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2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L下列属于普通刑法的是()CA.单行刑法B.附属刑法C.刑法典D.广义刑法普通刑法是指效力及于一国领域内任何地区和个人的刑法规范这种刑法规范具有普遍适用的性质,通常不局限于某一类主体,也没有特殊的时间、地点的限制,是国家刑法的基本构成部分普通刑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现行刑法典,还包括作为刑法典补充的并具有相同效力范围的其他单行刑法特别刑法是与普通刑法相对应而言的,他有两层含义
(一)是作为普通刑法的对称,指国家为了适应某种特殊需耍而颁布的效力仅及于特定人,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或特定条件的刑事法律.这个意义上的特别刑法又被称为(实质意义上的特别刑法).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1)时间的特别刑法,如战时特别刑法
(2)地域的特别刑法,如特定地区的戒严法.
(3)对人的特别刑法,如军事刑法
(4)对事的特别开I」法,如禁毒法令.
(二)二是作为现行刑法典的对称,指国家为了弥补现行刑法典的不足而颁布的一切刑法规范,在这个意义上的特别刑法被称为(形式上的特别刑法)指现行刑法典以外的一切有关犯罪及其刑罚的法律规范,包括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
2.刑法时间效力的内容不包括(A)A.颁布时间B.生效时间C.失效时间D.溯及力
3.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是()AA.民主主义和尊重人权主义B.成文法主义C.自由主义D.平等主义
4.我国刑法分则第一章规定的犯罪属于国事犯罪,第二章至第十章规定的犯罪属于(A)A.普通犯罪B.身份犯C.基本犯D.法定犯
5.根据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构成有四个方面的共同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与(D)A.犯罪目的B.犯罪动机C.犯罪行为D.犯罪主观要件
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D)A.从轻处罚B.减轻处罚C.免除处罚D.从轻、减轻处罚
7.关于区分罪数的标准,通常采取(B)A.行为说B.犯罪构成说C.结果说D.犯意说
8.依照我国刑法,只能适用单处罚金的是(D)A.侵犯财产罪B.自然人犯罪C.贪污贿赂罪D.犯罪的单位
9.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是(B)A.从犯B.胁从犯C.自首D.立功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八条【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第六十八条【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0.我国刑法没有规定的时效制度是(B)A.追诉时效B.行刑时效C.追诉时效的中断D.追诉时效的延长
11.叛逃罪的主体是(B)A.一般主体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D.军人
12.故意破坏正在使用中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但又构成犯罪的(A)A.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B.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C.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未遂)定罪处罚D.应以破坏通信自由罪定罪处罚
1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D)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故意,且具有谋非法利益的目的D.故意本罪多以营利和获取非法利润为目的,但本条并未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是构成本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具备的要件过失不构成本罪
14.妨害清算罪的行为方式不包括(C)A.对资产负责表作虚假记载B.隐匿财产C.集体私分国有资产D.在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
1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B)A.应以非法拘禁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B.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C.应以非法拘禁罪论处D.应以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
16.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行为对象是(A)A.已满14周岁的妇女B.已满16周岁的妇女C.已满18周岁的妇女D.妇女
17.我国刑法规定,刑讯逼供罪的主体是()D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一般主体D.司法工作人员
18.盗窃罪的犯罪对象是(C)A.他人合法所有的财物B.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C.财物D.财物,但不包括违禁物品
19.脱逃罪的犯罪主体是()CA.被关押的人B.依法被关押的人C.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D.一切被国家机关关押的人
20.行贿罪在主观方面是(C)A.故意B.故意,且具有谋利的目的C.故意,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D.故意,且具有营利的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刑法的空间效力原则包括(ABCD)A.属人管辖原则B.属地管辖原则C.保护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E.溯及力
22.对依法正在执行公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暴力使之受轻伤的,同时触犯了妨害公务罪与故意伤害罪此种情况(AE)A.属于想象竞合犯B.属于法规竞合犯C.属于典型数罪D.应数罪并罚E.应以一重罪论处典型的数罪是指行为人以数个罪过,实施数个行为,侵犯数种法益,而且数个行为之间没有牵连、连续等关系的数个犯罪牵连犯是指行为人以实施一个犯罪为目的,其犯罪的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
23.抢劫罪与绑架罪中的绑架勒索行为的区别主要有(CD)A.侵害的客体不同B.罪过形式不同C.客观行为表现有所不同D.非法占有财物的时间不同E.犯罪的时间、地点不同
24.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以下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ABCDE)A.故意杀人B.强奸C.放火D.投毒E.抢劫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八种行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25.开雨的功能包括(ABCDE)A.教育感化功能B.安抚、补偿功能C.强化规范意识功能D.限制、消除再犯条件的功能E.一般威慑功能特殊预防的刑罚功能限制、消除再犯条件的功能B.个别震慑功能一般预防的刑罚功能法制教育功能;安抚、补偿功能;强化规范意识功能;一般威慑功能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刑法的溯及力也称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力,如果具有适用效力,则是有溯及力;否则就是没有溯及力
27.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8.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29.假释指对于被判处有期、无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执行一定刑罚后,确有悔改表现的,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3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作为非刑罚处罚方法的赔偿损失,应当适用于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X)理由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赔偿损失只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并被免于刑罚处罚的犯罪分子
31.李某以弄虚作假方式掩盖其应缴的全部12万元税款其这一行为被税务机关发现,在税务机关向其追缴这笔税款时,又以木棍将税务工作人员打成轻伤对李某的行为,应以偷税罪与抗税罪进行并罚(X)理由因为李某的前一行为完全符合偷税罪的构成要件,后一行为完全符合抗税罪的构成要件;且这两个行为虽是针对同一笔应缴税款,但它们各自独立成罪,应予以并罚
32.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导致乙身体重伤,乙在前往医院治疗途中,被丙驾驶的汽车撞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X)理由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其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此,甲应负故意杀人罪未遂的责任
33.李某欠徐某人民币8万元久拖未还,徐某多次催收亦未果一天徐某以谈生意为名将李某骗到自己家中,并将其关押起来,然后打电话要求李某家人拿8万元钱来赎人5天后,李某的家人才凑齐8万元钱送到徐某手中,此时徐某才将李某放回去徐某的行为构成了绑架罪(X)理由我国刑法规定,为索取债务(既包含合法的债,又包含不合法的债,如赌债等)而非法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论而不以绑架罪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简述缓刑的适用条件答⑴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⑵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不能是累犯;⑶必须是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予关押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
35.什么是主犯?其种类有哪些?答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主犯有两类
(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犯罪分子;
(2)在其他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36.侮辱罪与诽谤罪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答诽谤罪与侮辱罪在客体、主体、主观方面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1)诽谤罪的方法只能是口头或文字的,不可能是暴力的;侮辱罪的方法既可以是口头、文字的,也可以是暴力的⑵诽谤罪必须有捏造并散布有损于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的行为;侮辱罪既可以不用具体事实,也可以用真实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
37.试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异同
1.答无论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还是间接故意,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对结果的发生都不抱希望的态度但它们又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心理态度,表现为⑴两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认识程度不同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社会的结果有较清楚、肯定的认识;而过于自信的情况下,行为人的认识较模糊,只是一种非现实可能性的认识⑵两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于自信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完全持否定的态度⑶两者的行为特征不同过于自信的情况下,行为人总是希望凭借或运用一些有利条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既不采取也不依靠任何条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夏某被假释后第三天,在其姐开的旅店里见一年轻漂亮的女旅客徐某独自住在该店的405房间,遂生邪念待夜深徐某熟睡后,翻窗进入405房间,先是对徐某进行猥亵,后又进行奸淫此间,徐某曾被惊醒,但误以为夏某是其同住该店的未婚夫,而未反抗,夏某行奸后匆忙离开现场,这一举止引起了徐某的怀疑,徐某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夏某被抓获归案问对夏某应如何定罪处罚?并说明理由答此处夏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夏某趁徐某熟睡之际奸淫徐某,虽然徐某在被奸淫期间曾被惊醒却并未反抗,但那是因为徐某误以为夏某是其未婚夫,因此,夏某与徐某发生性交,还是违背了徐某的意愿的所以夏某的行为构成了强奸罪并且夏某是被假释期间又犯罪,故对夏某应撤销假释,将其前罪没有执行完毕的刑罚,与又犯的强奸罪所判处的刑罚进行并id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