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无锡历史文化历史沿革商末(前十二世纪)周太王长子泰伯为让王位偕弟仲雍,三让天下,东奔江南,定居梅里(今梅村镇),筑城立国,自号“勾吴”,开创了吴国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派王翦驻守无锡县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无锡县,县城位于今崇安区(原无锡县城西门内侧),属会稽郡,自此至今2000多年之间无锡城扩建多次,但未有迁动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为无锡侯国;征和四年(前89年)复为县,属吴郡王莽9年改名为有锡县,东汉光武25年复无锡县三国时,孙吴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宋代属于常州,隶属于两浙路,南宋时两浙路分为东西,无锡隶属于常州、两浙西路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无锡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同城而治,均属常州府宣统三年(1911年11月6日),秦毓鎏在无锡起义,成立锡金军政分府于原金匮县府,辖原无锡、金匮两县;秦毓鎏被推为总理,继称总司令1912年1月20日,锡金军政分府实行军民分治,成立无锡县民政署5月,锡金军政分府奉命撤销,无锡县民政署成为无锡县最高行政机关,直属苏常道11月,无锡县民政署改为无锡县知事公署1927年,废苏常道,无锡县直属江苏省1934年12月-1937年11月为无锡行政督察区(一度改为第二区)区政府、专员公署驻地,下辖无锡县、吴县(苏州)、武进县(常州)、江阴县、常熟县、昆山县、宝山县、吴江县、太仓县、嘉定县共10个县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同年11月25日无锡沦陷1940年9月,成立无锡县人民抗日自卫会,下辖吴县(苏州)渭黄等多个自卫会1941年2月,县、区自卫会撤销正式成立无锡县政府,下辖无锡全境以及江阴、常州、苏州的部分地区,无锡县政府隶属于江南第二行政区;无锡四乡先后建立中共领导的锡北、锡东、太湖、武南、澄西等多个抗日民主政权1949年4月23日22时左右,人民解放军29军第87师先头部队经梨花庄占领无锡火车站23时,87师260团在未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从光复门入城,无锡宣告解放无锡解放后析出无锡县城和附近郊地置无锡市(后武进县马迹山地区划入),其余乡村地区仍属无锡县,市、县同城分治(后成立锡山市后治所迁往东亭镇)1949年4月26日,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命令,苏南人民行政公署(简称“苏南行署”)在无锡宣告成立,并确定无锡市为行署驻地、行署直属市1951年10月27日,经苏南行署批准,无锡市建立8个区,各区成立人民政府,区名按一至八顺序排列其中第一至第五区为城区,第六至第八区为郊区,原郊区办事处撤销1952年7月,第
六、
七、八3个区合并为第六区1953年1月1日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下设第一至第八共8个区1955年7月12日,第一至第五区分别改名为崇安、工运、南长、西新、北塘区,原第六区设立郊区1958年6月16日,5个城区合并为3个城区由此无锡市基本形成了四区格局,即崇安、南长、北塘3个城区和1个郊区(滨湖区);工运区所辖地区分别并人崇安区和南长区西新区所辖地区分别并入北塘区和南长区1960年设立太湖区1963年太湖区更名为郊区1968年崇安区更名为崇武区,1978年复名崇安区无锡县属先后多次变化,曾经属常州专区、无锡市、苏州专区管辖1958年8月25日,苏州专区的无锡县划归无锡市领导1962年,无锡县划归苏州专区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苏州地区的江阴县、无锡县和镇江地区的宜兴县划归无锡市代管市区辖崇安、南长、北塘、郊区4个市辖区无锡市共辖3县4区1987年起,经国务院批准,先后撤销江阴、宜兴县,改设江阴(1987年4月)、宜兴市(1988年3月);1988年在马山镇包括马坪地区设立马山区无锡市共辖2市1县和5区1994年调整市区行政区划将无锡县坊前镇所辖的金桥、群星、同心、春丰、春潮五个村,新安镇所辖的西宅、过家桥、宅基、金华、旭明、高浪度、东裕七个村,梅村镇所辖的荆协、荆同、香
一、齐心、高田、北张、联心7个村划出合并设立金梅乡,金梅乡和无锡县的硕放镇、胡城镇划归无锡市郊区管辖1995年6月,撤销无锡县(华夏第一县),以其原辖区域设立锡山市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锡山市,设立无锡市锡山区和惠山区锡山区辖原县级锡山市的东亭、东北塘、八士、张泾、东湖塘、港下、羊尖、安镇、查桥、厚桥、荡口、甘露、鸿声、后宅14个镇区人民政府驻东亭镇;惠山区辖原县级锡山市的渔社、玉祁、前洲、西漳、堰桥、长安、石塘湾、钱桥、藕塘、杨市、阳山、陆区1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洛社镇撤销马山区,将原马山区的行政区划和原县级锡山市的坊前、梅村、新安、华庄、东绛、雪浪、南泉、硕放、胡康9个镇并入无锡市郊区;将无锡市郊区更名为滨湖区区人民政府驻河埒镇无锡市共辖2县(市)6区历史文化无锡作为历史古城整整已有3500多年了纪念泰伯名胜古迹有城里大娄巷内的的泰伯祠堂(解放后被毁)、锡山泰伯殿、梅村泰伯庙及鸿山泰伯墓道在泰伯殿堂上高悬“至德无上”四个大字,他的功绩真可谓“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杯万古江南”孔王曾称赞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周文王在位五十年卒后传子周武王,于殷超第31代国君纣辛32年(年),武王灭纣,并分封泰伯的后裔周章少子为安阳侯,现今锡山市阳山,又名安阳山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置会稽郡,无锡属之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正式由国家立案复建,定名为无锡县;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无锡已有冶铁、铸铜、制陶、糅漆等手工业门类,农业生产已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六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无锡治湖筑土于,水利设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商业贸易开始形成唐、宋时期,无锡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的轮荒耕作发展为耕、耙、秒配套的耕作技术,形成稻麦两熟制,太湖周围卑湿之地改造成河渠纵横、湖塘棋布、排灌结合的水网系统春秋时期,吴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政治上、军事上也十分强大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无锡属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灭越,无锡属楚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楚,置会稽郡,无锡属之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无锡已有冶铁、铸铜、制陶、糅漆等手工业门类,农业生产已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六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无锡治湖筑用,水利设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商业贸易开始形成唐、宋时期,无锡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的轮荒耕作发展为耕、耙、秒配套的耕作技术,形成稻麦两熟制,太逆周围卑湿之地改造成河渠纵横、湖塘棋布、排灌结合的水网系统养蚕业发达,“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城中金银、彩帛、烟酒、油酱、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市场繁荣无锡成为富庶江南的一块宝地明清时期,无锡依凭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水陆交通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锡西北的芙蓉湖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整治,形成大批良田农业上由于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春豆夏麦,秋收禾稻,中年之岁,亩得三石”,成为全国“米仓一区随着手工业的兴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无锡逐步形成了江南有名的米市、布码头米市早在元代,无锡已是邻近县上交漕粮的集中地明代,由于兴修水利和水稻育秧移栽技术的推广,无锡粮食产量稳定,无锡之米与苏杭之帛、淮扬之盐、浮梁之瓷、温州之漆相提并称至清代前期,无锡稻米集散不仅经营规模、交易数量居江苏各县之冠,而且成为漕粮的主要采办地和“产者输之,购者集之”的粮食余缺调剂市场至雍正、乾隆年间,无锡米市已初具规模,“米豆之业甲于省会”,“皖豫米商纷纷麋来,浙东汆贩,麋不联橘”布码头:随着无锡米市的形成与发展,北方地区,特别是苏北淮扬、高宝湖等产棉区的棉花由购米船队运至无锡,无锡乡间棉纺织业十分兴盛所以,无锡尽管不种棉花,但四乡农村几乎家家有纺机,户户织棉布明弘治年间,无锡北门外莲蓉桥南,已形成布列成行的布市“坐贾收之,拥载而贸于淮扬高宝等处,一岁所交易不下数十百万”明末清初,布码头一度衰落至清代中叶,无锡家庭棉织业再度兴起,全县织布木机有4〜5万台,年产土布300万匹,占全国棉布产量的
6.7%各地布商云集无锡,从北栅口至北塘,形成绵延数里的布市O乾隆年间,无锡每年经销的土布达700〜1000万匹无锡有“布码头”之称,与汉口的“船码头,镇江的“钱码头”,并称为长江“三码头工民国时期,无锡的产业工人数量仅次于上海,列全国第二,上海的工业基本由无锡人把持,上海滩有无锡人掌工商业,宁波人掌金融业之说法文化无锡市位于江苏省的南部,坐落于长江三角洲的平原腹地,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无锡一直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同时又是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被称为“小上海”无锡的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其地处太湖的北端,由江南蒙蒙的烟雨孕育出了这颗璀璨的“太湖明珠”,并以其独特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位列全国十大旅游观光城市之中无锡市的总面积为
4787.61平方公里,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孕育出了非常多的文人墨客,至今仍留存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无锡传统文化】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中国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吴文化的发展开创了江南古文明,当时由吴泰伯所开创的基业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吴国历经了740年,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比不了的吴地区域文化简称为吴文化,通常来说为吴地从古至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随着考古的发展、历史遗迹的发掘以及古文物的研究,无锡的古文化甚至还可以推到更远古的年代,而不只是现在所说的吴国【无锡传统戏剧】锡剧乂叫做“无锡滩簧”,一直广泛流行于苏南地区,解放以后,从原有的太湖地区渐渐流传到长江三角洲等地锡剧的黄金时代为二十世纪的
五、六十年代,一举成为华东三大剧种之一,是江苏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在民国时期,锡剧被称“新戏”,抗战时期又叫“文戏”,建国前后称“常锡剧”,直到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后统称为“锡剧”锡剧发展为古装戏为主后,主要吸取京剧的表演程式和艺术手段其以簧调为主要曲调,后又创造了一些新腔以及增加了板式变化,尤其是大陆调从单一曲调成为变化丰富的腔类,除此之外,锡剧还吸收了江南的大量传统的民间音乐【无锡传统工艺】江苏无锡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紫砂陶以其特殊的材质原料,精湛的手工技艺,古朴的自然色泽以及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而享誉海内外在无锡宜兴特有一种澄泥陶,其颜色绛紫,由其所制成的产品都叫做“紫砂器”,或简称为“紫砂”,紫砂历经生产与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的时候已经非常成熟,此后一直经久不衰这里所出产的紫砂在明、清时代开始就已经具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宜兴紫砂壶的造型多种多样,完全采用全手工的拍打镶接技法制作而成,这种成型的工艺在世界上可谓独树一帜【无锡传统艺术】惠山泥人是江苏无锡地区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以其突出的艺术特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采用惠山地区一米以下的土为制作材料,经多道工序而成,可分为“粗货”和“细货”两类“粗货”的表现内容大多为喜庆吉祥的主题,如大阿福、老寿星等,表达了祈求祥瑞、辟邪纳福、丰衣足食等美好愿望,其造型一般色彩明快,粗犷简单;“细货”为手捏泥人,其取材主要以传统的戏曲人物、神话传说为主,人物塑造得生动传神,色彩突出无锡手捏泥人对选材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以当地水稻田一米以下的乌土为材料惠山泥人的代表作品为“大阿福”,其是以民间传说所创作的,这个表现为民间中健壮孩子的可爱形象已经被神化,表达了镇邪,降福的意思传说
一、无锡最著名的神话无疑就是“阿福阿喜工在惠山泥人中,人们最熟悉,也最受欢迎的便是惠山大阿福它福得得、胖墩墩,手捧温顺驯服的猛兽,朝着人们甜甜地微笑,一副孩子气,一脸福相,确实惹人可爱提起大阿福,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惠山一带荒草丛生,古木参天,经常有野兽出没,危害人类人们谈兽色变但是,事情总是一物降一物的在深山里,不知何时开始,住来了两个人形巨兽,名叫“沙孩儿”,它们力大无比,山中各种猛兽长虫,只要见到它们微微一笑,就会俯首贴耳地投入它们的怀抱,任其吞食自从出现了“沙孩儿”之后,附近的百姓从此都安居乐业了有一年冬天来临,上山伐木的农民纷纷下山雄的“沙孩儿”出于好奇,就在未伐下的大树下玩耍这时,这棵大树突然倒下,把它压死了雌“沙孩儿”寻踪到此,见此惨状,伤心不已为了殉情,也就一头撞死在这棵树下,后来,人们为了怀念它们,便根据它们的形象捏制了一男一女两个泥人,取名为“大阿福”从此,这一对大阿福就作为镇山驱兽、避灾辟邪的吉祥物流传于民间在此之外,在传说中,赶走从锡山中跑出的危害四方的大锡人,运天河水洒为太湖,丁山蜀山紫砂泥的由来等也和阿福阿喜有关
二、无锡地名的由来
1、“无锡”这一地名的由来,现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即现在流行的说法,认为周、秦间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新莽时锡复出,改县名为“有锡”,东汉初为无锡这一说法见于唐朝陆羽《惠山寺记》,谓“山东峰(按指惠山东峰,即锡山),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方弹,故创无锡县,属会稽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属吴郡”这一说法,历代无锡地方志都相沿记载但清光绪《无锡县金匮县志》认为“王莽时大改郡县之名往往与旧名相反”,所谓“锡出而更名,孝顺时锡竭而复旧,殆不足据J
2、另一种说法认为“无锡”是古越语地名之一“无”是发语词,无实义,“锡”的原义因古越语佚亡已久,无从考证这一说法是当今一些地名学者、语言学者、历史地理学者在总结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对江浙地区大量地名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无锡”和江浙地区其它许多地名,如夫椒、余杭、句容、姑苏等一样,都是属于齐头式地名,冠首字虽然写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语的发语词,无实义这些地名随着古代吴越地区的氏族迁徙、流散和与华夏族的融合,原义渐至湮没,但一部分却因用汉字记录同样的音而保存下来,后人不知道所由来,往往望文生义,妄加解释又有学者认为,“无锡”是因为生活在无锡的一个古越人部落以一种“治鸟”为图腾而得名,其本义应上“神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