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一历史4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设立“中朝”以削弱丞相权力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祖D.宋太祖
2.公元前后,兴起于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帝国分别是()A.夏朝和埃及新王国B.秦朝和波斯帝国C.汉朝和罗马帝国D.唐朝和大食帝国
3.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的汉文帝陵墓,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这与汉文帝在其遗诏中提出修建自己的陵墓“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的要求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提倡()A.勤于政事B.戒奢从俭C.知人善任D.虚怀纳谏
4.汉武帝时期大司农桑弘羊认为,富国只有重农的思想是片面的,工商同农业一样也是财富的源泉;又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出发,提出治国必须守重,要加强粮食、盐、铁、酒等物资的积累这一认识()A.导致汉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促使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改变了国家与民争利的局面D.标志着无为而治政策的改变
5.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的西汉海昏侯墓葬,不仅出土了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还出土了骆驼造型的编钟架构件鎏金青铜钩,这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这反映了汉代()A.游牧民族的南下较为频繁B.南方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与骆驼C.江南地区手工业领先北方D.陆上丝绸之路对江南地区的影响
6.下面为西汉时期几位帝王在位时太学中的博士弟子人数(据袁行需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整理)表中人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帝王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博士弟子50人100人200人1000A3000A7000人A.儒学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B.进入官学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C.官位被垄断的情形彻底改变D.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结束
7.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8.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B.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C.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9.钱穆认为汉末天下大乱,一切制度全归紊乱,乡举里选制度自亦无从推行,朝廷用人没有标准,曹操以陈群为吏部尚书,始设九品中正制,自此制度行,吏治澄清,曹家能得天下与此制度有很大关系以上内容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A.建立了曹魏的统治基础B.加强了曹魏对地方的控制C.有利于曹魏政治的清明D.在当时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10.董仲舒虽强调“夷夏之辨”,但认为天下之人都是君主的臣民,夷狄也不例外,天下一统,就必须将夷狄之民也纳入到统治范畴之内()A.迎合了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统治思想C削弱了地方诸侯的政治实力D.改变了先秦儒学的民族理论
11.《汉书》记载“汉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恩泽贵族B.实现民族交融C.解决七国之乱D.削弱王国势力
12.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成帝以后,“今部刺史,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统,选第大吏,所荐位高至九卿,所恶立退,任职重大”这一变化()A.体现出取士标准多样化B.表明刺史的监察权走向独立C.助推了地方势力的膨胀D.促使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13.如表所示为汉朝几位皇帝在位时,太学中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从侧面反映出汉代()帝王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平帝博士弟子50人100人200人1000A3000A7000人A.私人讲学风气盛行B.官办学校出现C.地方教育系统完善D.儒学地位上升二,材料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中国的知识和学术,原本是为官府所垄断,是所谓王官之学但是随着王权的衰落,王官不断流落到民间,成为“士”(特殊的知识阶层)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出现了学术下移的趋势这为私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与官学相比,私学可以使知识普及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这就大大地扩展了受教育的范围,使知识以更快的速度向民间转移和传递,这成为士人的另外一个来源私学和士人之间,实际上呈现着一种互动的关系他们二者的结合,则是诸子学出现的直接土壤——摘编自袁行需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材料二宋代民间有书院及依附于社区的家塾与社学书院往往有自己的田产,或由官方指拨,或由私人捐赠书院即一家学派的讲论与传布的学术中心,不同学派的学者也会访问他地的书院书院不仅有言教以道问学,也有身教以尊德性宋代书院,盛时书不下二百余所,其中颇有历数百千年还存在的著名书院,如朱熹主讲的白鹿洞书院,陆九渊主讲的象山书院——摘编自许俾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三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to——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⑴根据材料一,概括私学和士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所学,指出“诸子学出现”所指代的思想局面及其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书院的办学特点结合所学,简述朱嘉的文化贡献3根据材料三,指出蔡元培的办学主张结合所学,说明北京大学在其任校长期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15.[古今文学艺术的发展]材料一至迟在汉武帝时期,汉代就已设立掌管民间俗乐的“乐府令”根据《汉书・艺文志》“自孝武设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乐府机关汇集了大量的民歌和贵族、文人的创作,并加以分类编排予以演唱从数量来看,仅仅是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已著录28家314篇东汉乐府史籍不载,当也不在少数从作者看,汉乐府包括贵族创作、文人创作和民歌三个部分贵族和文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文学价值不高,两汉乐府的精华在民歌----------摘编自罗宗强、陈宏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材料二19377945年期间,抗日根据地的文学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之后,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涌进了文艺领域,根据地的文学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中起了积极作用1942年之后,根据地的文学在工农兵文艺方向的指引下,大放异彩,佳作迭出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都是其中的佳作----------摘编自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乐府诗的特点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根据地文学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设立“中朝”以削弱丞相权力的是汉武帝,B项正确;秦始皇没有设立“中朝”,排除A项;唐太祖没有设立“中朝”,排除C项;宋太祖没有设立“中朝”,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公元前后,兴起于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帝国”可知,公元前后,在亚欧大陆的东方是中国,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在亚欧大陆的西方,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C项正确;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埃及新王国建立于约公元前1553年,排除A项;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波斯帝国建立于公元前550年,排除B项;唐朝建立于618年,大食帝国建立于632年,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汉文帝陵墓,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文帝提倡戒奢从俭,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都没有增加,B项正确;汉文帝是个勤于政事,目光敏锐的皇帝,但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汉文帝的生活状况,并未说明其用人方面的内容,排除C项;题干说明的是汉文帝戒奢从俭的生活作风,并未涉及其虚怀纳谏的品质,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汉武帝时期的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汉武帝在桑弘羊的建议下加强对商业的干预,实行盐铁官营这与材料中桑弘羊的认识相契合,即促使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经济上的一系列措施恰恰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桑弘羊的认识只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并未导致重农抑商政策松动,排除A项;桑弘羊的认识就是让国家收回一些重要物资的经营权力,体现了国家与民争利,排除C项;材料中桑弘羊的认识并不是无为而治政策改变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江西地区的海昏侯墓发现了具有北方和西北地区风格的银质车马器与骆驼形象的青铜器,体现了北方以及西北地区与江南地区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而骆驼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运输工具,这些出土文物的形象体现了陆上丝绸之路对江南地区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到这些文物传播到江西的具体方式,所以仅凭这几件文物的发现不能证明游牧民族南下较为频繁,排除A项;马车与骆驼是北方的主要交通工具,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这些工艺品的产地,也没有南北双方手工业技术对比的资料,无法判断南方手工业技术比北方先进,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汉代(中国)根据表格信息,自汉武帝开始,太学中博士弟子人数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设立太学,在太学中教习儒家经典,说明儒学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西汉选官有察举、征辟、太学中选拔等多种方式,且表格信息不能反映入仕途径的选择,排除B项;官位被垄断的情形彻底改变,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秦朝“焚书坑儒”就结束了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8.答案A解析据本题材料“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统治者难以剥削到很多东西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因暴政而亡的教训西汉初期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的田宅;下令释放因饥饿自卖为奴婢的人为平民,田租定为十五税一,材料中陆贾无为胜有为的思想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法家思想,排除B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在汉武帝时期,不是西汉初期排除C项;材料并未对西汉初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行论述,排除D项故选:A
9.答案D解析材料“自此制度行,吏治澄清,曹家能得天下与此制度有很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九品中正制的积极影响,故D正确;ABC均不能涵盖题干主旨,排除故选:D
10.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董仲舒的“夷夏之辨”强调的是在大一统前提下,然后在此前提下通过王道,这符合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材料信息与民本思想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对少数民族的态度,不是对地方诸侯的态度董仲舒的“夷夏之辨”是对先秦儒家民族思想的继承,故D项错误故选Ao
11.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使得诸侯国的实力越来越小,削弱了王国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项是推恩令的表现,不是目的,排除;推恩令无法实现民族融合,故B项排除;C项是汉景帝时解决的,排除
12.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起到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同时有荐举人才的权力,而汉末成帝时的刺史逐渐有了治吏权,十三个监察州事实上已经成为凌驾于郡之上的行政单位,而刺史也由监察人员变为地方的军政长官,这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汉朝刺史权力在不断扩大,与取土标准的多样化无关,排除A项;刺史在设置之初作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员,行使监察权力,却在后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越权干预行政,最后直接异化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官员,但这与刺史的监察权走向独立不符,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讲授儒家经典,自汉昭帝时代起,太学规模不断扩大,这表明儒家思想的社会地位不断增强D项正确;博士弟子增多从侧面反映出汉代儒学地位上升,未涉及私人讲学风气盛行,排除A项;早在汉代以前,已经出现官办学校,排除B项;太学是中央的官方学校,与地方的教育没有关系,不能反映地方教育系统的完善,排除C项故选D项
14.答案
(1)关系:土人的兴起促成私学的出现,私学促进土人壮大思想局面:百家争鸣地位:是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
(2)特点:
①私人办学(或“民间办学”);
②办学经费相对稳定学术自由(或“以某一学派为主,也存在与其它学派的交流和竞争”);
③注重言传身教;
④教育和学术交流的中心贡献
①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②编制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③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传播理学;
⑤合编四书并加以注释:制定纲领性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等
(3)主张蔡元培将大学定位于“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或答“将大学由追逐高官厚禄的名利场,转变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作用:
①使北京大学很快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并培养了新一代读书人
②传承文化、发扬科学、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
15.答案
(1)政府设立机构管理;数量多;作者身份多元化;民歌成就最为突出;配乐演唱;带有一定的政治功能
(2)意义满足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我国近代文学的发展;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一“至迟在汉武帝时期,汉代就已设立掌管民间俗乐的‘乐府令可知政府设立机构管理根据材料一“从数量来看,仅仅是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已著录28家314篇东汉乐府史籍不载,当也不在少数”可知数量多根据材料一“从作者看,汉乐府包括贵族创作、文人创作和民歌三个部分”可知作者身份多元化根据材料一“贵族和文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文学价值不高,两汉乐府的精华在民歌”可知民歌成就最为突出根据材料一“自孝武设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知配乐演唱,带有一定的政治功能
(2)意义:根据材料二“1937-1945年期间,抗日根据地的文学得到很大发展可知根据地文学推动我国近代文学的发展根据材料二:根据地的文学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中起了积极作用”可知满足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需求,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材料二”特别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可知根据地文学丰富和发展了手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