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届高三入学考试历史2025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如表可知,西周时期国家治理()《诗经》中关于西周时期的国家治理的部分记述材料出处《诗经•大雅•皇“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矣》《诗经•小雅•天“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保》“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诗经•大雅•假之,自天申之”乐》A.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B.保留了一定的原始民主色彩C.注重贯彻敬天保民的理念D.体现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策略
2.秦汉时期,奴婢可以通过皇帝的免奴诏、军功放免等多种方式恢复庶民身份,从而立户授出宅东汉后期成书的《太平经》就提到“奴婢顺从君主,学善能贤,免为善人良民,良民善人学不止成贤人,贤人学不止成圣人……”这反映了秦汉时期()A.政府推行休养生息政策B.社会阶层有一定流动性C.奴婢生活待遇显著改善D.私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3.唐前期,胡服胡帽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中原地区出土了大量的胡装陶俑(如图1);唐代后期,社会出现反“胡化”思潮,中原地区的胡装陶俑近乎消失,出土的陶俑多穿着汉服(如图2)这一变化可能是因为唐代后期()A.陆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兴盛B.传统主流思想的逐渐复兴C.对外交往的范围有所扩大D.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
4.南宋时期,经济最发达的两浙地区,地主大多采用对自己风险较小的定额租;而后进地带的荆湖和川峡地区的地主多采用与佃户风险分摊的分成租这一差异反映了()A.宋代地方政府的管控能力存在差距B.两浙地区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区域分工的形成D.租佃市场中竞争机制作用较大
5.明中期,明廷将西南地区的部分土司辖区改设州县并编设里甲,同时将原土司职衔由武职改授为文职,令其在原地继续世袭,但他们已失去了土地、人民的管辖权时人称其为虚衔土司,以区别那些仍拥有土地、人民的土司虚衔土司的设立()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B.有效缓解了西南地区的社会危机C.拓展了明代的政治版图D.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6.咸丰年间,清廷为缓解财政困难,允许各省开征厘金如表为晚清部分省份厘金税率及征收方式统计表如表可以用来说明()晚清部分省份厘金税率及征收方式统计表省征收方税率份式江遇卡完5%苏捐湖一税一6%南厘江两起两10%西验湖遇卡完2%北捐四一起一4%川落安遇卡完2%徽捐福两起两10%建验广一起一
7.5%东验山征收一2%东次A.晚清财政体系的近代转型B.各省割据局面的基本形成C.地方实权派官僚逐渐崛起D.近代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
7.1920年,《东方杂志》刊登了《文化运动之第二步》,该文评价当时学术界通俗主义盛行的现象“致创造之才能,超奇之理想,末(莫)由发展”;“横通耳食之风盛行,使人人对于学术思想,抱一生吞活剥不求甚解之习惯,而无深切之感受,彻底之了解”据此可知,该文意在()A.强调深入文化学习的重要B.肯定平民文化的迅速发展C倡导实现科学与学术自由D.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
8.1936年,漫画家张乐平发表了漫画《一条死龙》该漫画发表意在()X、张乐平《一条死龙》A.宣扬反清革命的伟大意义B.揭露华北事变的事实真相C.扩大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D.讽刺卖国势力与日本勾结
9.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青年团、工会、青联等社会团体积极订立爱国公约,提出了落实爱国号召的具体要求与措施如工人发出了“工厂即战场,机器即枪炮”的口号;工商业者在公约中承诺遵纪守法、增产节约、踊跃纳税、买卖公平据此可知,爱国公约的订立()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调整B.有效支援了前线的军事作战C.传播了新的社会价值观D.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0.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认真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自行决定职工工资,且鼓励适度扩大不同职工间的工资差距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建成了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C.开始调整计划经济下的分配制度D.积极探索与实践经济发展新模式
11.古代雅典的陪审员大多没有学习过任何专业的法律知识,也没有接受过职业化的法律训练因此,陪审员在审判时基本是凭借着自己心中的公平与正义,在裁判官的主持下,听完诉讼双方阐述后进行投票裁决雅典的司法实践()A.削弱了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B.表明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C.体现了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D.保证了司法审判的公平正义
12.7世纪以前,阿拉伯民族的医学水平落后,尚未摆脱原始医学的蒙昧状态自8世纪开始,阿拉伯民族的医学水平迅速提高,此前较为原始、野蛮的阿拉伯部落医学逐渐被放弃阿拉伯医学水平的迅速发展可能是因为阿拉伯()A.受到亚欧多元文化交融的影响B.帝国对外扩张方式的巨大转变C.政教合一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D.垄断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优势
13.16世纪,西班牙通过成立贸易署、“双船队制度”等方法垄断了美洲殖民地的对外贸易,强迫殖民地人民用金属货币来购买西班牙本土运往殖民地的高价商品,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打击殖民地工商业发展和货币流通据此可知,西班牙的垄断贸易()A.反映了本国的工业资产阶级的需求B.体现了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C.有利于欧洲移民在殖民地长期定居D.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14.1760年,继位英王乔治三世利用当时执政的辉格党人战争大臣老皮特与财政大臣纽卡斯尔之间的矛盾,迫使二者先后辞职之后,下野的辉格党人批评乔治三世,称其利用王室年俸“控制”议会选举,使得议会下院过半议员成为“国王之友”这表明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的成果遭到较大侵蚀B.政党斗争损害了君主立宪政体C.国王仍拥有较大的政治影响力D.专制王权复辟带来了权力失衡
15.如表是1909年至1915年俄国从美国进口情况的统计表据此可知()俄国从美国进口占俄国总进口额的百分比年1909191119131915份占
6.
98.
85.
822.7比A.俄国与美国间的外贸总额迅速增长B.俄国的工业建设需求刺激进口增加C.美国逐步扩大了对俄国的资本输出D.地缘冲突推动了俄国外贸结构调整
16.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产业外移、就业流失和竞争加大等问题于是,西方国家的部分群体提出了“本国优先”的诉求,强调国家保护主义,尤其注重保护就业和本土产业这反映了()A.全球化进程面临新挑战B.南北方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C.全球治理机制亟待调整D.经济衰退冲击了西方社会秩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两汉至隋唐时期古籍辨伪的信息统计表辨伪时期辨伪古籍辨伪方法学者儒家经典《尔雅》、《礼记》等4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作者、文本、流传、佚文、比勘其他12两汉《司马兵法》、《晏子春位古籍、社会原因、政治原因秋》等10部文学著作《楚辞》儒家经典《礼记》、《子夏易传》等4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魏晋《孔子家语》《管子》等714南北作者、文本、著录、称引部位朝佛经《比丘应供法行经》、《居士请僧福田经》等若干儒家经典《孝经注》、《归藏易》等15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作者、文本、流传、著录、称引、比24隋唐《老子注》、《管子》等20位勘其他古籍、政治原因、常理部学著作《李陵集》——改编自苏金侠《汉代至宋代文献辨伪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至隋唐时期的辨伪学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中某一时段,围绕“古籍辨伪与文化发展”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01年,清政府要修订律法1902年,光绪帝派遣大臣周游西方各国考察先进的法律制度,同时任命沈家本、伍廷芳为修律大臣,设立修订新律的专门机构,拉开近代中国法律制度变革的序幕1906年3月,《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由沈家本、伍廷芳修订完成,该草案对西方先进司法制度进行移植,引入陪审制度和近现代律师制度,对律师制度进行草创《草案》拟定后由清政府交由各省督抚审议,各省督抚因思想保守和对传统法律服务群体的偏见纷纷表示强烈反对,认为律师制度不符合国情不宜施行由此,清末律师制度的建设进展缓慢,但清末完成了对律师准入制度的草创,还包括出国考察、关注舆论反映、草创法律文本等,进步意义不可磨灭——摘编自庄家园《清末民国律师准入制度研究》材料二1949年9月颁布的《共同纲领》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1950年,政务院公布了《人民法庭通则》,该《通则》首次明确“人民法院实行公正审判原则,保障当事人和他的合法辩护人在法庭上有充分的发言权和辩护权”1954年先后通过的《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诞生,明确了“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以及“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外,可以委托律师为他辩护……”据此,有些地方法院设立了“公设辩护人室”,帮助刑事被告人进行辩护至1957年6月,以北京为代表的十个省和以自治区为代表的59个法律顾问,在审查刑事案件时,经律师辩护更改案件性质或宣告无罪的案件不在少数,律师制度的初步开展成效显著——摘编自王欣阳《新中国成立初期法制建设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晚清律师制度的建设2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律师制度建设的变化及其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70年代开始,起源于英国的金本位制开始向其他欧洲工业国家扩张,逐渐成为世界普遍通行的货币制度19世纪90年代,世界银价的贬值趋势加速,日本随即成立了一个由各界相关人士组成的货币制度调查会,讨论日本进行货币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工商业界的代表——农商务省商工局长若宫正音称虽然为了国际贸易的便利和社会的进步,日本将来采取金本位制具有其合理性,但是眼下进行货币制度改革并非明智之举首先,一旦日本采取金本位制,欧美资本将会大量流入日本国内其次,银价的下落有利于日本的对外出口,从而促进国内的农业和工商业发展最后,考虑到日本未来的贸易结构,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日本应该将东亚的银本位制国家作为更重要的潜在出口市场然而,金本位制的支持者则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动力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1896年9月,金本位制的支持者松方正义担任日本内阁首相,并亲自兼任大藏大臣松方正义向内阁会议提交了制定货币法的草案,并经内阁和帝国议会审议通过1897年3月,日本政府颁布了决定实施金本位制的新货币法在松方正义看来,比起传统产业的出口优势,对于日本政府而言更迫切的问题是由于银价的持续下跌,明治政府大力倡导的军事化和工业化项目,以及所需进口的军舰和机械等昂贵的商品所导致的财政赤字采取金本位制不仅使得日本从金本位制国家进口武器和机械的成本下降,日元的汇率稳定也使得日本政府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募集到军备扩充所需要的资金——摘编自董昭华《产业发展战略与一战前日本金本位制的建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日本在货币制度改革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