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北京一六一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月阶段性测试2023-202410高三语文试卷班级姓名学号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2.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试卷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共35分)
(一)(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偃虹堤记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
①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日“您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长者,日偃虹堤问其作两名者,日“吾滕侯之所乃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层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平成”问其始作之谋,日“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冬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日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剪为功多夫以百步之提,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像堤土石幸久不朽,则膝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乃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事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沏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注释】
①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翱,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碘的一项是()A.厚有所记愿希望B.覆溺之堪虞料想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使假如D.常显用之常曾经••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而不逾时以成B.问其作画名者故能用力少画为功多C.吾滕侯之所为也为其民捍患兴利D.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转运使择其吏?能者行视可否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予发书按图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伤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憾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D.《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
5.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答案】
1.B
2.D
3.C
4.C
5.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B.虞忧患句意船翻人被淹死的忧患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不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句意其外面有一个又高又长的建筑/如果不超过时间可以完成B.不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句意问来人谋划建造此堤的人和为此堤起名字的人/所以能够用力少但取得的功效多C.不同动词,做;介词,为、替句意这都是我们滕太守做的/为了百姓兴利除弊D.相同都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的语序为“昔往来湖中之舟者”“转运使择其能之吏者行视可否”句意过去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转运使选择有能力的官吏视察是否可行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C.“易”,改变句意他们都不能改变我们太守的主意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错,由文章倒数第二段可知,作者主要解释了作文的目的与原因
(1)让后人效法滕侯的做事行为;
(2)告诉后代不要废弃;
(3)太守受人们拥戴,共有此意重点不在于描写安居乐业的情境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句意他深思熟虑,事半功倍,这种作事的行为可以让后世的人效法,这是我第一个应该写此记的理由不只是想着为当时的人赞誉,而是想为千秋万代获利,并且告诉后代不要废弃,这是我第二个写此记的理由岳阳的百姓与洞庭湖中往来的人们,都想为滕太守写这个记,这是我第三个写此记的理由有三个写记的理由而不能不写“夫虑熟谋审”,省略主语“他”,主谓结构,意思完整,在其后停顿;“作事可以为后法”,“作事”主语,其前断开“后法”作“为”的宾语,其后断开“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结构相同,都省略了宾语“之”,在其后停顿;“不苟一时之誉”动宾结构,意思完整,在其后停顿;“思为利于无穷”,“于无穷”作“为利”的后置状语,其后断开;“而告来者不以废”,“不以废”作“告来者”的补语,其后停顿;“岳之民人与湖中之来往者”偏正结构做主语,较长,在其后停顿“皆欲为滕侯纪”,“为滕侯纪”作“欲”的宾语,其后停顿参考译文有一个从岳阳来的客人,拿着膝子京太守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图来告诉我说“希望您写篇记叙的文字吧我打开信看着地图,看到从岳阳门往西到金鸡的右边,其外面有一个又高又长的建筑,叫做偃虹堤问来人谋划建造此堤的人和为此堤起名字的人,客人说“这都是我们滕太守做的”又问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回答说,洞庭湖是天下最险要的,岳阳又是荆州、湘潭、贵州和四川四个地方的要冲过去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也没停泊的地方,只能在南津停泊,遇到需要到州中办事的又远又累,而且常常有恐惧风波,船翻入被淹死的忧患现在船到了全部停泊在堤下,有事到州里的,又近又不担心”我问这个堤有多大规模,需要用多少人,回答说“全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度越往下就加上二尺(越往上就减二尺),减到最上边能得到底部厚度的三分之二,需要用一万五千五百个工,如果不超过时间可以完成”我问他开始是如何谋划的,回答说“州里把这个事上报给转运使,转运使选择有能力的官吏视察是否可行,反复(视察)了多次,最后上报朝廷,由三司来决定,三司决定说可行,他们都不能改变我们太守的主意”然后催促我说“这是有德行的人的举动,可以为此写篇文字”大概深深考虑老百姓的人,在谋划一些事情时是精到的,所以能够用力少但取得的功效多看那百步远的沏堤,可以抵挡天下的险阻和不可预测的祸患,恩惠当地百姓并且遍及于荆州、湘潭、贵州、四川,凡是往来于湖中的人,不论是远是近都得到这个堤的利益而且岳阳又是四个地方的要冲,往来的船只在此停泊的,一天要有多少呢!假使堤的土石有幸长久不坏,那么滕子京太守对人或物的恩惠,难道是可以用数计算的吗?事情不怕干不成,怕就怕容易坏建造人开始并非不想让它长久完好,可是继承者倒常常把它废弃自古以来的有才德的人,为了百姓兴利除弊,它们的遗迹到处都有如果继承者都像建造者用心,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惠,天下还有把有利的事物丢掉的吗?这也是膝太守担心的原因,所以让我写篇纪念文字给后人膝太守志向大、能力强,在当世很有名目前正是朝廷用兵用人的时候,他曾经被朝廷任用过但还没有功成名就,就退下来当一州的太守,并没有用他的全部才能,只是稍稍发挥,凭修(这个)堤来惠及百姓他深思熟虑,事半功倍,这种作事的行为可以让后世的人效法,这是我第一个应该写此记的理由不只是想着为当时的人贽誉,而是想为千秋万代获利,并且告诉后代不要废弃,这是我第二个写此记的理由岳阳的百姓与洞庭湖中往来的人们,都想为滕太守写这个记,这是我第三个写此记的理由有三个写记的理由而不能不写,于是就写下了此篇文字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二)(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吴王阖间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勾践师范蠡、大夫种圣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
②且天生人也,而使卡•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
③子张⑴,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密切也,学于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子墨子索卢参,东方之巨狡也,学于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手刑戮死厚也,由此为天下名士里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于学也
④君于之学也,说义必称师q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日背;说义不师,命之日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
⑤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王矣故子贡问孔子日“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日“吾何足以孙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人太学祭先圣,则齿卬宏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取材于《吕氏春秋・尊师》)注释【1】子张、颜涿聚、段干木、高何、县子石、索卢参、禽滑黎等,皆为人名【2】(zAng),市场经纪人【3】齿排列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至确的一项是()A.其言不若不爽明白、明智B.由此为天下名土锻人显有名声地位C.王公大人从而礼之礼以礼相待D.吾何足以称哉称称赞、赞扬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使苏耳可以闻于乱石间择基一二扣之
8.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C.说义必称师以论道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D.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竭诚则胡越为•体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学,其闻不若聋(如果)不学习,人耳朵能听见还不如耳聋(听不见)
8.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教海)一定尽心竭力来发扬光大C.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作臣子的不必命令(他)忠诚D.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这是用来表示敬重学习和尊重老师(的做法)啊
9.请把第
②段中画曲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
10.“师法”,指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艺下面【甲】【乙】两则材料中的人物因对待“师法”态度的不同而有完全不同的仕途经历请结合选文第
④段中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两则材料的看法【甲】诸儒荐(张)禹,有诏太子太傅萧望之间禹对《易》及《论语》大义,望之善焉,奏禹经学精习,有师法,可试事(选自《汉书・匡张孔马传》)【乙】(孟)喜举孝廉为郎,为丞相掾博士缺,众人荐喜,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选自《汉书•儒林传》)【答案】
6.A
7.D
8.C
9.因此凡是学习,不是能增加(什么),而是(使人)通达天性
10.甲谈论道理一定称引用老师的话来阐明道义,因而张禹被称赞,被肯定乙谈论道理而不称引老师的话(去阐明它),称这种行为为“叛”,有背叛行为的人,贤明的君主在朝廷上不会接纳他们,因而孟喜被君主否定【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A.爽伤败、口里有病说不出话句意人嘴能说话还不如口里有病说不出话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不同代词,他的;代词,其中句意使人(他)的耳朵可以听见/在乱石中选了其中一二块石头敲打它B.不同介词,引出对象;介词,被句意(他们)不仅免于受到刑罚、处死、侮辱/所以在国内被郑袖迷惑,国外被张仪欺侮C.不同连词,来;介词,用句意谈论道理一定称引用老师的话来阐明道义/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用盛怒来威吓人们D.相同都是连词,那么句意自身的修养完成了,那么作儿子的不用支使就孝顺了/竭尽诚心,那么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的能力C.而句中不是代词,是连词,就句意作臣子的不用命令就忠诚了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故”,因此;“益”,增加;“达”,通达;“也”,表判断【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君于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可知,张禹回答有关《周易》和《论语》的大义,萧望之非常赞赏,报告皇帝说张禹对经学很精通,又有师法,建议皇上可试用张禹当官,仕途顺利“说义不师,命之日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可知,皇上听说孟喜改变了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艺,于是就不任用孟喜,仕途不顺参考译文神农以悉诸为师,黄帝以大挠为师……吴王阖闾以伍子胥、文之仪为师,越王勾践以范蠡、大夫文种为师圣人贤者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如今,(人们)地位的尊贵没有达到帝王,才智没有达到圣人,却想不尊奉老师,(那)通过什么能达到(帝王圣人的境界)呢?这就是五帝废绝、三代灭绝的原因况且上天造就人,使人(他)的耳朵可以听见,(如果)不学习,人耳朵能听见还不如耳聋(听不见);使人的眼睛可以看见,(如果)不学习,人眼睛能看见还不如眼瞎(看不见);使人的嘴可以说话,(如果)不学习,人嘴能说话还不如口里有病说不出话;使人的心可以认知事物,(如果)不学习,人心能认知还不如狂乱(无知)因此凡是学习,不是能增加(什么),而是(使人)通达天性能够保全上天赋予人的(天性)而不使它受到伤害,这叫作善于学习子张是鲁国的鄙俗小人,颜涿聚是梁父山上的大盗,(他们)向孔子学习段干木是晋国的市场经纪人,向子夏学习高何、县子石,是齐国的凶恶残暴的人,在乡里受指责,向墨子学习索卢参,是东方闻名的狡猾之人,向禽滑黎学习这六个人,是(该受到)刑罚、处死、侮辱的人如今,(他们)不仅免于受到刑罚、处死、侮辱,(还)从此成为天下知名的人,终其天年,王公大人跟随他们并礼待他们,这些(都是)从学习中得到的啊君子学习,谈论道理一定称引用老师的话来阐明道义,听从(教诲)一定尽心羯力来发扬光大听从(老师的教诲)而不尽心竭力(去发扬它),称这种行为为“背”;谈论道理而不称引老师的话(去阐明它),称这种行为为“叛”有背叛行为的人,贤明的君主在朝廷上不会接纳他们,君子不会和(他们)交往为友因此,教育,是大义;学习,是大智慧大义没有比使他人获得利益(更)大的,使人获得利益没有什么能比教育(更)大的大智慧没有比修养身心(更)大的,修养身心没有比学习(更)大的自身的修养完成了,那么作儿子的不用支便就孝顺了,作臣子的不用命令就忠诚了,作君主的不用勉强就公正了,拥有最有利形势的人就可以作天下的君主了所以子贡问孔子说“后代将用什么称赞您呢?孔子说“我哪里值得称赘呢?(如果)不停止(一定要说)的话,(那)就是喜好学习而不满足,喜好教诲(他人)而不知疲倦,大概只是这些吧!天子进入太学祭祀先代圣人,与曾经当过(自己)老师的人并排站立,不把(他们)当作臣子看待,这是用来表示敬重学习和尊重老师(的做法)啊【甲】诸儒生推荐张禹,皇上命令太子太傅萧望之负责考察张禹的学识张禹回答有关《周易》和《论语》的大义,萧望之非常赘赏,报告皇帝说张禹对经学很精通,又有师法,建议皇上可试用张禹当官【乙】盂喜被举荐为孝廉,作郎中,成为丞相的下属博士(一职)块人,大家推荐孟喜,皇上听说孟喜改变了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艺,于是就不任用孟喜
二、(共12分)
11.《论语》阅读与理解A组
①子日”,鲜矣仁(《论语•学而》)
②子日“,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B组
①子日“君子,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②子日“君子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以上是《论语》中有关“仁”和“君子”的两组语录,横线处均是耳熟能详的成语,请根据原文将其填写完整,并结合两组语录简析孔子对“仁”和“君子”分别有怎样的思考【答案】A组
①巧言令色
②志士仁人B组
①和而不同
②成人之美思考A组关于“仁”学思想“仁”是一种高尚道德,为人正直、表里如一;“仁”是坚守正义的品格,为了实现正义的目的,甚至可以牺牲生命B组关于“君子”理想君子坚守行事原则,不谋私利、不结私党;君子能律己达人,成就美好事业【解析】【详解】本题考会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的能力第一问A组应该填写“巧言令色”和“志士仁人”,B组中应该填写“和而不同”和“成人之美”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