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一、开展研究性的改革实践现在有一种提法一一“课程改革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评价标准〃,对此我不完全赞成大家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在改革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对课改的制约但是,是不是我们现在只要把评价标准弄清楚了,我们的课程改革就能成功呢?我认为目前就上海而言,二期课改有了课程标准、有了教材、有了实验学校,但是从学校实践的真正变革的层面来说,还远远没有到达我们所期望的言标因此.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我们要认真地投入、去实践,去研究工期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实践的意义不仅是单向的,要努力实现两转化一一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现实,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师真实的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这种实践的必要性还在于它是一次检验,是对我们现有的课程标准的完善丰富、发现和再创造我们需要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来看这次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开放的态度首先就是一个探究的态度、一个在改革中大胆实践的态度这个过程首先要求课改决策人员、教材编写人员、乃至广阔的教研人员不要抱着我是课改的指导者的身份到实践中去跟老师们交往,而是抱着在课改中去发现教师的智慧,发现实践中存在的向题和困惑的心态另一方面,我们的老师,也要把课改实践的过程,看作是一个提升自己专业水平、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转化的过程,而不是等待有一套操作方法和一套评价指标的过程因为我在新根底教育改革实践中常常感到“模式〃和”操作〃这两个前一段非常热门的东西对教师智慧、创造意识的压抑,压抑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老师自已都忘记了,我是可以探究的,我是能够思考的,我是可以有创造的,只期待着现成的“模式〃和“操作〃大多数教师都是想改革的;但也有不少人似乎认为有了这一些,就能够比拟方便地、快捷地进入到新课程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利于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因为真正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转型性变化如果没有自己的投入、思考、实践,就难以使这场改革变成真正的实践而产生真实、有效的结果
二、研究讨论课堂教学的评价观评价是开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非常有力地推动改革开展的一个抓手但是要改革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首先需要更新的是课堂教学的评价观在讨论“一堂好课的标准〃之前,首先要答复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课堂教学的评价观的更新问题,因为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是一个新问题,任何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如果我们期望马上来制订一个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个讨论将很难深入,因为任何一个评价指标产生的背后,都有一个评价观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的、要努力去做的是对我们过去的评价指标做一个透析,做一个它背后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的透析,同时还要搞清楚现在要做评价,我们的评价观是什么?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也许我们才说得清楚我们为什么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而不是用那个标准来衡量,或者我们可以说得清楚,为什么要改变过去的评价标准,要用现在的评价标准关于课堂教学评价观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二是我们已有的实践层面和对这个层面的新的理论指导下的反思,三是跟个人的经验、理念、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等一系列相关的因素所以可以说课堂教学评价观如果没有做一种前提性的深入探讨的话,将是千奇百怪而且都可以说出自己的理由今天的讨论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作为前提性的追求,然后来讨论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具体地讲,课堂教学评价观至少涉及到两个问题,只有答复清楚这两个问题,才能编制具体的评价指标
①一个是怎样认识课堂,即课堂教学观是什么,这涉及到对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功能的认识对课堂教学性质的认识,这涉及到关于课堂教学的目的、过程、效果,同时还涉及到上面讲的这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对这些东西理解得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观从价值性质到目一的、过程、效果,四个方面不是并列的关系,价值是灵魂,性质的认识是对核心的把握,然后渗透到目的、过程和效果
②二是持怎样的评价观,这涉及到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的性质、谁来评价、评价的双方及双方的关系、评价什么、如何来评价等一系列跟评价直接相关的问题这些直接相关的认识性的问题弄清楚了以后,还涉及评价方案的形态现在比拟多的评价方案的形态是“并列式〃评价方案,往往看不到评价之魂目前广泛应用的等级制评价方案、太多是缺乏梯度的评价方案所以在讨论具体的评价指标的前面,应该有一次关于课堂救学评价观的大讨论,否那么很容易陷入到具体、陷入到评分标准、而无视了它背后的灵魂
三、进行改革的合理性
一、适切性的研究评价观的形成过程不仅需要有认真的理沦探讨,还需要对我们正在进行着的、已经有了实践形态的改革实践作出深入的评析,即评价观不只是理论问题,还应验证今天改革实践一大家一起深入到改革实践中来,讨论评价观,以形成评价观基于自己的实践,老师们要有一种直面改革实践的批判、研讨、分析然后再提升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有许多新的东西、新的形式;新的追求在这种新的创造以实践方式呈现的同时;又出现了老问题的新表现传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还是比拟多地对教学做一种预设方案的实施;教学比拟多地是教师指定轨道,学生在轨道中运行;老师制定活动节律,学生按节律被动学习这样的强化程序式教学,
①关于形式化,即不讲实效,不讲实质,做外表文章目前,新的东西的形式化也不少,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小组讨论的泛化等,是为做而做,为改而改,不讲究为什么我认为形式永远不是绝对的,形式是可以选择的,要*人来利用,不是简单地有这么几个形式就是好课
②关于教条化跟形式化有差异,其问题在于无视了教学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由具体的人进行的一个活动过程,忘掉了具体,拿一个框架来套,不管哪一科、哪一类学生、哪一类学校、哪一类教师比方“质疑〃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都去质疑了还有“探索性研究〃,每个层面上都要探索,从幼儿园就开始探索了,没有序列、没有过程、没有重点、没有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对学习生厌往往是因为我们教师教学的教条化,把一切弄得没有了滋味、没有了一种具体情景中的学习需要这两种现象(形式化、教条化)如果不去重视、不去研究、不去改变的话,它可能会成为窒息新课程开展的一大杀手,因此,我们要进行改革的合理性、适切性的研究
四、一堂好课要到达的根本要求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根本的要求一堂好课要到达的根本要求是有意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1,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开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开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2,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泼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常态性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3,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根底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假设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有待完善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4,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