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四章春秋与战国(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221年)第一节春秋大国争霸(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476年)
一、王室衰微表现王室控制的范围日益缩小,仅剩下方圆
一、二百里;王权旁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对抗周王室
二、大国争霸春秋五霸a、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左传・成公二年》杜预注)b、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c、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楚庄王、吴王阖闾(《荀子》)d、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汉书・诸侯王表》颜师古注)大国争霸的原因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国家由强变弱,另一些国家由弱变强,强者要做霸主实质实力强大的诸侯为了扩大自己统治的范围,更多地掠夺土地、人口和财物,而竞相吞并弱小诸侯的非正义战争齐桓公首霸管仲治国的措施利用齐国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相地而衰征”;寓兵与农;“叁其国而伍其鄙”“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昭陵之盟(前656年)、葵丘之盟(前651年)晋文公称霸晋文公重用赵衰、狐偃进行改革,“轻关易道,通商宽农”;“举善援能”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晋败楚践土之盟(前631年)秦穆公霸骰之战(公元前627年),晋败秦秦向西霸西戎以孙叔敖为令尹,整饬内政;兴修水利(芍陂),发展生产;平定贵族若敖氏的叛乱公元前594年,楚围宋,中原各国背晋向楚吴越图霸吴王阖闾采纳伍子胥的建议改革政治,任用孙武治兵,国力增强公元前493年,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勾践“卧薪尝胆”,于公元前472年,打败吴王夫差弭兵之会公元前579年,宋大夫华元约晋楚于宋会盟,双方约定不再交兵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约晋、楚、齐、秦等14国于宋再次会盟,约定“晋楚之从交相见”,即晋楚属国对晋楚双方朝贡大国争霸的影响负面影响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正面影响促进了地区性的经济发展;形成地区性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第二节春秋社会生产的发展与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社会生产的发展
1、农业人工冶炼的铁农具出现,“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金且、夷、斤、属斤,试诸壤土”(《国语・齐语》)牛耕出现,”宗庙之牺,为吠亩之勤”(《国语・晋语》)兴修水利工程,楚有芍陂,吴有祁沟
2、手工业出现冶铁、煮盐等新兴部门青铜业工艺趋于精细,曾侯乙墓编钟为其代表陶器业出现筒瓦、版瓦、长方砖、雕花砖等新器物
3、商业出现一些大的都市;产生一些大商人;诸侯国铸造钱币
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1、私田的出现土地转让和买卖公开化,“土可贾焉”(《左传・襄公四年》)
2、封建剥削方式的产生公元前685年,齐“相地而衰征”(《国语・齐语》)公元前594年,鲁国季孙氏颁布“初税亩”
3、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产生农民一部分奴隶与平民自己开垦荒地,成为自耕农;一部分贵族下降为自耕农;一些奴隶主采用封建的剥削方式,从事耕种的奴隶转变为农民地主由奴隶主贵族分化而来;获得土地赏赐的军功地主;平民上升为地主第三节奴隶社会的解体
一、奴隶与国人的反抗斗争
二、新旧势力的斗争私家与公室的斗争田氏代齐齐景公时,田桓子收买人心公元前489年,田乞发动政变,控制政权公元前391年,田和自立为国君三家分晋春秋中期,晋“六卿”(范、中行、智、韩、魏、赵)控制政权公元前453年,韩、魏、赵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魏、赵为诸侯公元前377年,韩魏赵灭晋侯鲁三桓执政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控制政权第四节战国封建制度的确立(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
一、各国的变法运动各国掌权的地主阶级为巩固封建政权,主要围绕三方面变法削弱旧势力,扶持新兴力量;发展经济;制定维护新政权的法律或制度李悝变法“尽地力之教”,“平汆法”;“食有劳而禄有功”;颁布《法经》吴起变法取消旧贵族世卿世禄特权(传三代以上无功者);裁减冗官;“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11原因战国初年,秦国在经济、文化及社会制度等方面落后于山东六国;山东六国视秦为戎狄内容“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推行县制;建立什五连坐制意义加速了秦国政治、经济的封建化,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使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物质和政治基础
二、封建制度的确立
1、政治制度的确立⑴建立了以国君为首的中央官僚机构文武分职,相为文官之长,将为武官之长;⑵郡县制代替了分封采邑制;⑶建立了征兵制与常备军;⑷制定一系列任免、考核官员等制度,任免官员用玺印制,调动军队用兵符,考核官员用上计制(年初预算,年终考核);⑸各国的法律制度也相应地建立起来,魏有《法经》,赵有《国律》,韩有《新法》,齐有《大禁》,楚有《宪令》,秦有《秦律》
2、经济制度的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地主对农民的剥削,采用租、税(赋)等形式原因新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民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调动了其生产积极性;为了在战争中取胜,各国重视发展经济
一、农业铁农具广泛使用;兴修了一些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都江堰);生产技术有进步(深耕、牛耕、马耕、施肥)
二、手工业冶铁业已经普及;掌握淬火技术青铜业采用分铸、铸接方法;掌握鎏金技术纺织业齐国丝织品最有名漆器业楚墓出土的漆器最多
三、商业出现了一些大的商业都市;各国铸造货币,铜币圜钱(周、秦,圆廓方孔或圆廓圆孔)、鳞币(韩、赵、魏)、刀币(燕、齐)、蚁鼻钱(楚)金币(楚,郢爰);一批大商人活跃在商业舞台第六节封建兼并战争和秦的统
一一、封建兼并战争的过程条件经济的发展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各国实行征兵制,兵源充裕;兵种增加、武器有进步四个阶段魏独霸中原并由强变弱和秦由西向东;在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的斗争中,楚齐相继削弱,秦强大起来;秦赵大战,秦获胜;秦灭六国
二、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及意义原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的发展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各民族的融合,为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地区性的统一,为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各阶级和阶层盼望统一秦具备统一的条件政治上,改革较彻底,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财力和物力丰厚;军事上,士气高涨;外交上,远交近攻、连横等策略获得成功;嬴政为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人民有了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统一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