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校长课程实施能力的若干思考[摘要]课程实施是将书面课程付诸教学行动的实践历程,是课程发展的重要环节课程实施过程中,校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北京市高中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校长的课程实施能力主要体现在构建课程体系、开发校本课程、改进校本教研、组织师生培训等方面要迈向成功的课程实施,校长还需做到提供课程开发的哲学方向,针对不同的课程领域关注不同的问题,引导教师展开行动研究以及创设学校内合作的团体[关键词]高中;课程改革;校长;课程实施自2007年秋季北京市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在高中新课程实验如何推进的语境中,“校长的课程领导”“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就成为常见的关键词“加强校长的课程角色意识和课程领导力”被列为“推进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的几项重要工作之一”“课程领导”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哥涉及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内容、变化、适应等话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高中新课程有学校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又开展了以校为本的学生专题培训昌平区南口学校就是其中之一开学伊始,学校专门对学生进行了高中课程改革培训,使学生明确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明确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认定、选课指导等办法,还向学生介绍了高中各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并安排班会让学生交流对新课程的认识,使学生以主动的态度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人
三、校长课程实施能力提高之建议要迈向成功的课程实施,校长要做到规划课程体系,做好国家课程体系的校本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师生对课程实施的认同感,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但仅有这些还不够,作为一校之长,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提供课程开发的哲学方向课程实施的前提之一是课程开发从普适的课程开发过程而言,校长要提供教育哲学思想的引领,保持课程开发的持续性,关注课程开发的成效一所学校要实现本校的教育目标,前提之一是要有全员认同的教育哲学思想如果没有指向同一价值追求的课程目的与方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所要达到的目标很可能就会南辕北辙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必须为学校的课程开发提供正确的哲学方向,而且这样的哲学方向必须深入到每个班级、每节课,并且能够影响学校课程决策的过程为此,在教育价值的理解方面,校长要帮助学校成员澄清其教育目的和目标也就是说,校长要帮助学校教师以及其他相关成员进一步理解教育的价值,使他们清楚自己将会走向何处以及如何评价自己所完成的一切只有澄清了教育目的和目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获得发展的方向
(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课程领域,关注不同的问题从学校层级的课程实施而言,在不同的课程领域,校长关注的焦点应有所不同学校层级不同的课程领域包括如下两类学校层级中的所有课程领域与学校层级中的具体课程领域对于学校层级的所有课程领域,校长作为课程领导,需要完成如下任务制订课程计划并进行监控;评价学校层级的课程并利用评价资料来确认学校层级的课程问题;确认跨学科的重要技能,适当地教导并增强这些学科;监控需要密切协调的内容领域间的课程协调;针对课程的需要制订校本课程预算,反映学校的优先次序对于学校层级的具体课程领域,校长要关注如下焦点监督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的所作所为;帮助教师根据课程指引制订适切的教学计划;针对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校本的教师专业发展;选择恰当的教材;帮助教师适当运用学生评价的结果,作出必要的课程修正总之,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校长要进行课程统筹,以使学校课程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达成教育理想
(三)引导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展开行动研究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教师是主要的课程实施人员要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需要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这种提高主要通过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起源于美国,它是一种特定的问题解决方法有学者认为,行动研究是课程规划与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作为行动研究者,对学校层次的课程实施行动研究,研究内容可以包括课程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选择、师生互动等,其指向都是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作为校长,要鼓励教师系统分析教育问题,进一步规划课程,将课程付诸行动,然后评鉴课程实施的过程、内容与结果,并在必要时重复这一教育行动循环一般而言,教师进行行动研究需要获得校外课程专家的协助与专业指导这种专业支持要在校长的统筹安排下才有可能实现而且,为使教师有信心与能力进行行动研究,校长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学习,以使教师具备行动研究所需要的能力止匕外,还需要校长鼓励教师不断尝试,进行长期的课程行动研究,以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在课程实施行动研究的螺旋式循环中,校长首先要指导教师明晰其关注的问题,并考虑可能的解决途径例如,是否要实施某项新的课程方案,具体行动步骤是什么,如何将该方案通过行动付诸实施就行动研究的程序而言,要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领域与焦点,要规划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寻求合作,采取行动实施监控与搜集资料证据,并进行评鉴与反馈在这一行动过程中,校长要创造条件,督促教师持续地监控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实际行动,使教师不断进行自我观察、反省、讨论、学习与再规划,最后,使教师以正式方式评鉴自己的行动研究,并把行动研究结果作为进一步重复行动研究循环时修改课程计划与课程行动的依据
(四)创设校内合作团体,形成制度化的持续发展在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持续进行团体的自我分析与反省批判,以改进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种种努力有研究指出,如果教师从学校组织发展过程中获得越多的支持协助,其课程实施就越容易成功㈣可见,团体组织的发展是协助课程实施的一种方式在一所学校能否形成合作的团体,团体是否注重对课程实施进行反省批判与自我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领导与管理校长应该促进团体组织的形成,并使教师在团体发展的过程中,获得同事的支持合作,获得专业成长机会,以成功地进行课程实施校长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参与团体活动,建立合作指导原则,培养信任可靠的学校组织气氛在这种气氛下,校长要鼓励教师对学校课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其对学校课程改革的积极意义;校长要引导教师根据自我分析的结果,找出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所在,并一起谋划问题解决之道;再进行评价、反馈,并建立新的组织发展方向;最后,使这一团体组织能够发展教师主动革新的能力,并形成制度化的持续发展这样,学校的课程实施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成功伦比亚大学Passow教授于1952年完成的Group CenteredCurriculum Leadership^博士论文中关于“课程领导”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内涵、功能、角色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在这里,我们不作概念上的讨论,而仅从课程领导的功能这一角度进行思考“课程领导所发挥的功能在使学校的体系及其学校能达成增进学生学习品质的目标”也就是说,课程领导的功能是目标导向的,其最终目的是要提供高品质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增进学生的学习成效课程领导是一个过程,它包含着对他人的影响,它能够促成群体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够落实课程发展的行为校长的课程领导体现在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鉴等诸多方面课程实施是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本文中,我们仅基于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课程实施的探索,对校长的课程实施能力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课程实施的内涵与校长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一个新的课程方案往往始于学者、专家的教育理想或官方的正式书面计划,但只有当教师在教室情境中,通过真实的教育行动,实践了该课程的教育理想之后,该课程才能转化为学校的课程;否则,学生无法“经验”此“课程”,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由书面课程转化为学校课程即为课程实施正如富兰所言,课程实施是“把变革成为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核心目的是缩小现实与理想的差异,即现存的实践与创新所建议的实践之间的差异课程实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它是一个过程,涉及课程变革或创新;第二,它是新的实践(或课程/课程纲要)的实际使用情况;第三,它是“课程设计和教学”周期的重要阶段第一个特征明显具有价值取向,即课程实施是以理想创新的意念和设计为目标,为的是让实然的实践情况迈向理想境界只有经过课程实施,教育理想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仅靠教师的投入感和凝聚力不足以保证新课程的成功实施在一项“校长与教师的互动研究”中人们发现,校长的远见、推动力、一致的决策、优先性的安排,都是使教师成功地实施创新的重要因素在影响课程实施的三大类别九个因素中,校长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具体而言,三大类别是:创新或变革计划的特征、学校特征/角色、外在因素第一类包括需要、清晰度、复杂性、质素/实用性;第二类包括地区、社区、校长和教师;第三类包括政府及其他媒介因此,要取得课程改革的成功,就要充分发挥校长的课程实施能力
二、北京市高中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校长课程实施能力的体现2007-2008年度是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平稳过渡之年在项目工作推进过程中,各普通高中是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基地,校长是学校实施新课程的第一责任人为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各学校成立了课程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学校的教职员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初步探索了课程实施的有效路径在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在北京市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进过程中,各个学校立足校本,充分而合理地使用课程自主权,在国家课程方案的总体框架下,力求构建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体系北京二中校长组小桦在“2007—2008年度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就表达出了校长们的价值追求一一使学校的课程架构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让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成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亮点他认为,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体系应该具有选择性学校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应该针对规定的必选课程与学生的差异而定,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其领导下,北京二中逐步建设起“阶梯式模块”结构与“生成性”课程体系所谓“阶梯式模块”结构是依据学生的基础和课程难度,按“阶梯式”设置一是全员参与的普及型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二是需要进行选拔、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的社团活动课程所谓“生成性”课程体系是指学生“自制餐”实验学校将物理、化学、生物自主实验作为选修系列,学生完成六个自主实验后,即可获得相应的校本选修的1学分顺义区牛栏山一中根据本校是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形成了四类课程体系以学科课程为核心,以学科教材为载体;选修课、活动课;校园生活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四类课程侧重点各异,但互相渗透、互为补充,是一个有机整体对第
一、二类课程,结合必修及选修1课程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进一步丰富学校自主开发的选修2课程;对第
三、四类课程,结合国家要求的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和规范
(二)开发多元的校本课程近年来,我国在课程管理体制上明确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学校被赋予课程自主权,各校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校长作为第一负责人,要结合本校师生的特点和学校所在区域的特点,举全校之力开发校本课程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地处宣武区,校长就领导本校教师围绕“宣南文化”开设选修课,课程涉及以下十个方面以大栅栏地区老字号店铺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文化;以天桥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以琉璃厂为代表的京城土子文化;以各地会馆和名人故居为代表的会馆宅邸文化;以牛街为代表的回族文化;以民间诸神为内容的坛庙文化;以鲁菜和回民小吃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大观园为代表的红楼文化;老区新颜一一宣武区当代城市文化陈经纶中学努力建设开放、多元的校本课程体系具体包括菜单式学科拓展课程体系;学科竞赛课程体系;小语种课程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科技活动课程体系;艺术类课程体系;生活技能类课程体系;人生远足课程体系;“初高中一体”课程体系;校园文化课程体系
(三)规范校本研修体系,改进校本教研管理模式北京二中通州分校为了给校本研修提供组织保障,由校长主管,在行政组织、专业组织、学术专家与信息保障四个方面加强建设,逐渐规范校本研修体系第一,在行政组织管理方面,由校长主管,主任负责,对教科研处、教务处与年级组的整个校本研修活动实施管理,给予人力、财力和时间保证第二,在专业组织建设方面,校长会同教科研处对校本研修活动进行整体规划,教研组、备课组具体实施规划内容第三,建立校内学术专家组织和信息保障组织房山区房山中学以课题为依托,改进校本教研管理模式学校以市级规范课题“提高校本教研管理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为依托,组织了教研组长和协作组长研讨会,作了“教研组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研教研活动组织与策划”两个专题培训,并进一步完善了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研组和协作组实行目标管理,开展主题课例研究,引入课堂观察法作为听评课的主要技术手段,使评课不再流于表面化的评价学校还专门建设了课堂教学研究室,实现了四路画面自录课功能
(四)组织学校层面的教师培训和学生培训新课程的实施最终是发生在课堂上,发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因此,新课程实施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取决于学生对新课程的理解虽然北京市组织了全市规模的教师新课程培训,但针对各校教师具体情况的培训还需学校自己安排北京二中通州分校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开展了多层次的学习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全体高一教师参加通识培训的基础上,又聘请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到校进行人教版实验教材解读,使教师对教材理念和体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外,还请他们对高一新教师进行新课程基本功培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培训以及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教学设计时效性的专题培训在高中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在学生这一层面,“北京高中新课程传播与理解项目组”编辑出版了《高中新课程学生特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