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晋城古建何以千年不朽——《黑神话悟空》背后的文化密码随着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上线,山西古建“火爆出圈”,晋城也迎来了“泼天流量”有“海内孤品”之称的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彩塑,被誉为“隐世瑰宝”“明塑之冠”的铁佛寺二十四诸天塑像,背水面山而建的人间仙境西溪二仙庙,惊艳亮相,快速成为游客心目中的“顶流”,赢得世人关注玉皇庙、铁佛寺和西溪二仙庙只是众多晋城古建的一小部分晋城现存宋金以前木结构建筑占到全国的1/3以宋代古建来讲,晋城以23O处独占鳌头,而全国其他省份加起来也不过14处这么多珍贵的古建,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密码?又何以能千年不朽呢?唯有此地叫晋城自古山西皆称晋,唯有此地叫晋城《太平寰宇记》记载:春秋末年,赵魏韩三家分晋,迁晋静公到此,故曰晋城晋城地处山西高原和中州平原的交会处,太行山的最南端,自古就是连接晋豫两省的交通要道,史称“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这里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神农炎帝在此尝百草播五谷,农耕文明由此起源境内属旧石器时代的下川古人类遗址,发现有火塘和禾类植物种子,证明了传说的可靠性这里还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发生在战国末年的长平之战,成为秦国统一六国的决定性战役;发生在五代末年的高平之战,促进中原王朝由分裂走向了统一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生活环境以及百姓对丰收的祈盼和对和平的祈愿,催生出繁盛的民间信仰凡有村庄处必有庙宇,祭祀对象从神农女婿、尧舜禹汤、孔子老子,到玉皇如来、龙王二仙、针神蚕神等等,几乎涉及百姓生活的各个层面晋城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除塔水河古人类遗址和羊头山石窟外,其余70处全部为古建筑,其中寺庙等宗教建筑又占到了63处“隋唐佛都”青莲寺弥勒殿内,有6尊彩塑,是国内仅存的3处唐代寺观彩塑之一崇明寺是现存最早的北宋建筑,其“断梁”结构,是古代工匠因材设计、小材大用的创举,国内无双,成为研究唐、五代建筑结构的重要实物资料高平开化寺殿内,保存有我国现存唯一且最为完整的大型北宋寺观壁画,被称为“壁画界的清明上河图”国内最古老的戏台也是唯一一座金代戏台,坐落在高平市王报村的二郎庙内,造型古朴庄重,结构雄浑大气,见证了中国戏曲的悠久历史……行走晋城,穿过如珍珠般散落的古建,触摸历史,感知文化,传承文明,可谓“一眼千年”,令人沉思沉醉传统文化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晋城市城区北街街道所辖古书院社区,因古代建有明道书院而得名明道是北宋理学家程颖的字,先生曾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任晋城县令,任职3年间,兴教办学,建乡校72处,立社学数十处,一改晋城“尚武轻文”的风气,实现了从“百年内无一人登科”到“登科者无数”的巨大转变宋代提刑学士黄廉受此感染,写下了“河东人物气劲豪,泽州学者如牛毛”的赞誉据不完全统计,晋城历史上共产生了454名进士,其中8名文状元直至今日,这里仍是山西乃至北方的教育重镇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的繁盛,为数量众多的建筑瑰宝和民居精品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皇城相府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帝师、《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祖宅陈家人耗时260余年,历经七代人的努力修建而成,是国内罕见的明清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有宅院64座,房屋640间,总建筑面积
3.7万平方米其建筑风格独特,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壮观,又有南方建筑的细腻精致,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精巧得当,充满了文化气息这里共走出41位贡生,19位举人,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堪称“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与皇城相府相距300米的郭峪古村,是一座唐初建置、明筑城寨的古堡式村落,是明代顺天巡抚张鹏云、清代刑部侍郎张尔素、明末清初大富商王重新的故居地,也是陈廷敬长大成人的地方现存明清古建80多处,各式房屋2000余间,被罗哲文称为“中国民居之瑰宝”与皇城、郭峪相类似的古堡古村落遍布沁河和丹河两岸现存古堡数量117座,明清古建筑15万间,堪称世界奇迹有中国传统村落186个,数量全省第1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0个,数量全国第lo这些古堡古村落大多依山傍水而建,负阴抱阳,藏风聚气,格局合理,形制完备,兼具居住和军事防御之功能,展示出极高的建筑成就特别是将传统文化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牌坊门楼、匾额碑刻、砖雕影壁等建筑,无不融汇了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就连柱础、条凳等普通构建之上,也要雕刻几首唐诗宋词,勾画几笔梅兰竹菊,展示着主人的艺术修养,也成为了进一步提升子女儿孙素养的绝佳载体千百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士走出古堡大院,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其中,有五代画家、北方山水画派鼻祖荆浩,北宋天文学家、唐史编修官刘羲叟,金代文学家、状元李俊民,元代政治家、文学家郝经,元代河防大臣、水利学家、宋史局官贾鲁,明代改革家、财政专家、《万历会计录》编撰王国光,清代文渊阁大学士、政治家、文学家陈廷敬,现代作家、文学“山药蛋派”创始人赵树理等等,他们在古堡大院中接受教育、实现成长,又反哺乡里、影响后人,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推进历史前进的栋梁之才行走晋城,穿过与数百年前无异的古堡大院,探寻遗韵,浸润风雅,对话先贤,可谓“一眼万卷”,令人流连留恋太行从来天下脊古堡古建不仅是托养身心的场所,也是保家卫国精神的养成之地沁水县窦庄村是明朝天启年间兵部尚书张五典的故里,也是一座古堡式村落明末动荡之际,由张五典带领族人历经9年修建而成建成不久遭流寇围困,张五典儿媳、张铃妻子霍夫人率族人奋起反抗,多次击败流寇围攻,窦庄因此也被称为“夫人城”张家满门忠烈,张铃在辽东抵抗清兵时被俘,一日内两次自缢,从容赴死,谱写了一曲忠义千秋;其子张道»(同浚〕、女儿张凤仪皆为抗清英雄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河山楼,与窦庄古堡修建于同一时期,楼分7层,高30多米,楼内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暗道通往村外流寇侵犯之时,全村有近千人成功避难于楼内家国天下的思想,早已镌刻在古堡古建的砖瓦之上,融汇于晋城儿女的血脉当中晋城现存景忠桥,即为纪念五代名将裴约而命名北宋抗金英雄梁兴、王彦,率领太行忠义社和八字军抗击金兵入侵,留下了众多寨堡式建筑近现代以来,这种家国思想成为抗击日本侵略、建立新中国的强大动力据不完全统计,晋城有10多万名青壮年参军,30万民兵支前,牺牲的有名可查的烈士
1.16万余名共计为前线支援粮食10亿多斤,织布1万多匹,做军鞋200多万双晋城人民用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太行从来天下脊,红色基因代代传晋城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康续中华文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根本遵循,古堡古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澎湃动能行走晋城,穿过莽莽太行山之巅,涤荡身心,感悟悲壮,感受力量,可谓“一眼一念”,令人振发振奋晋城古建,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们共同期待它更加精彩绚烂的续篇……〔作者系山西省晋城市市长〕薛明耀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