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学习目标】
1、译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明夜游之事
2、品读课文,欣赏庭下月景,品析景物特点,探究写景手法,陶冶情操
3、感读课文,知人论世,理解“闲人”中复杂的情感,感受作者豁达乐观的胸襟抱负【学习重点】
1、译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明夜游之事
2、品读课文,欣赏庭下月景,品析景物特点,探究写景手法,陶冶情操【学习难点】感读课文,知人论世,理解“闲人”中复杂的情感,感受作者豁达乐观的胸襟抱负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月明如水,如斯美景岂可辜负?大文豪苏轼与友人张怀民便欣然起行,一同夜游承天寺今天我们穿越至宋代,请大家紧跟两人的脚步,开启承天寺奇妙夜吧!情境任务任务一译•理夜游之事任务二品・赏庭下之景任务三感•悟闲人之情
二、任务一译-理夜游之事
1、从“记承天寺夜游”题目,你能读出什么?
2、美文美读要求读准字音,在书上标注生僻字读音,划分节奏解()衣未寝()藻存()竹柏()
3、听名家范读,思考探究语言风格
4、合作翻译课文小组接龙翻译课文,完成重点字词填空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划分结构请以“月”为线索填空,划分文章结构【思路提示】以表达方式为依据来提炼字词()——()——()
6、理夜游之事根据文章内容,按六要素梳理承天寺奇妙夜之事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7、从“解衣欲睡”到“步于中庭”,苏轼的心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三、任务二品-赏庭下之景
1、合作探究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色让苏轼冬夜不睡觉而夜游?请大家紧跟两人步伐,一起游览【赏析提示】庭下月景,美在(景物)(原句),运用了的手法/视角,写出了
2、写景小结:
四、任务三感•悟闲人之情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为何只有他们两个“闲人”呢?请各位同学知人论世,走近苏轼和张怀民,完成填空
①“闲人”苏轼苏轼
(10371101),字,号,眉山(今属四川)人,(朝代)家、家,开创了宋词中豪放词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
②“闲人”怀民搜集资料,了解张怀民
③写作背景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2、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苏轼和张怀民他俩是“闲人”?
3、剖析“闲人”,理解其含义
4、大家认为苏轼是怎样的一个“闲人”?
五、作业布置:
1、今日的承天寺奇妙夜已经结束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及背景展开想象,苏轼与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两人会说些什么?(不少于150字)
2、请将本文与《答谢中书书》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句式、节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3、梳理本课的文言知识,包括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