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内容:
德育案例一一心战为上诸葛亮《南征教》中有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一思想在中学的德育工作中也同样是一条极好用的法则
一、案例学生基本情况曹某某,男,岁,就读于高二年级理科班成绩长时间处于年级末端,上课几乎不听讲;性17格忧郁内向,从不参加集体活动,抵触同学和老师,甚至出现过当面辱骂老师等极端行为
二、案例学生问题分析及策略该生在刚进入到高中时,性格相较于高二还有所收敛,也偶尔会参与学校集体活动但是由于高一上学期结束时,进行了文理分科分班,导致该生所在的一班被拆算,本来一班的学生也被随机分配到其他班级在分到新的班级之后,周围的同学变成了一个陌生的群体,科任老师和班主任也几乎都变了(在分班前后,本人均是该生的化学科任教师),能明显感觉到该生上课状态更加懒散,课后也变得不爱交流对于这种不可抗的外界因素,换了一个新的环境导致该生存在心理上的抗拒,从而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态度班主任也及时注意到这种情况,想试图与该生进行交流,但都以该生的一言不发而不了了之之后的高一下学期,果然在〃颓废〃了一学期后,高一下期的期末考试一下从以前的班级中等掉到了班级末端于是在高二上期,也就是本学期,班主任额外〃照顾〃该生,想以〃强硬〃的手段来更好地管理班级于是加大了班主任所交科目的作业量、提早早读课时间、实行严格的操行扣分制度、请家长到校沟通……等等这一系列的行为,非但对班级管理没有明显帮助,反而加大了学生的压力,学生怨声载道,私下对这样严苛的管理议论纷纷其中,就包括曹某某导火索是一次早读课,曹某某于班主任规定的七点二十分踩点来到教室,可是班主任以〃七点二十是正式开始早读的时间,所以进教室的时间应该早于七点二十分〃为由,认为曹某某迟到,让他站在过道上早读曹某某虽然内向不爱表达,但内心可能觉得被罚站在过道上,来来往往的同学都能看到,这伤其自尊,故未理会班主任的话,直接冲进教室这一行为让班主任觉得他不服管教,加上期中考试成绩极为不理想,故当天晚自习便又让学生在办公室进行沟通虽然名为〃沟通〃,但是据后来办公室的各老师闲聊,情况可谓火花四射〃,班主任依旧以强势的态度进行训责谈话,而该生在长时间的高强度管理下,加上早读事件这一导火索,与班主任直接起了正面冲突虽然未曾亲眼见过当时的场面,但班主任被〃骂哭〃这确实事实之后两天年级管理团队开展了半期总结会,针对曹某某这一类学生,年级上将他们指标到各科任老师处,旨在帮助班主任分担德育工作,为这些学生做好辅导,重点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态度我很〃有幸〃,曹某某的德育工作被分到了我处由于前段时间的冲突在年级上传的沸沸扬扬,导致我有点规避心理,但是年级上安排的工作只能接受,所以我还是很不情愿的开始着计划如何做好曹某某的德育教育上学校有前辈告诉我对付这样的学生,不能硬着来,否则说不定我也会像他们班主任一样被他骂哭;但也不能太软,不然对学生来说左耳进右耳出道理我是懂了,可是何谓软硬适中?我还是不太理解,所以我直接找来了该生进行面谈地点选在了我的办公室,时间在周五晚自习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办公室其他老师都不在我秉着〃尽力而为〃的态度,假装还不知道他〃把班主任骂哭〃的这一事,一上来直接就问〃你还要学的吗〃?本以为以曹某某难以捉摸的阴郁性格,可能会直接樗挑子不学,但出乎意料的是他楞了一下,然后很坚定地告诉我要〃然后就轮到我震惊了,但震惊后,我多的是开心,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们从生活聊到兴趣,从性格聊到学习,曹某某的谈话,让我对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也改变了我尽力而为〃的态度,对于他,我想〃全力而为〃别人嘴里的他,是个性格阴郁的人,连内向都不算,比较内向还算一个积极的词这是我的同事的原话,路上碰到曹某某放学,擦肩而过,和我同路的同事说这个学生看起来好阴郁,我只能点头说是但经过后来的相处和深入了解,我反倒决定他也很可爱他会在体育课偷偷溜到教学楼顶楼的沙发那躺着晒太阳,会在作业太难完成不了的时候,画上一个插画人物摆手说〃好难啊做不来〃,这些都是我以前没发现的,所以只要用心发现,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别人眼里的他还是不懂得尊师重道的,比较〃骂哭班主任〃这一事已经让他在年级上很有名了所以刚开始和他接触时,我是有点怕的,怕一不下心就和他起正面冲突但是之后的聊天里,我改变了看法对于〃骂哭班主任〃这一事,他告诉我他确实有所不对,他也很尊重班主任,甚至说〃她真的管的太严了,有些班规真的对我们来说压力太大,我们也曾去找她沟通过,但是她都不曾听听我们的意见,但她确实是我从小到大这么多老师里最负责的一个,她做这些也是为了我们好〃针对前半句话,我无法帮助他,毕竟我只是起辅助作用的科任老师,但是后半句话,我问他可曾将这些话亲口告诉过班主任,他很害羞地没说话于是我说我可以帮助他转达,之后我告诉班主任曹某某所说的这番话,班主任也很感动,对于她的一些管理手段,相信她也能很好的进行改进至于学习,以前也总以为他成绩不好,不爱学习后来知道,受分科等各方面的影响,他确实颓废过,但当他醒悟过来的时候,发现理科里听不懂的太多了,便任由这种情况继续恶劣演变下去了曹某某的父亲是一名文科生,从小到大都培养的他是文科的学习方法,分科时也希望他选择文科,但由于实在对文科提不起兴趣,曹某某不顾父母的反对选择了理科曹某某告诉我他还想学,我也发现他确实理科悟性还不错,于是经常利用自习时间给他开小灶,给他建议学习方法,甚至还专门为他出题考核可能我这一系列的行为让他觉得我很受重视,虽然事实也确实如此,加上我也经常鼓励他,告诉他很有学理科的天分,能显著地感受到他学习热情的进步,成绩方面也有所提高学生的心理千变万化,但只要锁定目标,学生的所有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注意攻心为上从这次事件我也知道了更多的严格要求反而使学生产生抵抗情绪,使心理更加逆反,这与德育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与学生感同身受,是开展德育的开端老实说,我心里并不认同本案例的题目中所写的〃心战〃二字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双方对立甚至彼此战胜谁的关系当然,我也知道,这仅仅只是老师的一个比喻而已,可这种比喻其实也会反映出老师的一种心理,而这种心理在现实当中,实在不是少数教育是人对人的工作,老师虽然承担着教育的责任,可这种责任并没有放大到我们可以随便处理学生的地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我们自己想想,如果学校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时间要求,我们会受得了吗?这完全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不说别的,就说说你们这批研究生吧,一个学期完成一次作业,可有几个人是按照提交了的呢?我觉得将心比心是一种好办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好多对学生的不满都与我们自己的情绪和某些私人的欲望有关,比如我们想创造出好成绩,我们想成为一流的老师或者是班主任只要有了这些功利性的想法,我们就会失去教育的定力,而且我们自己的想法越是强烈,我们对学生就会施加更多的压力因为,那已经不是学生的发展问题了,而是关系到我们老师们自己的前途与命运问题,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不少老师不愿意教差班的原因,因为这样的班级出不了优秀的成绩,而没有优秀的成绩,我们就失去了动力我这样说,也许有些老师不太高兴,可没有办法,我也是实话实说,不带任何偏见,我已经做了快四十年老师了,我知道当老师很辛苦,可我当了几十年学生,我也知道当学生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