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讲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61.(2023湖南九校联盟联考)隋唐都城均在长安,但开皇十四年,关中饥荒,隋文帝率百姓“就食”洛阳唐末,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其后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并为北宋所沿袭这主要是因为()A.长期战乱的破坏B.统治者相信风水之说C.经济中心的变化D.抵御少数民族的袭扰
2.(2023安徽蚌埠三模)隋唐以前,端午节习俗南北有异,南方赛龙舟吃粽子,北方禁火佩戴百索绶带(辟邪彩带),至唐则立法规定端午放假一天,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这种变化说明唐代()A.端午节习俗来源于官方B.国家统一助推文化认同C.南北文化习俗趋向固定D.传统习俗迎合市民生活
3.(2024江苏南京调研)隋朝开皇十年,番禺少数民族首领王仲宣起兵反隋冼夫人得知广州被困,立刻派孙子冯暄带兵援救之后,冼夫人不顾花甲高龄,又亲自披甲胄护卫朝廷使者裴矩巡抚当地诸州,各路豪强被慑服,接受隋朝官爵这表明隋朝()A.加强了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B.设置了羁縻府州缓和民族关系C.建立了完备的武装巡查制度D.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认同
4.(2023湖北武汉调研)《大唐创业起居注》的作者温大雅是唐王朝建立的目击者,其笔下的李渊是一位勇敢的领袖、刚烈的对手和足智多谋的战略家而按照《旧唐书》《新唐书》和司马光《资治通鉴》等的记载,李渊是一个碌碌无能之辈,且暮气沉沉,胸无大志史书关于李渊不同形象的记载,可以说明()A.唐朝是一个开放时代B.历史目击者的记录更可信C.李渊完成了全国统一D.时代影响人们的历史认知
5.(2023河南洛平许济一模)唐代的商人中既有贩卖各种物品的大小行商,也有经营邸店、客舍、行铺、车坊的坐贾,资财雄厚的大富商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各地市场贸易的主宰人物这反映了唐代()A.商业发展经营方式多样B.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C.商业经营环境相对宽松D.市场管理被富商把持
6.(2023广东新高考调研)唐律中对长安城宵禁制度有此记载:“若公使赍文牒者,听(放行),其有婚嫁,亦听丧、病须相告赴,求访医药,赍本坊文牒者,亦听其应听行者,并得为开坊、市门”“其直宿坊街,若应听行而不听,及不应听行而听者,笞三十即所直时,有贼盗经过而不觉者,笞五十”材料说明唐代长安宵禁制度()A.有利于首都地区社会安定B.体现了市经济管理有法可依C.有利于维护中央政府权威D.兼顾了官员与民众的共同需求
7.(2023重庆调研)碾硝是古代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机械唐高宗时,有大臣上奏:“往日郑、白渠溉田四万余顷,今为富商大贾竞造碾硝,堰遏费水,渠流梗涩,止溉一万许顷”于是唐高宗令人分检渠上碾硝,尽毁撤之,此举旨在()A.打击商业经济
8.改进手工业生产技术C.保障农业生产D.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8.(2023湖北高中名校联盟测评)兴起于北魏的关陇集团因籍贯大多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得名,主要是由汉人豪族和鲜卑权贵共同组成的集合体集团中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影响直至唐朝西魏、北周、隋、唐多个王朝的建立者出自或推称出自这一集团,他们在政治上结成一体,又都与鲜卑独孤氏联姻这一现象()A.推动了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的形成B.有利于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文化整合C.表明中央对周边族群实行开明政策D.完善了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
9.(2023百师联盟摸底联考广东卷)唐贞观初年,户不满300万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在籍户数380万而隋朝强盛时期的户数为891万到玄宗天宝十三年,有962万户,户数超过隋朝,此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达到了唐朝的极盛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隋代户口数量有夸大成分B.“贞观之治”名不符实C.唐代的户口统计更为精确D.户口数量反映社会盛衰
10.(2023山东青岛三模)《唐六典》记载,“凡军、州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有“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唐代屯田()A.有利于稳定均田制B.强化君主专制集权C.主要基于边防军需D.导致了藩镇的崛起
11.(2024河北唐山摸底)敦煌遗书《唐开元户部格残卷》载垂拱元年
(685)敕令:“诸蕃商胡,若有驰逐,任于内地兴易……其贯属西、庭、伊等州府者,验有公文,听于本贯已东来往”该敕令可以用来说明唐代()A.抑商政策逐步废弛B.商贸政策有限开放C.中外贸易往来兴盛D.陆上丝绸之路繁荣
12.(2023广东深圳模拟)唐太宗在论述民族关系时说:“夷狄亦人耳淇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乱”据此推知,唐太宗时期()A.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得以强化B.民族间交融扩大了唐朝的疆域C.开明的民族政策利于边疆治理D.朝廷实现了对周边的有效治理
13.(2023广东部分学校联考)《开元天宝遗事》载:“李林甫有女六人……常日使六女坐于窗中,每有贵家子弟入谒,林甫即使女于窗中自选可意者事(嫁)之”上述史料可以说明唐代()A.社会生活相对开放B.封建伦理已经瓦解C.女性实现婚姻自主D.门第观念颇为流行
14.(2023江苏徐州模拟)公元733年,唐玄宗改唐初10道为15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唐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这一调整()A.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B.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体现了中央对现实的政治妥协D.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
15.(2023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下表所示为历史学家张国刚对9世纪初叶的唐代藩镇的分类(部分)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唐代的藩镇割据()类型地区概述独立型藩镇河朔地区多为安史余孽盘踞,割据性强防遏型藩镇中原地区归顺朝廷,听从调遣,对河朔跋扈藩镇有制约作用防御型藩镇西北边地所设之军镇乃抵御袭扰之需A.具有区域性与制约性统一的特点B.唐政府对藩镇存在一定依赖性C.造成了国家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D.经济重心基本转移到江南地区
16.下表是五代时期的政权更替情况据此可以推知当时()政权存在时间都城建立者建立者身份后梁907—923年疳寸朱温宣武军节度使后唐923—936年洛阳李存勖沙陀族,河东节度使洛阳后晋936—947年石敬瑞沙陀族,河东节度使(开封)后汉947—950年推寸刘知远沙陀族,河东节度使后周951—960年推寸郭威天雄军节度使A.定都开封成为统治者的共识B.节度使的权力进一步扩大C.北方民族矛盾日益尖锐D.统治者缺乏稳固政权的有效举措
17.(2023广东广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自汉以来,丁口之蕃息,仓縻府库之盛,莫如隋……在其(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足供五六十年——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高祖)及颁新令,制人五家为保,保有长保五为闾,闾四为族,皆有正……自诸王已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多者至一百顷,少者至四十亩其丁男、中男永业露田,皆遵后齐之制……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隋书》材料三社仓原为地方上的一种社会互济设施开皇五年以后,隋王朝借口社仓管理不善,将它逐步归并到官府管辖之下据《隋书・食货志》载,开皇十六年“又诏社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这就等于在正租之外,又增收了13%—32%的附加^税——摘编自魏承思《论隋王朝的经济政策及其灭亡》⑴运用材料
二、材料三,阐释材料一中“国计之富足”的观点,并分析材料三的史料价值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隋朝“国计之富足”却“祚短运促”的理解
18.(2022北京卷,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绢与马材料一唐与突厥互市,“以金帛市马”“以助军旅”,唐马“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天宝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唐代驿制“凡三十里一驿,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各驿站的官马多至75匹、少至8匹,“冠盖相望,邮驿继踵”土庶也喜骑马出行「贵贱所行,通鞍马而已马球蔚然成风,太宗“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材料二突厥、回纥与唐朝进行绢马贸易,规模巨大回纥“每一马易四十缘(注:细绢),动至数万匹,除自身消费夕卜,还将多余的绢帛通过中间商人不断向西销售突厥、回纥还开始建设据点聚积物资,突厥毗伽可汗”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观二回纥最初“风俗朴厚二获得唐朝厚利后,登里可汗“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工以绢马贸易为例,阐述唐代农耕与游牧民族互动的影响答案
1.C材料因“关中饥荒”而“就食洛阳”说明洛阳粮食供应优于长安,唐末开封粮食供应优于洛阳,粮食物资供应状况反映了经济中心的变化,故选C项
2.B隋唐以前端午节习俗分南北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唐朝统一后,政府统一放假,并且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说明国家统一对于端午习俗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文化认同,故选B项;材料并未涉及端午节习俗来源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端午节习俗来源于官方,排除A项;材料仅表明端午节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逐渐成为固定习俗,并非所有的南北文化习俗趋向固定,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市民需求的信息,无法得出传统习俗迎合市民生活,排除D项
3.A材料表明少数民族首领冼夫人帮助隋中央政府镇压叛乱,拥护中央对当地的管理,后各路豪强接受隋朝管理,故选A项;隋唐时期设置羁縻州府是为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并非缓和民族关系,排除B项;材料“朝廷使者裴矩巡抚当地诸州”并不能体现隋朝建立了完备的武装巡查制度,排除C项;材料番禺少数民族首领反抗隋朝统治说明隋朝尚未得到各族人民拥护,排除D项
4.D题干提及与李渊同时代的温大雅赞赏李渊,而编订于唐朝以后的《旧唐书》《新唐书》和司马光《资治通鉴》等将李渊记载成平庸之辈,可知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对李渊这一历史人物有着不同的记载,故选D项;“唐朝是一个开放时代”与李渊形象的记载不同构不成逻辑关系,排除A项;“更可信”不符合逻辑,古代史家存在为尊者讳的传统,历史目击者的记录不一定都是可信的,排除B项;”李渊完成了全国统一”不符合题意,与《旧唐书》《新唐书》和司马光《资治通鉴》对李渊的负面记载逻辑不符合,排除C项
5.A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商人的种类有很多,大富商是当地市场贸易的主宰人物,说明商业发展经营方式多样,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唐代商业发展的形式多样,与商人社会地位无关,排除B项;材料唐代商人类型的多样无法得出商业经营环境相对宽松的结论,排除C项;由材料不能得出市场管理被富商把持的结论,排除D项
6.A据材料“唐律中对长安城宵禁制度有此记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安宵禁时期在遇婚嫁、丧病求医等事有灵活处理的规定,是对社会诉求的合理处置的体现,同时对值班人员同样有严格规定和惩罚措施,这使得百姓对政府有所认可,同时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故选A项;唐代长安宵禁制度属于社会秩序管理而非经济管理,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唐代长安宵禁制度中的部分制度规定,没有明确其他地区及人民对政府管理的具体评价,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对于民间诉求的处置及巡视官员的惩处规定,没有明确官员的具体需求及处理措施,排除D项
7.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在唐代富商利用郑、白渠的水使用碾硝来加工粮食,用了大量的灌溉水,导致部分田地灌溉水不足,唐高宗最后令人撤掉了碾硝,这反映了唐朝重视和保障农业生产,故选C项;材料中的现象主要是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并不是为了打击商业经济,排除A项;材料中唐高宗把碾硝撤掉并且毁了,这并不能改进手工业生产技术,排除B项;撤掉碾硝并不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排除D项
8.A根据材料可知,隋唐统治者深受塞外文化影响,少数民族后裔大量融入隋唐统治集团,推动了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的形成,故选A项;材料所述有利于隋唐时期的文化整合,并非南北朝时期,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政府与周边族群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与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无关,排除D项
9.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初户数不足300万,主要原因是隋末战争的破坏,到唐玄宗时期,唐朝政治经济达到全盛,户数超过隋代,体现了“户口数量反映社会盛衰”,故选D项;仅依据材料,无法判断隋代户口数量是否有夸大成分,同样也不能证明唐代的户口统计更为精准,故A、C两项错误;“贞观之治”主要以政治开明著称,不能仅依据户口数量判定其“名不符实,故B项错误
10.C据题干可知,唐朝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以益军储”),在边疆实行屯田,据此可知,唐代屯田主要基于边防的军需,故选C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屯田制,与均田制无关,排除A项;在边疆实行屯田制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B项;藩镇割据与实行屯田制无关,排除D项U.B敕令大意是:西域少数民族商人可以在内地进行贸易,籍贯在唐朝西州、庭州、伊州等州府的内附少数民族商人,在取得公文经过验证的情况下,可以在本籍贯以东地区往来贸易,这说明唐朝的商贸政策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商人有限开放,故选B项
12.C题干所示为唐太宗对民族问题的有关言论记载,表明唐朝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有利于边疆治理,故C项正确;A项说法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题干仅仅是唐太宗有关言论的记载,还不能说明“民族间交融扩大了唐朝的疆域”,排除B项;D项中“实现了”说法欠妥,排除
13.A依据题干史料可知,唐代女子可相对自由地择婿,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领域的开放自由,故选A项;儒家道德伦理在唐代具有重要影响,排除B项;题干案例中,父亲对于女子择婿仍具有重要影响,排除C项;材料内容无法说明门第观念的流行,排除D项
14.C据题干可知,在唐玄宗统治前期,道仅是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说明道职权的变化适应了藩镇割据形势的变化,据此可知,这一调整体现了唐朝中央政府对现实(藩镇割据)的政治妥协,故选C项
15.A根据表格相关信息可知,唐代的藩镇中河朔地区的藩镇具有割据性,中原地区的藩镇服从中央,还可以制约河朔藩镇,西北地区的藩镇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这说明唐代的藩镇具有区域性和制约性相统一的特点,故选A项
16.D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五代时期政权更替频繁,说明统治者缺乏稳固政权的有效措施,故选D项;后唐定都洛阳,故定都开封成为共识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节度使因为掌握军权,故能够割据一方建立政权,但并不能说明节度使的权力进一步扩大,排除B项;五代十国局面的发展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与民族矛盾无关,排除C项
17.参考答案1隋朝国计之富足是因为当时的均田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大索貌阅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积粮于官又增加了民众赋税材料三出自学者的研究,属于间接史料学者通过对《隋书》等文献史料的分析得出结论,结论可作为研究隋代国计富足的参考2隋朝国计之富足是建立在增加赋税、扩大税源的基础上,百姓负担日益加重同时,政策又损害了豪强利益,加剧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另外,隋炀帝大兴土木、发动对外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隋朝“祚短运促”
18.参考答案影响:唐与突厥互市中,引入突厥马种,改良了中原马匹质量,壮大了唐的骑兵部队随着马匹数量的增加,驿递得到发展,而社会风气随之转变,土庶也喜骑马出行,马上运动兴起;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互市往来,使得少数民族获得大量织物,同时通过中间的商人贸易获得财富;互市往来活动过程中,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族交融,吸收汉文化,社会上层建造宫殿以居住,贵妇粉饰装扮整体而言,农耕与游牧民族互动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