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置管术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多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PICC2024(全文)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导管尖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放到上腔静脉等深静脉的技术,该技术可有效避免高渗、刺激性或长时间药物输注等对患者血管的损害,从而减少反复穿刺口]O目前置管术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同时该技术带来的并发症也得到越PICC来越多的重视而机械性静脉炎是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PICC生率高达静脉炎会增加患者的疼痛程度、延缓治疗进程、
18.00%〜
26.70%增加患者治疗费用,严重者甚至会继发感染,从而引起败血症等[]随2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护人员对置管术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危PICC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以预防该并发症发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⑶机械性静脉炎诊断标准根据美国年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的INS2016机械性静脉炎相关诊断标准,具体为患者导管置入造成血管损伤,相关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硬结等,或静脉呈条索状隆起[]4o
一、原因分析
①PICC置管术穿刺过程中,导管与血管中某些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从对血管产生刺激⑸;
②术中穿刺选择的导管大小、材料等与血管壁吻合程度不够,存在连接缝隙,造成血管组织损伤;
③操作人员操作熟练程度不够、流程不规范以及患者自身原因等,造成不能一次性穿刺置管到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
④置管完成后,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未遵医嘱规范姿势与动作,使导管在血管内发生晃动、位移等,从而引起相关并发症发生;
⑤患者自身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对血管造成损伤的疾病,再进行术,易对血管造成二次损伤;PICC
⑥肘上静脉血管内径普遍比肘下血管内径粗,同时肘上静脉距上腔静脉比肘下静脉更近,使用的导管长度更短,因此置管穿刺位置也可影响并发症的发生[]6-7
二、预防对策.置管前护理措施1根据研究发现,女性的静脉血管内径普遍偏小,老年患者血管与年轻患者血管相比较,其脆性更大、更狭窄因此,置管术前,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血管情况等选择合适导管型号,以减少术后静脉炎的发生其中,硅胶材质细孔径导管,其材质具有极为柔软、弹性高、亲水性PICC等特点,对血管壁以及周围的组织损伤均极小相比于聚乙烯类导管对
[8]o血管的损伤,硅胶材质细孔径导管对血管刺激性小,静脉炎发生的概PICC率小,更安全选择合适导管的同时,还需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有研究
[9]表明,肘上脉穿刺可有效预防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因此,穿刺部位可首选肘上静脉,但要避免选过药物治疗的静脉,避免二次伤害.提高置管人员操作技巧及操作规范2置管人员操作前,应保持手部清洁,戴无菌手套,进行无菌规范操作置管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轻置管对血管内膜的损伤送管时速度应适宜,最佳的送管速度应为每次遇到阻力时,不可强行置管,可
0.3~
0.6cm
[9]o向导管内推注氯化钠溶液,或者边推注边送管,避免对血管内膜和动
0.9%脉瓣造成损伤置管成功后,于体外部分导管以形固定将导管位置垂直于手臂,可有效S减少手臂屈伸时肌肉牵拉的影响,从而降低导管脱管、异位的可能置管后可指导患者进行握拳、肘关节运动等,并叮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24h,.置管术后预防护理措施3术后除了进行简单的握拳、肘关节运动等,还可进行湿热敷、中药外敷24h等自置管完成后第天起,可对患者相关局部进行连续天的湿热敷,以23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血管的应激反应还有研究报道,于置管后用红花溶液浸湿纱布对患者进行局PICC4h,75%部湿敷,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可有效预防机械性静脉炎
[10]o亦可取七叶皂甘凝胶在穿刺点上方至肩关节处进行涂抹并轻轻按摩,4cm七叶皂昔具有抗炎、抗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局部涂抹可有效减低自主渗透压、低血管通透性,有预防静脉炎的发生置管术知识指导及术后运动指导
4.PICC⑴认知干预由于患者对置管术的认知并不完整且存在偏差,通常会PICC有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因此,在置管前可通过谈话、视频演示等方式,消除患者认知上的偏差,缓解患者抵触情绪,预防不良心理发生⑵行为干预:
①置管后,定期向患者讲解置管的维护知识,讲解方式包括口述、演PICC示、视频等,讲解过程中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相互进行讨论;
②建议、指导患者进行规定范围内的肢体活动,规定的时间、合理的活动程度,可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活动幅度过大使置管对血管造成刺激;
③注意置管部位消毒与清洁,可适当进行热敷;
④患者家属应掌握相关问题的处理技巧和知识,如:敷料松脱、导管部分脱出的处理方法综上所述,穿刺次数、置管时间、导管位移、导管位置、运动刺激与置PICC管术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针对影响因素提供有效的干预,降低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PICC[11-12]参考文献宋轶凡.肿瘤患者置管术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
[1]PICC[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6:3748-
3750.张晓松,张红梅,高炸雪,等.地塞米松联合西咪替丁导管预处理对
[2]老年肿瘤患者所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中国老年学杂志,PICC J].2021,416:1191-
1193.姚美华,潘雅明,叶志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分析与
[3]预防措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2015,2510:2276-2277,
2311.李春燕.美国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要点解读中国护理管
[4]INS2016[J].理,2017,172:150-
153.⑸杨丽娟,刘丽华,伏蕤,等.置入病人并发机械性静脉炎列线图预测PICC模型的构建护理研究,[J].2021,3510:1746-
1750.陈海红.优质护理在置管后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及患者焦虑
[6]PICC程度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6:2439-
2441.⑺白利平,王若晴,丁彤红,等.中心静脉压波形在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位置判断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8:42-45廖建鄂,谷小燕.致机械性静脉炎原因分析与防治现代肿瘤医学,
[8]PICC[J].2007,1510:
1528.宋丽华.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治疗护理进展当代护士
[9]PICC[J].中旬刊,代
2015167.宋宇,王欣然,韩斌如.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护进展中华护
[10]PICC[J].理杂志,2008,433:266-
267.孙芳娟,王志强.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进展中西
[11]PICC[J].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0:187-
190.陈明霞.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中国社
[12]PICC[J].区医师,2017,332: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