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3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古诗歌阅读之赠友送别
一、赠友送别诗简介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诗歌题目通常以“赠、别、送”等字眼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其艺术特点,有的格调豪放旷达,有的委婉含蓄,有的词浅情深赠友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传统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俳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笙带夕阳,青山独归远J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送灵澈返竹林寺,虽不长,却句句如画虽然字面上找不出一个情字,但从画面中仍可感受到诗人的情意首先,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挚的情谊如“青山独归远”这句,“青山”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则显示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之情其次,这首诗勾勒的是一种闲淡的意境这种意境又是和诗人当时官场失意、萌生归意的心情吻合的,或者说是当时诗人心情的写照由此可以说,该诗看似无情却胜有情(二”作品风格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1、伤感型:此类诗歌常有情感凄恻缠绵,情韵悠长,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特点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以悲情为主的常常表达友人之间因离别而产生的依依不舍、悲伤之情,以及对友人前程的关切,对再次相聚的期待例如:送杜十四之江南白居易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这一类的还有如柳永的《雨霖铃汉王勃的《别薛华汉宋之间的《送别杜审言汉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
2、豪迈型以抒发旷达或豪迈的情怀为主的这类诗歌,并不着意渲染离别的伤感,把别情写得豁达,显得新颖别致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此外还有高适《别董大》,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岑参的《送李副使磺西行军》,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鉴赏赠友送别诗风格时,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如李白生活在盛唐,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赠友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豁达开朗,没有伤感情调,如《送友人》,这是李白赠友送别诗的特色其他的还有很多,例如: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顺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跪
(三)特殊的赠别诗:此类诗歌,虽名为赠别诗,却以言志为主例如: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七、常见表现手法诗歌的思想情感总要借助表现手法来表现,送别诗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抒情抒胸臆,“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表达自己虽不得意但满怀信心和力量如高适的《送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直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歌讲究含蓄蕴籍,表达情感往往婉转曲折,经常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这种手法更是送别诗中最常用最典型的手法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表面写去路烟霭迷茫,道路修远,其实是要以此寄寓离愁之思,寓情于景显得含蓄蕴藉诗人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景象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着力描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交织在一起,形成离别时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抒写惜别哀伤之情
3、想象联想(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除情景交融的手法外,送别诗中还经常用到想象、联想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例如刘长卿的《送严土元》第三联写道“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J诗人由眼前的落日去帆这一实景而联想到严士元听去之地湖南应是万里草青这是虚实结合的笔法,这样虚实结合就拓宽了诗的意境,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思念之情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o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此外还有王维的《送韦评事》“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欧阳修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洛阳正值芳菲节秋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都运用这种手法
4、比喻修辞手法为了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诗人在诗歌中还特别青睐比喻这种修辞手法,送别诗因为善于运用景物营造伤离别的气氛,所以比喻手法更为常见例如:宋代诗人刘迁的《柳梢青•卢梅坡》一词“泛菊杯涤,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勿勿,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这首词在表达感情时就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形单影只的孤独之感,飘泊无定的离别之苦下片又表明他的心会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朋友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以此来表达思念惜别之情
5、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言下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思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而富于魅力例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的伤离别表现人的情思心绪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J那彻夜流溢的烛泪,都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6、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情或反衬
八、主题倾向
1、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1抒写亲人离别之情的,例如: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汉元好问的《别程女汉黄景仁的《别老母》等等,2抒写对友情的咏唱,例如:李白的《赠汪伦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汉吴伟业的《送友人出塞》等等
2、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例如“天生贤才”终未被“君王”所用,虽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胸怀大志,仍想建功立业:“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驶驶——王昌龄《别刘谓》
3、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1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言”的倾向例如: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汉梅尧臣的《东城送运判马察院》等()2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例如: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被称赞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琦《河岳英灵集》)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
4、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例如:停修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力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谢眺《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把离别之情、劝慰之情和内心的希冀巧妙地融为一体这些诗从情感上看,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意极为凄悲,催下泪下;或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气贯长虹,如陈子昂《送魏大从军》;或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绮丽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使人心旷神怡,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或慨叹尘世之喧嚣,追慕山林之空灵寂静,赞叹僧人之清静脱俗,富有禅意之情・▲・▲・▲・一等等
九、送别诗鉴赏方法
1、从主题入手,体会诗中所抒之情(情感本质)黄彻在《蛮溪诗话》中指出“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主”表现离别的愁思,这是最为常见的,例如“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2、要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领悟作者所抒何情因为赠别诗词是以抒情为主,而情景交融又是中华诗词独有的抒情方法,所以其次要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才能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例如:“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刘长卿《别严士元》可以这样问日“诗人在这首诗中怎样多层次地描绘江南水乡的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答题之前首先要看出前三联全是写景,其次要懂得每联各写何景在此基础上对每联诗意作简要概括即可首联总写江南水乡初春的特点一一春寒料峭,乍阴乍晴,变幻不定;颔联具体描摹江南春景
3、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例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以三个古代立功边疆的英雄人物比喻魏大,寄以希望,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开篇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和魏绛消除边患这两个典故起,很自然地切合送魏大从戎,希望他能像霍去病和魏绛一样杀敌建功,保卫边疆而魏绛和魏大同姓,用这样的典故更显得有诗趣,古人写诗填词常用此法接下以赵充国喻魏大,《汉书》称其为“六郡良家子他抗击匈奴,官至后将军这一典故用得很别致,不直接点出是用典,而是通过送别时的交谈透出,别有一番风味最后以燕然勒石的窦宪喻魏大,激励友人勇立战功,诗人在使用这四个历史上的抗敌英雄的典故时,或用其言,或用其事,或直接点出其名,或只说出其出生地,各不相犯,富有变化,表现出纯熟的技艺
4、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是深入领会诗意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诗歌创作的理论上来说,细节也叫“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它可以使读者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感的享受如柳永《雨铃霖》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则更为典型,词人以非常细腻的描写,刻画出主人公离别时愁苦的容态,凄恻的内心,极其深刻地揭示出离别时的无穷悲痛
5、关注谐音修辞手法在赠别诗词中的运用例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诗中的“丝”是“思”的谐音诗人将“相送情”和“散丝”“互藏其宅”,可谓“妙合无垠”,且富有创新李白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写别情,或取其长,或取其深,言情深意长者,白也为最,余者皆不足称而韦应物则以细密的雨丝为比,且比中巧妙地蕴含谐音的手法可谓别开生面,独辟蹊径,虽不及李白,却也给人以崭新的形象,使诗句情景交融,意韵悠长,堪称一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以“秋”谐“愁”等,绝例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的“扬子江头杨柳春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中的“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如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中的“明日巴山道,秋山又几重”,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秋尽江南草木凋”等等
6、考察抒情方式,体味作者感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7、把握关键字词,理解语句含意理解语句含意是赏析语句的基础,而理解语句中的关键字词又是理解语句含意的基础
8、赏析表达技巧,明确表达效果要求赏析的语句大多是表达技巧较为丰富的语句,在理解语句含意的同时还要发现其中隐含的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句式(倒装句、反问句、设问句)、用词(叠词、量词)特点等
9、结合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要吃准题干要求,若题干要求赏析某个语句,则答案应包括理解语句含意,分析表达技巧,理解思想情感三个部分;若题干只要求分析某句的表达特色,就可主要分析表达技巧和内容,不必分析情感;若题干要求分析某句的作用,则拟写答案时除了分析语句含意、情感外,还要结合上下文分析该句的表达效果或作用
十、赠友送别诗设题模式1-概括画面或意境内容描绘了什么景
3.体会画面或意境氛围这些景物渲染什么气氛
2.赏析画面或意境特色景物具有什么特点
4.把握画面或意境表达的情感景物描写烘托什么情感答题模式什么景什么特点渲染什么气氛——烘托什么情感
5.分析画面或意境蕴含的意义等
十一、习题演练
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送钱穆父
①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
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辈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
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
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
⑧筠:竹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4分答案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4分,“手些手法来“言情”
二、赠友送别诗题材特征
1、情感表达送别诗中常见依依不舍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以及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诗人通过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分别的忧虑
2、意象使用: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包括“柳八“酒”、“月”、“水”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如“柳”与“常用来表达不舍谐音,之情;“酒”则象征着饯别时的深情厚谊;“月”和“水”则常用来烘托离别的哀愁和思念之情O
3、表现手法送别诗常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此外,烘托、以乐景衬哀情、想象等手法也常被运用,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4、题材背景:送别诗的创作背景多样,既包括个人之间的友情送别,也包括国家政治动荡下的亲友离散这些背景使得送别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法”2分,“品格”2分)()(2“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抑郁寡欢的心情,(2分,“氛围99答案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
①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
②是失意伤怅意在感伤自身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
③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4分,其中“看法”1分,联系作品分析3分)(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峡口送友人司空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送蜀客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答案暮春飞花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识能力层级是C级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答案思念故乡之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前一首“同为客”表现思乡之情,后一首“自缘身是忆归人”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答案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第一首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送人归京师
①陈与义
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
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人FH()(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答案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浪淘沙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这首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试问上片叙述了什么事?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上片叙写与友人正在游览这大好春光下片抒发了与友人相逢却不能久聚的感伤、怅恨之情,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2、有人认为“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是篇中的绝妙之笔,(试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这三句话将别情融入赏花之中,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而(别情之中,亦体现出友人的深情厚谊2分)“今年花胜去年红”“明年花更好”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是以乐景写哀情可见其构思新颖,富有诗意,是篇中的绝妙之笔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答案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
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送李端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前两联写了哪些自然物象?描写了怎样的环境?6分)((答案自然物象有衰草、寒云、暮雪3分)荒凉、寒冷、白雪茫茫3分)()(
2、后两联透露出怎样的社会状况?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5分)(答案社会动乱,百姓漂泊不定,饱经苦难2分)为不幸身世而伤感,为(“识君迟”而深感遗憾,为别离而痛苦难受2分)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别韦郎中张谓星粕计日赴岷峨
①,云树连天阻笑歌南入洞庭随雁去,西过巫峡听猿多峥蝶洲上飞黄蝶,滩潮堆边起白波不醉郎中桑落酒
②,教人无奈别离何()【注】
①星粘y使者所乘的车岷峨指今天的四川,是韦郎中赴任之地
②桑落酒古代美酒名()(
1、“计日”一词在诗中什么意思有何作用3分)(答案计日,即算计着日子1分)突出时间的短暂,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不得不离(别的无奈2分)()(
2、颔联、颈联中,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想象(虚写)、借景抒情2分)想象别后途中境遇以及归雁、啼猿、黄蝶、险波(等景象,传达出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凄凉与神伤2分)()(
3、本诗尾联意蕴十足,请予以解析3分)(答案在别离时只有醉饮才能承受这离别之苦1分)通过醉饮来躲避别离之(痛,以貌似旷达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出离情别绪和友情的深厚2分)综上所述,赠友送别诗题材特征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典型的意象使用、多样的表现手法以及深刻的题材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三、常见意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送别诗中一些常用的意象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习俗类意象:
1、柳(折柳送别)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2、酒(饮酒饯别)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例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J——辛弃疾《满江红》所以许多赠友送别诗,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都飘散着浓浓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
(二)时间意象:
3、日暮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夕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1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备家
4、月亮月亮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三)空间意象:
5、长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例如:“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一李白《菩萨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J一柳永《雨霖铃》
6、南浦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在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较为普遍,致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此外,“寒蝉”、“阳关”、“古道”、“西风”、“春草”、“眼泪”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四、赠友送别的基本类型
1、谢别:我情”一李白《赠汪伦》例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这样的送别,从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同时也写出两人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2、恋别:故人99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例如“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此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
3、壮别: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例如“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惆怅之情,但因友人要去的地方是繁华的京城,因而更多的是对友人的羡慕
4、阔别: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J——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人一改以往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
五、思想内容并不是送别诗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千篇一律地抒写惜别伤感之情下面对送别诗歌思想内容作一较为具体的概括,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种情况:
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如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无津与君离别意,“风烟望无津”一句,用“风烟”、99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J中第二句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间接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体贴入微的宽慰:还以《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为例诗人在第二句中流露伤感之意后,在后面三联中感情基调立即有了变化,作者宽慰朋友,这次离别只是客中之别,只要彼此心相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不就好像近邻一样吗?这首诗极尽宽慰之意,成为温暧孤独的心灵鸡汤
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J一诗,同样有一般送别的惜别之情,但因朋友“西出关”是壮举,所以诗中不见伤感之意,只是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想象中包含了诗人的友PH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O
4、前途艰险的担忧: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一诗的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春江渺茫,征帆一叶该停泊在哪里呢?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
5、坦陈心志的告白:有的送别诗往往借别明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诗的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J则在送别感伤之外另辟蹊径,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孤介傲岸的坚强性格,借送别而言心志,可谓一箭双雕
6、积极奋发的勉励:鉴赏诗歌,一定要能知人论世,初盛唐的诗人在诗歌中总是充满一种积极乐观精神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湛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写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这种情绪只是轻轻带过,诗人随即把这种怅惘化为为国效力的责任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作者勉励友人建功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全诗一气呵成,充满积极奋发向上的豪情
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与一般送别诗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向潇湘,自己则北向长安诗的末句“君向潇湘我向秦”看起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实际上在朴直的话语中,表现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可见,送别诗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它在表达惜别留恋之情外往往还会寄托诗人的个人身世遭遇之感,表现诗人的性情品质,或凸现时代风貌在分析诗歌思想情感时,我们一定要学会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切勿挂一漏万*思想感情表达的是离别时的留恋,不舍和伤感的愁绪
1、重在对友人的劝慰,激励和关心例“千里黄云白日噫,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借送别来表达胸中的积愤或表明心志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J—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综合型既有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劝慰警示之意*内容情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六、写作风格特点
(一)、写作特点
1、托物寓情,形象生动就是采用托物或比物的手法来表达某种情谊或情怀情谊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要把无形的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就需要施展多种艺术手段,包括托物寓情在内例如:O“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李白《赠汪伦》此句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名家赞道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这是托劝酒表达对友人的情谊“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J——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这比通常的带口信报平安,泛泛的自我表白,要形象深刻多了
2、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有什么情谊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