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第二十一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讲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53(农业和手工业工具的演变及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古代世界主要劳作方式的类型及其特点)课程标准命题点考题取样核心素养解读
2023.1浙江T2;1,立足时空观念,掌握古代2021海南T21;农业、手工业生产工具的演农业工具的变化2020江苏T1;进,理解生产工具变革对社
2020.1浙江T3会发展的影响了解劳动在社会生
2.通过史料实证和历史解产中的作用,以及释,认识家庭式劳作和庄园历史上劳动工具和式劳作的特点,比较中西方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劳作方式的差异化手工业工具的进步2021北京T
4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认识生产方式变化对人类社会的革命性意义--------------------------------------------(教师尊享•命题分析)-------------------------------------------
1.分析本讲知识是高考的中频考点,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工具、手工业工具的变化以及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命题分析预测
2.预测要重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及影响,还要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中国古代传统的家庭式劳作的特点和影响可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FWs;读透教材融会贯通一知识整合教材读厚知识点一农业工具的变化耕作旧石器时代以[1]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增加了磨制经过选料、打石器工具击、磨光等一系列工序,有的还要钻孔,这些工序需要专人完成耕作最早出现在[2]西亚、北非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青铜工具铜器,但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广西平乐银山岭181约17091A.一家一户个体劳作盛行C.铁农具运用于农业生产D.冶铁技术趋于成熟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中国部分地区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铁器、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反映了这一时期铁农具应用于农业生产,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个体劳作的相关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土地所有权相关问题,排除B项;冶铁技术趋于成熟的标志是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法,排除D项
2.[2024山东济宁开学考]下图是在山东泰安出土的汉代锄草画像石(摹本)画像石中所刻画的禾稼,像是在茁壮成长的高粱苗锄头上肩稍窄有鎏,下部呈板状这种器身较窄的板状锄,在耘锄稠密的株堤时,不易碰伤禾苗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B)A.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B.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政府重视粮食的生产解析根据材料“锄头上肩稍窄有皇,下部呈板至矍状”可推出,生产工具进步;根据材料“在耘锄稠密的株珑时,不易碰伤禾苗”可推出,追求精细化劳作的理念综上所述,这可以佐证汉代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B项正确该画像石仅体现出除草的场景,无法反映当时农业生产的环境得到改善,排除A项;仅从画像石中无法判断当时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排除C项;材料仅反映了农民耕作的相关信息,体现不出政府重视粮食生产,排除D项
3.[2023湘豫名校联考]据考古发现,唐代犁钟出土地点分布广泛,但大体有四种形式尖锋、三角形、两翼突出、宽大于长;舌刃、锌身修长、后边内凹、长大于宽;尖锋、等腰三角形、锌面平直、签深体薄;尖锋、体小、长签这反映出唐代(D)A.铁业官营保证了产品质量B.冶铁业的技术水平领先世界C.铁农具种类多且分工细致D.农业生产得益于手工业进步解析唐代的犁锋分为多种形式,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中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形式的生产工具,这得益于当时手工业的进步,手工业的进步可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铁农具出土的分布地点和形式,并没有涉及其质量情况,而且“保证了”说法绝对,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唐代冶铁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对比,“领先世界”从材料中得不出来,B项排除;材料仅涉及了犁锌,并没有涉及其他铁农具,无法得出“种类多且分工细致”,C项排除
4.[2024重庆八中月考]“物勒工名”制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面,《礼记・月令》中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这说明“物勒工名”制度(C)A.是君主专制制度的重要体现B.是手工业高度发达下的产物C.从侧面反映了古代工匠精神D.提升了民营手工业生产效率解析由材料“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面”“功有不当,必行其罪”可知,“物勒工名”制度的实行是为了保证手工业产品的质量,要求手工业者对自己的产品负责,从侧面反映出了古代的工匠精神,故选C项;“物勒工名”制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尚未出现君主专制制度,且手工业还未高度发达,排除A、B两项;“物勒工名”制度是为了保证手工业产品的质量,与民营手工业生产效率无关,排除D项
5.[2024百校联考]明代《天工开物》中详细描述了使用灌钢法炼制钢铁的场景(如图),手工业者将熟铁和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加热熔炼,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这一技术多用于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造中这表明,当时(D)A.中国炼钢技术遥遥领先B.实践经验形成了理论体系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活动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实践解析由“手工业者将熟铁和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加热熔炼……多用于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造中“可知,灌钢法提高了钢的质量,且多用于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造中,这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表明当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实践,D项正确;材料未将中国古代的炼钢技术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无法说明“中国炼钢技术遥遥领先”,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理论转化为实践,而非实践经验形成理论体系,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政府的态度,无法说明“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活动”,排除C项
6.[2023浙南名校联考]下图是不同时期制作陶瓷使用的主要工具,它们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业(A)12匠使用坏车制坏匣钵支钉A.手工生产技术不断进步B.陶瓷产品种类繁多C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D.规模宏大分工精细解析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能制成圆形坯件并且控制坯件的厚薄;南朝时,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唐宋时期,为了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陶瓷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故选A项
7.[2023江苏南通期中]新王国时期,古埃及人发明了提水灌溉的装置“沙杜夫”,它利用杠杆原理将低洼之处的水抽引到高处,从而使高低处的耕地均能得到灌溉这表明A A.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
8.埃及社会饥荒得以缓解C.农业灌溉工具世界领先D.水利工程推动农业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它利用杠杆原理将低洼之处的水抽引到高处,从而使高低处的耕地均能得到灌溉”可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A项正确
8.[2023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庄园敕令》是法兰克王国于公元800年左右颁行的整顿王室领地经济的条例敕令规定管家应该把庄园上的产品分为两类,一类供应国王日常需要,一类供应战争需要敕令提到要制备油脂、火腿、咸肉、醋、酒、干酪等,还指示要宰杀牛、羊熬炼脂肪,预备足够数量的肥鹅、肥鸡、准备各色蔬菜等这反映出庄园C A.拥有较大生产规模B.呈现出政治管理上的独立性C.自营程度相对较高D.内部生产秩序管理比较严格解析根据材料“一类供应国王日常需要,一类供应战争需要……各色蔬菜”可知,中古时期西欧庄园可以生产各类产品,主要为满足国王日常和战争需要,自营程度较高,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庄园产品类别丰富,反映不出生产规模问题,排除A项;材料表明国王对庄园有政治管理权,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庄园内部的生产秩序管理情况,排除D项E能力练重难通关
9.[2023合肥联考]据考古发现,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石器分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细石器三种,其中包含石铲、石锄、石耙、石磨盘、石磨棒等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了大量石斧、石铲、穿孔石刀、石铸等,这些生产工具一般通体磨光这可以用于印证当时我国()BA.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征B.农耕经济已经产生C.手工业和农业实现分工D.打制石器技术发达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石器和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石器中有农业生产工具,这说明当时我国农耕经济已经产生,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辽宁牛河梁遗址和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石器的共性,未体现“多元特征”,排除A项;材料反映不出手工业和农业实现分工,排除C项;材料中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石器分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细石器三种,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石器通体磨光,这无法证明“打制石器技术发达”,排除D项
10.[情境创新/2023河北保定模拟]山东滕州出土的一汉代耕糖画像石显示中间一男子扶犁耦耕,一牛一马拉犁,其后有一男子操耙瓣地耦耕者前方有三人持锄耘地,一人端着水罐似在浇水画面左侧有一妇女挑着担子,带着两个小孩朝田间走,似为送饭而来画面右侧大树下有一人持杖而坐,当为监工该场景反映了汉代(C)A.农民重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生产关系革新后农民积极生产C.存在分工合作的集体经营方式D.农业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盛行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出现了田庄经济,其采用的是集体经营,材料“一男子扶犁耦耕”“一男子操耙糖地”“三人持锄耘地”“一人端着水罐似在浇水”体现了分工合作,C项正确;材料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无关,排除A项;汉代田庄的劳动者为依附农民,生产关系未革新,排除B项;“多种经营模式盛行”不合史实,农业实行多种经营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
11.[2023江苏期末]元末明初儒学教授徐一夔居于杭州相安里,那里不少富人组织手工作坊,“率居工以织”据其《织工对》所记,织工们以日之所入养家糊口,各坊主高价竞相雇请技艺出众者,“倍其值不吝也”由此可推知(A)A.新的经营方式已经出现B.雇佣关系在纺织业逐渐普及C.杭州成为全国纺织中心D.家庭副业成为织工收入来源解析根据材料“织工们以日之所入养家糊口,各坊主高价竞相雇请技艺出众者,倍其值不吝也”可知,当时杭州相安里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特征的手工作坊,由此可推断出当时新的经营方式已经出现,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雇佣关系在纺织业逐渐普及,也无法体现杭州成为全国纺织中心,排除B、C两项;材料强调的是富人组织手工作坊的生产情况,与家庭副业无关,排除D项
12.[2023济南三模]《伊利亚特》中描写了在一次盛大的竞技会后,掷铁饼优胜者的奖品是一大块圆形生铁,对此有诗人夸耀地说“即令他有很多肥沃的土地,这块铁也足够他用五个整年他的耕夫牧人都不会因缺铁而进城去,因为家中将有足够的铁用了”据此可推知古希腊(A)A.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发展B.海洋贸易发展遇挫C.竞技体育历史较为悠久D.人文主义思想诞生解析结合材料“优胜者的奖品是一大块圆形生铁”“耕夫牧人……将有足够的铁用了”可知,获胜者获得一大块生铁后,别人都认为他有足够的生铁用,他的耕夫牧人不用再进城买铁了,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铁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打造成铁制农具来使用,可见当时在古希腊铁制农具已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体现不出海洋贸易发展受挫,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古希腊一次竞技会的优胜者会获得奖品,未涉及这次竞技会之前竞技体育的情况,所以不能得出古希腊竞技体育历史悠久,排除C项;材料与人文主义思想无关,排除D项
13.[2024河南安阳调研,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先秦、两汉铁农具出土地域分布公元前3世纪前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甘肃、山东、贵州、河北、湖北、广西、广东、山西、辽宁、吉林、内蒙古、天津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甘肃、山东、江苏、河北、湖北、福建、安秦汉时期徽、广西、江西、广东、重庆、贵州、山西、黑龙江、云南、北京、辽宁、吉林、内蒙古、天津材料二秦汉时期的铁农具大多出自黄河流域,其中出土最集中的属河南省,达960件,最少的几个省只有1件(单位件)8060040020公元前公元前秦汉时期图1全国出土的先秦两汉时期铁农具数量■初耕农具■播种农具□中耕农具口收获农具图2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农具种类及比例——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包明明、章梅芳、李晓岑《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与初步分析》
(1)根据材料
一、二,指出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时期铁农具特点形成的原因及影响(8分)解析第
(1)问,解答思路如下首先,审设问,明确|要求回答的内容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特点;答案来源材料
一、作答方向二
①根据材料一,与公元前3世纪前相比,秦汉时期铁农具出土的地域分布更广,即使用范围扩大其次,根据材料并结几个省只有1件”一铁农具的推广程度不平衡合所学梳理答案要点
③根据图1中的数量对比一铁农具数量增多
②根据材料二“秦汉时期的铁农具大多出自黄河流域……最少的
④从图2中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及比例来看,类型较为齐备,以初耕农具为主第
(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秦汉时期冶铁业的发展、政府重视农业的发展、铁农具自身的优势、秦汉时期国家统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方面回答积极性铁农具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发展消极性铁农具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中原地区,造成了农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答案
(1)特点使用范围扩大;推广程度不平衡;数量增多;类型较为齐备;以初耕农具为主(6分,任答3点即可)
(2)原因冶铁业的发展;政府重视农业的发展;铁农具自身具有的优势;国家统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4分,任答2点即可)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发展;造成了农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4分)
①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来这一技术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铁器
②中国在[3]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4]灌钢法制作的农具I
①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一
②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5]杠杆原理进行灌溉灌溉工旦
③东汉末期出现[6]翻车;三国时期马钧进行革新;唐代出现[7]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畜牧工具古人用[8]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1卮铁器的出现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耕作方式推动耕作方式从石器锄耕向铁犁牛耕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始形成2经济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加速了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3土地制度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4经济形式促进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并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5社会形态加速了社会发展进程,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知识点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类型表现骨针约3万年前,中国的[9]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纺织纺轮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使用[10]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业工纺车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了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具提花机汉代能够使用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纺织机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陶瓷坯车新石器时代晚期,采用坯车制坯业工匣钵中国南朝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具支钉唐宋时期,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支钉冶炼锻打包括用来熔化金属原料的土炉、打击金属原料的锤、磨平金属的锂等业工铸造包括熔化金属原料的生烟、使液态金属成型的范等具知识点三劳作方式的发展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二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条件形式逐渐瓦解
①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11]_家庭为单位的农业家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庭式劳概况
②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作渐普及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特占“上,生产力低下农业庄
①罗马共和国晚期,出现了大型[12]奴隶制庄园园式劳
②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作概况
③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13]_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手工业概况包括手工业家庭,以及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家庭式劳作与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特点作坊式管理劳作/钟桁中古西欧和中国封建社会庄园经济的比较西欧中国大地产形成以封地为基础,加以兼并农民的土主要依靠兼并、买卖获得途径地不西欧庄园主对其地产不具备完全的庄园主对其地产相对而言具有完全私有权程度同土地所有权的私有权点地租形态以劳役地租为主,实物地租为辅以实物地租为主,劳役地租为辅庄园主对庄园内的佃户具有一种法庄园主对依附农民行使以族权为表政治权力权现形式的政治权力相都是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形成的;庄园的劳动者同受到庄园主的经济剥削,定期向庄园主缴纳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并承担各种义务;庄园内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表现出很强的自给自足性割教材读活情境1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工具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根据材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答案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图解历史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骨耙石斧牛耕铁锄远古--------------------古代♦I刀耕火种、------------铁犁牛耕石器锄耕易错^翻车与筒车的区别翻车出现于东汉末年,借助人力带动翻车运转灌溉;筒车出现于唐朝,借助水力汲水灌溉,为自动化灌溉工具情境2古代中国陶瓷业工具匣钵将火焰与坯件隔离,减少了粘釉、火刺、变形等情况出现唐代越窑因在制瓷时使用了匣钵,其青瓷制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瓷器质量有了极大提高,成为全国瓷器之冠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了手工业发展情境3中国古代农业家庭式劳作农夫蚤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栗,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红,多治麻丝葛绪……此其分事也——《墨子》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答案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生产规模小;男耕女织,分工简单;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情境4中世纪欧洲农业庄园式劳作继罗马帝国之后的大迁移的世界完全是一个农业社会每个农民都种足够的粮食、饲养足够的绵羊和奶牛,完全自给自足,不必仰赖他人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用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摘编自[美]房龙《人类的故事》根据材料,判断中世纪欧洲农业的主要劳作方式,并指出其显著特征答案劳作方式封建庄园式劳作方式显著特征呈现自给自足的特征探究1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材料同样一把锄头,可用来翻地,开沟,起垄,中耕,收获(如掘收甘薯、花生、芋头等)同样一把镰刀可以用来收割各种作物同一部核车可用于播种芝麻、粟、小麦、高粱、大豆、玉米等大小不同的种子南方的耕犁既可下水田,也可以上山耕梯田——摘编自陶鼎来《珍视我国农具遗产》[材料导读B材料主旨材料论述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广泛的通用性思考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工具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试答特点通用性广;结构简单,轻便灵活;不断创新成因劳动人民的智慧;政府重视推广;注重经验总结和传承〔素养聚焦g历史解释——古代耕作工具的演变制作材质由石器、木器、骨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器的变化制作方法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锻造的变化动力使用从人力、畜力到自然力(水力、风力)的变化农具种类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由粗糙到精细的变化探究2古代劳作方式的发展【材料呈现W材料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奖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在分化——摘编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主旨材料论述了中国自耕农对稳定国家统治的重要性及其阶层的不稳定性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试答积极影响有利于保障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为国家提供赋税,有利于社会稳定;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手工业经济发展消极影响市场性不强,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较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受自然灾害、战乱、人口激增、苛政等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素养聚焦历史解释一一劳作方式的历史演变原始社会初期,使用石器、木器、骨器等原始工具,生产规模局限在氏族内部,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分工,氏族内部集体劳作使用原始的、粗笨奴隶社会生产力低下,剩余产品很少,大规模使用奴隶进行集体生的手工工具进行的产集体劳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为个人或家庭单独生产产品使用比较专门化提供了可能;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各氏族、部落之间比较完善的手工工的经济联系加强具进行的个体劳动奴隶社会存在大量的个体生产封建社会初期,个体生产继续发展,并最终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封建社会末期,手工工场出现,生产分成若干环节精细的分工协以机器系统为主,作推动劳动工具和工人的专门化,加强了生产过程的集体化,为机有着严密分工和协器大生产的出现创造了直接的技术前提作的社会化劳动大机器的使用和推广把生产过程的社会公共性质推向了全新阶段,生产中每个部门几乎都要和社会上其他生产部门发生一定的联系,f---------------------------TOW-------------------------------------------―命题点1农业工具的变化
1.[
2023.1浙江]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锌,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C)A.铁犁锌用灌钢法制成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解析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A项排除;材料中未进行中外对比,B项排除;根据材料可知,在河南辉县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铁犁锌,这说明战国时农业生产已使用了铁农具,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与其他耕作方式的比较,不能得出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D项排除命题变式
2.[2023安徽模拟]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增多就起土农具而言,有锄、镭、蹶、铲、犁等;收割农具主要是镰刀斧、铐等手工工具与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关系,如用于垦荒时砍伐树木这体现出秦汉时期(B)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B.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C.政府高度重视生产工具革新D.小农经济地位日益巩固解析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增多,手工工具也有利于垦荒,这促进了农业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即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故选B项;汉代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与材料时间不符,且材料不涉及牛耕,排除A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政府高度重视”,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小农经济的地位,D项错误命题点2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3.[2021北京]唐代以来,中国瓷器远销欧洲明末“海禁”后,瓷器出口大幅减少,同时期日本学习中国制瓷技术,生产出色彩艳丽的伊万里瓷,在欧洲广受欢迎清前期,景德镇出产的瓷器借鉴伊万里瓷的艺术设计,质优价廉,重新占领欧洲市场中国瓷器再次畅销欧洲的原因是(A)
①制瓷技术保持世界领先
②艺术设计注重借鉴创新
③官营制瓷业占主导地位
④国内民众的购买力下降
①②③④①③②④A.B.C.D.解析据材料“唐代以来,中国瓷器远销欧洲”“日本学习中国制瓷技术……在欧洲广受欢迎”“重新占领欧洲市场”等信息可知,中国瓷器艺术设计注重借鉴创新、制瓷技术保持世界领先,故
①②正确,明中叶以后,中国的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③说法错误,
④说法与史实不符,因此,答案为A项命题变式
4.[2023长春模拟]宋元之前手摇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3枚,最多为5枚,每天最多纺纱3斤宋元之际,将水力应用于纺织机械的大纺车产生了,这种纺车的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一昼夜可纺纱一百多斤这一变化表明(A)A.工具进步促进了纺纱效率的提高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C.商业贸易是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D.纺织业进入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元之前手摇纺车的纺纱数量少,宋元之际,将水力应用于大纺车,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数量,这表明工具改进促进了纺纱效率的提高,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商业贸易的作用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排除C、D两项(教师尊享•备课题组:命题点1农业工具的变化
1.[2020江苏]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相、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C)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江西出土的商代青铜农具并非用于耕地,更多的是发挥礼器的作用,说明商代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C项正确;江西新干出土了青铜农具不代表青铜农具最早在此地出现,A项错误;根据材料“更无使用之痕”等信息可知,商代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无法得出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的结论,B项错误;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
2.[
2020.1浙江]根据下图所示判断,该冶铁供风形式始于(C)A.战国B.西汉C.东汉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该图为水排鼓风冶铁图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故C项正确
3.[2021海南,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徒民屯田,皆与犁牛”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一幅系“二牛一人式”,一幅展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前面一妇女播撒种子,其后一男以梭(you)打碎土块以覆盖播撒下的种子唐五代时期的牛耕图多数展现了“二牛一人式”的耕作方式,少数为“一牛一人式”,主要发现于陕西三原李寿墓及甘肃莫高窟等地,且数量较多宋代是我国耕织图发展的重要时期,楼璋(shu)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后世依照楼图临摹和翻刻者众多清代耕织图的创作最初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成为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刻立石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耕织图”文献,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摘编自张铭《历代〈耕织图〉中农也生产技术时空错位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耕织图对研究古代百姓日常生活的史料价值(6分)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思路如下角度材料信息变化“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题材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等犁牛”,再到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反映尚未发现牛耕图像”“楼璘(shu)绘制的由北方州郡到南方地区地区《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等由表现民间农业生产到反映统治者重农“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魏内容思想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由帝王命宫廷画存在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由墓室图到书画作品形态第二小问,在第一小问答案的基础上结合阶段特征,从牛耕技术、经济重心南移、重农抑商等方面进行简析第
(2)问,《耕织图》属于实物史料,从其反映古代百姓日常生活、农业生产情况等方面进行说明答案
(1)变化题材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再到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反映地区由北方州郡到南方地区;内容由表现民间农业生产到反映统治者重农思想;存在形态由墓室图到书画作品原因牛耕技术进步;经济重心南移;重农抑商政策推行(10分)
(2)史料价值从形式来看,耕织图属于实物史料,反映了古代百姓日常生活;从内容来看,它较好地反映了农业生产中的分工情况、生产情况等(6分)------------------------------:练习帮(,练透好题精准分层----------------------------------------------------公基础练知识通关
1.[考古证史/2023江苏徐州期中]下表是考古出土的部分地区战国时期物品统计表(部分)此表反映了当时(C)铁器出土地点铁器数(件)生产工具数(件)铁农具数(件)辽宁抚顺莲花堡80余7768山西长治分水岭363121河北兴隆古洞沟878552河南辉县固围村93约6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