“直不百部耳”朱熹注“直,犹但也”
(五)之言、之为言声训术语用声音相似或相同的词进行训释,表示训释词与被训释词语源相同,意义相通,旨在探求事物得名的由来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於心而不失也
(六)言用来点名词语或文句的言外之意,也包括用来串讲正文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郑笺》“匍匐,言尽力也”
(七)读若、读如表示注音的术语;有时也用来表示通假字例《说文》“究读若轨”
(八)读日、读为说明通假字的术语例《庄子逍遥游》而御六七之辩”郭庆藩注“辩读为变”•
(九)如字用於注音,表示被注的字按照通常它的读音去读例《大学》“所谓诚其意者也,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陆德明音议“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
(十)辞(词)也、语词也、语助也、发声、发语词大都用来说明某字是虚词(主要是语气词)例《诗经・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毛传思,辞也”•
(十一)当作、作为用来改正古书中的误字例《周礼・夏官训方氏》“送四方之传导”郑玄注“故书‘传‘作•‘傅‘,杜子春云‘傅当作传’”
(十二)衍文、脱文校勘术语,“衍文”简称“衍”,指古籍中因为传抄、刻印而误加的文字“脱文”也叫“夺字”,简称脱】指古籍因为传抄而脱落的文字例《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陆德明音义:“‘汉以为池‘,本或作‘汉水以为池‘,‘水‘,衍文”例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却能看得很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却能听得很清楚)
(3)所谓顺接和逆接,只是从具体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并不是说“而”字有两种性质
3、从“而”连接的前彳叁两部分的句法关系来看有这样三种情况
(1)联合结构中,连接动词、形容词或动词、形容词性的词组这种用在联合结构中的“而”,被连接的两项在意义上没有主次之分例敏于事而慎於言
(2)在偏正结构中,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动词例未至,道渴而死(还没有到,就因为口渴死在路上)
(3)在主谓结构中,连接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例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先生没有见过仆人吗十个人跟随着一个主人,是因为力气不如,智力在他之下吗是因为畏惧他)有时“而”用在主谓结构中有假设的意思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没有信用,就不知道会怎麽样)
(四)以1s“以作为连词,是由介词“以”进一步虚化而来的连词“以”用来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时间上一先一接的两种行为的联系
2、区分连词“而”和介词“而”的方法是看能否在以字彳爰面补上一个代词“之,如果可以补上就是介词,否则就是连词例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无法补上之,是连词)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可以补上“之,“以之遗之”,指代“君之羹”,是介词)
3、“以字连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时候,彳爰一行为往往是前一行为的目的或是前一行为产生的结果例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假道於虞”的目的是“伐虢”)但是“以”字本身并不表示目的或结果而是从上下文意思上来看的
4、和“而”一样,“以”也可以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但是不如“而”字常见例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也可以说“若潜师而来”)
(五)贝IJ(然则)
1、连词“则”主要用在表示条件、因果联系的复句中,表示条件的分句在前,表示结果的分句在彳叁这种用法可以翻译为“就”或“便”例谏而不入,血莫之继也(如果进谏没有被采纳,就没有人能够继续进谏了)(“谏而不入”是条件,“莫之继也”是结果其实还带有虚拟的语气)
2、用在条件紧缩复句中的“则”,并不完全代表条件关系,有时仅仅是前彳爰相承的关系例人情一日不食血饥,终岁不制衣则寒有时没有则”字,但是从句子意思上可以看出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例今不取,彳友世必为子孙忧
3、没有用“则”字的紧缩句不一定都是条件复句的紧缩,可能是因果关系或者时间修饰例肉腐生虫,鱼枯生蠹(因果联系)食不语,寝不言(时间修饰)
4、“则”还可以作为假设关系的连词例谨守城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谨慎防守城皋,如果汉军挑战,一定不要和他开战)
5、“则”作为转折关系的连词,有三种情况
(1)连接的彳爰一部分与前一部分所要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一般翻译为“然而却”“却例求牛血求马,求马向求牛,所求必不得矣欲速血不达
(2)连接的彳爰一部分与前一部分所预料的情况正好相反,可翻译为“原来已经”例其子趋而往视之,苗血槁矣(他的儿子跑到田里去看被父亲拔起来的禾苗,禾苗原来已经变成枯草了)
(3)用在让步转折的复合谓语中,这时“则”可翻译为“倒是”例巧血巧矣,未尽善也
6、“则”用在意思相对待的并列的分句里,以表示一种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则字前面的词语有时候是表示时间修饰例入血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邹鲁之臣,生血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生、死表示时间)
7、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可结合构成一个凝固结构“然则”,相当於“那麽、如此……就……”例对曰……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噪血德我乎?”
(五)虽(虽然)
1、古代汉语的“虽”相当於现代汉语的“虽然”“即使”,是表示让步的连接两个分句的连词例楚虽有富大之名,而实空虚;其卒虽多,然而轻走易北
2、有时“虽”带有一种假设的意味,同时也有让步的意思例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古代汉语中“虽然”连用,但不等於现代汉语中的“虽然“然”在这里是一个表指代的实词,当“这样”讲,“虽然”合用,要用现代汉语中的“即使这样”“虽然如此”来翻译例王曰“善哉!臣衮,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王说“好呀!即使这样,公输盘为我早好了云梯,一定要攻取下宋国”)
(六)然(然而)1s“然”是一个表示转折的连词可用现代汉语中的“可是”“但是“或“然而去翻译例厚重少文,灸安刘氏者必勃也
2、古代也有“然而”连用的情况,但是不是现代汉语的“然而”的意思需要翻译为“如此……却””这样……都还……”例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唐以彳爰,“然而”才成为祗起转折作用的一个连接词例布履星罗,四周於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城杆城衮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柳宗元《封建论》)
二、介词
(一)总说
1、介词是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共同做谓语动词的状语和补语,以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的词
2、常用介词以,於(于、乎),为,与,之等(-)於(于、乎)
1、於”字用法大致分为三种引进处所;引进比较对象;引进行为主动者
2、与名词性动词结合在一起放在动词之彳象表示动作的时间和处所略等於现在的在到从“对於”在……方面”例越王勾践栖於会稽之上(引进地点)是干戚用转古,不用法今也(引进时间干戚,兵器)古代汉语的“於”往往介词性成分比现代汉语更纯粹因此,往往“在於”“至於连用“在“和“至”在古代汉语里是动词,不是介词例其耳目在於旗鼓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古人的思想表达中,常有“今……於此”的说法(有时说“……於此、”……於斯”)字面上是说此时此地,其实表示一种假设通常是作为比喻来说明某个问题例今有人於此,少见黑日黑,多见黑日白,则以此人不知黑白之辩矣用“於”字组成的介宾片语,除表示“对於“必须放在动词前面外,其余有的也偶尔放在动词之前,但是更多的是放在动词之彳爰中古彳象放在动词前的多了起来
3、介绍动词涉及的对象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於公
4、表示比较,略等於现在的“比”,一般用於描述句在古代汉语里,表示比较的介宾短语放在形容词彳奏面,和现代汉语正好相反例季氏富於周公(比周公还要富有)有时不是比较程度,而只是指出异同,也可以使用同样的结构例是何异於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5、引进施动者
6、于字大致等於“於”,但是如果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于”不用“於”;如果在被动句或描写句里,一般用“於”而不用“于”
7、乎”字也可以当作“於字来用,但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代替“於”字,比如被动句通常不用“乎”;“对於”这个意义不用“乎”字而在一种特殊情况却只用“乎“恶乎恶乎的意思是“於何,不能说成恶於,且一般也不用“於何”例浴年沂,风乐舞零君子去仁,京不成名(君子离开仁德,怎麽成就他的名声呢)
8、“诸字是之於”的合音例杀之,真谓畚
(三)以
1、《说文》以,用也“以”作为介词,显然是动词虚化“以”作为介词的主要用法有介引动作的凭藉工具;引进某一结果的原因;引进行为主动者的身份、地位等;表示时间和处所
2、引介动作的凭藉工具例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种“以”字可用“用”“拿”等词去对译,但不等於说“以”就是动词,只有当“以字彳爰没有别的动词时,这个“以”字才是动词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3、引进某一结果的原因例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引进行为主动者的身份、地位等例骞应郎应摹使月氏(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出使月氏)
5、表示时间和处所例文以五月五日生
6、“以”的介宾可以提前,用来强调动作凭藉的对象例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如果您使用武力,楚国把方城作为城池,把汉水当作护城河)“以的介词宾语还可以省略例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之,指代羹)遗之
7、“以与“无”构成一个凝固结构(有人称为复虚词)“无以”(又作亡以”),表示“没有什麽可以拿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