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经济学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概论课程代码ZX1023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2学时36(理论学时36;实验实践学时0)面向对象经济管理类专业先修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科学的发展观,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处理好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的重大原则问题,围绕着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变化反过来作用于人类这个主线索进行探讨重点探讨人类文明兴衰的环境因素,物资层面上得污染类型、问题及危害,精神层面上引发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以及经济体制与利益导向上的诱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整体的理论框架;2•把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3.形成良好的经济学思维逻辑与思维习惯,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在专业学习中能较好地进行知识迁移;
4.本课程教学内容实证性强,学生能联系身边的案例,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高度来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结症和根源,能提出对策建议,能学以致用
三、课程考核要求L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课程知识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理论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
5.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卷面考试,采取闭卷形式
6.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虹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章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绪论3课时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及变量4课时三人口与经济3课时3课时四人口的基本理论
一、环境的概念
二、人类环境的类型
三、环境的特征
1.环境是一种抗逆性弱的公共品
2.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
四、环境的功能及作用第二节全球环境安全问题
一、问题
1.气候变异
2.臭氧层损耗
3.生物多样性锐减
4.海洋污染
二、环境安全的特征L地位的基础性
5.范围的全球性
6.人类的基本需求性
7.领域的综合性
8.修复的困难性
9.形态的隐蔽性10过程的非线性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1.钟水映、简新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
2.王文军,《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清华出版社,2013年
3.杨云彦、陈浩,《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
4.刘耀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模型与案例分析》,科学出版社,2014年五我国人口发展战略3课时六资源与经济4课时七水资源与经济发展3课时八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3课时九林业资源与经济发展3课时十能源与经济发展3课时十一环境与经济4课时合计36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建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意义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基础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第二节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得研究对象、性质和特征
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以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会关系、协调的运行机理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性质
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特征
1.系统性
2.复合型
3.协调性
4.战略性
5.可持续性第三节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二、系统论方法
1.系统原则
2.整体原则
3.优化原则
三、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四、比较分析法第二章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及变量第一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与生产的科学发展观
一、经济系统内生变量一人口、资源与环境
二、两种内涵区分的价值第二节人口资源环境系统
一、人口资源环境系统结构人口、资源、环境是PRE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是构成经济生态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但他们在经济系统中既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复合体(-)人口子系统与资源子系统的关系
(二)人口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的关系
(三)资源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的关系
二、人口资源环境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三、人口资源环境系统的功能L竞争共生功能4,连锁反馈功能
5.乘补协同功能
6.循环再生功能
7.多样性主导性功能
8.生态发育功能
9.开拓适应功能10最小风险功能第三章人口与经济第一节人口与自然
一、人与自然的物质代谢关系
二、人口发展与经济方式的变迁
三、人口发展的控制与调节
1.人口控制
2.提高人口质量第二节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适度的人口数量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衡量人口适度的经济指标主要有1)经济人口密度2)资源人口密度3)经济效益指标
2.适度人口增长率
二、人口变化与社会发展关系第三节人口经济学理论概述
一、欧洲早期古典经济学家的人口经济思想
二、马尔萨斯的悲观主义人口经济思想
三、长期停滞论的凯恩斯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
四、适度人口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五、人力资本论与新增长理论第四章人口的基本理论第一节人口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一、人口的含义
二、人口的基本特征
1.人口具有自然属性
2.人口具有社会属性
3.人口具有思维属性
4.人口具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
5.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第二节人口类型
一、按照性别划分人口性别构成在人口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性别构成指标一般性别比和性别差异百分比
二、按照年龄可划分为不同年龄组人口年龄时人口自然标志,本身不受社会经济过程的影响,是由人得生理过程所决定的年龄人口的统计有两类分组法
1.规范分组法
2.特殊分组法人口年龄统计指标
1.年龄百分比
2.平均年龄
3.年龄中位数
4.人口系数
5.年龄抚养比
6.老少比
三、按照城乡可划分为城镇和农村人口城乡人口划分的指标是一个重要指标,它充分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及第
二、第二产业发展的状况,反映人口迁移在城镇化过程中得变化状况
四、按照主体和非主体可划分为不同民族
五、按照受教育的程度可划分为不同素质的层次人口
1.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比例
2.15岁以上人口中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比例第五章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第一节目前我国人口状况、模式及结构特征
一、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状况
二、目前我国人口变化呈现的模式
三、目前人口结构的特征
(一)年龄结构转变的特征
(二)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特征
1.性别构成指标性比率性别比性别差异百分比
2.性别结构度量出生时性别比分年龄的性别比死亡人口性别比迁移或流动人口性别比总人口性别比
(三)人口规模庞大与人口持续增长将长期并存第二节人口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总体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未富先老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二)老龄化与健康预期寿命低加深了农村危机
四、文盲及文盲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节人口发展战略选择及措施
一、我国人口的发展战略第六章资源与经济第一节资源的含义及类型
一、自然资源的含义
二、自然资源的类型(-)按自然资源的特征分类
1.耗竭性资源再生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水产资源遗传资源不可再生性资源能重复利用的资源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
2.非耗竭性资源太阳能潮汐能原子能风能大气水能
(二)按照自然资源在生产力系统中得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1.对象型自然资源
2.条件型自然资源
3.非资源型的自然资源
(三)按照自然资源在经济部门中得地位和作用进行分类
(四)按照自然资源的物理用途特征进行分类
(五)按照自然资源的地理特征进行分类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自然资源的系统性
二、自然资源的层级性
三、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四、自然资源的区域性
五、自然资源的变动性与稳定性
六、自然资源的多功能性
七、自然资源的全球性第三节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一、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得地位与作用(-)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1.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2.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或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国家或地区劳动分工、经济发展的特点、方向和劳动生产率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自然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
(三)利用自然资源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二、自然资源影响经济的形式(-)自然资源对经济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
1.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区域的专门化和综合发展城市的位置
2.间接影响
(二)自然资源时空组合对经济的影响第七章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
一、水资源的概念
二、水资源的范畴和内容
三、水资源是一种再生资源
四、水资源的主要功能第二节中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功能、中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1.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
2.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平衡
3.水量年内分配不均
4.水能资源丰富,但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二、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
三、水是生态旅游经济新兴产业的重要资源第三节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影响
一、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二、建立一个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及其机构
三、实施宏观调控的节水产业结构政策
四、运用市场调节手段促进节约用水
五、实施技术性控制对策,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技术控制对策
1.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2.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第八章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土地资源的概念和特征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
二、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土地的自然属性
1.土地资源是不能被创造与替代的
2.土地的位置是固定的
3.土地属于可更新的资源,能永续地利用二土地的经济属性
1.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
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3.土地适应市场的缓慢性三土地的社会属性
1.依附地权的政治社会权利的社会行为
2.土地的储蓄银行的社会行为第二节我国土地资源缩减状况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一、我国土地资源缩减状况-耕地迅速减少二耕地锐减的原因
1.生态退耕
2.建设占用耕地增加
3.农业结构调整占用部分耕地
(三)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毁坏耕地
二、耕地减少所带来的影响第三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土地生产力布局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定义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
三、土地生产力的布局
(一)土地生产力布局是全局性战略任务(-)土地生产力布局是长远性战略任务
(三)土地利用的指标体系第九章林业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森林资源的功能及其发展战略意义
一、森林资源的重要功能
1.增加降雨
2.涵养水源
3.防风固沙
4.利于动物生态
二、林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三、我国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及特点
(一)我国森林资源种类丰富
(二)我国森林资源类型的分布和基本特点
(三)我国森林资源的不利特点
1.森林覆盖率低,资源少
2.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
3.森林林种结构不合理
4.森林生长率低,生产量小第二节我国森林资源危机及其原因
一、制约森林资源发展的因素
二、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退化第三节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加速发展生态林,加大政府投入
二、综合治理生态极端脆弱区
三、利用碳交换机制发展生态林
四、实行林业轻税薄赋政策第十章能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能源的概念及类型
一、能源的概念
二、能源的分类(-)按照能源的形成和来源
1.太阳能
2.地热能
3.核能
4.潮汐能
(二)按能源成因,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1.一次能源
2.二次能源
(三)按能源能否再生,可分为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1.再生能源
2.非再生能源
(四)按应用情况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1.常规能源
2.新能源第二节中国能源状况、特征及安全问题
一、中国能源状况与特征
(一)常规能源资源的现状与特征
1.煤炭资源
2.石油天然气资源
3.水能资源
(二)新能源资源的状况与特征
1.新能源的种类
2.新能源开发利用状况
二、中国能源的安全问题
1.能源总储量不低,但人均储量少
2.人均消耗量低
3.能源短缺
4.技术经济因素制约能源储量
5.能源资源地理分布不均
6.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合理
7.能源供应不足与浪费并存
8.农村商品能源供应极少第三节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措施
一、能源安全发展战略及措施第十一章环境与经济第一节环境的概念、特征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