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内容:
〃趣〃〃小〃〃活〃,引导孩子〃悦读〃小古文“最美好的童年,应当吟诵着、咀嚼着最经典的母语长大!”全国语文名师,“小古文”概念首倡者朱文君老师这样说跟传统教材相比,“小古文”这一特殊的文体,从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开始,就提前进入了部编小学新教材一篇篇文字隽永的小古文犹如行云流水,轻快流畅,清雅温润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小古文凝练纯正的味道,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笔者认为不妨从“趣”“小”“活”三字上下些功夫
一、以“趣”引路,激发充沛好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小古文,最需要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对小古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会主动求索,反之,则畏难不前引导学生初次接触小古文时,笔者从冯巩的小品开头那句“想死你了!”导入,在学生捧腹大笑中,老师质疑提问,一句习以为常、耳朵听出茧的话,如果想换种说法,同学们会怎样改?读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日日思君不见君”等古诗句,学生既会感到唇齿留香,又会感受到古文语言的韵味这时,老师再出示《狐假虎威》《乌鸦与狐狸》等故事视频,告诉学生这些故事在小古文中可以搜寻到,相信学生将会对小古文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
二、从“小”入手,搭建学习支架小古文篇幅不长,内容简单,故事性强,但因为它的遣词用字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小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有较大的难度基于此,教学小古文时,教师先应掌握学情,了解学生理解上的难点、瓶颈,从单音节字词、一些特殊的实词、虚词等小’处入手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实际,首先关注小古文中的字词,搭建起古今词语的对应支架如小古文中的“目”、“臀”、“禾”、“欲”等单音节字词,往往对应着现代汉语中的“眼睛”、“屁股”、“禾苗”、“想要”等双音节或三音节词语理解“群雁南来,高飞天空,或如一字,或如人字呻的“或”是“一会儿”的意思,整句话也就自然而然的明白大意了“小”处入手,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学习小古文就会轻松许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活”范例,发挥导航作用教材是很好的范例,用“好”用“活”教材,有助于学生“学一篇,懂一组,爱一类:比如教学课文《寒号鸟》后,老师及时出示相对应的小古文五台山有鸟,名日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毛羽文采绚烂,乃自鸣日“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若雏,遂自鸣日“得过且过”让学生对照原文,再读小古文,学生将会感觉小古文学起来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对照小古文,再读现代文,知晓现代词语的出处,古代汉语字义的变迁立足于教材,尝试着对比学习、迁移运用,真正做到活学活用通过“课前5分读”“文白对读”“群文类读”“古文小剧场”等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在文言文、白话文之间来回穿梭,从而慢慢走近小古文,爱上小古文,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石总之,教学无定法,贵在得法特别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步骤,创造轻松、自主的课堂环境,让孩子对文言文乐学、会学,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