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建立家校社共同体构建共育新举措■一家校社协同育人典型案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我们由此提出了新时期关于家校社共育意义新思考的课题我们不仅在思考家、校、社之间应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家校社在育人上各有什么特色?为有效进行家校社合力育人的路径的探索,推动家校社真正迈向“共育”,促进学生全面、终身发展,武师附小着力于教育治理视角下家校社共同体的构建
一、打造“名师+骨干”专业化的队伍打造“5级”专业家庭教育专业队伍家庭教育指导是一个系统、专业化的体系,我校依托名师工作室、家庭教育指导师团队、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和社区服务站打造“5级”教师队伍,共同组建起由家庭教育指导师专家、社会志愿者、优秀家长代表等人员组成的来源广泛、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一年一周期,持续培养,强化家校社三方共同体的沟通、共享、联动、策略、时机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二、开设“线上+线下”多样化的课程初步构建课程体系,开设标准课程(德育思政课及班队会)、公益课程(家庭指导师专业引领课程)、特色课程(家长志愿者进课堂)、线上课程(开展网络班队会及推荐家庭教育网络培训课)的“4类”课程,课程教学做到有计划、有教研、有评价、有设计、有作业、有互动加强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共同开发“校本课程”,让专家的先进理念深入人心,让家长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引领学生,让社区中的优良的乡风民俗、历史文化、特色产业活动浸润学校的办学特色,在校本课程、拓展性课程中很好的嵌入本土元素
三、提供“走心+温馨”多元化的服务推行“121”机制每学年,必须进行一次电话家访,两次校内面访,一次入户家访所有教师做到对所有特殊群体学生家长家访全覆盖,在合适时机特别是关键时期、关键节点沟通家校共育问题,建立特殊群体学生一生一策关爱制度,完善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实行一对一帮扶指导如疫情期间,重点做好了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困难家庭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关爱工作做到把家校问题解决在学校、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时,努力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
四、开展“志愿+公益”全员化的活动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的建设一是团队引领先后成立道德大讲堂、百名党员宣讲团、萤火计划家长课堂、清廉家风宣讲团等多支志愿队,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和服务二是项目引领与各界合作,设立公益项目如以企业为主体的“李玉保教育基金”项目、以家庭为主体的“清廉家风”项目、以学生为主体的“红领巾奖章”争章项目,还有党爸党妈、廉洁家庭、金牌讲师、社区实践达人项目等,以项目带动家庭教育边界的延伸,挖掘并发挥社会团体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其作为全面培养学生、引领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五、创建“项目+课题”示范化的品牌组织系列评选定期组织书香家庭、家长志愿者标兵、优秀家委会等的评选,及时表扬推介,积极营造共育氛围设立家庭教育创新成果奖,展示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等方面的典型经验或创新做法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家校共育工作
六、创设“政策+机制”一体化的保障创建共育制度建立家长志愿者服务激励制度、家委会运行联动制度、家长诉求绿色通道制度、校长向家长代表报告学校工作制度、学校社区紧密融合制度、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职责制度、家委会委员任职资格制度打破学校教育“闭门造车”、围墙之内自成系统的禁锢最终实现叩开家门,教师指导家庭,叩开校门,家长助力学校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