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第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8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晋代葛洪在道教典籍《抱朴子内篇》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这反映了()A.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B.儒道思想的融合C.儒本道末的指导思想D.道教危机的出现
2.《西游记》中,孙悟空拜菩提老祖为师,修道成功,称“齐天大圣”;后来他忠心不二地护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经,获得“斗战胜佛”的法号这反映7()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追求个性解放B.明朝文化艺术的世俗化趋势加强C.儒、道、释“三教合一”成为一代思潮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3.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2.D材料的侧重点是蟠桃会宴请的宾客,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佛道两家与儒家的关系,故B项错误;《西游记》属于民间小说,故C项错误;材料中蟠桃会宴请的宾客分属佛道儒三家,反映了三教合一的迹象,故D项正确
3.D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雕版印刷术促进了经籍“流布于四方”,即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故D项正确
4.A根据材料“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口命远邦……开元廿二年正月口日,终于官弟”并结合所学可知,此为唐玄宗时期日本的遣唐使井真成的墓志铭,故选A项;根据材料“才称天纵故能口命远邦……开元廿二年正月口日,终于官弟”可知,此人奉命前来,并非商人,也并非宗教人士,故排除B、D两项;材料所述时间中国尚没有传教士,故排除C项
5.B依据材料“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此举措促进了唐诗的繁荣,故B项正确
6.B根据材料“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朝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可知,吴道子的绘画风格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故B项正确
7.D材料反映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未涉及冲击我国的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佛经注重孝道,但不能据此得出宣扬“孝道”成为佛经的主要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佛教文化适应中国传统文化,未体现二者合流,故D项正确,C项错误
8.答案
(1)原因: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政府支持;疆域辽阔;个人努力;对前代成果的继承和批判⑵背景:开明的对外政策;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多元包容的文化政策;丝绸之路的畅通;僧人的宗教热情影响: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传播了中华文化,推动了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解析(D可以从唐朝的政治、经济、政府的政策、个人因素、对前代成果的继承批判等方面分析⑵第一小问,可以从唐朝的对外政策、三教并行、文化政策、对外交通、僧人的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可以从对佛教、对中国文化的丰富和传播、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分析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题组二文学艺术
4.“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口口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他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口口”是()A.屈原B.李白C.杜甫D.柳永
5.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B.戏剧表演C.篆刻艺术D.书法艺术
6.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了()A.艺术创作风格不同B.北魏时期的社会状况C.艺术与现实的关系D.唐朝国家统一强大题组三科技
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A.诸葛亮B.贾思勰C.祖冲之D.郦道元
8.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A.因时制宜,休耕轮作
8.精耕细作,提高地力C.顺应自然,遵循规律D.改进技术,增加产量
9.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10世纪),郑燔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A.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10.从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可知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A.文化兴盛推动科举发展B.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C.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D.扬州、越州是当时文化中心题组四中外文化交流
11.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法显到天竺学习佛法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12.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辟了丝绸之路C.传播了中国文化D.扩大了唐朝疆域能力提升练题组一唯物史观
1.*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盛行,玄学兴起晋人殷仲堪说“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这话在当时是有代表性的由此推断出A.社会动荡致道教流行B.儒家思想遭到冲击C.信仰多元化倾向严重D.道家思想成为正统题组二史料实证
2.*《西游记》中王母娘娘开蟠桃大会,请的宾客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材料反映了当时A.魔幻小说创作已经兴起B.佛道两家屈从于儒家C.三教合流得到官方认可D.三教呈现交融的状态
3.*据《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A.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D.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
4.*“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口命远邦……开元廿二年正月口日,乃终于官弟”据此推测,其“墓志铭”主人的身份是A.遣唐使B.商人C.传教士D.僧侣题组三历史解释
5.*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A.唐诗影响深远B.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C.唐诗取材广泛D.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6.*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做现实的加工如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朝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A.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B.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C.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D.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
7.*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A.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B.宣扬“孝道”成为佛经的主要内容C.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D.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题组四综合分析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行和尚,唐代僧人,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同梁令瓒和工匠们,创造了一架黄道游仪,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僧一行还设计了一种叫做复矩图的仪器,并组织大规模的测量活动僧一行从测量中算出地球南北相差351里80步,而北极高度相差一度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子午线的科学测量开元十五年727年,僧一行修订成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一一《大衍历》,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明末吸收西洋历法才有所改变——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唐代,当时中国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很频繁佛曲九仙道曲、卢舍那仙曲以及琵琶等乐器演奏技巧,舞蹈中的四方菩萨蛮队舞,杂技中的幻术、吞刀、吐火等,都是以佛教徒为中介,由西域传到中国来的——摘编自谢重光《论唐代佛教徒对社会的巨大贡献》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僧一行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僧人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载体的背景及影响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基础过关练l.B
2.C
3.C
4.B
5.D
6.C
7.C
8.C
9.B
10.B
11.A
12.C l.B材料“道教典籍”“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表明这一时期道教典籍吸收了儒家思想,这反映了儒道思想的融合,故B项正确
2.C”孙悟空拜菩提老祖为师,修道成功”是道教思想的体现,“忠心不二”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斗战胜佛”是佛教思想的体现,在孙悟空身上,体现了“三教合一”的思潮,故C项正确
3.C材料中的石窟属于佛教建筑,材料反映出该时期佛教影响范围扩大,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未体现,故均排除
4.B据材料“他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唐朝诗人李白,故B项正确
5.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艺术形式为书法艺术,故D项正确
6.C材料中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艺术风格不同是表象,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了北魏和唐朝的社会状况,故B、D两项错误;北魏与唐朝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分别反映了动乱和稳定统一的社会背景,故C项正确
7.C祖冲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故C项正确
8.C材料表述的是要按照自然规律安排农业生产,否则就会“劳而无获”,故C项正确
9.B《九国志》记载了唐哀帝时郑燔用火药武器攻打城门,这说明唐末已经在军事上使用火药,故选B项材料中说的“飞火”,并不是突火枪,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地理大发现,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火药传入欧洲,故D项错误
10.B材料反映的是民间印书问题,与科举制发展无关,A项错误;唐代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技术,材料中的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B项正确;材料中“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不能反映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扬州、越州民间印刷技术较高,不能反映二者是当时文化中心,D项错误
11.A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到天竺取经;日本“遣唐使”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的使节,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所以,
①②③都是唐朝“开放”的表现,A项符合题意;东晋时期,法显到天竺学习佛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含
④的B、C、D三项
12.C“西行”和“东渡”都属于对外文化交往,故C正确,A、D排除;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故排除Bo能力提升练
1.B
2.D
3.D
4.A
5.B
6.B
7.D
1.B材料反映出魏晋时期道教流行,但不能推断出其与社会动荡的关系,故A项错误;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外来佛教思想和本土道教思想的冲击,“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说明道教思想盛行,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信仰多元化倾向,故C项错误;魏晋时期道家思想受到重视,但并没有成为正统,儒家思想仍是正统思想,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