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9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一)葱窝记方孝孺.士之可贵者,在节气不在才智天下未尝无材智之士,而世之乱也,恒以用才骋智者驰鹫太过,钓奇窃名以悦其君,卒致无穷之祸;而气节之士不与焉气节者偃蹇可畏,而才智者聪慧可喜可喜者,易以成功,亦易以致乱;欲制祸乱于未萌之先,非得可畏者而任之,不可也汉汲长孺、吴张子布辈,皆负气自高,昌言倨色,不少屈抑以取合当世,视人君之尊不为之动,遇事辄面争其短,无所忌此皆流俗所谓慈人也,而朝廷恒倚之以为重,狐鼠之盗瞄其进退以为恭肆,彼岂用区区之才智以服人哉!人望而惮之,以其节之足尚也国家可使数十年无材智之士,而不可一日无气节之臣譬彼甘脆之味,虽累时月不食,未足为病;而姜桂之和,不可斯须无之人君无可畏者在其侧,欲无危败难矣余少慕古之熊者,欲起长孺、子布与之交而不可得,则思博交海内之士以观其所存谓余为慧者有矣,而慕乎慧者未始或见,岂节义之士独少于今之时乎抑遇合之术固有不同也今也天子惩近代之弊,立谏铮,风厉在位,俾得言事,诚得意者出以应其求,则治道可冀矣同邑潘君伯理甫,年七十余,而以熊名其窝,岂慕长孺辈者乎?于其名可从而知其志,惜其老而不获见于用也然有志者不累乎用舍,居乎家、行乎乡,与用邦国奚异焉?使长孺、子布为布衣,亦将闻于时、传于后,其肯泯然与庸众人等乎!君居其名、师其道,言论事为必有卓乎越于世者,是亦余之所慕者也,愿造君之窝而相与论之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皆负气自高,昌言倨色负气:恃其意气B.以其节之足尚也尚:同“上”,上升C.今也天子惩近代之弊惩:戒止D.君居其名、师其道师:学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居乎家、行乎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而以熟名其窝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虽累时月不食,未足为病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D.岂节义之士独少于今之时乎以其无礼于晋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鳌断嬖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3分)
②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3分)【答案】
1.C(恨:遗憾)
2.D(之结构助词,的/代词,它;者……的人/……的地方;其指示代词,那/副词,表推测;以介词,拿)
3.C(
①是客人所说的话;
③是郡里的人知道我来到这里,非常喜悦;
⑥是作者的身世状况)
4.A(文章开头并没有作者的所见)
5.⑴(4分)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
(五)廉耻[明]顾炎武吾观三代
①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雕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
②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
③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日“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日礼将,二日力将,三日止欲将”《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日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杜子美诗“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观《唐书》,言王泌为武灵节度使,“先是土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墙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蕃人知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为患,由泌之疑货
④也!”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得此意者,郢书燕说
⑤,或可以治国乎!(选自《日知录集释》,略有删节)【注释】
①三代夏、商、周
②《颜氏家训》北齐学者颜之推的著作
③《小宛》相传是大夫遭遇乱世,兄弟相戒以图免祸的诗
④疑货贪污纳贿
⑤郢书燕说比喻牵强附会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弃礼义捐廉耻捐舍弃B.上马二十匹上优质C.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率大都D.自是朔方御寇不暇暇空闲
2.下列四组的行为,全部能够表现“本于廉耻”的一组是()(3分)
①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
②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
③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
④可以死易生
⑤悉以金、马还之
⑥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A.
①③⑤B.
①③⑥C.
②④⑤D.
②④⑥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借《颜氏家训》中颜之推讲述齐朝士大夫教育儿子的故事,表达了反对孩子做官的观点因为在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的时代,即使官职达到了卿相的级别,也是难以被认同的B.作者引用《吴子》、《尉缭子》的文句,是为了说明礼义廉耻对于军队建设的重要性知耻,能激发将士们或战或守的斗志;知慈孝,能让将士们明白用牺牲换取生存的意义和价值C.在作者看来,边境外族虽然看重财物,但也尊重清廉的官吏边关守将能否像张奂一样不贪求财货、正直廉洁,不仅影响到威望的树立和教化的弘扬,还会影响到边疆局势的发展D.作者在文中强调了廉耻与国运的密切关系,廉耻泯没,国族亦随之沦亡因此,虽然作者在文末说的廉耻之意或可以治国是牵强附会之说,其实蕴藏着他强烈的期许和深深的痛惜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使金如粟,不以入怀(3分)
(2)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3分)【答案】
1.B(_E动词,送上,献上)(3分)
2.C(
①齐朝士大夫的行为正是不知耻的;
⑥蕃人修桥筑城的行为与“廉耻”无关)(3分)
3.A(作者并没有反对孩子做官,而是反对凭借献媚升官;官至卿相难被认同之说亦无根据)(3分)
4.
(1)即使(假使)送我的金子多得如粟米,我也不放进我的口袋(使、以(之)各1分,语言通顺、大意对1分)
(2)都被节度使派人暗暗地运走,投入河流,桥始终没有造成(“为”1分、省略句1分,语言通顺、大意对1分)【译文】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被抛弃,廉耻被损在一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凛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风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鸡鸣,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实在未尝没有独具卓识的清醒者啊!最近读到《颜氏家训》上有一段话说“齐朝一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一个儿子,年已十七岁,颇能写点文件书牍什么的,教他讲鲜卑话,也学弹琵琶,使之稍为通晓一点,用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处受到宠爱我当时低头不答怪哉,此人竟是这样教育儿子的!倘若通过这些本领能使自己做到卿相,我也不愿你们这样干”哎!颜之推不得已而出仕于乱世,尚且能说这样的话,还有《小宛》诗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吗?古人治军的原则,没有不以廉耻为本的《吴子》说“凡是统治国家和管理军队,必须教军民知道守礼,勉励他们守义,这是为了使之有耻当人有了耻,从大处讲就能战,从小处讲就能守了”《尉缭子》说“一个国家必须有慈孝廉耻的习尚,那就可以用牺牲去换得生存”而太公对答武王则说“有三种将士能打胜仗,一是知礼的将士,二是有勇力的将士,三是能克制贪欲的将士”《后汉书》上记载张奂任安定属国都尉,“羌族的首领感激他的恩德,送上马二十匹,先零族的酋长又赠送他金环八枚,张奂一起收了下来,随即召唤属下的主簿在羌族众人的面前,以酒酹地道即使送我的马多得像羊群那样,我也不让它们进马厩;即使送我的金子多得如粟米,我也不放进我的口袋把金和马全部退还羌人的性格重视财物而尊重清廉的官吏,以前的八个都尉大都贪财爱货,为羌人所怨恨,直到张奂正直廉洁,威望教化才得到了发扬”唉!自古以来,边疆局势的败坏,岂有不从贪求财货开始的吗?杜甫诗说“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有一种刻本作“廉耻将”诗人本来的意思,未必想到这点但我读《唐书》,讲到王泌做武灵节度使时,以前吐蕃人想造乌兰桥,每次在河边岸上事先堆积木材,都被节度使派人暗暗地运走,投入河流,桥始终没有造成吐蕃人了解到王似贪而无谋,先重重地贿赂了他,然后加紧赶工造成了桥,并且筑了小城防守从此以后北方防御来寇的战事就没完没了,至今还成为边患,都是由于王他的贪财引起的所以贪财的人作将帅,便使得边关到夜间也洞开着无人防守懂得这个道理,即使是郢书燕说式的穿凿附会,或许也可以治国吧!
(六)所好轩记【清】袁枚所好轩者,袁子藏书处也袁子之好众矣,而胡以书名?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其胜群好奈何日袁子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硅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而又何以书独名?日色宜少年,食宜饥,友宜同志,游宜清明,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过是欲少味矣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无勿宜也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虽然,谢众好而昵焉,此如辞狎友而就严师也,好之伪者也毕众好而从焉,如宾客散而故人尚存也,好之独者也昔曾皙嗜羊枣,不嗜脍炙也
①,然谓之嗜脍炙,曾皙所不受也何也从人所同也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余幼爱书,得之苦无力今老矣,以俸易书,凡清秘之本,约十得六七患得之,又患失之苟患失之,则以“所好”名轩也更宜(袁枚《所好轩记》)【注释】
①脍炙烤肉
22.(1分)第一段的运用了排比和的修辞手法
23.(2分)文中画线句的作用是
24.(2分)作者“好书”的理由有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25.(3分)从全文看,“所好轩”得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
26.(3分)书籍并非作者一人所好,而他却说自己“好书从独”,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
1.设问(1分)
2.引用曾皙好吃羊枣而不吃烤肉的典故(1分)说明自己好书的独特与他人众好不同(1分)
3.
(1)众好皆有消长之时,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只有好书不受限制,无有止境(或“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无勿宜也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⑵众好与他人无异,其乐趣为人人所共有只有好书属个人独特之精神体验,他人无法替代(或“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
4.⑴“所好轩”是作者藏书的地方⑵书是作者最大而独特的“所好”⑶“所好轩”有用俸禄买来的珍贵书籍;现在老了就怕丢失了所收藏的书
5.作者对书籍的爱好贯注了个人全部的志趣和精神体验,包含他对世界、对人生独到的看法和态度,这是他人无法相比或替代的(2分),“好书从独”也体现了作者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对自我人生的思考(1分)
(七)哭庵传【清】易顺鼎哭庵者,不知何许人也其家世姓名,人人知之,故不述哭庵幼奇惠,五岁陷贼中,贼自陕、蜀趋员E、襄,以黄衣绣褓缚之马背,驰数千里遇蒙古藩王大军,为骑将所获,献俘于王哭庵操南音,王不能辨,乃自以右手第二指濡口沫书王掌王大喜日“奇儿也!”抱之坐膝上,趣召某县令使送归十五岁为诸生,有名十七岁举于乡所为诗歌文词,天下见之,称日才子巳而治经,为训诂考据家言;治史,为文献掌故家言;穷而思反于身心,又为理学语录家言然性好声色,不得所欲,则移其好于山水方外,所治皆不能竟其业年未三十而仕,官不卑,不二年弃去;筑室万山中居之,又弃去综其生平二十余年内,初为神童,为才子,继为酒人,为游侠少年为名士,为经生,为学人,为贵官,为隐土,忽东忽西,忽出忽处,其师与友谑之,称为神龙其操行无定,若儒若墨,若夷
①若惠
②,莫能以一节称之为文章亦然,或古或今,或朴或华,莫能以一诣绳之要其轻天下、齐万物之性,非尧舜、薄汤武之心,则未尝一日易也哭庵平时谓天下无不可哭然未尝哭虽其妻与子死不哭及母没而父在不得渠
③殉则以为天下皆无可哭,而独不见其母可哭于是无一日不哭,誓以哭终其身,死而后已因自号日“哭庵”【注释】
①夷伯夷
②惠柳下惠
③渠通“遽”,立即
1、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趣召某县令使送归一一趣急忙B、十七岁举于乡一一举推举C、忽东忽西,忽出忽处一一处隐居D、莫能以一诣绳之一一绳衡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誓以哭终其身一一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B、为骑将所获一一耳得之而为声C、穷而思反于身心一一善假于物也D、而独不见其母可哭一一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易顺鼎,别号“哭庵”,此文为自传既是自传,便少了许多为文的羁绊,在
二、三两节介绍自己时,语含戏谑,自夸中透出自嘲B、第三节用语简省,短句连用,句式工整,节奏明快,音韵爽利,将哭庵才华横溢、率性放诞的“神龙”形象描述得淋漓尽致,谐趣横生C、易顺鼎自号“哭庵”,所以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一贯坚持认为“天下无不可哭”因而“无一日可哭”,这恰恰举是才子至性至情的表现D、文章先叙再议后解说既概述人物主要生平,又对人物自圈自评,结尾道破“哭庵”一名的由来结构合理,短小精洁,是传记的佳作
4、为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5分)哭庵平时谓天下无不可哭然未尝哭虽其妻与子死不哭及母没而父在不得渠
③殉则以为天下皆无可哭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则移其好于山水方外,所治皆不能竟其业(3分)
(2)非尧舜、薄汤武之心,则未尝一日易也(3分)【答案】
1.B
2.D
3.C
4.哭庵平时谓天下无不可哭/然未尝哭/虽其妻与子死不哭/及母没而父在/不得渠殉/则以为天下皆无可哭
5.
(1)就转移他的爱好到游山玩水和世外隐居上,所研究的学问都不能完成
(2)指责(反对)尧舜、轻视汤武的心,(他)就不曾有一天改变过
(八)陶庵梦忆序【明】张岱
①陶庵
①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骇骇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②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费报踵,仇簪履也
②;以衲报裘,以芭报太希,仇轻媛也;以蕾报肉,以粉报粮,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增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③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
③,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忤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④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日“得是梦便好!”一寒土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日“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⑤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
④,又是一番梦吃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拓二王
⑤,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
⑥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注释】
①陶庵张岱,号陶庵,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等
②以笠报颅,以董报踵,仇簪履也以竹笠作为头的报应,以草鞋作为足跟的报应,用来跟以前享用过的华美冠履相对
③黍熟黄粱,车旋蚁穴从黄粱梦、南柯梦中醒来
④雕虫小技巧,这里指写作
⑤卢生遗表,犹思摹拓二王《邯郸记》中卢生临死时说要留下自己的书法卢生书法学的是王羲之、王献之
⑥名根产生好名这一思想的根性
1.从第
①段可看出张岱“国破家亡”后的生活状况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分析第
②段写作特色及其作用(3分)
3.第
④段写“脚夫”、“寒土”的用意是(2分)
4.对第
③段画线句理解的正确一项是()(2分)A.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是另外一种年谱的写法;也不按门类编排,以与《志林》相差别B.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以与年谱相异;也不按门类编排,以与《志林》相差别C.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是另外一种年谱的写法;也不按门类编排,相当于另外的《志林》D.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以与年谱相异;也不按门类编排,相当于另外的《志林》
5.联系全文,说说张岱的“痴”表现在哪里?(3分)【答案】
1.(2分)避居山中(1‘),经常断炊
(1)
2.(3分)连用七个排比句,节奏短促,一气呵成(1’);今昔生活的对比(1‘),使作者对盛衰荣辱巨大反差顿生因果轮回的惋叹(1‘)
3.(2分)西陵脚夫“惟恐其非梦”,而中试寒士则“惟恐其是梦”,虽然愿望不同(1’),但作为痴人的本质和作者是一样的
(1)o
4.(2分)B
5.(3分)把五十年来的盛衰荣辱看成人生大梦一场(1’);通过写作来追忆往昔,慰藉自己
(1);还想着要把文章流传后世
(1)O【译文】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披头散发进入山中,形状可怕地变成了野人亲戚朋友一看到我,就象看到了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我写了《自挽诗》,
3、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士之可贵者,在节气不在才智”的一组是()(3分)
①恒以用才骋智者驰鹫太过
②皆负气自高,昌言倨色
③狐鼠之盗瞄其进退以为恭肆
④欲起长孺、子布与之交而不可得
⑤有志者不累乎用舍
⑥立谏浮,风厉在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⑤D.
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一开篇便提出“士之可贵者,在节气不在才智”可谓振聋发陨、先声夺势,也定下了全文激昂的基调B.作者对流俗所谓的“熟人”作了定义,他们不取合当世,不阿附权贵,遇到事情就争论不休C.作者表明仰慕古之觥者的心迹,表达了欲与“长孺”、“子布”结交而不可得的遗憾.最后,表达了对同乡的赞美之情,并且想要造访倾谈D.作者以“甘脆之味”、“姜桂之和”来分别喻“材智之士”和“气节之臣生动而形象地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别有韵味而又富于理趣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恒以用才骋智者驰鹫太过,钓奇窃名以悦其君,卒致无穷之祸(4分)
②诚得慧者出以应其求,则治道可冀矣(3分)
③于其名可从而知其志,惜其老而不获见于用也(3分)【答案】I.B.尊重
2.A
3.C
4.B.遇事辄面争其短,无所忌
5.
(1)常常因为运用才智的人奔跑追逐的太快了,(他们)谋求奇异的事情窃取名声,用来取悦君王,最终招致无穷的祸患(以,用,悦,卒,致)
(2)果真能得到憩直的人出来相应他的请求,那么国家大治就可以希望了.(诚,治,冀)
(3)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他的志向,可惜他到了晚年还不能被任用.【译文】君子的可贵之处在于气节的伟大而并非才智的出众天下不曾缺少有才智的人,但当社会秩序混乱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才智过人的人为了取得名利而苦思冥想,寻求新鲜奇异屡次想自杀,但因《石匮书》未写完,所以还在人间生活然而瓮中经常无米,不能煮饭疗饥我这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老实在是饿死的,说他们不愿吃周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由此而想到以前生长于王、谢之家,很享用过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果报以竹笠作为头的报应,以草鞋作为足跟的报应,用来跟以前享用过的华美冠履相对;以衲衣作为穿皮裘的报应,以麻布作为服用细葛布的报应,用来跟以前又轻又暖的衣服相对;以豆叶作为食肉的报应,以粗粮作为精米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美好食品相对;以草荐作为温暖床褥的报应,以石块作为柔软枕头的报应,用来跟温柔之物相对;以绳枢作为优良的户枢的报应,以瓮牖作为明亮的窗的报应,用来跟干燥高爽的居室相对;以烟熏作为眼睛的报应,以粪臭作为鼻子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享受香艳相对;以跋涉路途作为脚的报应,以背负行囊作为肩膀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轿马仆役相对以前的各种罪案,都可以从今天的各种果报中看到在枕上听到鸡的啼声,纯洁清静的心境刚刚恢复因而回想我的一生,繁华靡丽于转眼之间,已化为乌有,五十年来,总只不过是一场梦幻现在黄粱都已煮熟,车子已从蚁穴回来,这种日子应该怎样来打发?只能追想遥远的往事,一想到就写下来,拿到佛前一桩桩地来忏悔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以与年谱相异;也不按门类排比,以与《志林》相差别偶而拿出一则来看看,好象是在游览以前到过的地方,遇见了以前的朋友,虽说城郭依旧,人民已非,但我却反而自己高兴我真可说是不能对之说梦的痴人了以前西陵地方有一个脚夫,为人挑酒,不慎跌了一交,把酒坛子打破了估计无从赔偿,就长时间呆坐着想道“能是梦便好!”又有一个贫穷的书生考取了举人,正在参加鹿鸣宴,恍恍忽忽地还以为这不是真的,咬着自己的手臂说“别是做梦吧!”同样是对于梦,一个唯恐其不是梦,一个又唯恐其是梦,但他们作为痴人则是一样的我现在大梦将要醒了,但还在写作,这又是在说梦话了因而叹息具有慧业的文人,其好名之心真是难改,正如卢生在邯郸梦已要结束、天就要亮的时候,在其遗表中还想把其摹榻二王的书法流传后世一样因此,其一点名根,实在是象佛家舍利子那样坚固,虽然用猛烈的劫火来烧它,还是烧不掉的
(九)吴昌硕墓志铭【清】陈三立丁卯岁之十一月六日,安吉吴先生卒于沪上居沪土大夫与其游旧诸门弟子,及海东邻国游客侨贾慕向先生者,类相率奔走吊哭盖先生以诗书画篆刻负重名数十年其篆刻本秦汉印玺,敛纵尽其变,机趣洋溢;书摹猎碣,运以铁钩锁法;为诗至老弥勤苦,抒掳胸臆,出入唐宋间健者;画则宗青藤、白阳,参之石田、大涤、雪管迹其所就,无不控括众妙,与古冥会,划落臼窠,归于孤赏其奇崛之气,疏朴之态,天然之趣,毕肖其形貌,节概情性以出故世之重先生艺术者,亦愈重先生之为人先生讳俊卿,字昌硕,后以字行,缶庐、苦铁咸所自号,浙江安吉人也少遭寇乱,所居村屠杀,编户几尽祖母氏严、母氏万并弟妹及聘妻章氏皆殉之先生持父转徙,亦屡脱于濒死由是茹痛习苦终其身既补诸生,贫困甚,乃出为小吏江苏,寻晋直隶州知州,摄安东令,一月即谢去久留吴会,尽交当世通雅方闻擅艺能之彦,于杨叟觇,任叟颐磋磨尤笃晚岁转客沪上,艺益进,名益高日本人士争宝其所制,挹其风操,至范金铸像,投置孤山石窟,为游观胜处前此遇中国名辈所未有也先生内峻洁而外和易,洒然物象之表,别蕴神理老病聋,然接对宾友,恣谈不倦复数结侣入歌场,危坐端视,默揣节奏低昂,曲终而后去既鬻艺,播闻海内外,求索者相属弗绝先生不忧贫,遂时推所获恤交游戚党客有过,述市人鉴赏择取,类以耳为目,颇怪之先生笑曰“使彼果皆用目者,吾曹不几饿死耶?”虽戏语,亦可窥见先生不自护其能而矜所长也先生卒年八十有四岁壬申某月日,归葬杭州塘栖之超山曾祖讳芳南,国子监生;祖讳渊,举人,官海盐教谕;考讳辛甲,举人,截取知县所聘章恭人已死寇难,乃娶施恭人,精勤慈俭,能佐先生成其志,前先生十年卒子育、涵、迈女一,育殛涵出为从父后,能刻印与绘事迈及妇、女并工篆隶,互传先生一艺以自名著《缶庐诗》若干卷,《别集》若干卷,《缶庐印存》若干卷先生卒之岁逢重九,尚集群流为登高之会酒罢,揖别先生层楼上,对之竦然,若古木,若瘦藤寒石,缥渺出霄光霞气中也未几而先生死矣(节选自《散原精舍文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迹其所就迹考察B.尽交当世通雅方闻擅艺能之彦彦有才学、德行的人C.危坐端视危高D.吾曹不几饿死耶曹辈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昌硕年少经历寇乱,一生都饱含痛苦,老时又多病耳聋,但他仍不改生活情趣,而且能够救济别人B.吴昌硕艺术创作,既能向古今人学习,又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表现出自己的节操性情C.吴昌硕的很多作品虽然被外国人当做珍宝,荣誉超过了很多中国名人,但他并不夸耀自己的才能D.吴昌硕的妻子能协助他完成志向,他的子女继承了他艺术的创作技艺,篆书隶书的成就甚至超过了他
3.概述第三段中吴昌硕“为世所重”的原因(3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诗至老弥勤苦,抒掳胸臆,出入唐宋间健者(3分)
(2)乃出为小吏江苏,寻晋直隶州知州,摄安东令,一月即谢去(4分)
(3)既鬻艺播闻海内外,求索者相属弗绝(3分)
(十)游龙门记薛瑁
①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皆峦危峰,横出天汉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神禹疏凿之劳,于此为大由东南麓穴岩构木,浮虚架水为栈道,盘曲而上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多石少土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突走连结,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
②,形状毅然,若壮夫离立,相持不相下宫门西南,一石峰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绝顶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餐蹙
③为之倚阁门俯视,大河奔湍,三面触激,石峰疑若摇振北顾巨峡丹崖翠壁生云走雾开阖晦明倏忽万变西侧连山宛宛而去东视大山,巍然与天浮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烟村雾树,风帆浪舸,渺茫出没,太华、潼关、雍豫诸山,仿佛见之盖天下之奇观也下磴,道石峰东,穿石崖,横竖施木,凭空为楼楼心穴板,上置井床辘护,悬^
④汲河凭栏槛,凉风飘泗,若列御寇驭气在空中立也复自水楼北道,出宫后百余步,至右谷,下视窈然东距山,西临河,谷南北涯相去寻尺,上横老槎为桥,港步以渡谷北二百步,有小祠,扁日后土北山陡起,下与河际,遂穷祠东,有石龛窿然若大屋,悬石参差,若人形,若鸟翼,若兽吻,若肝肺,若疣赘,若悬鼎,若编磬,若璞未凿,若矿未炉,其状莫穷悬泉滴石上,锵然有声龛下石纵横罗列,偃者,侧者,立者,若床,若几,若屏,可席,可凭,可倚气阴阴,虽甚暑,不知烦^
⑤;但凄神寒肌,不可久处,复自槎桥道由明德宫左,历石梯上东南山腹有道院,地势与临思阁相高下,亦可以眺望河山之胜遂自石梯下栈道,临流观渡,并东山而归时宣德元年丙午,夏五月二十五日同游者,杨景瑞也【注释】
①薛瑁1389~1464河津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字德温,号敬轩,明学者、文学家明成祖永乐十九年中进士,历仕几朝,官至礼部右侍郎宣宗时授御史因性刚直,不阿谀权贵,忤逆宦官王振,下狱论死罪,不久获释英宗时拜礼部右待郎,兼翰林学士,入阁参与机要政务,能诗善文,风格淡雅卒谥“文清”学宗程朱,属河东学派,有《薛文清集》、《读书录》等著作
②偃蹇yanjian:傲然挺立的样子
③整嬖zhdupi用砖砌成
④幺裔ju井绳
⑤烦^yu烦闷燥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制规模
8.若璞未凿,若矿未炉,其状莫穷炉冶炼C.北顾巨峡,丹崖翠壁顾仔细端详D.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濒靠近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用上下的观察角度的一组是3分
①下磴,道石峰东,穿石崖
②东视大山,巍然与天浮
③遂自石梯下栈道,临流观渡,并东山而归
④东西皆峦危峰,横出天汉
⑤浮虚架水为栈道,盘曲而上
⑥西侧连山,宛宛而去A.
②③⑤B.
①④⑥C.
①③⑤D.
③④⑤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用奇峭粗犷的笔触,勾勒出临思阁纵览所见景象的浩茫,气势的宏伟,境界的开阔;而对石龛等诸石形状的描写,却又极细腻、生动B.这是一篇用大笔写大景的游记,作者着眼的不是一草一木、一水一石,而是景物的概貌,用大刀阔斧的写法,几笔便勾勒出来,不在形的惟妙惟肖,而在神韵和气势C.在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中,作者用粗线条的笔触勾勒了龙门山峰峦层叠高峻,河岸险恶,并描写了攀登禹庙所特有的奇险途径,令人如临其境D.本文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游览路线的交代十分清楚,段落层次之间衔接紧密,不仅使文章的各个部分构成有机的联系,而且使文章的记叙线索清晰、记叙对象的转换十分突出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秋凳为之(3分)
(2)北山陡起,下与河际,遂穷祠东,有石龛窿然若大屋(3分)【答案】
1.【思路点拨】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答案】C【解析】根据语境,“顾”应为“回头看”
2.【思路点拨】了解高考文言文筛选信息题中干扰项的常见陷阱,把握命题规律,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排除错误,筛选正确答案考题中常见的陷阱有三种
①暗换对象,
②进程混乱,
③答非所问【答案】A【解析】
①说的是下山的路线第
④句从外观的角度写龙门山;第
⑥句从远景的角度描写龙门山周围的自然风光
3.【思路点拨】依据标准,找到选项中每句话的出处,结合上下文理解语句的意思,然后与题干要求相对照,逐一排查,最后做出选择【答案】C【解析】文章首段用粗笔勾勒,第二段则是具体而细致的描写
4.【思路点拨】文言文中常出现借一定语境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的现象,为使译文准确、通顺,翻译时应将某些省略了的成分先补上,然后再翻译【答案】1顶峰上有座临思阁,因为山高风大,没法使用木料,全部用砖头砌成2北山山峰笔陡地高起来,山根一直连到河边,于是走尽了后土祠东边的山路,有座山洞,空荡荡像一间大厅【解析】注意重点词语“以”、“际”、“穷”等的翻译及“木”、“鳌嬖”、“之”、“顾”词类活用的翻译【译文】出河津县县城西门,向西北走过三十里地,就到达龙门山山脚下东边和西边都是层层的山冈和高高的山峰,横排着直插向云霄黄河从西北方的山峡里冲来,到了这儿,山脉中断了,河水流过来两岸的陡岩面对面地竖立着,伟大的夏禹疏导开凿的功劳,在这儿显得最突出从东南山根起在岩石上凿出洞眼、架起木桩,在河水上面凌空搭成一条栈道,盘旋着往山上去靠河边有块开阔平坦的地面,够得上两三亩方圆,石头多,泥土少居中有座禹王庙,叫做明德宫,规模十分壮丽到大殿前参拜,默念到夏禹的丰功伟绩,肃然起敬了好半天院子里有好多青松和叫不出名字的树木,树根排开岩石泥土,突起延伸,互相连结着,稀疏的枝条和稠密的叶子接搭着遮住阳光,树皮树干苍老挺直、一股高傲劲儿,形象很坚定的样子,好像一些勇士各据一方,争持着不肯让步庙门外西南面有一座石头山峰,孤零零地从河心里高高插起踏着石头台阶,登上了顶峰顶峰上有座临思阁,因为山高风大,没法使用木料,全部用砖头砌成从阁门口向下看,黄河激流翻滚,向三面冲击振荡,叫人疑心石头顶峰也像在晃动掉头向北看那巨大的峡谷,朱红的岩石,苍翠的石壁,吐出云朵,飘过烟雾,散开就满明朗,合拢马上阴暗下来,一会儿工夫千变万化西面是山连着山曲曲折折延伸过去向东望那座最大的山,黑压压的和天一样高向南见到浩荡的河流、汹涌的波浪,石头岛屿和沙滩地,高高的平原和断缺的河岸,烟雾笼罩的村庄和树林,那风里的满帆和浪里的大船,隐隐约约地出现了又不见了华山、潼关以及陕西、河南的许多山,好像都在眼前真是天底下少有的景致啊!顺着山路,从顶峰东面下山有一处凿开石崖,用木头交叉架搭,悬空造起一座水楼水楼中心在地板上开了个洞,洞上安着井架和绞车,挂下一根绳索向河里打水倚靠在那栏杆边,清凉的风飘洒过来,就像传说里列御寇驾着天风在半空中站着又从水楼北边沿着山路往禹王庙后面走过一百多步,就到了右面山沟边,向下面望,深得望不见底东边背靠大山,西边面对黄河,山沟从南到北离开丈把远,上面横搭着一根老树桩,算是桥梁,脚尖挨脚跟地走过桥去山沟北面二百步光景,有座小庙,匾上写着“后土祠”北山山峰笔陡地高起来,山根一直连到河边这就走尽了后土祠东边的山路有座山洞,空荡荡像一间大厅倒挂着的石钟乳长长短短,有的像人形,有的像鸟翅膀,有的像兽嘴,有的像肝脏肺脏,有的像赘瘤,有的像古鼎拖着三只脚,有的像一整套的编钟,又像玉坯子还没有车开,又像矿石还没有下熔炉,它的形状真没法说齐全高处的泉水滴在石头上,咚咚地发出响声洞下面石块横七竖八地散布着,卧倒的,歪斜的,竖起的;像床铺的,像茶几的,像屏风的,可以坐,可以扶,可以靠洞里气候凉阴阴的,即使是大伏天,也不觉得闷热,只叫人心神感到凄清、肌肉里透着寒意,不能够多耽搁重又打老树桩桥上走过明德宫左边,踏着石头台阶上去东南山腰上面有座道院,地势跟临思阁高低差不多,也可以从那儿远望到黄河和龙门山一带的好风景这就从石头台阶下来走向栈道,到黄河边上看了往来的渡船,才沿着东山回去时间是宣德元年五月二十五同游的人有杨景端
(十一)与王昆绳书【清】方苞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团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父亲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肋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院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
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每念兹事,如沉痛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傍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义笃而辞质笃深厚B.得归省视省问候C.会合不可以期期期待D.惟各勖励以慰索居勖勉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苞以十月下旬至家斧斤以时入山林B.团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外无期功强近之亲C.穷经而著书去今之墓而葬焉D.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今君乃亡赵走燕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4分)
(2)每念兹事,如沉痛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彳旁徨(4分)
4.文章是方苞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当时作者第二次落第,心情非常抑郁文中作者向好友倾诉了哪些心情?请简要概括(4分)【答案】
1、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理解)【解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会合不可以期”意思是“以后的相聚会和是难以约定的”,“期”在这里是“约定”的意思
2、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理解)【解析】D.两句的“乃”均表转折,竟然、去h A.第一句的“以在;第二句的“以”,介词,按照B.第一句的“之”代词,指上面提的庄子、陶潜;第二句的“之”结构助词,的C.第一句的“而”连词,表并列;第二句的“而”连词,表修饰
3、
(1)梦中时常见到兄长你与褐甫抵掌言谈,新老朋友嬉笑欢呼的情景,醒来(每每)就增添离群索居的伤感(4分)
(2)每想到这事,就好像身上附着不治的重病,半夜起来,绕着屋子彷徨不已(4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解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逐字落实;用五字法(留、换、册h补、调)翻译保留原文表名称的词;将古文单音节词转换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古意转换为今意;删掉不需要翻译的虚词;补出省略成分;调整倒装句语序一般为直译
4、分别以后的离索之感;欲做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川观而不得的遗憾;韶光流逝,时不我待的失措感、落寞感、无助感;“不敢一刻自废”的进取之意(4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B(理解)【解析】文本中信息较杂,需要根据问题核心作出选择和辨别,这就需要在通读全文、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确认信息所在的区限【译文】自从斋中分别,再也没有见面接到你的书信,情义深厚而文辞质朴,就是古代那些知己朋友也未必超过这样的我出门游学交友,其间已将近十年,志趣相投,相处很深的,没有再比得过兄长你了!离开都门,乘船向南,算是远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如同受到洗涤,为之开阔;又因为长年不能尽孝,所以应该回家问候探望(父母),忘却自身的贫贱唯独挂念几位好友,只能远隔异地,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梦中时常见到兄长你与戴名世言谈热烈,新老朋友嬉笑欢呼的情景,醒来(每每)就增添离群索居的伤感我在十月下旬到家,在家中八日,便被饥饿驱使,(只好)出入于宣城和歙县之间(找事做)走到泾河的时候,路上看到左右高耸的山峰直指天空,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交错,重重叠叠,风云往来不定,古木、奇藤、修竹都茂盛盘曲,富有生机,远近聚居的人们看上去很是闲适,不由得想到古代庄周、陶潜这些人,逍遥自乐,居于岩穴之中和观览流水,心中没有世俗的琐事天地日月山川的精华,浸润(着它们)而让它们更加新奇勃发,那些居民也就很像这些古木、奇藤、修竹(如果)让我能在其间有那么一亩地的房子、几顷耕田,自给自足,并能埋首研习经典、写书,心胸豁然,不被外物侵犯扰乱,那我所得的成就未必就不及古人可是现在却是一年到头劳顿不已,低声下气向别人索取衣食,或山行水宿,颠踣流离,或因为被烦事束缚不得已与人交换技艺,身心不能有一日的宽闲君子可以坚守穷困,不怕自身的辛苦憔悴,(只是)实在担心神智纷乱,学问荒废,停止,有高远的志向但最终一事无成啊我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这样虚度时光一直下去到四十岁、五十岁,那是很容易的事!(可是)既无益于自己,也对后人没好处,将与芸芸众生一样的渺小每想到这事,就好像身上附着不治的重病,半夜起来,绕着屋子彷徨不已家里的仆人、童奴感到奇怪又不知说什么,唉,我的心事能跟那个说呢?幸好你中了举人!士友间自然少不了庆贺之意,只是我内心还是惶惑的韩愈说“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只愿(用这话)时时提醒自己我近来要好好研读各种经书,要打破旧说的门户,探究经书的真意即使冒风雪严寒,住简陋旅馆,也不敢一时一刻的松懈、荒废日月匆匆,唯有各自勉励来慰藉这索居的苦寒
(十二)知己说【清】刘开韩子云非知之难,处知者实难悲夫!士以遇知己而名著,亦有得知己而遂至行亏名辱者,可不惧哉!余观穆生在楚,以未设醴而去,未尝不怪其忽然
(1)径行,负畴昔知遇之意;及见后世君子,处乡里之间,其才气学识卓然异乎众人,一旦受当事之知,遂心驰势利,变刚正之操,以事媚悦,所求未获,已为天下所非笑;然后知古人不屈道以徇私者,乃善处交游以全人己之美也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是故天子有不召之臣,王侯有不屈之士,将军得揖客而身益重如使受知者皆谗馅而谀,希迎意旨,图旦夕之安而忘其所有事,卒使世之论者谓下无可取之实,而上无知人之明,此岂遇合中之美事哉?的事儿,编出花言巧语以讨取君王的欢心,最终往往招致无穷的祸患,可是有气节的人却不这么做有气节的人傲气风发,让人可敬可畏(疏远),而有才智的人灵活聪慧,让人可喜可佩(亲近)让人可喜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也容易引起纷乱,所以要想在祸乱还未发生之前制止它,就必须得让有气节的人来做不可汉武帝时的汲长孺,吴国的张子布等人,都自负正直,敢坦然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且理直气壮地面对对方,一点儿也没有为了迎合某些事物而屈服、退让的意思,对于君王的威严、权势不为所动,遇到事儿总是毫不留情地当面劝谏或争论(不好的地方)这就是俗说的“惹人”(迂愚而刚直的人,在一般人看来是傻),但是朝廷依然委其以重任,狐鼠之盗一类的小人往往通过观察对方的行动是进是退来决定应该对其恭敬还是侵犯,故又怎能仅仅用才智来使他们真正认可和屈服呢!一个人若使人敬畏,正是因为他有不屈不挠的气节一个国家可以数十年不用有才智的人,但绝不能一天不用有气节的臣就像是甜美酥脆的食物,即使很长时间不吃,也不会得病,但是对身体有好处的生姜和肉桂却不能不吃君王如果没有令人可敬畏的有气节的臣子在旁辅佐,那么想要没有危险和失败发生就比较难了我年少时仰慕古时的“意”人,想与长孺、子布这样的人交朋友,但这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便想着广结天下之土,认识他们,了解他们说我“慈”的人有不少,
①但是我所仰慕的“短’人却还未曾谋面,
②但是我却还没见到一个仰慕“短’者的人,为何有节义之土只有在现在这么少了呢!
(二)湖心泛月记杭人佞佛,以六月十九口为佛诞先一口,阖城土女皆夜出,进香于三竺诸寺,有司不能禁,留涌金门待之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亦出城荡舟为湖游霞轩能洞箫,遂以箫从月上吴山,雾霭溟蒙,截然划湖之半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洞箫于中流发声声微细,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堤柳蓊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霞轩著白桧衫,立月中,凉蝉触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有歌而和者诒孙顾余“此赤壁之续也”余读东坡《夜泛西湖五绝句》,景物凄黯忆南宋以前,湖面尚萧寥,恨赤壁之箫,弗集于此然则今夜之游,余固未袭东坡耳夫以湖山遭幽人踪迹,往往而类,安知百余年后,不有袭我者?宁能责之袭东坡也?天明入城,二生趣余急为之记L品读第二段,说说作者笔下的西湖月夜景色美在那里?(5分)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光武知严光之不能屈,而不绳以君臣之法;献子有友五人,皆无献子之家故士之自负也愈大则其自待也愈重抱杰出之才逢破格之赏识而即欲顺从求悦者是不以道义自处而又以世俗之心待君子也夫轻合者必易离,故其始必有所甚难,而其终也至于久远而不废信陵之客三千,其最难屈者,莫若侯生及毛、薛二公然卒赖其力以建功人国,显名天下嗟乎!非常特达之士,亦未必不终为人用也,夫固可以礼屈而不可以势束也持尺寸之丝以系北溟之鹏,虽欲为之回翼,岂可得哉?然而有子夏之贤,犹未免出见纷华而悦,吾诚为士之有志于立身者忧其继也【注释】
(1)忽然淡漠,无动于衷的样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负畴昔知遇之意畴昔以前,以往B.乃善处交游以全人己之美也全保全C.下交不渎渎通“薮”,贪污D.而不绳以君臣之法绳约束,束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未设醴而去愿以十五城请易璧B.其才气学识卓然异乎众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然后知古人不屈道以徇私者作师说以贻之D.非常特达之士,亦未必不终为人用也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本文说的“知己”,实际指的是当权者与士人的“遇合”,论说当权者应如何对待贤士,贤士又应如何对待当权者的征召任用B、文章从当权者与贤士两方面去写,侧重点在贤士出仕要保持刚正节操,不媚不谗,自负自尊C、对那些才智超越一般人,言行异乎寻常的贤士,当权者不能用威势去约束,而要用礼仪招致,并真心以道义和他们交往D、文章多处用正反对比手法,使说理明白透彻结尾作者点明当今之士已经像子夏那样“见纷华而悦”,从而使文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4、为下面句子断句,用号隔开(3分)故土之自负也愈大则其自待也愈重抱杰出之才逢破格之赏识而即欲顺从求悦者是不以道义自处而又以世俗之心待君子也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土以遇知己而名著,亦有得知己而遂至行亏名辱者,可不惧哉!(3分)
(2)吾诚为士之有志于立身者忧其继也(3分)【答案】
1、C(渎的意思为怠慢)
2、C(A”以未设醴而去”因为,“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B项“其才气学识卓然异乎众人”于,“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对;C项“然后知古人不屈道以徇私者”来,“作师说以贻之”来,D项“非常特达之士,亦未必不终为人用也”被,“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替)
3、D
4、故土之自负也愈大/则其自待也愈重/抱杰出之才/逢破格之赏识/而即欲顺从求悦者/是不以道义自处/而又以世俗之心待君子也(一处一分,扣完为止)
5、
(1)士人有因为遇到知己而声名显扬的,也有人是因为遇到知己而竟然落到品行亏损、名声受辱的,能不戒慎恐惧吗?(“以”、“著”、“亏”各一分)
(2)我实在为那些有志于修身立命的人士担忧,担忧他们能否始终如一坚持操守(后半句或者翻译为“担心他们是否能够坚持志向到底啊”)(“诚”1分,定语后置句“士之有志于立身者”1分,“忧其继”1分)【译文】韩非子说“被人了解欣赏并不困难,实在困难的是被人了解赏赐时,要如何自处”真可悲啊!土人有因为遇到知己而声名显扬的,也有人是因为遇到知己而竟然落到品行亏损、名声受辱的,能不戒慎恐惧吗?我看汉代的穆生在楚国的时候,因为楚元王没替他准备甜酒就托病离开了,我一直奇怪他做事如此轻率、行为如此任性辜负了从前的楚元王对他知遇的一番心意等我看到后代的君子们,他们处在乡里的时候,才气杰出、学识超众;一旦受到在位者的知遇赏识,心神于是就投注在权势利益中,改变了原来刚正的节操,做些谄媚讨好的事情他所追求的还没得到,就已经被天下人所耻笑了然后我才知道古人不委曲自己来顺从私欲,才是善于处理人际的交往,来保全人我的美好关系君子和地位高的人交往,不会谄媚;和地位低的人交往,不会轻慢所以,天子有不能随便召见的大臣,王侯有不可屈服的士人,将军如果有长揖不拜的宾客而自己会更受敬重假如受到知遇的人,(就只会)谄媚、巴结,陷害他人,迎合(君主的)意旨,只求暂时的苟安,忘记自己所应该做的事情,最后使得世上的评论者,认为居下位者没有什么可取的才学,而居上位者没有知人的智慧,这哪里是宾主遇合的美事呢?朋友相知,可贵的是在彼此互相知心汉光武帝知道严光是个不能用权势屈服的人,就不用君臣间的礼法去约束他孟献子有五个朋友,可是他们心中并不存有孟献子是大夫的想法所以士人如果自我期许愈大的话,那他自我的要求也就愈严格怀抱着杰出的材能,遇到着破格的赏识,而就要立刻顺从讨好,这就不是以道义自居,而又以世俗之心对待了解赏识自己的人啊!轻易结合必定容易分离,所以刚开始一定有很难结合的地方,而到了后来,反而能够历时久远而不疏废信陵君的门客多达三千人,其中最难屈服的,莫过于侯生和毛、薛两位老先生,然而最后还是靠着他们的力量,在别人的国土上建立功业,在天下享有盛名唉!异乎常人、才智特高的士人,也未必就始终不被人任用;他们固然可以用礼节来让他们屈身相从,却不能用权势来约束他们啊!(譬如说)你拿尺寸小小的丝绳,想要绑住那北海的大鹏鸟,就算大鹏鸟想要为你回转翅膀,又哪里做得到呢?然而即便是像子夏这样的贤人,还是不免于在出门的时候,因为看见众多华丽的东西而心动(其它人就更不用说了!)我记写这篇文章,实在是为那些有志立身处世的士人而写的,我担心他们是否能够坚持志向到底啊!
2.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反复写朋友的洞箫之声?(3分)【答案】、1美在月月上吴山,雾霭溟蒙,截然划湖之半美在水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美在声洞箫于中流发声声微细,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美在雾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美在柳堤柳蓊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霞轩著白洽衫,立月中,凉蝉触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
2、因为
①、他朋友的箫声确实动听
②、他很中友
③、为了烘托气氛
(三)豁然堂记【明】徐渭越中山之大者,若禹穴、香炉、蛾眉、秦望之属,以十数,而小者至不可计至于湖,则总之称鉴湖,而支流之别出者,益不可胜计矣郡城隍祠,在卧龙山之臂,其西有堂,当湖山环会处语其似,大约缭青萦白,髻峙带澄而近俯雉堞,远问村落其间林莽田隰之布错,人禽宫室之亏蔽,稻黍菱蒲莲英之产,册渔犁楫之具,纷披于垠洼,烟云雪月之变,倏忽于昏旦数十百里间,巨丽纤华,无不毕集人衿带上或至游舫冶樽,歌笑互答,若当时龟龄所称“莲女”“渔郎”者,时亦点缀其中于是登斯堂不问其人即有外感中攻抑郁无聊之事每一流瞩烦虑顿消而官斯土者每当宴集过客亦往往寓庖于此独规制无法,四蒙以辟,西面凿牖,仅容两躯客主座必东,而既背湖山,起座一观,还则随失是为坐斥旷明,而自取晦塞予病其然,悉取西南牖之,直辟其东一面,令客座东而西向,倚几以临即湖山,终席不去而后向之所云诸景,若舍塞而就旷,却晦而即明工既讫,拟其名,以为莫“豁然”宜既名矣,复思其义日“嗟乎,人之心一耳当其为私所障时,仅仅知我有七尺躯,即同室之亲,痛痒当前,而盲然若一无所见者,不犹向之湖山,虽近在目前,而蒙以辟者耶?及其所障既彻,即四海之疏,痛痒未必当吾前也,而灿然若无一而不攫于吾之见者,不犹今之湖山虽远在百里,而通以牖者耶?由此观之,其豁与不豁,一间耳而私一己、公万物之几系焉此名斯堂者与登斯堂者,不可不交相勉者也,而直为一湖山也哉?”既以名于是义,将以共于人也,次而为之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湖山环会处当在B.髻峙带澄峙耸立C.直辟其东一面辟打开D.却晦而即明却拒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若禹穴、香炉、蛾眉、秦望之属即同室之亲
8.则总之称鉴湖起座一观,还则随失C.是为坐斥旷明,而自取晦塞当其为私所障时D.倚几以临即湖山而通以牖者
9.下列选项中全属于表现豁然堂改建后情况的一项是()(3分)
①当湖山环会处
②规制无法
③四蒙以辟
④悉取西南牖之
⑤客座东而西向
⑥坐斥旷明,而自取晦塞
⑦舍塞而就旷,却晦而即明A.
④⑤⑦B
①③④C.
⑤⑥⑦D.
②④⑤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豁然堂原为绍兴府城隍祠西的一座堂,登临其址,视野开阔,无论巨大的壮伟场面或细微的美好景物,都如汇集在人们的衣襟带上一般B.改建后的“豁然堂”完全避免了原来的人景隔绝的缺失,堂内堂外连成一片,人在堂内坐,如在画中游C.作者由“豁然堂”改建引出一个颇为深刻的道理感情的亲疏,往往会影响我们观察事物的深入细致与否D.文章论述的道理是复杂而深刻的,但由于文章前半部分的叙述、写景,为后半部分打了一个极为贴切、生动的比方,所以,作者并没有花多少笔墨就把它说清楚了11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于是登斯堂不问其人即有外感中攻抑郁无聊之事每一流瞩烦虑顿消而官斯土者每当宴集过客亦往往寓庖于此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工既讫,拟其名,以为莫“豁然”宜(3分)
②不犹向之湖山,虽近在目前,而蒙以辟者耶?(4分)【答案】
1.C(辟,通“避”,避开,回避)
2.B(副词,就A代词,这/结构助词,的;C动词,是/介词,被;D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介词,通过)
3.A(
①豁然堂的地理位置,未发生变化;
②豁然堂改建前设计没有法度;
③豁然堂改建前四周被遮掩;
④改建豁然堂,将西墙、南墙全都开成窗户;
⑤豁然堂改建后,客人坐在东面,面向西;
⑥豁然堂改建前晦暗不光亮;
⑦改建后,为此堂起名“豁然堂”)
4.C(由“豁然堂”改建引出的道理是人心若为私利所阻碍,就会变得像改建前的“豁然堂”一样晦暗,以至于外界的事物什么也看不见)
5.
(1)于是登斯堂/不问其人/即有外感中攻/抑郁无聊之事/每一流瞩/烦虑顿消/而官斯土者/每当宴集过客/亦往往寓庖于此(3分,每错漏2处扣1分,扣完为止)
(2)
①译工程已经完成,斟酌它的名字,觉得没有比“豁然”更适宜的了(3分“讫”“拟”“莫……宜”各1分)
②译(这)不就像原先的湖山,虽然近在眼前,却被墙壁遮蔽了一样吗?(4分“向”“虽”“蒙”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越地里比较大的山,像禹穴、香炉、蛾眉、秦望之类,有上十座,小的就到数不清的(地步)了至于湖,就总称它们为鉴湖,而由大湖派生出去另外形成的小湖,更加数不清了郡里的城隍庙,在卧龙山的半山腰上,庙的西面有一座堂,正(建在)湖与山环抱会合的地方要说这景色像什么,大体上是青山白水相间回旋,像发髻那样高耸,像长绢那样明净而近处可低头看到城墙,远处可听到村落里(的人声)那里树木、草地、田地、沼泽错杂分布,人群、鸟类、房屋相互遮蔽,大米、小米、菱、蒲、莲、英等出产,耕地和捕鱼用的犁、桨等工具在岸边或水塘里散乱地摆布;忽而烟云迷蒙,忽而皓月当空,从早到晚变化非常迅疾在方圆近百里之间,雄伟壮丽的场面或细微美好的景物,莫不汇集在人们的衣襟带上有时来到游船上饮酒,游人的歌声与笑声此起彼落,就像当年张志和所描写的“莲女”“渔郎”,也时时点缀其间此时登上这座堂,无论他是什么人,即使受到外来的刺激或内心的煎熬,遭遇压抑或无聊的事,只要一顾盼这大好景致,烦恼忧虑就会顷刻消散而在这里当官的人,每次宴请过往客人,也常常特聘厨师来此只是(这座堂)设计没有章法,四面墙都被遮蔽住,仅向西开了一扇小窗,只容得下两个人客人坐在朝东的主座,就背对着湖山,离座转身才能看到景色,等转回来景色就看不见了这是由于放弃了空旷明亮,而自取晦暗闭塞的缘故我非常不满这种状况,把西面和南面两堵墙全部开成窗口,而只保留一面东墙没有打通,又让客人改为座东而向西,他倚靠在酒桌上就能面对着湖与山,直到席终也不会消失从此以后,刚才所说的那些景色,就全都舍弃了闭塞而达到了开阔,摆脱了晦暗而接近于明亮工程已经完成,斟酌它的名字,觉得没有比“豁然”更适宜的了已经命名了,又思索它的含义,想道“唉,人心其实和这堂一样啊当它被私利所阻碍时,只知道我自己的七尺身躯,即使是同居一室的亲人,他们的痛痒就发生在眼前,却什么也看不见,(这)不就像原先的湖山,虽然近在眼前,却被墙壁遮蔽了一样吗?等到挡着他的东西已经去除,即使是四海之遥,痛痒不一定发生在我眼前,反而鲜明得好像无不萦绕在我眼前,不就像现在的湖山虽然远在百里以外,却透过窗户就能看到一样吗?由此看来,人心的豁达与不豁达,距离本是很近的啊!但是只顾一己私利、与以天下万物为公的细微差别,几乎全维系在这上面了这是为这座堂起名的人和登上这座堂的人,不可不相互勉励的啊,难道只是为了湖山的景色吗?”我已为了这些用意而命名这座堂,将拿它与众人共享,于是依次写下了这篇记
(四)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清】龚自珍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就断凳
①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言乐府,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客有请吊蜀冈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具舟人时时指两岸曰“某园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曩所信宿之西园,门在,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
八、九处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荧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
②也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桅子华为贽求书者,爰以书画环琪互通问,凡三人凄馨哀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余既信信,拿流风,捕余韵,乌睹所谓“风号雨啸、骷狄
③悲、鬼神泣”者?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不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为恨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且长寿者几人欤?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人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今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汆,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有删节)【注释】
①零我(Zhbu)断嬖(pi)残墙碎砖
②冶华美丽繁华
③需狄(wUybu)需鼠(大飞鼠)、黑色长尾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而女子有以桅子华为贽求书者贽见面礼,礼物B.爰以书画环填互通问爰变更,更改C.引为恨恨憎恨D.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和写和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曩所信宿之西园卧而思之B.客有请吊蜀冈者知有极不然者C.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其尚犹丁初秋也欤?D.有以经义请质难者爰以书画环镇互通问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客言不实”的一组是()(3分)
①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②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荧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
③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
④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
⑤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
⑥予之身世,虽乞汆,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A.
①③⑥B.
②③⑤C.
②④⑤D.
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写在京师的所见所闻今口扬州正如鲍照《芜城赋》所写情景的说法,引起作者极大关注和悲怆这一段虽寥寥数语,但意蕴极为丰富,以下的观察、记叙、议论、感慨均由此引发B.文章写作者应请凭吊蜀岗,一路所见,故园酒肆,多依然如故,扬州“冶华”独领江淮,不减当年C.文章写士人、歌妓造访,亦引起联想而作今昔之比目的是写士风世情,作者虽已发现今昔之别,但也只能捕捉到昔时的流风余韵,并未发现如《芜城赋》所写的风雨飘摇、一片悲泣的凄惨现象D.作者由耳闻目睹、并且抚今追昔,想到以前看到的扬州的情景,体验到扬州虽未败残,但已露衰落之迹,从而浮想联翩,联系个人身世,颇多盛衰之叹
5.断句和翻译(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