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年苏辙六国论原文及翻译2024苏辙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写的一篇论,着重探讨了六国当时应采取的自安之计,全文抓住一个势字,站得高、看得远,从大处着笔,高谈阔论、说短论长,颇具战国策士纵横裨阖之风下面是我整理的苏辙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尝读六国世家
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②,而不免于灭亡尝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土,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泰之冲
③,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
④,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泰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挡强虎豹之奏,彼得安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挡秦,而天下之诸侯,借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挡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⑤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
⑥,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
⑦,以取其国,可不悲哉?我曾经读《史记》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世家,私下奇怪这些各霸天下一方的诸侯以五倍于敌的地域,十倍于敌的军民,奋发向西而进,去攻击靖山之西不过千里之大的秦国,却没能免于灭亡的命运我常常为他们深刻地考虑,认为他们一定会找到一条能保全自己的计策因此不得不责备当时的谋土们防备祸患之策的疏漏,目光看不到长远利益,并且不了解天下的大势秦国和诸侯们争夺天下的要害之地,不是在齐国、楚国、燕国和赵国之内,而是在韩国、魏国的郊外;诸侯各国与秦国争夺的关键之地不是在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之内,而同样是在韩国、魏国的郊野秦国对于韩国、魏国的存在,就像人患有腹心的疾病一样韩国、魏国堵塞着秦国东进的要道而遮蔽着靖山之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战略位置没有比得过韩国、魏国的当时范睢被泰国任用就主张收服韩国,商鞅被秦国任用就主张收服魏国秦昭王没有得到韩国、魏国的真心降服,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在今山东兖州附近)、寿(在今山东东平县北)之地,范睢因此很是担心因此,秦国所忌讳的就很明白地看出来了秦国对燕国、赵国用兵,对泰国来说就是很危险的事了跨越韩国、魏国而攻击他国的都城,那么燕国、赵国在前边抗拒,韩国、魏国乘机在后面偷袭,这就很危险了但秦国攻击燕国、赵国,却不曾对韩国、魏国的存在感到担忧,这是因为韩国、魏国依附于秦国的缘故韩国、魏国作为诸侯各国的屏障而秦国能在其中进进出出,这难道说那些谋土了解了天下的大势吗?任由弱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抗如狼似虎的强大秦国,那他们(韩魏)怎么能不屈服并归降秦国呢韩国、魏国依附了秦国,于是秦国便能派兵通过其地而向东进攻诸侯各国,从而使整个天下的诸侯国遭受到被秦国灭亡的祸害韩国、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而天下各诸侯国可以凭借韩国、魏国而挡住秦国向西进攻的道路,因此,还不如亲近厚待韩国和魏国以抵挡秦国秦国既然不敢轻易越过韩国、魏国以谋取齐国、楚国、燕国和赵国,那么,齐国、楚国、燕国和赵国,便可以因此保全自身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帮助面对强敌的韩国和魏国,使韩国、魏国没有来自东面的后顾之忧,而为天下各诸侯国的安全去抵挡秦兵用韩国、魏国对付秦国,而其他四个国家在内部休养生息,并在暗中帮助韩国、魏国的危急,这样的话,便可以对付一切变故,那强大的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不知道出此计策,却贪图边土上的尺寸小利,违背誓言破坏协约,而自相残杀秦兵还没有出击,而天下的诸侯国已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因此使秦国能乘机攻取他们的国家,这能不令人悲叹吗?
①世家指《史记》中记述诸侯王的家世兴衰的传记六国在《史记》中专列世家记述
②山西战国秦汉时,靖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即关西;以东为山东,即关东,也指秦以外的六国秦国地属山西
③塞秦之冲堵塞、阻挡着秦国的军事要道
④刚今山东宁阳寿今山东郸城皆齐国领地
⑤出身挺身而出
⑥场边界
⑦伺其隙利用六国间的矛盾六国,指战国时韩、赵、魏、齐、楚、燕六国作者分析了六国先后被秦灭亡的历史,指出六国诸侯眼光短浅,胸无韬略,不能联合一致,共同对敌,以致先后灭亡此文可与苏洵的《六国论》并读,二者都是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洵文着眼于政治形势,批评苟安的国策;辙文着眼于战略形式,批评六国没有战略眼光,不能联合抗敌,却互相残杀作者简介苏辙(公元年月日年月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1039318
[1]-11121025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1057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位列执政哲宗亲政后,因上书谏事而被贬知汝州,连谪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
[5]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