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C.完善官吏监督体制D.构建权力制衡机制
6.宋代名臣柳开指出“同时登第者,指呼为同年其情爱相视如兄弟,以至子孙累代,莫不为昵比,进相援为显荣,退相累为黜辱”如王安石、司马光等“皆假考试之名,以行其学说,展其势力也”这表明宋代科举制()oA.促进了程朱理学的发展B.导致社会阶层固化C.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D.易于形成朋党集团
7.唐以前的谏官均为宰相的属员,而宋代台谏官由宰相任免变为由皇帝“亲擢”《宋史》记载“选谏官、御史,凡执政之臣尝所荐者,皆不与选”这表明宋代()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三省体制已名存实亡C.中枢制衡机制日益完善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8.“政党分肥制”是17—18世纪欧美国家的一种政治现象,执政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要更换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员,导致新上任官员拼命捞钱据此可推知,该现象()oA.易造成任内官员腐败
9.迟滞了欧美社会转型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促使多数人掌握权力10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9世纪,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A.政党被议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B.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C.改革目的是保证政府施政的连续性D.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10.西方文官制下,高级文官不仅是主管大臣的重要助手,而且还握有某些“控制部门大臣的权力”,他们可以通过沉默不语让大臣犯错误所以高级文官敢于在政策上提出并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必担心被大臣解雇这是因为()oA.文官系统的相对独立性B.文官是从不更换的幕后政府C.法律赋予文官的制约权D.文官违背了政治中立的原则
11.下表所示为1959年美国联邦政府10851名行政长官的学历占比这体现了美国的文官制度()o初中某种程度的硕士博士学历本科程度大学教育研究生研究生占比
0.5%90%80%25%10%A.促进了教育制度改革B.导致文官录取比例增加C.注重官员的文化素养D.不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
12.下表是1764—1895年清代地方官入仕途径比例变化情况表对表中现象解读正确的是()年份官员数科举荫仕捐纳其他入仕途径1764年2071人
72.5%
1.1%
22.4%4%1840年1949人
65.7%1%
29.3%4%1871^1790A
43.8%
0.8%
51.2%
4.2%1895年1975人47・9%
1.2%
49.4%
1.5%A.清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名存实亡B.德行成为清代选官的主要标准C.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加剧了卖官鬻爵现象D.战争导致清政府财政困难
13.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由于它被废止,整个社会丧失了它特有的制度体系”此后,新式学堂数量激增引发新型学生群体投身于社会各种运动中,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这说明科举制的废止()oA.导致了清政府的灭亡B.推动清朝开始改革选官制度C.推动了传统社会转型D.受到了外部列强压力的刺激14,下表所示为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o课外历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地理程语史课54519361111时课图体几何代数理化植物动物程画操课2088410A.教育出现近代化趋势B.殖民地教育特征明显时C.传统教育仍占主导地位D.近代教育已取代传统教育
15.下表所示为民国时期县长考试内容及流程据此可知,民国时期的县长考试(o第一试第二试第三试第四试三民主义、建国法学通论、经济学原理、现行法令概要、国际条约概考试方略、中口试(前三试均为笔试),注重应政治学原理、中外近百年要、本省财政、本省实业及内容国国民试人的经验及才识历史、中国人文地理教育、本省路政及水利A.注重德才兼备B.强调出身党革命C.深受科举影响D.突出行政能力
16.阅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年份内容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缺少一大批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路线、1979年方针的人才”邓小平提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1980年逐步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陈云提此从现在起,就成千上万地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让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在各级领导岗1981年位上锻炼A.国家公务员制度已经形成R.干部管理实现了现代化C.党管干部的原则正式确立D.干部选拔服务改革开放
二、非选择题(分)
52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御史巡按制度经历了一个草创、发展完善和逐步败坏的过程洪武朝七品御史巡按可纠劾地方任何官员弘治以后,御史巡按制度发生了变化,巡按御史除独专出巡、举劾事之外,又攫取了不少行政、军事权明朝统治者不断削减地方官的权力,而派朝官去控制他们,巡按“事在承上而不在恤下”,实际取代了按察司明代统治者对巡按侵权既没有相应办法防范于前,更没有得力措施制约于后——摘编自王世华《略论明代御史巡按制度》材料二1978年以来,党内巡视重新被提出来1990年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明确中共中央以及省一级党的委员会,可以向所辖地区、部门派出巡视工作小组1996年,十四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正式提出巡视制度,由中共中央选派部级干部开展巡视,并将情况直接报告中央纪委,及时报告党中央2001年,中共中央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各级巡视制度2007年,中共十七大第一次将巡视制度写入党章2009年,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并成立中央巡视组,取代之前成立的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表明派出巡视组的主体不是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而是中共中央和各省区市党委⑴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御史巡按的职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巡按侵权现象(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6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清政府诏废八股,改试策论,要求各省均于省城改书院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同年10月,政务处会同礼部奏定《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的举人、进士,在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共举行留学毕业生考试七次,大量留学生借此跻身仕途为筹备立宪,清政府对资政院、咨议局议员的选聘均仿行西方的代议制度,实行选举制清政府制定了《资政院议员选举章程》《各省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等,对被选举人的资历、身份、财产均作了严格的规定限制活跃在清末资政院中的议员罗杰、雷奋等人,借此进入政治领域,并在推动清政府的改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摘编自鞠方安《试论清末选官制度的改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选官制度改革的内容,并分析清末选官制度改革的原因(12分)
19.(14分)伴随着英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近代文官制度逐渐在英国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财政大臣罗金厄姆为了扩大内阁的权力,于1782年推动议会通过《文官定员法案》等法案,限制国王恩赐官职的权力,把任命文官的权力从国王之手转入到内阁各部门负责人的手中1805年,财政部还首先设立了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稳定性此次改革是英国的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涉及职业道德操守、专业化、任用制度等方面,其首要意义在于将文官及整个文官体系完全纳入了议会的领导之下——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材料二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从政治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1855年,在议会专门委员会作出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令,将国王、少数政治寡头和高级文官的恩赐官职特权转交到文官委员会手中,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并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方式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两道法令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⑴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此次改革的政治因素(6分)⑵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6分)⑶据材料
一、二,简述近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启示(2分)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历朝科举考试概况表I朝代」一录取数据部分状元概括1开科264次,《文献通考》记载唐朝共录取进士6427人,据后有姓氏可考者150多人,有籍贯唐朝世考订实际为万人左右;唐代共有369名宰相,80%是进士出可考者70人,其中南方19人,北身方51人有姓氏可考者71人,有籍贯可考北宋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66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者64人,其中南方29人,北方35人宋朝有姓氏可考者49人;有籍贯可考南宋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64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者37人,其中南方37人,北方0人有姓氏可考者33人,有籍贯可考元朝开科16次,录取进士1139人者12人,其中南方2人,北方10人有姓氏可考者91人,有籍贯可考明朝开科92次,录取进士24636人,其中将近一半是寒门子弟者90人,其中南方80人,北方10人有姓氏可考者114人,有籍贯可清朝开科114次,录取进士26888人考者114人,其中南方99人,北方15人——据林白、朱梅苏《中国科举史话》等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