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7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历史专业西安考古实习报告历史专业西安考古实习报告历史专业西安考古实习报告201*年4月,我们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三个班的学生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西安考古实习!历时七天的亲身体验,我不仅接触到了最真实的历史,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解西安也给我很大震撼,它是西北最繁华的城市,历时千年仍不失当年魅力,依旧发挥着历史名城的余韵,吸引着世界各国游人膜拜在它的脚下我们这次实习共有师生120多人,分七天完成实习任务,第一站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然后依次是半坡博物馆、永泰公主墓、乾陵、阳陵、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碑林、古城墙和钟鼓楼等秦兵马俑博物馆是最让我震撼的一个景点有俗语言秦始皇陵“头枕骊山,脚踏渭水,一手抓金,一手握玉”,这句话准确而生动的描述了其位置-----------------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区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盛产金和蓝田玉建立在秦始皇从葬坑之上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就在此,它气势宏伟,是国家5A级景点、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进馆后由一位女导游带队开始参观,首先是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称为“安车”、“高车”的两辆大型彩绘铜马车遗憾的是当等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在博物馆里收藏有青铜器,藏品时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汉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较为典型的有西周牛尊、战国鸟盖瓠壶和汉彩绘雁鱼灯等历代陶俑,藏品时代包括秦、汉、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质地有陶、彩绘陶、釉陶和三彩艺术形象有文武官员、甲士侍卫、男仆女侍、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镇墓兽和马、骆驼等各种动物历代陶瓷器,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汉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窑青瓷等器物种类包括生活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历代建材,藏品时代上起两周秦汉,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种类有陶制的瓦、瓦当、砖、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属建筑构件金银玉器,其中有西周玉制礼器、春秋秦公大墓出土的金啄木鸟、西汉皇后玉玺等等馆内还有很多的展品,看的我眼花缭乱这些藏品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看藏品的同时,我仿佛看到了古人劳动、生活的样子
二、大雁塔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
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塔通高
64.5米,塔体为方形锥体,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三、半坡遗址3月14日,我们乘车来到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浦桥区河东岸的半坡遗址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镶、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成人墓葬均为浅竖穴墓坑,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北,也有少数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另有2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2个男子和4个女子,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以钵、盆与瓮或两瓮相对扣为葬具这些墓葬让我觉得非常神秘,当时人们的生活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状态,这带给我们疑问,也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
四、秦始皇兵马俑14号上午我们参观完半坡遗址后,下午我们便来到了闻名世界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世界经度
109.2733,纬度
34.3853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之久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兵马俑的种类有军士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军吏俑、骑兵俑、驭手俑、铜马车等等秦始皇兵马俑面积之庞大、气势之雄宏令我感叹
五、碑林3月15日早晨,下起了毛毛细雨我们来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哲宗元二年(公元1087年),最初是漕运使吕大忠等人为保藏因唐末五代战乱而委弃市井的唐《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及颜真卿、柳公权等所书的著名石碑而兴建的,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林保存了中国最完整的一套石刻书籍,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的十二部经书,共114石,228面,刻六十五万二百五十二字这些经书,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刻成于唐开成年间,又称为《开成石经》碑林里最宏伟的石碑,要数巍然高耸的《石台孝经》,碑高近六米,碑顶有雕满卷云的双层华冠,碑座是有线刻狮子、蔓草的三层石台,碑身是有四块巨石合成,上刻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亲自用隶书书写并加以注释的《孝经》,以及他为孝经写的序西安碑林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匾额七字是由陈毅元帅亲笔所题室内陈列着汉唐艺术精品七十余件,分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部分陵墓石刻中的精品有东汉双兽,其造型综合了狮、虎的特点,形象威武、活跃,动作矫健敏捷,以其造型完美、手法熟练、雕刻精致而成为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陕北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内容除少数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外,大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侧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唐高祖李渊的唐弟,李寿的墓志为罕见的兽首龟形,国内仅有两件,弥足珍贵其石椁为一歇山顶式石屋,外部以减底平雕手法刻有四神、文臣武将、仙人骑凤等画面,椁内壁阴线刻乐人、舞伎、男女侍从、天象图等,都是唐代墓室石刻中杰出的作品石刻室陈列的北朝、隋唐佛教造像,形式多样,既有传世的精品,也有建国后历年发掘品有浮雕,也有圆雕,主要反映了古长安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水平北魏皇兴造像的弥勒,着通肩式袈裟,丰满圆润,肌肉匀称,衣褶以条棱表现,具有较多的域外艺术风格,其艺术水准在当时也是领时代之先的隋唐时代的造像艺术则把从北周开始的写实风格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追求立体造型的同时,把传统的线和装饰性的艺术手法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使中国成熟的民族化佛造像艺术达到鼎盛陈列的观音菩萨像,金刚造像都是这一时期优秀的作品而老君像则是陈列的唯一一件有关道教题材的造像这件汉白玉老君像,通高
1.93米,原属临潼骊山唐代华清宫朝元阁老君殿之物老君身着道服,腰束帛带,结痂跌坐于三层番莲纹的须弥座上,人像与台座浑然一体,有安谧华贵之感雕刻手法极为精工洗炼,堪称盛唐时期大型人体石刻的艺术珍品,同时对探讨道教在关中地区的传播,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六、乾陵在16号休息了一天后,17号是我们实习的最后一天,这天我们去的地方最多,是我最记忆深刻的一天首先我们来到了乾陵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
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
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我们登上山顶,在高处向下看时,才发现者陵墓的宏伟,那司马道似乎是通天的大道,望不到尽头这也许就是因山为陵所不同的气势乾陵陪葬墓共计17座计有太子墓二(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王墓三(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章怀太子墓节、彬王李守礼),公主墓四(义阳公主、新都公主、安兴公主、永泰公主),大臣墓(王及善、薛元超、杨再思、刘审礼、豆卢钦望、刘仁轨、李谨行、高侃、苏定方、薛仁贵)1960^1971年已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中书令薛元超、燕国公李谨行等5座陪葬墓我们先后参观了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李贤墓、懿德太子李重润墓永泰公主(684年-701)李仙蕙,唐中宗第六女,母为韦皇后,初封永泰郡主她是武则天的亲孙女永泰公主墓于I960年至1962年发掘,是属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砖砌的,由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墓室构成,全长
87.5米从墓道到墓室还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有宫廷仪仗队,以及天体图、宫女图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椁,石壁上线刻着15幅画面的仕女人物画,其造型之美,实为罕见此外,石椁两扇门的顶部,还刻着一对鸳鸯,张开羽翼,相向飞舞,象征着墓内主人夫妻恩爱此墓曾被盗过,墓道中有一处留有盗贼进入的痕迹关于永泰公主之死,《资治通鉴则天顺圣皇后》中说“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迫自杀”这段话意思是永泰公主之死是武则天下的毒手,是张易之兄弟向武则天告密所致关于永泰公主的死因,说法种种,尚难判定章怀太子墓位于乾陵东南约3公里处章怀太子名贤,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在高宗的子女中是较有才的一个其墓的结构与永泰公主墓基本相似,只是小些墓中壁画五十多幅,保存基本完好其中“打马球图”、“狩猎出行图”、“迎宾图”、“观鸟捕蝉图”等都很精彩显示了唐代高超的绘画水平墓内还出土大量陶器等文物制作精美,造型生动,实为唐代线刻画之精品1971年7月至1972年2月对章怀太子墓进行了发掘考古发掘结果证实章怀太子墓的地面形制和内部结构与永泰公主墓基本相同,只是规模小一些墓由长斜坡形墓、4个天井、4个过洞、6个便房、砖砌甬道和前后墓室组成墓道全长71米,宽
3.3米,深7米该墓虽然被盗,但仍出土各种陶俑、三彩俑、生活用具等陪葬品600多件尤其是出土的高达1米以上的文臣俑、武士俑和彩绘镇墓兽,造型极为生动懿德太子墓,位于乾县乾陵东南隅的韩家堡北,是乾陵的陪葬墓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1971年发掘李重润于大足元年
(701)与其妹永泰公主被武则天杖杀神龙二年
(706),中宗复位后陪葬乾陵,并号墓为陵该墓地表有双层覆斗形封土,周围设围墙,南面有土阙、石狮、石小人、华表等地下由斜坡墓道、6个过洞、7个天井、四对小龛、前后甬道和方形前后砖室组成全长
100.8米葬具置于后室,为虎殿式石椁,外壁雕饰头戴凤冠的女官线刻图,墓壁满绘壁画,保留约40幅墓道两壁以楼阙城墙为背景绘太子出行仪仗,过洞绘驯豹、架鹰、宫女、内侍等第
一、二天井绘列戟,为天子之制甬道及墓室壁面绘持物宫女、伎乐等宫廷生活画面墓顶绘天象该墓已遭盗掘,仍出土文物1000余件有太子哀册、俑、三彩器和鎏金铜马饰等
七、汉阳陵我们的最后一站是汉阳陵汉阳陵,又称阳陵,是汉景帝刘启机器皇后王氏莹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三县区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汉阳陵出土的汉俑十分引人注意他们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约60厘米高,赤身裸体且没有双臂据研究,这些陶俑在刚刚完工时都身着各色美丽的服饰,胳膊为木制,插入陶俑胳膊上的圆孔,以便木胳膊可以灵活转动,但经过千年的风霜之后,衣服与木胳膊都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裸露而残缺的身躯兵马俑的队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匀称,但也有一些颤骨突起,面貌奇异,可能是当时的异民族兵员比起秦始皇兵马俑的肃穆与刚烈,阳陵汉俑显得平和而从容,正反映了“文景之治”中的安详的社会氛围为了让游客有更直观的感受,在一段墓坑上面铺了玻璃地板,我们走在上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下面墓坑中的陪葬品,感觉好像要掉下去一样,我觉得这样的参观方式让我们觉得离历史很近很近参观完阳陵后,我们的考古实习也宣布结束了在同学们的歌声中,我们结束了西安之旅在此次的实习考古中,尽管天我们看到的是仿品,真品因世园会的需要被带到了别处,但是仿品以假乱真丝毫不影响游客的兴致然后参观的是秦兵马俑墓葬坑大厅,导游告诉我们参观此厅“三分在看,七分在听”,的确,初见那些被灰土覆盖的土人时,我有些失望,因为他们缺胳膊少腿,也并没有在杂志课本中看到的那样雄伟,但是在认真听了导游的解说和一个个在书本中看不到的小故事后,那些表情不曾重复的面孔在我眼前生动起来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依次看了
一、
二、三号三个坑一号坑规模最大,共埋葬兵马俑6000余件,凭栏俯视,东端3列步兵俑面向东方,每列68尊,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38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1列分别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横队,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我们边走边听导游娓娓道来,想着这是201*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然后我感觉历史距离的消失,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我带进喊杀震天、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二号坑在一号坑北侧,平面略呈曲尺形,是秦俑坑中的精华,二号坑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谜,它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即东边突出部分由持弓弩的跪式和立式弩兵俑组成;第二单元即俑坑南半部由驷马战车组成车兵方阵;第三单元由车、步、骑兵俑混合编制组成长方阵;第四单元即俑坑北半部由众多骑兵组成的长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好一个201*年前的军阵,这不禁让我想到战国时期的最大战争——秦、赵长平之战,秦军就是用这样的军阵一天安排的满满的的行程会让人很累,但是这个过程现在回想起来是那么的充实,细细想来,从六千年前的半坡,到秦兵马俑,汉景帝的阳陵,唐代的乾陵,再加上陕西历史博物馆和碑林,几乎在短短的八天时间里我仿佛真正的穿越了历史千年的尘埃,真正的走近了历史的细节,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扩大了自己的历史视野我为我国历史的博大精深倍感震撼同时通过在考古实习的一周里,我深感自己历史知识的不足,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在以后更进一步的去了解各探求我国的历史201*年4月13日密切配合,歼赵军40余万的吧!我们在二号坑还看到了考古发掘现场及遗址顶部木迹和部分陶俑、陶马的出土现状三号坑在一号坑西北,成凹字形,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它规模最小,与一号坑距25米,东距二号坑约120米三个坑呈“品”字状排列,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恰好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军事集团,忠实的站立在秦始皇陵的东侧,象征着保卫陵园的卫戍大军三个墓葬坑看完之后我们随导游从大厅出来,开始听她讲始皇帝陵的整个布局秦始皇陵园占地多达
56.25平方公里,由内外城两部分组成,在陵墓的北面还有许多宏伟的地上建筑,如寝殿、厢房、角楼等建筑群秦陵地宫也有大量珍宝,目前还没有挖掘地宫周围有许多陪葬坑,已发掘了珍奇异兽坑、马厩坑、兵马俑坑、刑徒墓地等600多座,其中兵马俑坑是秦陵东部最大的一组陪葬坑秦始皇陵如此宏大的布局,是古今中外历史所罕见的,真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此景点除了帝陵兵马俑给我的震撼外,这里的游人之多也让我惊叹那天并不是节假日,而且还下小雨,但还是游人如织,可以用“比肩接踵”来形容我们在拥挤的人流中时刻得注意着所跟导游的动向,生怕跟丢了,所以根本不能认真仔细的参观,只能匆匆在攒动的人头缝隙中看几眼,大部分是听导游讲的我觉得应该考虑到此景点的游客承载力,不能只看到利益而忽略了游客的满意度,我们要有世界级博物馆的姿态相对于兵马俑的人多、嘈杂,半坡博物馆就安静了许多进入半坡,我觉得自己是穿过时光隧道从秦来到了史前,尤其是半坡新增设的半景画展厅,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河流和田野之上运用声光电技术逼真地模拟了电闪雷鸣、日月星辰,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半坡人战天斗地的生活、劳作场面,让我们如临其境半坡还有国家一级文物人面鱼纹盆和我国目前发现最早、保存较完整的陶窑遗址之一的横穴窑,而且新近调整的半坡遗址出土文物陈列,运用了电子虚拟和幻影成像等现代化声光电的科技手段,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地再现了半坡远古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我们在半坡细细观赏,收获颇多永泰公主墓阴冷、深长的墓道,“珠胎毁月”的墓志铭,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仕女图壁画、雕刻精美的石椁以及天井、雨道、盗洞等,都给我留下了墓室形象的深刻印象以前我总无法想象出墓的结构与陈设,永泰公主墓的参观不仅使我亲身体验了墓的构造,也感受到了李显对女儿李仙惠的伤感与自责永泰公主的墓虽然级别很高,但是相比乾陵、阳陵来说,就逊色很多乾陵是武则天和高宗李治的合墓,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墓前石刻、无字碑和六十一尊王宾像,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乾陵以山为陵,有四个城门,从朱雀门外向远处高耸的陵墓望去,可见墓前一条司马道相当宽阔,直通北峰两侧排列有124件雕刻精美、神态生动的石雕,其中有华表、翼马、朱雀各1对,石马5对,戴冠持剑的直阁将军石人10对等无字碑巍峨厚重,立于碑前我不自禁开始猜碑为何无字,千年来每个人都有和我一样的疑惑,但我觉得不管出于怎样的原因立无字碑,测武则天作为女人这一生都是成功的排列于内城东西闹楼的61尊石人像虽然大多没有头颅,但从其服饰可以看出都为外国人或少数民族,可见唐代的开放与对外交流的频繁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生异穴的合葬陵园,整体规模并没有乾陵宏大、有气魄,但阳陵博物馆的遗址文物也让人记忆深刻博物馆内展出一千多件西汉文物,有各式兵器、印章,最著名的莫过于汉代彩陶了,阳陵出土的人物陶俑大小相当于真人的1/3,可是每个彩俑,表情各异,制作得十分精巧,陶俑均赤身裸体且没有双臂兵马俑的队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匀称,但也有一些额骨突起,面貌奇异,可能是当时的异民族兵员比起秦始皇兵马俑的肃穆与刚烈,阳陵汉俑显得平和而从容,我想这正是“文景之治”中安详的社会氛围所致吧除陶俑外,还有牛、羊、猪、狗、鸡等陶质动物及成组的陶、铁、铜质生活用具,这些考古发现既是西汉帝王丧葬制度的反映,也应该是西汉时期经济繁荣,军力强盛和物质生活丰裕的缩影吧此处陶猪之多也让我惊叹,透过玻璃可以看到遗址中那排列整齐、紧密相连的陶猪,一排排数不胜数,我终于深刻体会到“猪是财富的象征”这句话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离慈恩寺、大雁塔很近,我们在感受了陕西在周、秦、汉、唐的盛况后,就去慈恩寺体验玄奘取经后译经、讲经的历程我还专门等到晚上,一睹夜幕下的西安音乐喷泉、西安电视塔以及华灯闪耀的西安古城墙、钟鼓楼等,在夜色和彩灯的装扮下,西安这座古城越发显得神秘而充满魅力第二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登上了西安明城墙,城墙蜿蜒逶迤,玲珑有致,沿着城墙走走,风景各异景致最好的一段是和平门到南门,往城里看,是古色古香的民舍,往城外看,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偶尔能听到城墙下公园里传来的秦腔,韵味十足但那古朴苍桑的城墙、古色古香的元花灯又让人有一种梦回古代的感觉细细想来,在西安看到的每一景都让我流连,但真正震撼到我灵魂的除了秦兵马俑就属碑林了!西安碑林博物馆现有七个碑石陈列室、八个碑亭、两个时刻艺术室、六个墓志陈列廊和四个临时展览厅,珍藏从秦汉至明清各个时代的碑刻、墓志4000多方,还收藏着众多的宗教石刻和陵墓石刻,是我国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可以说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中华书法艺术的殿堂,石刻艺术的宝库碑林有9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从唐代石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存最完整的一套石刻书籍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的十二部经书《开成石经》碑林里最宏伟的石碑,要数巍然高耸的《石台孝经》,上刻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亲自用隶书书写并加以注释的《孝经》,以及他为孝经写的序书法碑篆、隶、楷、行、草各体俱备,名家荟萃,精品林立,令人惊叹不已,有欧阳询的《皇甫诞碑》,褚遂良的《同州圣教序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郭家庙碑》、《藏怀恪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怀素写的《草书千字文》,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等宗教内容的碑有记载景教在中国传播的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佛教密宗传承历史的《不空和尚碑》,记载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善导大师的《唐阐法师碑》等这些碑文在研究宗教、各民族及各国的交往、以及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史料价值除了碑文石刻艺术室也是值得一看的,室中有雕刻精美的唐代李寿石棺、石椁,造型生动的昭陵六骏、献陵石犀,高大逼真的北周五佛等,这些都是古代石刻艺术的杰作,尤其是唐昭陵六骏,以李世民征战疆场所乘过的六匹有功战马为蓝本雕刻而成,作品比例合度,线条明快,高度写实但可惜的是其中飒露紫、拳毛蜗两骏早年流失海外,现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碑林中的为仿品石刻室还陈列着北朝、隋唐的佛教造像,形式多样,都为传世精品,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千佛石雕,在很小的长方体六面都整齐的刻有佛像,每一个佛像神态都栩栩如生,十分逼真碑林除了碑刻和石雕外,还有高大的牌坊、古朴的泮池、肃穆的根星门、庄严的戟门,这些也都显示着昔日壮观、辉煌的孔庙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在碑林只参观了两三个小时,但对于碑林如此多需要仔细品赏的文物来说,短短几个小时只够走马观花式的看一遍,要真正去学习、弄懂,恐怕要在里面呆几年了!在参观完碑林、明城墙后,我们七天的实习也落下了帷幕此次西安之行,我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西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过繁华昌盛,也体验过艰苦危难,千年后仍巍然屹立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中国遗存的历史建筑屈指可数,但在西安仍然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历史文化建筑,西安也在新时期经筹划经营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更加显得宏伟壮丽,充满魅力在西安的许多遗址景点,都有大量的外国友人,不管他们是怀着对中华文明的好奇,还是一种对历史的执着追求,他们的态度都令人钦佩,也使我们惭愧我在亲密接触了历史、感受了历史之后,才深刻体会到自己所学太过狭窄、浅薄,经过这次实习,我会更加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的积累与专业能力的培养考古实习已结束,但我们的历史学习仍在继续,实习也更加激发了我学习历史的兴趣,我会带着实习时的热情更加主动、深入的去学习历史西北师范大学本科历史专业西安考古实习报告学院文史学院班级08级历史一班姓名陈飞飞学号201*51070102西安考古实习报告西安作为一个古都,有着极其身后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极其向往的地方我们考古实习的地点就选在了西安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泮河两岸建立丰镐二京,从此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辉煌史,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能在历史悠久的地方参观一番,可以说是收获颇多,受益匪浅的3月12日,我们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坐上了从兰州开往西安的火车随着火车的开动,我的心情兴奋不已一路上与同学打打闹闹,每个人好像都按捺不住因为远行而激动的心情,一路都开心的笑个不停不知不觉夜幕降临,晚上7点,我们到达了梦寐以求的西安下了火车,最早映入眼帘的是西安古城墙,在霓虹灯的照映下,它显得是无比的雄伟和宏大,立刻让人体会出了浓浓的历史韵味接着我们就乘坐老师为我们安排好的车来到了陕西师范大学,那里已经为我们安排好了宿舍累了一天,同学们早早就睡了,我们即将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西安考古实习
一、陕西省博物馆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