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二单元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4必备知识基础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教育中的仪式自古就有,如开学礼、成人礼、拜师仪式等仪式中包含着某种承诺,意在将一些美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儿童”是孩子的特殊身份,但这个身份很容易被社会低估心理学研究证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渴望被社会接纳、认同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圭他意迟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人常用“小孩”这个词称呼儿童,当孩子对团体中的某件事情的时候,成人总是会说“小孩子不懂,小孩子不会做……”,结果孩子感受不到足够的尊重、足够的认同,往往变得o对于成人,孩子可能慢慢表现得,但慢慢丧失了想象力(),而“儿童节”恰好是对儿童身份肯定的良好契机对儿童身份价值的重塑,一方面展现出社会对儿童的接纳、认同;另一方面也在暗示孩子,社会的发展需要他们从现在开始努力A.一脉相承蠢蠢欲动灰心丧气唯命是从B.薪火相传跃跃欲试灰心丧气言听计从C.一脉相承跃跃欲试心灰意冷唯命是从D.薪火相传蠢蠢欲动心灰意冷言听计从L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唯有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B.只有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C.儿童只有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D.要想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就必须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3.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孩子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场特殊的仪式B.一场特殊的仪式可以重塑孩子的身份价值C.孩子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些特殊的仪式感D.一场特殊的仪式可以满足孩子身份价值重塑的需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袁隆平的性格中有其平和的一面,
①O他具有非凡的创新胆略,敢为天下先他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他在人生道路上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磨难,但他相信,走过秋天的泥泞、冬天的风雪,
②O他相信,穿行在磨难之中,他的智慧就会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袁隆平人格之可贵,不仅在于他是以他的创造的勇气来从事自己的事业,
③o他拒绝做官,始终把自己留在科学家的角色之中,始终安于自己的农业科学研究失意时不气馁,得意时不忘形;分外之事虽有利而不为,分内之事虽无利而为之
4.下列选项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A.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B.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C.泪随流水去,愁逐野云飞D.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5.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能力素养提升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材料一主持人:您的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问您,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的呢?袁隆平:我们现在13亿人口,人均大概一亩三分地;到2030年可能达到16亿人口,人均就只一亩地我们要修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城市要扩大,还要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可是人口每年增加1000多万,这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中国人能不能养活自己?所以,我们始终把产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主持人:30多年前,您还是一个偏僻农村的教师,后来,正是您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我想,您的探索之路,一定充满艰辛吧?袁隆平:唉,几十年了,其间遇到的困难、挫折、失败,真是一言难尽!我的工作地点主要在试验田,常常要到田里去,打雷、刮风、下雨时我也去,去观察稻子倒伏不倒伏,观察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这很重要哩!主持人:听说,您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去稻田观察,从1979年至今,已经骑坏了八九辆车除了能吃苦以外,搞科学研究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袁隆平:我认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摘编自《袁隆平访谈录》)材料二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他在决定选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时,并不知道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但没有成功这无疑是一道世界难题况且,他还得顶着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等权威学者的指责和压力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他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由此有人嘲笑“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他知道,自己直接观察到的一些事实表明水稻具有杂种优势,“无优势论”是没有试验依据的推论,这一推论与自交系的杂交优势现象相矛盾,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从而拉开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如果用人工去雄杂交,就得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产生的种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蕊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甚至有著名学者断言这“不可能”还有学者认为,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在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很长时间之后,袁隆平才从国外资料中了解到,早在1926年,美国的琼斯就发现了水稻杂种优势现象最早开展这项研究的是日本的科学家,时为20世纪50年代此外美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也相继开始了这项研究尽管实验手段先进,但都因这项研究难度确实太大,无法在生产中得到应用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很清楚他拥有的有利条件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进行这项研究,中国有中国的有利条件,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辽阔的国土和充足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组织科研协作攻关;有党的正确领导,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力量克服直到今天,袁隆平都对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在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进行的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绝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世界瞩目的成果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知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两年后,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水稻研究的新纪元(摘编自《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材料三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沙漠能长水稻?日前,袁隆平带领技术团队,运用“四维改良技术,在迪拜热带沙漠种植中国杂交水稻初获成功,让天方夜谭变成现实,作出改善沙漠生态环境、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又一项中国贡献挑战“不可能”,体现的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近年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国科技工作者“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从“天眼”探空到“复兴号”疾驰,从页岩气勘探到“海翼号深海滑翔,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依靠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中国正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宽广大道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正如袁隆平所说,常常是“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继续跳,早晚要落在别人后面”敢于挑战“不可能”,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就会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袁隆平团队沙漠种水稻: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人民日报》2018年6月19日)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作为一篇人物访谈,主持人详细介绍了袁隆平的成绩,从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起因以及探索之路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采访B.三则材料在交代同一人物的探索之路上有许多共同点,如侧重人物的目标明确、人物拼搏过程的艰辛、人物注重创新及不断突破自己的纪录C.材料
一、材料二都反映了袁隆平水稻研究的艰辛与付出,从材料二中我们也充分感受到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不断取得成功的信心和自豪感D.袁隆平团队在沙漠里都能成功种植水稻,有着非凡的意义,既能为我们解决国内粮食问题带来希望,也能为解决世界粮食危机作出贡献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想走出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就需要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袁隆平就是粮食科技创新的积极践行者,值得我们爱戴和尊重
8.由于袁隆平已经为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闯出了一条新路,并且我们在粮食生产上注重了走科技创新之路,单就产量而言,我国无粮食之忧C.袁隆平在创新中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也提出过新方法、新观点进行科研攻关,说明创新需要有改革意志、勇气和智慧等素养D.抓好农业生产,需要像袁隆平那样主动创新,这为粮食安全提供了保证;因此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8.请从文体的角度分析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是如何表现袁隆平的优秀品质的
9.请简耍梳理材料三这则新闻评论的行文脉络参考答案第二单元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4奖获得者袁隆平
1.B解析第一处,“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等代代相传“一脉相承”,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常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一脉相承”一般强调两者之间的继承关系,“薪火相传”则强调相传根据语意,填“薪火相传”更合适第二处,“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蠢蠢欲动”,比喻坏人准备捣乱或敌人准备进攻,含贬义根据语意,填“跃跃欲试”合适第三处,“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心灰意冷”,指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失望至极,失去了进取之心相比较而言「心灰意冷程度重此处“灰心丧气”合适第四处,“唯命是从“,有命令就服从,强调不敢有半点违抗“言听计从”,指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语境中,子女对父母表示出绝对的信任此处“言听计从合适
2.C解析原句存在主语不明确和搭配不当的现象从表意来看,“儿童应为主语,“实现……兴趣爱好”搭配不当,可改为“追求……兴趣爱好”
3.A解析从原文来看,括号前后,主要谈论的都是“儿童的身份价值与认同”,故而可排除B、D两项;C项“一些特殊的仪式感”与后文而儿童节恰好是对儿童身份肯定的良好契机”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不够顺畅
4.D解析画横线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D项“好风”为名词,作主语;“送我”为动宾结构上下句结构不一致,不符合对偶要求
5.
①更有富于挑战性的一面
②就会迎来春天的花朵
③还在于他有一颗平常心
6.A解析A项“详细介绍了袁隆平的成绩”错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原文中主持人并没有详细介绍袁隆平的成绩
7.B解析B项“我国无粮食之忧于文无据从文中“2030年可能达到16亿人口,人均就只一亩地”“我们始终把产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继续跳,早晚要落在别人后面及其他材料分析,“我国无粮食之忧”不但过于武断,而且于文无据
8.
①材料一是一篇人物访谈,主持人精心设计访谈问题,通过袁隆平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表现出了袁隆平的优秀品质
②材料二是一篇人物通讯(新闻报道或人物报道),作者精心选取关于袁隆平的典型事例,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叙述、议论,重视引证,突出对比,向读者展现了袁隆平的优秀品质
9.材料三由袁隆平在沙漠种水稻谈起,引出“挑战不可能,体现的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这一观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列举重要科技成果进行论证,进一步得出中心观点“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引用袁隆平的话印证,最后得出结论,指出创新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