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2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L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介词,于,比)尔(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毋吾以也居(平居,平时)则曰不吾知也(句式宾语前置,不知吾,不了解我)!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词尾,相当于“然”)而对曰“千乘之国,摄(夹)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继)之以饥馍;由也为(动词,治理)之,比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讥笑)之“求!尔何如?”对曰“方(方圆)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等待)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通“稀)铿尔,舍瑟而作(起来,起立),对曰“异乎(介词,于,和)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妨害,妨碍)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通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介词,于,在)沂,风乎舞雪,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赞同,赞成)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因此)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通“欤”)?安(怎么)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谁)能为之大?”【重点词语】
1.乎
2.居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相当于“于”,比异乎三居则曰平居,平时子者之撰介词,相当于“于二和浴乎沂,风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停留舞零介词,相当于“于”,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处于,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助词,词尾,在相当于“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齐宣王)说“象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说“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做到呢?”(孟子)说“我听胡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J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一种不忍的同情心J(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是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孟子)说“你不要对百姓说您吝啬而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意思呢?您如果不忍看它无罪而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J(孟子)说“没有关系,您这样做正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把厨房建得远远的J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有豁然开郎的作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齐宣王)说“不相信J“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受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按摩一下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对长辈按摩肢体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使天下安定,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还是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各种色彩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J(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J齐宣王说“象(你说的)这么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齐宣王)说“楚国会胜J(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使九分之八(的力量)降服,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象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齐宣王说“我昏乱糊涂,不能做到这一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白地教导我,我虽然不明事理,请(让我)试着这么做做看」(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狗、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如果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文言语法】宾语前置在古汉语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谓语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以示强调常见的主要有如下四种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就是指句中含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者含有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是无主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在文言文中,如果是否定句,宾语又是代词,这个宾语一般就置于动词谓语之前如臣未之闻也/未之有也/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其句式格式是主语+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语〔余、吾、尔、自、之、是)+动词从上面的格式中可以看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有否定副词或否定动词,或表示否定的无主代词“莫二二者缺一不可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置于动词谓语之前在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其句式格式是a.主语+宾语(何、谁、胡、安、曷、焉、奚〕+动词从上面的格式中可以看出,疑问句宾语前置,只需具备一个条件宾语是疑问代词,就一定置于动词前同样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一般也置于介词之前如何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其句式格式是b.主语+宾语(何、谁、胡、奚、曷)+介词+动词从上面的格式中可以看出,这种宾语前置,仍只需具备一个条件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置于介词前
③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中,也有陈述句宾语前置的现象,而且只是介词的宾语,但较少见如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宾语“全石”被提到介词“以”的前面其句式格式是宾语+介词(以)+动词
④用“之”或“是”把宾语提至恸词前,以加重语气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加重语气,强调宾语,虽不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也可以置于动词前,但它需要靠“之”、“是”的帮助,夹在置前的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其句式格式是宾语+之(是)+动词《齐桓晋文之事》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盖亦反其木矣盖,通“盍二何不;反,通返二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想,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二、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三、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6、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8、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9、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11、老
①吾老
②,以及人之老
②老
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
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12、幼
①吾幼
②,以及人之幼
②幼
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
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13、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14、然后从而刑之开I」,名词作动词,处罚
15、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四、特殊句式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被动句百姓之不见保见,表不被动省略句
1、臣闻之(于)胡敞;日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及(其)陷于罪
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宾语前置句
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
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
3、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
4、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
5、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
6、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
7、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
8、然则一羽之不举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
9、舆薪之不见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状语后置句
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
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
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主谓倒置句
1、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2、若是其甚与
五、一词多义
1、道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讲述)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3)道芷阳间行(取道)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5)策之不以其道(方法、规律、途径)
(6)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诚
(1)诚有百姓者(的确)
(2)是诚何心也(真的)
(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
(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3、闻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使……听到)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3)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到)
(4)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听到)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听到)
(6)闻鸡起舞闻风而动闻过则喜(听到)
(7)(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
(8)(诸葛亮)不求闻达于诸侯(闻名)
(9)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文献)
(10)(屈原)博闻强识(见闻)
4、是
(1)是诚何心哉!(这)
(2)是乃仁术也!(这)
(3)是以后世无传焉(这)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
(5)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
(6)是心足以王矣(这)
5、盖
(1)盖亦反其本矣!(同“盍二何不,为什么不)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车盖,盖子)
(3)枝枝相覆盖(遮盖,掩盖)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胜过,超过)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
(6)颜渊、子路侍子曰盖各言尔志?(同“盍何不,为什么不)
6、其
(1)其若是,孰能御之?(表假设,如果,连词)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表反问,难道)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大概)
(4)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表祈使,还是)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表加强语气)
(6)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表选择,还是)
(7)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表选择,还是)
(8)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祈使语气,一定)
六、重要虚词之
一、代词,根据上下文文意,指代有所不同
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代齐桓晋文之事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代保民而王的人
3、故民之从之也轻代保民而王的人
4、“臣闻之胡屹日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代后文所说之事,后省“于”,做复指宾语
5、王日舍之!代牛
6、以羊易之代牛
7、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做这件事的原因
8、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代别人心思
9、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之,霸道,即指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10、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代王道
11、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代王道
12、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代一般人民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之,指五亩之宅
1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代指推行王道却没有统一天下的人(事)
15、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指示代词,译为“这(类)”
16、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指示代词,译为“这(类)”
二、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4、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6、故民之从之也轻
三、宾语前置的标志(3个)
1、夫子之谓也
2、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四、往,到……去,向(2个)
1、牛何之?
2、然后驱而之善
五、君子之于禽兽结构助词,用于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无实义相类似的用法如“寡人之于国也”
六、结构助词“的”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除上文提到的相关语句外,文中其余的“之”都属于这种用法以
一、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或“因为这,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二、同“已”,止无以,则王乎?
三、所以……者”的固定格式,译为“……的原因”
1、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2、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四、用作连词,用法同“而”
(一)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二)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从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从而
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同上
五、以为,认为,有时和“为”一起用,但有时以为连用时又是“以之为”的省略
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以王为爱”,即认为王吝啬「以为”连用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认为;后面的“为”是做之意可译为百姓认为大王做事吝啬
3、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六、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以”后省略了“之力此句可译为希望你辅助我(完成)我的愿望明白的把这教给我,“之”指王道,即上文所说的具体做法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此句可译为重视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叮嘱给他们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的倒置,可译为把桑树种植在五亩之宅内外树,种植之意,动词
(二)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1、“以”可译为“用,用来”的有
(1)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此句可译为德行怎么样能用来推行王道
(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可,能或能够之意,“以”译为用(来)
(3)对曰将以衅钟“以”后省略了之(牛),此句可译为将用它来祭钟
(4)以羊易之
(5)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文中出现两次)译为用这样的行为……
2、可译为“凭借,凭,依据”的有
(1)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何以”即以何,凭什么(区别),形具体表现异动词,区分,区别
(2)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以”后省略之凭借的手段(兴甲兵……)于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1、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于,在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无通“毋”,副词,不要异奇怪,这里是感到奇怪的意思于对于
3、君子之于禽兽也……于,对于
4、有复于王者曰……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o下文“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中的“于”用法同,不译
5、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于,至上(文中出现两次)
6、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一一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第一个为“给”;第二个为“到二第三个引出动词“御”(治理)涉及的对象“家邦不译;另外,加点的“诸”是文言兼词“之于”的合音之,至U;于的用法同第三个
7、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于,在公移山》居住
5、摄乎大国之间状语后置
3.方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箧状语后置方方圆六七十
7、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地方方圆
8、浴乎沂,风乎舞雪,咏而归状语后置
4.熟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谁
10、为国以礼状语后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谁,
五、重点实词哪个
1、居则日居,闲居,平时在家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通
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熟”,仔细
4、比及三年比及,到
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二稀疏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
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历三月
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
二、古
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今异义
9、咏而归咏,唱歌
1、如会同,端章甫
10、吾与点也与,赘成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六、重点虚词
2、加之以师旅
1、以古泛指侵略的军队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三、活用现象3则何以哉动词,做
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戴礼帽
2、如
2、风乎舞零风,名作动,吹风1如或知尔假如
3、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作动,落后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3如其礼乐至于小事、大事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
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过
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
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的才能
5、而注鼓瑟希,铿尔鼓,在金文中鼓的写法中1子路率尔而对日连词,表修饰本身就有动词“弹奏”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用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
四、句式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
1、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
2、毋吾以也宾语前置
3、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8、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第一个是“跟”“同第二个是“在二
9、否,吾何快于是快于是,即于是快,于,对
10、何以异于邹敌楚哉?于,“跟”“同,
11、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前四个是“在第五个为“给二
12、吾憎,不能进于是矣于,到
13、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于,“在……中”
14、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于,“在……方面”
1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在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不译
2、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3、犹缘木而求鱼也
(二)表示修饰关系,一般不译
1、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2、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3、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三)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才”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但是”“却二
1、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2、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文中出现两次)
3、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而,但
4、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此句可译为那里有仁义道德之人处于上位却可以做出害民的事呢;罔民而可为,即而可为罔民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此句可译为这样却不能称王……而,去IL
(五)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工
1、王笑而不言
2、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六)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或“尚且”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二、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
2、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分析鉴赏【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他的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这种主张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战国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战争难以避免孟子往往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实际不合潮流二是他的仁政主张完全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显得过于天真、简单孟子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与当时的社会却有很大距离,所以是行不通的【结构层次】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第三部分(“王日’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写作特点】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这些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因此木文在写作上比较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而且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齐桓晋文之事》课本文的艺术特色有如下几点
1、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论述问题先从侧面、远处、外围入手,逐渐引向主旨,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这个开头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了顿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驳辩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接着又宕开一笔,先言“百姓皆以王为爱”,再为齐宣王辩解,使谈话的气氛趋向缓和,进入谈话情境再以“牛羊何择焉”,词锋一转,为百姓辩解齐宣王只好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然后孟子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于是齐宣王赞孟子善察人心,悉心向孟子请教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辩解,孟子的分说,交错间杂,曲折起伏,颇有意趣,最终把齐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至此,水到渠成,气势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行文真是千回百转,摇曳生姿
2、气势浩然,逻辑严谨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孟子散文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但本文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孟子才展开仁政蓝图,令齐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3、取譬设喻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情事之实此外,本文还在许多方面表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技巧如以“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被齐宣王所接受再如文中句式不断变化,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而且单句和排比句交错使用,既有引经据典之句,更多明白浅显之语,使全文笔势灵活,文词富赡【写作技巧】
1、列举多种例证事例、设例、语例1事例以羊易牛说明齐宣王具备仁心,他看到牛恐惧发抖,无辜被宰,兴起不忍之心
(2)语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齐宣王引用诗句称赞孟子知道自己心意,并令他有所感悟
(3)设例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说明齐宣王虽有仁心却说不能行仁政,不是做不来,只是不肯做
(4)设例为长者折枝说明齐宣王“功不至于百姓”非“不能”,而是“不为”
(5)语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说明以身作则,可以推展到治理国家
2、采用生动的比喻,使道理具体化
(1)以“见舆薪”、“举一羽”比喻保民喻意是保民是轻而易举,力所能及的事
(2)“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可能”的事,“为长者折枝”比喻轻易可行的事在文中用以比喻行仁政
3、用正反对比突出事理
(1)以对比手法指出推恩与不推恩的结果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2)以“恩足以及禽兽”和“功不至于百姓”作对比,以表现齐宣王不行仁政的不合理
(3)以“挟太山”与“折枝”作对比,说明“不能”与“不为”的分别,从而指出宣王不行仁政,实“不为”而非“不能”
4、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气势排比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对偶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5、因势利导,措辞委婉抓住齐宣王的心理,不直斥其非他根据对方的经历来设问,引导其思考,然后说明事理
6、层层递进,论点明确“保民而王”,然后逐步解说,借齐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其有“不忍之心”;再从“恩及禽兽”推论到“恩及百姓”,只是“为”与“不为”的分别;最后解说“王天下”的道理层次分明,由浅入深
7、类比推理用近义事例来推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推断出“百姓之见保,为不用恩焉”的结论,使齐宣王明白到他是不肯去施行仁政,而不是没有能力去施行仁政【古今点评】
1、不忍之心以行不忍之政,所以保民也“故推恩足以保四海”,正是照应“保”字先说得推不忍之心一半,自“反其本”以下,又破齐王不能推之由,然后告以行不忍之政一半章末
1、“然而不王者”二句,直缴“保民而王”(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五)
2、其放之也,有万斛之重;其揽之也,有千斤之力忽纵忽擒,忽断忽续,忽离忽分,忽而细雨轻风,忽而翻江搅海,令读者几目眩耳聋,而作者实气静神安(赵承谟《孟子文评》)
3、一篇凡八设喻,一时山海人物无不奔赴腕下,以供其取携,可谓极行文之乐事矣(王介山《孟子读法•附记》)
4、篇中勾勒顿挫,千回百转,重波迭浪而又归宿于此,有纲领,有血脉,有过峡,有筋节,总在不使一直笔,不使一呆笔读者熟复于此,其于行文之道思过半矣(牛运震《孟子论文》)
5、其行文层层放下,层层卷上,乍合乍离,是七篇中第一结构也(杨大受《孟子讲义切近录》引文)孟轲与《孟子》孟轲(约前372—约前289),邹(今山东邹县)人,生活于战国前期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他自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J(《孟子•离娄》)由于他景仰并弘扬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的又一名大师,后世尊为“亚圣”他的行事也仿佛孔子,收过不少门徒,率领着他们游说各国由于各国间都以力相争,他却鼓吹以德为王,言仁义而不言利,终不能被任用,于是退而著书孟轲的思想本于孔丘而有所发展他主张施仁政,使人民安居乐业他提出的理想社会,是一种黎民不饥不寒,老者安享晚年之乐的小康景象“民贵君轻”是他的著名论点他对当时某些统治者虐民以逞的行为提出尖锐的批判,甚至斥责为“率兽而食人”(《梁惠王》),同时基于宗族统治集团的利益对君主的个人绝对权威表示否定“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J(《万章》)“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J(《离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J(《梁惠王》)这样的话,在专制强化的后代就没有人敢说了《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此书的写作与《论语》不同,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与《庄子》是文学性最强的因为孟轲的为人,本不像孔子那样深沉庄重,而是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反映在文章里,就不仅仅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行文坦露,喜笑怒骂,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文字通俗流畅,无生硬语,又喜欢使用层层迭迭的排比句式,这样就形成了《孟子》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富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孟子》的文学性,还表现在它善于用形象帮助说理有时是短小的比喻,如“哀哉!人有鸡犬放(逃逸),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告子》)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如“携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都成为后世常见的成语《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善于用文学手段达到实用目的,对于既主张以文载道,又重视文学的美感,喜欢在说理中包蕴个人感情的唐宋古文家,成为绝好的典范试看韩愈的文章,雄肆而严整,喜用排比、博喻,与孟文关系最大
3.庖丁解牛《庄子》庖丁(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名作动,踩),膝之所崎(yi支撑,接触),旁然(hud皮骨相离的声音)向(通“响”)然,奏刀晓然(huo形容比善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莫不中(合乎,符合《劝学》“木直中绳,敕以为轮」)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会指节奏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通“盍”,何,怎么兼词,何不,《齐桓晋文之事》“盖亦反其本矣!)至此乎?”庖丁释(放下)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进(超过)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完整的《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J)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这里指视觉,对应前文的“目视”)止而神欲(指精神活动对应前文的“神遇”)行依乎天理(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批大郤(击入大的缝隙),导大嶷(kuan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因(依靠,凭借《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其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技经肯繁之未尝(技经经络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繁(qing)筋肉聚结处此句为宾语前置,即“未尝技经肯繁”),而况大朝:(gu股部的大骨)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众,指一般的)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硼(磨刀石《劝学》“金就砺则利彼节(骨节)者有间(间隙;“批大郤”),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宽绰的样子)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硼虽然,每至于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吾见其难为,怵然(chu警惧的样子)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W(hu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刀而藏之J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注释】
(1)踊(yi)支撑,接触这里的意
(4)进超过思是宰牛时抬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牛
(5)遇会合,接触
(2)盖同“盍二亦即“何”,何,怎样
(6)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指精神活
(3)道天道,自然的规律动6骨肉离开的声音)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通“缮”,7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15折断,指用用刀折骨8批击,劈开谷R空隙16发出硼xlng磨刀石9导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簌17节关节间间隙kuan空18恢恢乎宽绰的样子10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19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11技经犹言经络技,据清俞檄考证,当是20怵chu然害怕的样子,这里指小心“枝”字之误,指支脉经,经脉肯:紧附在骨翼翼的样子上的肉繁qing筋肉聚结处技经肯繁之未21W hud骨肉分离的声音尝,即“未尝技经肯紫”的宾语前置22委地委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12gu股部的大骨23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13害I这里指生割硬砍24善刀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14族众,指一般的的意思擦拭刀25养生指养生之道【译文】有一个姓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进刀时发出酷的响声,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厨师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和一般人所见一样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但是刀刃没有厚度,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拭好了刀把它收起来J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你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蕴含道理】牛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肌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肌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肌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做事应处处小心,还要保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像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不停地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心、尽年【作者简介】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写作手法】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
2、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互文一般有四种类型
1、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应理解为“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
2、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J(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翻译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幽美
3、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鞫,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排句互文
4、隔句互文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的思路步骤一样如《滕王阁序》中“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4.烛之武退秦师(以下资料选自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有删改)历史散文先秦历史著作的形成,有一个演变过程早期的《尚书》,除假托的部分,完全是史官所保存的文件的汇编;《春秋》虽相传经过孔子的删定,但仍然保持着史官记录的体式战国初形成的《左传》、《国语》也利用了大量史官记录,但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方著作至于战国末年至秦汉之际形成的《战国策》,其主要来源是策士的私人著作总体说来,这个过程表现为官方色彩逐渐减弱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变化首先,愈是后期的著作,所表现出的官方意识形态特征愈淡薄尤其反映策士思想的《战国策》,由于当时的“士”本身是“四民”之一(“四民”即士农工商周王朝的“士”原来是贵族的最低一级,至战国时成为庶民的最高级),虽具有进入统治阶层的可能,但其思想情趣,还是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其次,古史“记事”与“记言”的区别,在《尚书》和《春秋》之间还是截然分明,而以后就渐渐混淆了再次,愈是后期和愈是接近民间的著作,其文学成分愈是显著,而相应的,在史学的严格性方面都有所削弱《春秋》“春秋”原是先秦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后来仅有鲁国的《春秋》传世,便成为专称这部原来由鲁国史官所编《春秋》,相传经过孔子整理、修订,赋予特殊的意义,因而也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它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它是纲目式的记载,文句极简短,几乎没有描写的成分但它的语言表达,具有谨严精炼的特点,反映了文字技巧的进步《春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工相传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因此《春秋》被后人看作是一部具有“微言大义”的经典,是定名分、制法度的范木并且,在史书和文学作品的写作上,也对后人产生很大影响史学家从中领悟到修史应该有严格而明确的倾向性,文学家往往体会了遣词造句力求简洁而义蕴深刻当然,刻意求深,也难免造成文意晦涩的弊病《左传》
七、一词多义
3、如
1、方
(1)如或知尔(假如)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
(2)如五六十(或者)
(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3)如其礼乐(至于)
2、尔
4.为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管理,治理)
(1)由也为之
(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
(2)愿为小相焉(做)尾,表状态(……的样子)
(3)赤也为之小(替)【参考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孔子闲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此(而拘束)不敢说话你们平时在家时(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将会做些什么呢?”子路轻率而急促地回答道“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大国之间,受到外国军队的侵略,接着又遭到饥荒;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勇敢善战,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J孔子(听后)微微一笑孔子接着问“冉求,你的志向怎么样?”冉有答道“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衣食富足至于那些制礼作乐等教化人民的事情,只有等待道德修养更高的君子来做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的志向怎样?公西华答道“不敢说我能够做到什么,只是希望学习做些事在国君祭祀宗庙或者诸侯会盟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主持赞礼的司仪官J(孔子又问)“点,你怎么样?”曾皙(正在弹瑟,听到孔子问他,)弹瑟的声音舒缓下来,铿地一声,(停止了弹奏,)放下瑟站了起来,对答道“我的想法与他们三位所讲的有些不同J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是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道“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装,与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雪坛上迎风乘凉,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去”孔子慨然叹道“我赞成点的想法”子路、冉有、公西华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说“他们二位说得怎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人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又说“老师为什么要笑仲山呢?”孔子说“要用礼仪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治国的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就不算是国家呢?难道公《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二但是,《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释《春秋》,而《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只是后人将它与《春秋》配合后,可能做过相应的处理一些专门解释《春秋》“书法”而与史实无关的文字,显然是后加的《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并说他是鲁太史有人认为这个左丘明就是《论语》中提到的与孔子同时的左丘明但对此,唐代以后颇有人怀疑,现在一般人认为是战国初年无名氏的作品其记事年代大体与《春秋》相当,只是后面多十七年与《春秋》的大纲形式不同,《左传》相当系统而具体地记述了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作为一部历史著作,《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左传》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广义上看,仍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比较以前任何一种著作,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发展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为后人称道写得最为出色的,便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五大战役(晋楚城濮之战、晋楚邺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秦晋靖之战和齐晋簟之战)作者善于将每一战役都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对于战争的远因近因,各国关系的组合变化,战前策划,交锋过程,战争影响,以简练而不乏文采的文笔一一交代清楚这种叙事能力,无论对后来的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都是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左传》所记外文辞令也很精彩这一类文字照理应该有原始的官方记录作为依据,但必然也经过作者的重新处理,才能显得如此精炼、严密而有力从文学上看,《左传》最值得注意的地方,还在于它记叙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不完全从史学价值考虑,而是常常注意到故事的生动有趣,常常以较为细致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的形象一般说来,史籍记载中,愈是细致生动的情节,其可信程度愈低因为这一类细节,作为历史材料的价值不大,在发生的当时或稍后,也不大可能被如实地记载下来尤其所谓“床笫之私”、“密室之谋”,更不可能是实录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左传》作者所依据的材料,虽主要出于史官记录,但也有不少原来就是社会上以各种方式流传着的历史故事,其中已经包含了若干虚拟的成分;在完成这部著作的过程中,作者又根据自己对历史的悬想、揣摩,添加了不少内容当然,这种虚拟和揣摩,不同于小说、戏剧的虚构,它是完全依附于历史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历史,并表现作者的历史观念但不能够说,这里就没有追求一种“故事趣味”以满足作者自身和读者的搜奇心理的潜在意识人们对故事的兴趣,是产生文学的基本动力之一;故事情节、人物描写,也是小说和戏剧的基本要素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小说与戏剧的产生相当迟,但与此有关的文学因素,却不可能很迟才出现只不过它借了历史著作的母胎孕育了很久才分离出来而《左传》正是第一部包含着丰富的这一类文学因素的历史著作,它直接影响了《战国策》、《史记》的写作风格,形成文史结合的传统这种传统既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写作提供了经验,又为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国语》《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事年代起自周穆王,止于鲁悼公(约前1000—前440),内容涉及周、鲁、齐、晋、关B、楚、吴、越八国,以记载言论为主,但也有不少记事的成分这部书不是系统完整的历史著作,除《周语》略为连贯外,其余各国只是重点记载了个别事件可能作者所掌握的原始材料就是零散的,他只是将这些材料汇编起来,所以各国史事的详略多寡也不一样其中《晋语》九卷,占全书近半;《周语》三卷;《鲁语》、《楚语》、《越语》各二卷;《齐语》、《郑语》、《吴语》各一卷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J(《报任安书》)认为《国语》是写《左传》的左丘明所写,后人多有异议现在一般认为产生于战国初年,作者不详)《战国策》《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
一、西周
一、秦
五、齐
六、楚
四、赵
四、魏
四、韩
三、燕
三、宋、卫合为
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晋侯、秦伯围郑,以(连词,因为)其无礼于晋(介宾后置,于晋无礼),且贰(从属二主)于楚也晋军(名作动,驻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介宾后置,于郑伯言)曰“国危矣,若使(派,派遣)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J公从(听从)之辞(推辞,拒绝)曰“臣之壮也(“之……也”,……的时候),犹(尚且)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动词,做)也已(同“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答应)之夜(名作状,在晚上)缱(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冒昧地)以烦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越国以鄙远(“远二形作名,边远的国家;“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境),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今异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之往来,共(通“供”,供给)其乏困(动作名,缺乏的东西),君亦无所害(损害)且(况且)君尝为晋君赐(恩惠)矣,许君焦、瑕,朝(名作状,在早上)济(渡河)而夕(名作状,在晚上)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判断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厌,通“庵”满足)既东(名作状,在东边)封(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境)郑,又欲肆(扩大,扩张)其西封,若不阙(侵损,削减)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利)晋,唯(语气副词,希望)君图(考虑)之”秦伯说(同悦”),与郑人盟(名作动,结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如果没有)夫(指示代词,那,那个)人之力不及止匕因(依靠,凭借)人之力而敝(损害,损伤)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不知(通“智”);以乱易(代替)整,不武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亦去之【重点词语】
1.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意动用法,以……为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边境肉食者迷,未能远谋(《曹刿论战》)鄙陋,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古今异义,卑,地位卑微;鄙,见识短浅2,济、绝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缠江河(《劝学》)横渡
3.其吾其还也语气副词,表祈使,还是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指示代词,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人称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助词,无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语气副词,表发问,难道【参考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J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5.鸿门宴司马迁沛公军(名作动,驻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名作动,称王)关中,使子婴为(担任)相,珍宝尽有(占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明天)飨(犒赏,犒劳)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介词,在)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劝说)项羽曰“沛公居(居住)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没有什么)取,妇女无所幸(宠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叔叔)也,素(向来,一向)善(交好)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跟从)沛公,项伯乃(于是,就)夜(名作状,连夜)驰(骑马)之(到)沛公军(军营),私(私下)见张良,具(详细地)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一起)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逃亡,逃跑)去不义,不可不语(告诉)”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怎么办)?”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鳏生说我曰;距(通“拒”)关,毋内(通“纳力使进入)诸侯,秦地可尽王(名作动,称王)也‘故听之良曰“料(料想,意料)大王士卒足以当(抵挡)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本来)不如也且(那么)为之奈何?”张良曰“请(请让我)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背叛)项王也”沛公曰“君安(怎么)与项伯有故(故交,交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交往),项伯杀人,臣活(使动,使……活)之;今事有急,故幸(幸亏)来告良”沛公曰“孰与(与……相比,谁更……)君少长?”良日“长于臣J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名作状,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事(侍奉)之「张良出,要(邀请)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儿女亲家),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登记)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的原因)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偏义复词,进入)与非常(意外事故)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希望)伯具言臣之不敢倍(通”背工背叛)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通“早”)自来谢(道歉)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攻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趁机)善遇(对待)之”项王许诺沛公旦日从(使动,使……跟从,带领)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合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料想,想到)能先入关破秦,得(能够)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谷n(通“隙隔阂)……”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多次)目(名作动,以目示意)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给……看)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召唤)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你)入前为寿,寿毕(完),请以剑舞,因(趁机)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你们)皆且(将)为所(被)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没有用来……的)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名作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怎么样)?”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意图)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拨开)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名作状,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踞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一一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感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J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吃)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尚且)不避,卮酒安(怎么)足(值得)辞(推辞,拒绝)!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尽),刑(名作动,惩罚)人如恐不胜(尽),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故意)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私下)为(认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回应,回答),S“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片刻),沛公起如(到,往)厕,因(趁机)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辞别)也,为之奈何?”樊哙日“大行不顾(顾及)细谨,大礼不辞(推辞,拒绝)小让(谦让)如今人方(正)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道歉)良问日“大王来何操(携带)?”日“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动词,给)亚父会(正碰上,恰逢)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日“谨诺J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距离)四十里沛公则置(放弃)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名作状,徒步)走(跑),从郦山下,道(名作动,取道)芷阳间(名作状,从小路)行沛公谓张良日“从此道至吾军,不过(超过)二十里耳度(揣测,估计)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日“沛公不胜(能承受,能忍受)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叩拜两次)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日“沛公安(哪里)在?”良日“闻大王有意督过(责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放置,放)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日“唉!竖子(小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我们)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西华所讲的不是治国的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这些不是诸侯国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说他只能当个小相,谁又能做大事呢?”【有关资料】
一、孔子生平和《论语》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任职期间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和谐状态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诸子散文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其思想各据一端,精彩纷呈正因为它是随着争辩的风气而发展起来的,其基本趋向,就是从简约到繁富,从零散到严整愈是后期的著作,篇幅愈宏大,组织愈严密就本来的意义说,诸子散文是政治、哲学、伦理等方面的论说文,不是文学作品但同历史散文一样,多少不等地包涵着文学因素,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价值再从更大的范围,即文化史的意义来说,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也是研究中国文学史所不可忽视的孔丘与《论语》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战邑(今山东曲阜)人孔丘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但总的来说,一生是郁郁不遇的其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一一儒家他还整理过许多重要的古代典籍孔丘是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重要的人物但后代奉为圣人、当作偶像崇拜的孔子,与历史上的原貌,并不完全相符,这里面既利用了孔子学说对统治秩序有利的内容,又有偶像制造者按照自己的需要灌注进去的东西孔丘在政治上属于改良性的人物他对春秋时代的社会动荡深感不满,希望借助周礼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制度,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也反对残暴的政治,强调“仁者爱人”,耍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他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子不语怪力乱神”,表现出对现实生活之外的冥冥之物不欲深究、冷漠淡然的态度同样,他对抽象的、纯思辨的哲学问题也没有兴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中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关于现实生活和伦理道德范畴的他教给学生的也都是些实用的知识孔丘又是一个性格顽强的人,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奔波一生,好学不厌,诲人不倦《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括,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由于孔丘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往往有很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论语》的记录者,并没有在文学上追求一定效果的意识,但有时通过简短的对话,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如《述而》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写出孔丘安贫乐道的一面,较有感情色彩《论语》虽然篇幅不大,但作为儒家经典之一,长期以来,是文化人必读的书籍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留下了极为广泛深刻的影响墨翟与《墨子》墨翟,生活时代约当于孔于与孟子之间,即春秋战国之际相传他原为宋人,长期居住在鲁国《墨子》书中提到,他被人称为“贱人”,又提到他能制作车辖,大约出身地位是比较低的早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木”,后来创立了与儒学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墨家不但是一个思想学派,而且是一个有严格纪律的民间团体领袖称为“银子”,门徒众多,重视艰苦实践,不避危险墨子主张“兼爱”,反对儒家从宗法制度出发的亲疏尊卑之分;提出“非攻”,反对各国之间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要求“节葬”、“节用”,反对奢华的生活方式以及礼乐制度;鼓吹“尚同”、“尚贤”,反对任人唯亲他还相信“天志”和鬼神的存在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墨子的思想代表了“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墨学在战国时曾一度盛行,与儒学同为当代的“显学”西汉以后,逐渐衰微《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后学所著,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汉代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墨家的思想,就其对整个社会文化的看法来说,是提倡质朴和实用,所以对一切语言文字的表达,强调有切实的内容,以道理说服人,反对无益于实用的修饰与文采这种观念,对于论说文自有相当的道理,对于文学作品,就不太适宜了《墨子》一书的风格,也正是如此语言质朴,逻辑严密,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如《非攻》篇,先说“今有一人,入入园囿,窃其桃李,众闻而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以自利也”然后再说攘人犬豕鸡豚者,取人牛马者,杀无辜人夺其衣裘者,再三说明“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的道理,最后归结到“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条理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就是从《墨子》开始的就此而言,它在中国散文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荀况与《荀子》荀况,又称荀卿,赵国人,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生于战国末期曾游学于齐,后去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死于楚他的著作,后人编定为《荀子》三十二篇《荀子》和《韩非子》,代表了先秦论说文的新成就荀子的思想虽出于儒,但又吸收了其他各家的学说,对儒学有所改造其中最突出的,是反对法先王,主张文化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否认天有意志而能主宰人间的事务,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人性恶”也是他的著名观点荀子对社会文化的态度,是重视政治和伦理上的实用性,要求一切诗书礼乐,都归于儒家所说的圣王之道对于不顺礼义的文章,一概斥为“奸说二由此建立了后世儒家文学观的基础这对文学的发展是不利的《荀子》书中的文章,实践了他的观点全书体系完整,涉及面很广多为关于社会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长篇专题学术论文,论点明确,论断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深厚;善于运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巧譬博喻,反复论证;造语简练,多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整齐流畅,适于诵读韩非与《韩非子》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的贵族,荀子的学生,生活于战国末期起初秦始皇读他的著作,十分佩服,邀他来到秦国他的同学李斯恐怕他被重用而动摇自己的地位,将他陷害入狱,最后自杀于狱中他的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五十五篇韩非虽师从荀子,思想差异却很大他综合了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思想,发展成为自己完整的理论,着重谈治国的法术,供君王采用对于儒家,他是斥之为“蠹”一一蛀虫的韩非是一个聪明、深刻的人,对当时人情世故看得颇为透彻他不相信人有美好感情,也不相信人可以经教育感化而为善,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驱使人、以害禁制人一部《韩非子》,构筑了一整套极端专制主义的、严厉控制人的方法和理论,读来令人不寒而栗不过,对于研究政治学,这是一部极重要的书从文化思想来说,韩非鄙视一切属于艺术、美感范围的东西,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但他的文章很有特色他懂得运用各种手段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从逻辑的严密、论述的细致、条理的清晰来看,还要超过《荀子》;因为他喜欢把道理说得很透,一层一层地铺展,所以篇幅大多很长;因为他的思想尖锐,又很自信,所以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他还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韩非子》标志着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其实,后世的理论文章,可以与之相比的也不多
2.齐桓晋文之事《孟子》齐宣王问日“齐桓、晋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宣王有志效法齐桓、晋文,称霸于诸侯,故以此问孟子)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日“仲尼之徒(门徒,弟子同一类人,《师说》“郑子之徒J),无道(动词,说,讲述)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未闻之也)无以(同“已”,停止),则王(名作动,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统一天下)乎?”日“德何如则可以王矣?”H“保(安,安定,安抚使动用法,使……安定)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莫能御之也)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日“可J日“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由何)日“臣闻之胡歌日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日“牛何之?(宾语前置,牛之何)”对日「将以衅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J王日“舍之!吾不忍其毅解(hu s(i恐惧颤抖的样子),若无罪而就(接近,走向《劝学》:“金就砺则利”)死地J对日“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废衅钟与(通“欤”)?”日:“何可废也,以羊易(换,交换)之不识有诸(兼词,之乎)?”日“有之”日“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吝惜,吝啬)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J王日“然,诚(确实,实在信,确实,《梦游天姥吟留别》“烟涛微茫信难求J)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毂解,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J日“王无异于(介宾后置,对……不要感到奇怪)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人称代词,他,他们《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J)恶(哪里,表反问)知之?王若隐(哀怜)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区别,分别)焉?”王笑日“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介宾后置,以羊易之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置,百姓之谓我爱宜也宜,应该,应当)J日“无伤(妨碍《侍坐》“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也,是乃仁术也(判断句)!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形作动,远离)庖厨(厨房)也”王说(同“悦高兴)日“《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ctin duo揣测)之夫子之谓也(宾语前置,谓夫子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心动的样子,指有同感忧伤的样子,《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J)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日“有复(报告)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古代以30斤为一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视力,眼力)足以察秋毫之末(鸟兽秋天生出的绒毛的尖端,喻极细小的东西),而不见舆薪(一车薪柴)」则王许(赞许,同意与,赞许,《侍坐》“吾与点也J)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推及)禽兽,而功(功德)不至于百姓者,独(偏偏)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被)保(安抚),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动词,做)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外在表现),何以异(区别)?”H“挟太山以超(跳过)北海,语(告诉)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判断句)为长者折枝(通“肢”),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判断句)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形作动,尊敬)吾老(形作名,老人),以及人之老;幼(形作动,爱护)吾幼(形作名,孩子),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运转在手掌上,比喻称王天下很容易办到)诗云刑(同“型”,名词作动词,以身作则,为他人示范)于寡妻(国君的正妻),至于兄弟,以御(治理)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兼词,之于)彼而己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的原因用来……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秤锤,名作动,用秤称重),然后知轻重;度(计量长短的工具,名作动,用尺量),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还是,表选择的连词)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结仇)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介宾后置,于是快)!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形作名,肥美香甜的食物)不足(满足)于口与?轻暖(形作名,轻柔暖和的衣裘)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pidnbi国王宠爱的近侍)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同矣”)欲辟(开辟)土地,朝(使动用法,使……朝拜)秦、楚,莅(居高临下,引申为统治)中国(中原),而抚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爬到树上去捉鱼,比喻不可能达到目的)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大概)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J日“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谁)胜?”日“楚人胜”日“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方圆)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使动,使……顺服、臣服)八,何以异于(介宾后置,和……有什么不同)邹敌楚哉!盖(同“盍”,兼词,何不)亦反其本(回到根本上来,指回到王道仁政上来)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憎恨)其君者,皆欲赴想(申诉)于王其(连词,表假设,如果)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憎(同“昏”,思想昏乱不清),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S“无恒产(用以维持生活的固定的产业)而有恒心(安居守分之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如果)无恒心,放辟邪侈(“放”和“侈”同义,都是纵逸放荡的意思“辟”和“邪”同义,都是行为不轨的意思),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名作动,惩罚)之,是罔民(张开罗网陷害百姓罔,同“网用作动词)也焉(怎么,表反问)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规定)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同“蓄二养活,抚育)妻子,乐岁(年成,收成)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往,至D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足),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兼词,何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介宾后置,以桑树之树,名作动,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名作动,穿)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耽误,错过)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耽误)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形作动,谨慎地对待,重视)庠序(xidng古代学校的名称周代叫庠,殷代叫序)之教,申(反复教导)之以孝悌之义,颁(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黑头发的民众这里指少壮者,与上文老者对举)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也)」【文言翻译】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道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孟子)说“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