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14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为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教材《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第14课,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共设置了四个子目,分别为教育的发展、印刷书的诞生、图书馆的成长和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本课涉及古今中外诸多相关史实,且不完全是此前纲要与选择性必修教材所学内容,因此在讲解时可以结合近年来的文化传承相关事例,以及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认识从古至今不同的文化传承载体,梳理不同文化传承方式的发展历程与演变过程,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文化传承方式对当时社会的影响;2•通过概括、分析史料,使学生能够运用史料归纳、论证学校教育的作用、印刷书发展对文化传播与延续的意义、博物馆和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
3.通过对文化传承方式的学习,认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如何在信息化时代更好地宣扬、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国家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校教育、留学、印刷书发展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难点学校教育、印刷书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2021年,一段来自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栏目的舞蹈节目《祈》成功出圈,多次登上网络热搜舞者再现了水中洛神的风采,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五彩的洛神在水中轻盈如燕,水随舞动;拂袖起舞,拨裙回转《祈》的出圈得益于它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二新课讲授环节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1.古代的学校教育形式官学与私学教师首先我们来学习学校教育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8页,我们结合教材共同梳理一下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师生共同梳理中国先秦时期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随后发展起来的官学与私学,就成为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汉朝在中央设立的太学,在地方设立的郡国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都是官学的代表而与官学相对的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由儒家代表人物孔子首创唐代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宋代则是书院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朱熹为其编纂了学规,书院制度进一步推动了私学的发展教师通过官学与私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也可以看到学校教育从学在官府,向着学在民间转变,大家想想这有什么作用呢?没错,有利于推动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教师那么学校教育还有哪些作用呢?我们通过一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下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并归纳其作用生特点起源早(发展时间长)、政府主导、官学私学并存;儒学主导(教化功能突出);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作用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为政府培养了人才,有利于巩固统治;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强化儒家思想的地位,凸显儒学的教化功能,有利于儒家文化的传承;同时对科举制的发展也起到支撑的作用
2.近代的学校教育形式大学教师进入近代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最重要的场所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产生于古希腊,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为国民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德国人洪堡所创办的柏林大学,也就是现在的柏林洪堡大学的前身,将教学与研究结合,促成了大学职能的转变美国大学不仅创造与传播知识,还致力于将知识运用于服务社会比如一些高等学府的商学院,在学术研究之外也积极地开展各种社会实践项目教师中国的近代大学中最为知名的两所就是我们这里呈现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梳理一下两所学校的发展历程教师:北京大学曾任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在就任仪式上发表了这样一段讲话(课件内容)请同学们阅读蔡元培这段讲话,概括他的观点及其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生:观点将大学定位于“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力图将大学由追逐高官厚禄的名利场转变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影响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利于开展学术研究,促进了近代大学的成长
3.中国现代的学校教育形式教师到了现代,我国的学校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世纪50年代,提出受教育者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通过,义务教育发展有了更完善的法律保障1995年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如今大家能够坐在明亮舒适的教室中,享受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的学校教育,都得益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教育的不断发展,这使得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都得到更有力的保障!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学校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那么除了学校教育,还有哪些文化传承的载体呢?没错,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印刷书环节二印刷书的诞生
1.印刷书的发展历程教师印刷书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尼罗河畔的文明古国一一古埃及约公元前30世纪,埃及就出现了纸草书卷莎草纸成为古埃及人书写的主要材料那么,此后文化的记录媒介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教师出示课件内容好,我们看到从春秋战国时期到15世纪中叶,纸张、印刷术等都有所发展,这都推动着印刷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记录与传播媒介
2.印刷书的作用教师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印刷书的诞生对文化传承与发展有怎样的作用?生打破了贵族上层对文化的垄断,扩大了文化的传播范围;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有利于文化普及、传承,促进文化的大众化;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思想解放等环节三图书馆与博物馆
1.图书馆1发展历程教师要更好地发挥印刷书保存和传播文化的作用,自然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保存这些文字资料,于是图书馆就诞生了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老师一起梳理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师生共同梳理)在西方,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这座图书馆所收藏的文书几乎囊括了当时亚述的全部知识随着文明演进,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在保存古典文化遗产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私人图书馆也开始兴起到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还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面向所有人开放在中国,古代朝廷舍友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除了官方藏书外,随着私学出现,私家藏书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为突出,比如明朝中期建造的填一个,是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后又改名为国家图书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全国建立起各级各类的图书馆
(2)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书馆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师生共同总结:保存古籍、文献开发、培养人才与公共教育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讲历史学研究,不能仅仅参考文献资料,还需要哪类史料呢?没错,就是实物史料,比如考古发现的各种文物那么这些文物一般保存在什么地方呢?对了,就是博物馆
2.博物馆
(1)发展历程师生共同梳理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亚历山大博学园,其中用于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到18世纪,博物馆建设有了重大发展,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都建立于这一时期这里呈现的图片是大英博物馆的一角在中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了自然历史博物院,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则是1905年张骞在江苏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中华民国成立后,博物馆建设展现出新的气象我们熟知的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是为了保护清朝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珍品而建立的它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192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1933年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开始建设,后更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建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主要收藏军事特色文物200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正式组建,成为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随着多年的发展,现在我国各地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以及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专业博物馆
(2)作用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博物馆对文化传承与发展有哪些作用生博物馆是收藏和研究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国民知识教育的重要场所,它能够起到传承历史、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强化群体记忆、增强爱国情感等作用
(三)课堂小结教师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这节课我们介绍了四种主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学校教育、印刷书、图书馆与博物馆,它们分别在人才培养、文化普及、保存典籍与传承历史文物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未来我们需要更好地发挥这些载体的作用,让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发展
五、板书设计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物保存.传承历史文化普及与对外交流保存文化典籍.提供文化学习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