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教学心得感想作文早起步,写话打基础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启蒙阶段,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根基低年级写话如果缺乏有效指导,写话质量不高,就为中高年级习作留下了“隐患”那么低年级怎样正确引导学生们写话,使学生们“望文生趣”,乐此不疲,从而打下牢固的写话基础呢?一.说写拼音句子,激发写话兴趣一年级刚开始的学习是汉语拼音课堂上大量地学习字母发音,书写记忆字母字形,拼读音节,如果形式单调而枯燥,极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我们可以利用课本上的插图,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欲望在教学音节的拼读中,也可根据四声练习说话如tr一梯楼梯我每天回家都要爬楼梯;仔——提提醒妈妈常常提醒我写作业要认真、细心;ti一体体育我最喜爱上体育课;ti——剃剃头星期天早上我陪爸爸去剃头另外,我们在教学音节时,也会启发学生用一个词说不同的句子例如;m—a—ma,妈妈;我爱妈妈妈妈爱我我爱妈妈,妈妈也爱我这样浅显又易懂的句子,孩子们就会争着抢着去说久而久之,说写训练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开展起来了,孩子们无形中就有了写话的兴趣了,使他们提前进入写话阶段
二、结合课文内容,训练写话能力低年级的同学,没有说写意识,更没有说写习惯,若实现课程标准中的写话要求,需要一个渐进过程从无意识的写话状杰到条理性的自由表达的关键环节是启蒙,课文是最好的范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如《黄山奇石》中,对“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石头采用略写手法,请模仿文中详写部分,展开想象,对这几块奇石进行详细描摹还可以进行延续编写例如学习《坐井观天》后,让同学写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中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如果他明年继续种葫芦,能够有所收获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文本的结尾作为练笔的起点,学生们徜徉在想象的空间,创意无限
三、指导看图说话,重视方法引导低年级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写话时,课文里面的插图便是很好的载体,生动鲜明的插图场景往往更能激发他们说与写的兴趣例如,《我是什么》课文中的插图有一幅雪地里的场景教学时,我们可以问同学们你们在这幅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当时,孩子们在说的时候较凌乱,我们就指导孩子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说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通过指导,学生们明白了说写要按先后顺序,或方位顺序,或总分或分总顺序等接着让学生边看图边回忆自己玩雪的趣事,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把过程写下来,学生一点儿也不觉得难另外,在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有一篇看图写话《猫和老鼠》,我们可以根据图画创设一个故事情境,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说清楚图画上的人物,主要内容,猜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通过角色扮演,引导他们观察猫和老鼠的表情,动作,揣测它们的心理,展开丰富的想像,大胆地表达学生的写话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有了明确的写话思路,学生们都愿写乐写
四、留心平时生活,丰富写话内容学生生活丰富多彩,而生活又是作文的源泉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细腻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让他们留心观察生活,从身边的人、事物开始观察我有时布置学生写写日记,如《秋天来了》让学生回家观察秋天,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笔画下来,在教室里互相交流,孩子们会说出各自眼中的秋天,课堂上大家发言积极,兴致高昂还有二上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做手工》,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做一件手工作品,第二天带到学校,先是同桌相互交流自己手工制作的过程,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挑选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孩子上讲台说最后让学生把说的话写下来这样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各种写话机会,丰富了写话素材,锻炼了写话能力
五、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好词佳句语言积累首先是量的积累,这单靠学习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暑假时间长,可以让孩子们每天背一首古诗,五个成语接龙,每晚最少看书半小时上学期间,每周
一、
三、五可以带着学生们摘抄五个成语接龙,一个好句,每节课前让他们读读,然后双休日在家里再把一周摘抄的十五个成语接龙和三个好句背一背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精妙语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我们又可以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心理特征,巧妙地组织一些评比活动,给学生们展示“才华”的机会,用激励手段“助燃”他们积累的热情每个月末就在班上举行一次比赛,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成语接龙大赛”“朗诵擂台赛”“讲故事比赛”等定期开展评比奖励活动,让它成为学生们主动积累的不竭动力评比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如“记忆小神童”的评比、“口才家”的评比、“小书迷”的评比、“进步星”的评比等总之,孩子们的写话能力需要我们的悉心教导,但更多的是他们自己在写话实践中慢慢训练出来的我们老师能做的是掌握一些写话的教学方法,鼓励他们多阅读、多发现,使孩子们在一种快乐、轻松的积极状态下尽情地说、自由地写,有创意地表达,才能逐步把学生引入创造性的习作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