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教学心得感想小学阶段诗歌〃意象语文〃教法初探才感盛夏,忽而今秋有幸拜读了吴存明校长和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柯三毛主任关于“意象语文”的研究经验分享,有所悟,有所思,故而谈谈对于此项研究的一些感悟语文,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载体“意象”是文学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天下文章,立意为本,何为“意”?通俗来讲,即一篇文章中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何为“象”?即为文章的写作对象,它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事物,亦可以是某个场景“意与“象的结合,即将某种形象、感觉、情感等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共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植现代儿童的精神生长?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落地生根?无疑,诗歌的鉴赏教学是意象语文落地生根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诗歌的教学中,扣住生动的“意象”,让意象探究走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由“诗象”明“诗意”,借“诗意”表“人情”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步骤在情境诵读中感受“诗象”意象,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言明心志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意象语文”在诗歌教学中的出发点“诗言志”,读诗,必须要融入情感,辅之以动作,或摇头、或晃脑,或拍手,才能通过对物象的仿佛吟咏,带出的必是饱含深情、多元感悟、个性飞扬,这样的读才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霜”即是“月光”在人间的具象,教师通过反复诵读,从而搭建了“月光”与“白霜”的共通性,“月”的反复出现,又带给人忧伤之意,思乡之意,意与象的衔接水到渠成把握不同形式的“读”,是“意象语文”在诗歌教学中的重难点以王松舟老师的《长相思》教学为例,王老师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其中有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也有老师一层层递进式的引读,还有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的一次次想象读,不仅读的形式多、量大,连读的要求也在不断加深,从最初的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最后读出“味道”与“感觉”,学生通过这一层层的读,读出了纳兰性德征程孤独、思念、期盼、伤感的画面,也读出了故园安宁祥和的情景,更读出了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正可谓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感情读;“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读和悟在反反复复的读中学生读出了“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山水兼程,风雪交加的“象”,读出了聒碎乡心梦不成”的乡愁之“意”,读出了境,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读出了心灵的诗意还文字以形象,还文本以画面,还文本以情感,化文境为心境这就是诗歌的意象之美
二、摆脱词句束缚,积累丰富意象诗歌的“象”有不同的组合,对意象进行系统归类,并分析其中隐含的诗意的可能性,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中国诗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大致来说,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有动物意象,植物意象和自然意象三种《静夜思》中的“月”,属于自然意象,这种单一组合的“意象”,表达的意义指向非常明确同一种“物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来以动物意象中的“鸟”为例,通过长时间的文化沉淀,“鸟”意象大致有三种象征意义:
1.具有自然性格的,安静和谐的鸟,也内化为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宁静幽寂的内心体验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2.孤独离群的鸟,也内化为诗人孤独苦闷与思乡的情思如“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唐.杜牧《登乐游原》)
3.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也寓意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惆怅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总结和归纳意象的特征有助于学生找到诗意的突入口,进而完成对诗歌的审美感知教师在引导学生在理解并熟悉诗人及其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完成对意象的理解和初步运用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下面一道题例下面诗句中“鸟”的意象与其他最不相同的一个是()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c.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四句的作者分别是唐朝的王维、孟浩然、常建和柳宗元“王孟诗派”的山水田园诗中,“鸟“被赋予幽静和谐的自然性格,因而学生很容易把这种意象迁移到全诗中,甚至迁移到“王孟”诗歌的其他意象中,如“白云”、“明月”、“清泉”、“绿树”、“青山”等等,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而常建的“鸟”意象飞鸣自乐,把当时佛教寺院的幽静环境和淡泊情志,生动鲜明地反映了出来,与“王孟”的“鸟”有异曲同工之妙;柳宗元的《江雪》是其被贬之后写的,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因而其中的鸟是诗人孤独愁苦的外化所以,在知人论诗的基础上,理解“鸟”这一意象,以及与其他意象组合成的整体意境,有助于学生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三、依托意象勾连生活,促进文化传承如何拉近传统文化和学生的距离,促进学生浸润其中,自觉传承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前面谈到的动物、植物、自然意象,古诗的教学中,我们不能舍弃的是“文化意象,即饱含传统文化的具象事物如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课堂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大胆表达畅谈,你印象中的“春节是怎样的?为何如今的春节少了“爆竹声”,“屠苏酒的来历及其所象征的寓意,进而明确中华传统节日的重要性,更从“爆竹声这一有声表象”,聆听传统节日的热闹非凡及诗中传达的欢乐气氛,感受这种白描手法的意象表达之妙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即可作为此诗的“象”进行深度挖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收集关于茱萸的相关资料,明确其生长季节,为何要以此来缅怀亲人,抠住诗中“遍插茱萸”和“少一人的“多”与“少”对比之意,从而走进诗人内心,挖掘其在这个特殊节日中对家中兄弟的思念之情在中国的古诗中,代表日常生活,传统节日的还有许多,对于此类教学,我们就应在诗句中多走几个来回,由诗中的“象”串联起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某样具体事物,谈一谈自身对此事物的情感感受,那么,由此及彼,诗人的“意”自然体现利用多媒体搭建课堂,将“象”直观呈现在教育心理学中,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及抽象逻辑思维是学生的三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对于幼儿来讲,直观的动作思维较为简单,但到了小学阶段,学生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并由此进阶到抽象逻辑思维这就是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思维能力”了,如何由具体形象思维——“象”,进阶至抽象逻辑思维——“意”,这就要借助多媒体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利用多种音乐,多媒体画面,声像等教学手段,将诗中的“象”直观呈现到学生面前可大致分为两种形式——声象、形象声象的传达,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可以播放琵琶曲给学生欣赏,从而感悟诗中的一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模仿猿啼,感受嘈杂的环境下,李白悠然的心境形象的传达,则相对更为直观,无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颜色冲突蕴含的对春日的喜爱之情,还是《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各不同”的形状差别体现的山峰的险峻,都可以由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呈现,象直接化意,更能加速“意”与“象”之间的迁移总之,新课标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吴校长和柯主任关于意象语文的探究,直指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契合语文课堂的综合性、人文性和多元性在小学语文诗歌的教学中,要学生在知人论诗的基础上,从意象入手,把握意象之间的关联,形成审美的合力,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意境,完成诗歌的审美过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