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届高三文言文复习之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与动词活用2025
一、连点成线,基础整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I虽有槁暴,不复挺者A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冰,水为之Bi圣人之所以为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1句读之不知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非蛇解之穴无可寄托者
⑤•••••••曰师日弟子云者
⑥古之学者必有师
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⑧吾从而师之••••••••A.
①②④⑦⑧B.
②③⑤⑥⑧C.
①③④⑥⑧D.
②④⑥⑦⑧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其下圣人也亦远矣A〈,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不积少流,无以成江海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i.1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青,取之于蓝
②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③蚓无爪牙之利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⑥不拘于时
⑦学于余
⑧其闻道也亦先乎吾A.
①⑦⑧/
②④/
③/
⑤/
⑥B.
①⑥⑦⑧/
②④/
③/
⑤C.
①⑥/
②④/
③⑤/
⑧/
⑦D.
①⑦⑧/
②④/
③⑤/
⑥
二、连点成线,微点突破
1.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从大范围来看,古代汉语中存在而现代汉语中仍保留的词语都可看作古今同形词其中包括单音节词,如“山”,也包括双音节词,如“成立”;既有实词,也有虚词这里主要谈双音节实词,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同形同义如“通迤”“戏弄”等这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②同形异义看起来与现代双音节词完全一样,但它是两个词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普遍存在,因而这部分词语是高考考查的重点⑴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并解释其义,体会其特点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从而师之(《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蚓无爪牙之利(《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才能不及中人(《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⑧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⑩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键点拨】
(1)知识判断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语为主,很少有双音节词语,因此在阅读翻译中,遇到与现代汉语同形的双音节词语,往往要将其拆成两个单音节实词来理解翻译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今齐地方千里”的“地方”就是两个词语,需翻译为“土地方圆”
(2)语境判断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判断古今异义词例如《陈情表》中“九岁不行”的“不行”一词,由语境可知其意思为“不会走路”,与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项“不可以,不被允许“不同
(3)停顿判断利用朗读时的停顿来判断古今异义词例如《兰亭集序》中“夫人之相与的“夫”是句首发语词,后面需停顿,故“夫(fii)人”二字不能与现代汉语中的“夫(何)人”混淆⑵迁移运用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古今同形异义词现象(2021・新高考H)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词的活用在文言文中,动词的活用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动词活用作名词,一种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将在必修下册
(三)“整合迁移5”中做介绍,这里只介绍动词活用作名词的情况⑴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作名词的动词,并解释
①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阿房宫赋》)
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关键点拨】动词活用作名词,大致有三种情况
(1)两个动词连用,相互之间又不是连动、承接关系,则必有一个动词活用作名词如上面的
②③④
(2)一个动词前面有助词“之”,并且与前面的名词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这个动词活用作名词,与前面的名词构成偏正短语如上面的
①
(3)受“其”字修饰的动词,往往活用作名词如上面的
⑤⑵迁移运用翻译下面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句中加点词的翻译(2020•浙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节选自《张耒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迁移拓展,走进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材料一先生讳愈,字退之七岁属文,意语天出长悦古学,业孔子、孟子,而侈其文贞元十四年,用进士从军宰相董晋平汴州之乱,又佐徐州、青、淄,通漕江淮十九年,关中旱饥,人死相枕藉,吏刻取怨先生列言天下根本,民急如是,请宽民徭而免田租之弊专政者恶之,行为连州阳山令,阳山民至今多以先生氏洎字呼其子孙宪宗盛仪卫迎佛骨,士女纵观倾城,先生大惧,遂移典校上章极谏,贬潮州刺史大官谪为州县,薄不治务,先生临•••♦之,若以资迁洞究海俗,海夷陶然,遂生鲜鱼稻蟹,不暴民物掠卖之口,计庸免之,来相计直,辄与钱赎及还,著之赦令转刺史袁州如潮征拜国子祭酒,其属一奏用儒生,日集讲说生徒,官之以艺学浅深为顾既除兵部侍郎,方镇反,太原兵以轻利诱回纥,召先生祸福,譬引虎啮臃血,直今所患,非兵不足,遽疏陈得失王廷凑屠衣冠,围牛元翼,人情望之若大蜕虺,先生奉诏入贼,渊然无事行者既至召众贼帅前抗声数责致天子命词辩而锐,悉其机情,贼众惧伏贼帅日“惟公指”令乃约之出元翼,归士大夫之丧功可意而复,穆宗大喜,且欲相之,迁吏部侍郎四年十二月丙子,薨靖安里第,年五十七嗣天子不御朝,赠礼部尚书(节选自皇甫溟
①《韩文公神道碑》)材料二贞元十二,兄佐汴州我游自徐,始得兄交视我无能,待予以友讲文析道,为益之厚二十九年,不知其久兄以疾休,我病卧室三来视我,笑语穷日何荒不耕,会之以一人心乐生,皆恶言凶兄之在病,则齐其终顺化以尽,靡惑于中••(节选自李翱
②《祭吏部韩侍郎文》)【注】
①皇甫凝(shi)唐代大臣,是韩愈的学生、好友
②李翱唐代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是韩愈的学生、好友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既至A召众B贼帅C前D抗声E数F责G致H天子命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属,意思是撰写,与《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含义不同B.“薄不治务”指靠近却不处理政务,“薄”与成语“日薄西山”的“薄”含义相同C.除,意思是任命、授职,与《陈情表》中“除臣洗马”的“除”含义相同D.“顺化”指顺应自然,“化”与《兰亭集序》中“况修短随化”的“化”含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为官一方,深得百姓的爱戴,曾因为民请命而得罪权贵,阳山百姓至今仍然爱用他的姓氏和字呼唤自己的子孙B.韩愈正直敢谏,唐宪宗以盛大礼仪迎佛骨,百姓倾城围观,他非常担忧,便进谏劝阻,最后触犯龙颜,惨遭贬谪C.韩愈积极善为,任潮州刺史时,采用计算佣工和政府出钱方式解决蓄奴的问题,奴婢自由后,还将之写在赦免政令中D.韩愈有胆有识,王廷凑杀人造反,人心惶惶,他奉命招抚,逆贼顺服,最后还邀请王廷凑跟随牛元翼出来做官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长悦古学,业孔子、孟子,而侈其文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先生列言天下根本,民急如是,请宽民徭而免田租之弊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的为师之道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参考答案
1.D[D项均为“及,比得上”A项又,再/恢复B项凝结/成为C项同“智”,见识/知道]
2.C[
①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
③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④古义托身,藏身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⑥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⑧古义从,跟从;而,并且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3.C[C项均为名词作状语,每天A项名词作动词,低于/名词作状语,向下B项形容词,与“大”相对/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D项形容词作名词,高处/形容词作动词,抬高工
4.A[
①⑦⑧为状语后置句,
②④为判断句,
③为定语后置句,
⑤为宾语前置句,
⑥为被动句]
二、
1.
(1)
①学者,求学的人
②从而,跟从并且
③爪牙,爪子和牙齿
④寄托,托身、藏身
⑤中人,平常的人
⑥以致,来招引
⑦山东,靖山以东
⑧非常,意外的变故
⑨斯文,这些诗文⑩颜色,脸色、面容;形容,外貌、模样
(2)(祖逖)知道大业不能成功,情绪激动引发重病解析“遂成功;“感激”,古今同形异义词,情绪激动【参考译文】四年秋七月,朝廷让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镇守合肥祖逖已经扫除了障碍,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而戴渊突然有一天来统领这里,祖逖内心怏怏不乐又听说王敦与刘隗、刁协互相结怨,将要有内乱祖逖知道大业不能成功,情绪激动引发重病九月,死在雍丘
2.⑴
①“收藏”“经营指金玉珍宝等物
②“亡”“北”,败逃的军队
③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④“得、收获
⑤“继”,继承人⑵左丘明的文章华美,然而他的行为事迹在后世(文献中)看不到,不能考证解析“行事”在此处是动词作名词,可译为行为事迹
三、
1.ADG解析“既至”,省略主语“韩愈”,“至”是谓语,后面应断开;“召众贼帅前”是动宾结构,应在宾语“众贼帅前,,后断开;“抗声数责,,是句子的谓语,省略了主语“韩愈”,应在“责”后断开
2.B[A项“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同“嘱”,嘱咐、嘱托B项淡薄/靠近D项均为“自然”
3.D[“还邀请王廷凑跟随牛元翼出来做官”错,原文“令乃约之出元翼”的意思是“(贼帅)于是约定下令让牛元翼出城”]
4.
(1)(韩愈)长期喜欢古文,学习孔子、孟子,并将他们的学说发扬光大⑵先生陈说国家的根本,百姓急难到如此程度,请求朝廷宽限百姓的徭役并且除去征收田租时的弊病解析
(1)“悦”,喜欢;“业”,学习;“侈发扬光大
(2)“列言”,陈说;“是、这样;“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放宽,宽限
5.
①人格上与学生平等交往,情谊深厚
②学业上为学生讲古文并剖析文章道理
③生活上关心学生,病中看望学生解析
①由“视我无能,待予以友”可知,人格上,与学生平等交往,情谊深厚;
②由“讲文析道,为益之厚”可知,学业上,为学生讲古文并剖析文章道理;
③由“三来视我,笑语穷日”可知,生活上,关心学生,病中看望学生【参考译文】材料一先生名愈,字退之七岁时就能写文章,语意天然长期喜欢古文,学习孔子、孟子,并将他们的学说发扬光大贞元十四年,以进士的身份从军跟随宰相董晋平定汴州之乱,后又辅佐徐州、青州、淄州政务,开通江淮漕运河道贞元十九年,关中因干旱闹饥荒,人死后相枕而卧,官吏苛刻招致民怨先生陈说国家的根本,百姓急难到如此程度,请求朝廷宽限百姓的徭役并且除去征收田租时的弊病执政者厌恶先生,先生(被贬)前往连州阳山县当县令,阳山县的百姓至今大多用先生的姓氏及字呼唤他们的子孙唐宪宗以盛大礼仪护卫迎接佛骨进京,全长安城男男女女恣意围观,先生很恐惧,立刻把奏章(《论佛骨表》)交给典校官,极力劝谏皇帝(不要供奉佛骨),(最终)被贬为潮州刺史(正常情况下)大官被贬到州县,(内心)淡薄而不处理政务,先生到了潮州,好像是因资历升迁一般他深入探究海边的民俗,当地居民安居乐业,物产丰饶,官府也不损害百姓的物产被劫掠卖的人可用计算佣工的办法免除奴婢的身份,往来相互计算工钱,(不够抵时)总是由官府出钱帮他们赎身等到(奴婢们)回到自己家之后,先生把不准蓄奴写在赦免政令中先生转任袁州刺史(处理政务)像潮州一样被任命国子监祭酒,先生的属下一律选用的是儒生,每日召集儒生学徒讲经论学,以学生六艺学问的深浅来推荐官职(先生)被提拔为兵部侍郎之后,藩镇造反,镇守太原的士兵用轻薄的利益去诱惑回纥族的人,(皇帝)召见先生讨论边疆的祸福情况,先生以引诱老虎撕咬臃肿的血块作喻(议论利诱之事),指出今日忧虑的问题,并不是兵力不足,(先生)急忙给皇帝上疏陈说藩镇问题的得失王廷凑屠杀士大夫,围困(上级节度使)牛元翼,人心惶惶见王廷凑像大毒蛇,先生却奉诏进入王廷凑的贼窝(去劝降),深潭虎穴没有人敢伴随其前行先生到了之后,召集众多叛变的将帅上前,多次大声责骂他们,并传达天子的教导命令言词漂亮又锋利,洞悉他们叛变的动机及内情,叛变的将帅中很多人恐惧佩服叛变的将帅说:“(接下来)只按您的意思行事”于是约定下令让牛元翼出城,让被杀的士大夫的尸体归家治丧安葬先生的安抚成效符合皇帝意图后再回朝廷复命,唐穆宗非常高兴,且想任命他为宰相,提拔他为吏部侍郎长庆四年十二月二日,先生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去世,终年五十七岁随后,皇帝以不上朝表示哀悼,追赠先生为礼部尚书材料二贞元十二年,兄长在汴州做辅佐官我从徐州出发外出游历,开始与兄长结交观察我的才能有缺陷,(兄长)以朋友的身份对待我(兄长)为我讲古文并剖析文章道理,这对我的益处很丰厚相识二十九年,(我渚B不觉时间已久兄长因病告假休养,我也因病躺于卧室(兄长)多次来看望我,我们以欢声笑语度日什么荒地不能耕种呢,只要做事专一就能领会其要义人的心是乐于活着,都怕提及死亡而兄长在生病时,则把生命的终结与活着等同视之(兄长)顺应自然走向生命尽头,在心中没有任何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