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十章认知领域的学习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性质区别(简答)*
1.1答()从输入输出看,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止的,其输入与输出的内容相同1而程序性知识是活动的,其输入与输出不同(()从储存来看,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来储存2程序性知识则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储存()从激活与提取看来看,陈述性知识提取速度慢,往往是以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3程序性知识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从学习与遗忘速度来看,陈述性知识学习速度快,忘得也快4程序性知识学习速度慢,遗忘速度也慢()从测量角度看,陈述性知识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5程序性知识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技能可以分为“智慧技能”(也叫智力技能、心智技能或认知技能)和“动作技
1.2能”智慧技能--指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
1.3务的能力动作技能--指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身体协调任务
1.4的能力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都要经历习得、巩固与转化、提取与应用
1.5三个阶段(填空)命题是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位
2.6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他们代表什么
2.7概念-―—符号所代表的具体有共同本质特征的一类事物或性质
2.8概念是有一定结构的,包括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属性和概念实例
2.9概念名称(符号)学习是概念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单选)
2.10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果中可以利用的适当观念可以构成三种关系
2.11答()原有观念为上位的,新知识是下位的--下位学习1()原有观念是下位的,新知识是上位的上位学习2()原有观念和新知识是并列的--并列结合学校3下位学习一一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性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
2.12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构成下位关系,又称类属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或类属学习(采用规一例法)上位学习-一当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性和概括水平上帝
2.13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已有观念构成上位关系,又称总括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上位学习或总括学习(采用例一规法)并列结合学习——当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已有观念既不是类属关系,
2.14也不是总括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时,便产生并列结合学习同化的模式模页
2.
156.类属学习(下位学习)1派生类属(新生的)A相关类属(同属)B新的内容原有的观念新的内容原有的观念.总括学习(上位学习)2新学习的观念原有的观念AA、并列总结学习3新学习的观念原有的观念AB-C-D资料来源更多资料请咨询QQ:67460666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产生式(单选)
3.16学习策略―一是指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和调整,特别是指依据个体学习能
4.17力的差异而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与调整学习策略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而是学习方法的选择、组织和
4.18加工元认知对策略学习所起的作用
4.19答()促进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认识过程、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1()促进学生对学习情境变化的敏感2()诱导学生考虑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选择最佳学习方法3()使得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4元认知的训练方法言语化训练法、他人提问训练法、自我提问训练法
4.20学习策略的分类
4.21()根据学校策略适用的范围来分一般性学习策略和特殊性学习策略1()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来分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2特殊性学习策略是只适用于某种学习材料或某种学习类型或某个学习环节的学
4.22习策略复述一指对学习材料的维持性言语重复或在选择基础上的保留重复
4.23精加工-一是对所学信息附加内容的过程,可以是逻辑上的推理,也可以是对信
4.24息的扩展与延伸,增加已知的例证,补充某些细节,进行某种类推或人为增加意义精加工策略是高效率地获得知识的基本条件之一
4.25学习策略属于程序性知识
4.26教学是发展复述策略的有效途径,教师如何来发展学生的复述策略
4.27答()经常要求学生复述,培养复述习惯1()资料来源更多资料请咨询要求学生掌握多种复述方法2QQ:67460666()对学生的复述要给予引导,不能把复述搞成简单的死记硬背,而应通过复述更3好地了解材料之间的意义、连接、关系或使之变得明显,易于从记忆中恢复()对复述的要求应逐步提高,不能只停留在原内容的重复水平上,应逐步过渡到4有选择性的重点复述()要引导学生更具教材或教师的要求对自己的复述过程进行清晰的认知和调控5记笔记和做笔记,是心理学研究较多的一种精加工技术,威特罗克称之为生成
4.28技术第十一章动作技能的学习与学习的迁移动作技能的特征准确性、动作的速度加快、多余动作的减少、灵活性
1.1练习曲线---是指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应变化的图解
1.2在技能形成中,联系中期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这就是联系曲线上所谓
2.3的“高原期”高原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2.4答()由于这时期成绩提高需要改变旧的活动结果和活动方法,而代之以建立新1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在没有完成这个该找以前,成绩就会处于停顿状态,当经过练习,完成了改造过程,成绩又会提高,所以在高原期之后,曲线又继续上升()由于学生练习的兴趣降低,或者身体状况欠佳如疲劳、疾病等,成绩也会出现2暂时停顿现象学习迁移的种类(简答)
2.5答()从学习迁移的效果划分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1()从学习迁移的顺序划分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2()从学习迁移的水平划分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3()从学习迁移的内容划分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4()从学习迁移的距离划分远迁移和近迁移5资料来源更多资料请咨询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
2.6QQ:67460666c积极影响叫正迁移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叫负迁移
2.7零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不产生影响叫零迁移
2.8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叫--顺向迁移
2.9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一-逆向迁移
2.10现代的认知结构迁移新解释
2.11答()先前学习不仅是指学习课题还包括了过去的经验累积在学习课题时1A,A所得到的最新经验,并不是直接同课题发生相互作用,而是由最新经验影响原有B的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从而间接影响新的学习()在有意义学习与迁移中,所说的过去经验的特征,不是指前后来两个课题在刺2激和反应方面的相似程度,而是指学生在一定知识领域内的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如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等()在学校学习中迁移所指的范围比在实验室条件下严格意义的迁移更广,而且迁3移效果不仅指运用一般原理于特殊事例的能力,还指提高了相关类属,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的能力第十二章品德心理品德--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1.1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的主要方法对偶故事法
2.2皮亚杰将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了四个阶段
2.3答()自我中心阶段(岁),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12-5()权威阶段(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绝对尊敬和顺从外在的权威26-8()可逆性阶段(岁),这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看成38-10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公正阶段(岁),这阶段的儿童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411-12的资料来源更多资料请咨询QQ67460666c柯尔伯格对儿童品德发展的观点
2.5答()儿童的品德发展水平与其思维发展水平直接相联系,由于儿童思维发展存1在着阶段性,因而其品德发展也具有阶段性()提出品德发展具有固定顺序的六个阶段,并认为在所有文化条件下,儿童都是2按同样的顺序通过相应的阶段而发展的()品德发展不是通过直接的生物成熟,也不是通过直接的学习经验,而是通过机3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结构的重新组织这个发展过程而出现的,()个体可能停留在这恶搞固定顺序的某个阶段,但是能够促使他向上进步4柯尔伯格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2.7答()前世俗水平一阶段服从于惩罚的定向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1()世俗水平三阶段社会习俗的定向四阶段秩序和法规定向2()后世俗水平五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3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顺序是
3.10答(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别人”到“自己”123(从“片面”到“全面”4道德情感的发展一般经历着三种水平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
3.11的道德情感第十三章学习动机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
1.1状态归因-一指人们对谈人或自己行为结果的产生原因的知觉或推断
2.2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一海德,后经韦纳等人完善
2.3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论述)
2.4答()远景性学习动机教育与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相结合1()资料来源更多资料请咨询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求知欲2QQ:67460666()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的作用3()科学运用奖励与惩罚4()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5()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6韦纳从内外源、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划分归因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
2.7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第十四章教师心理教师的角色有几种
1.1()教书的角色教学的设计者、教学的执行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1()育人的角色言传育人者、身教育人者、2()管理的角色学生集体的领导者、纪律的监督和维持者3()代理的角色以家长的代理者形象出现在学生的心目中4()研究的角色知识的学习者、教育的研究者5如何评价一位好老师?(论述)
3.5答
一、从教师的教育能力
(1)了解学生的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2()言语表达能力()教学监控能力34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12()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34()良好的性格5
三、教师的教育机智()循循善诱与因势利导()灵活果断与随机应变12()方式多样与对症下药()实事求是与掌握分寸34资料来源更多资料请咨询QQ:67460666第十五章学习的测量与评价测量与评价对学习活动的功能(多选)
1.1答()指导功能(主要争对教师)()学习功能(主要争对学生)12()管理功能(甄选学生编班分组等)()研究功能(对研究人员、教师等来说)34学习测量可分为教师自编测验和标准化测验
2.2标准化测验--是一种经过标准化过程而编制的测验
2.3标准化过程
2.4答()选取有代表性的材料编制测验题目;即题目编制标准化1()规范施测步骤和计分方法;即测验实施标准化2()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建立常模或确定参照标准;即评分标准化3()建立效度和信度等即结果解释标准化4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常模作为解释学生测验分数的参照标准的测验
2.5两种测验的区别与特点(论述)
2.6答()常模参照测验是一种广泛性的调查性测验,着重学生个别差异的测量准则1参照测验是一种具体的诊断性测验,着重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测量()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具有代表性的样组的成绩分配为参照的相对评分准测参照2测验是以教学目标的规定为参照的绝对评分()常模参照测验的成绩表现为正态分布形式,即两端小中间大的形式,也就是说3成绩好的和差的是少数,而中等的是大多数准则参照测验的成绩有可能表现为偏态分布形式,即一边倒,好的和中等的占大多数,差的知识少数()两种测验的题目性质有所不同,前者题目比较广泛,测验内容包括面广,后者4题目则集中在一定的目标之内,但题量可以多些(为校正后的难度系数尸(该项目的备择答案数目)(原来的难度系数)
3.7P KP资料来源更多资料请咨询-1/K-1QQ:67460666c如某项目有个备择答案,求得原难度系数则这个项目的实际难度系数为:4PMT70,P=4*
0.70-1/4-1=
0.60项目区分度--又称项目辨别力,指项目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辨别能力
3.7信度--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表示测量的可靠性
3.8估计信度的方法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内部一致信度
3.9重测信度一用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表示的信度
3.10复本信度--同一组被试接受两个等值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3.11折半信度一对测验按奇数项目、偶数项目或其它标准分成两半,以两半分数之间
3.12的相关系数计算的信度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
3.13答()测验的长度,指的测验项目的数量1()测验项目的质量2()样本的性质3效度一指测验准确地测量出测验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
3.14确定效度的方法即效度的分类很多,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美国心理学会制定的
3.15“教育和心理测验的标准”中所采用的分类方法,他将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三类形成性学习评价一一种确认在某一教学过程中,个人或班级集体的学习能否成
3.16立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当前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存在的困难、问题或缺陷,以便及时矫正,消除困难,保障学习过程处于良性循环终结性学习评价--是在一阶段的教学过程结束时,为了解学生掌握该阶段教学
3.17目标情况所作的评价终结性学习评价的作用(简答)
3.18答资料来源更多资料请咨询()在单元或学期课程终了时,根QQ67460666c1据终结性学习评价认定学分()对本阶段教学情况进行评估2()确定学生升、留级或是否毕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