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本文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积累文言知识;把握“疏”的文本特征;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与结构,感受起论说的逻辑力量;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魏征高超的劝谏技术体会作者忠心耿耿敢于直谏的精神品格;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十思”对于当时的作用和现今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积累重要文言词句;赏析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领会魏征忠心耿耿、敢于直谏的精神品格;【学习重点】把握本单元作品的共性和个性,会作者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学习论据分析的方法,学会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学难点】在语境中辨析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课前预学】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写《答魏征手诏》,由此可见魏征在劝谏上的机智《谏太宗十思疏》作为一篇著名的劝谏文章,用到了苏洵劝谏策略里的哪些方法?请具体分析提示理喻之一一曲情达意;刘勰说“喻巧而理至”2势禁之一一正反对比;文章第段针对唐太宗实际状态,魏征从历史兴替出发,引古论今,以寥寥数语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强调人君之德多衰于功成志得之后;他指出兴邦是由于能“竭诚待下”,丧邦是由于“纵情以傲物”;人君固然可以刑罚群氓,但人心不服,怨愤积聚“可畏惟人”,“载舟覆舟”国家安危与民心向背紧相连,魏征从“民本”的角度对“积其德义”作出了他以一贯之的解释这种对比映衬之笔法,一正一反,抑扬申述,伴以设问法,激荡文气,翻腾蓄势,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十思”之建议隐讽之一一明确方法;为了替太宗省去劳神苦思之难,让太宗行为举措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段在前两段论述的基础上魏征顺理成章而又言简意赅地提出了十思的具体措施“十思”各有不同角度,从各个侧面提醒太宗反躬自省,以期开拓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魏征的“垂拱而治”不是老子的“无为”而治,而是人君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积极求治“十思”十个排比句,再用“智者”“勇者”“仁者”“信者”的表现四个排比句,来阐述“十思”的效果,真是字句工整,气势磅礴!利诱之一一描绘蓝图“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魏征给唐太宗描绘的这幅政治图景之美好也正好是唐太宗所求——文武争驰,鸣琴垂拱一一这美妙怎能不让人心动!拓展迁移,领略思想6学生活动在当今社会,《谏太宗十思疏》有哪些现实意义?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提示一文中提出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已经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国内国际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奢侈浪费之风也有所泛滥因此,我们仍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提示二魏征心目中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综合全文,我们可以概括出其中蕴含的以民为本、以德治国的2023313重要思想,年,在月日上午举行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了新一届政府工作的三个重点第一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告诉我们,党和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业布置】
1.制作古今同义词知识卡片;
2.劝谏是一门艺术,古人的说辞更是奥妙无穷,比较《谏太宗十思疏》《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劝谏艺术反复诵读,初步感受文章骈散结合的行文特点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对文中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特殊句式做好标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寻史知人,导入新课1:学生活动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读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文段及《新唐书•魏征列传》(节选),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了解的“浮臣”魏征材料一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
①人主意每
②犯颜(冒犯君上威严)苦谏,或逢上怒,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③尝谒告
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整理行装)已毕,而竟
⑤不行,yi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
⑥,故中辍
⑦耳”上尝得佳鹦
⑧,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
⑨久不已,鹦竟死怀中一一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注】
①回回转,扭转
②每常常,经常
③霁威收敛威怒,息怒
④谒告请假
⑤竟终于,最终
⑥嗔责怪
⑦辍:停止
⑧鹤鹰的一种
⑨固故意译文魏徵的形体容貌不超过中等人,然而有魄力与谋略,善于使皇上改变主意,往往冒犯(皇上的)脸色而竭力规劝有时碰上皇上发怒,魏徵神态脸色不变,皇上也因此收敛了威势他曾经对皇上说“有人说皇上要到南山(去游乐),宫外都盛装完毕,可最终不出发,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着说“开始确有这心意,(但是)怕你批评,所以中途停止了”皇上曾经得到一只极好的鹘鹰,自己放在手臂上(欣赏),远远地看见魏徵进来,(便把鹑鹰)藏在胸怀中,魏徵(故意)不停地禀报事情,鹤鹰最终死在皇上的怀中材料二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费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日“尔阅吾兄弟,奈何?”答日“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副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彦博日“征为人臣,不能著形迹,远嫌疑,而被飞谤,是宜责也”帝谓彦博行让征征见帝,谢日“臣闻君臣同心,是谓一体,岂有置至公,事形迹?若上下共由兹路,邦之兴丧未可知也”帝矍然,日“吾悟之矣!”郑仁基息女美而才,皇后建请为充华,典册具或言许聘矣征谏日“陛下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食膏粱,则欲民有饱适;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今郑已约昏,陛下取之,岂为人父母意!帝痛自咎,即诏停册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不听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禄赐、国官、防^并同职事十七年,疾甚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征状貌不逾中人,有志胆,每犯颜进谏,虽逢帝甚怒,神色不徙,而天子亦为霁威《新唐书魏征列传》・译文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从小成了孤儿,穷困失意,他放弃财产不去经营,心怀大志,精通书史术数隋朝末年战乱,魏征假扮成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使魏征掌管书信文书李密得到元宝藏的书信,常常称赞,得知是魏征所写,赶快召见他窦建德攻陷黎阳,活捉了魏征,伪朝拜他为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魏征和裴矩进入潼关,隐太子招引他为洗马魏征见秦王功高,暗地里劝太子早作打算太子失败后,秦王责怪魏征说“你挑拨我们兄弟相争,怎么处治?”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听从我魏征的话,不会有今日的杀身之祸”秦王器重他的耿直,没有怀恨太宗即位后,拜授魏征为谏议大夫魏征也自认为得到了罕有的知遇,于是把心中蕴藏的才智毫不隐瞒地讲出来,共上奏章二百多件,无不恳切符合太宗的心意因此拜授为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皇帝身边的人有诋毁魏征庇护偏爱亲戚,皇帝派温彦博调查,结果没有这回事温彦博说“魏征作为人臣,不能注意行迹,远避嫌疑,而遭流言诽谤,也应该斥责”皇帝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进见皇帝,谢罪说“臣听说君臣同心,这叫做一体,岂有丢弃至公国事,而只注意个人行迹的?如果上下都走这条路,那么国家的兴衰就很难预知了!”皇帝很惊惧,说“我明白了”郑仁基的亲生女儿美貌多才,长孙皇后建议聘为充华,册封书已准备好有人说郑氏已许配他人了魏征劝谏说“陛下身处台榭之中,就想着百姓要有房屋住;享用着美味佳肴,就想着百姓要有饱饭吃;环顾后宫嫔妃,就想着百姓要有妻室如今郑氏已订立婚约,陛下却聘娶她,这哪是为人父母的做法!”皇帝痛感内疚,立即下诏停止册封七年,魏征任侍中尚书省有疑难积案,下诏叫魏征去裁决魏征平素并不熟悉法律,只知道大概,他以情理来处理案件,人人心悦诚服进授光禄大夫、郑国公因身体多病,辞谢官职,皇帝不许魏征恳求,几次被太宗推却而魏征的态度更加坚决于是拜授特进,主持门下省政务,下诏叫他对朝章国典,要参议得失,他的俸禄赏赐、封国官吏、防阁一律与职事官相同十七年,病重,皇帝亲自去探望,屏退左右,和魏征说了一天的话才回宫魏征相貌不过中等,有志气胆略,常犯颜进谏,即使遇到皇帝十分恼怒,仍神色不变而天子也为他收敛威严循迹标题,了解“疏”体2:学生活动诵读标题,说说标题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提示从十个方面分条劝谏太宗的奏疏谏劝谏,规劝君主使其改正错误或弥补过失,指明写作目的;太宗即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太宗”是其庙号,劝谏的对象,指明写作对象;十思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劝谏内容;疏即“奏疏”,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疏通事理,分条陈述,属奏议类,古代议论文范畴补充一文体区别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谏直言规劝使其改正错误如《谏太宗十思疏》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如《周公谏厉王止谤》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地里议论;“讥”是微言讽刺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檄所谓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如骆宾王的《讨武檄文》补充二谥号、庙号、年号庙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宗太宗等谥号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改换年号(或帝王纪年时代改称元年)叫做“改—二,,)Lo疏通文意,理出逻辑3:学生活动通读课文,师生合作探讨解决预学不能理解的词句,疏通文意思考本文的文眼是哪个字?围绕文眼,各段写了哪些内容?请梳理文章论证思路提示本文的文眼“思”《古文观止》“通篇只重一‘思字1第段,提出问题一人君当思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论证思路第一句先用比喻开头,引出观点;紧接着第二句,从反面,继续用比喻论证,强调“积德义”的重要性;第三句先提醒君主的崇高地位和重大使命,再反面假设可能出现的背道而驰的情形,目的还是强调“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观点2第段,分析问题一为何而思举例说明为什么要积德义论证思路首先针对历史上的君主们“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的普遍情况进行设问(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接着,用“竭诚”与“傲物”回答随后进一步分析“竭诚”与“傲物”的结果最后从反面得出结论不积德义,不得民心3第段,解决问题一思些什么十思一一积德义的具体表现;以及最后的效果鸣琴垂拱,不言而化论证思路直接提出“十思”,再说明其好处”“十思”可归纳为“五戒
1.(物质享受上)戒奢侈劝诫唐太宗不要喜好器物美色和劳民伤财,从而保证民心安定和百姓乐业
2.(思想修养上)戒骄傲考虑到地位崇高的危险时,就要想到虚怀若谷,用谦虚平和来约束自己;担心自己骄傲自满时,就要想到海纳百川;江海浩荡的原因在于居众多河流之下
3.(生活为政上)戒懈怠劝诫唐太宗热衷打猎,也只能以一年三次为度,不可放任纵欲;自始自终都要勤于政事,而不能怠慢政事
4.(用人上)戒小人如果担心耳目被堵塞而受蒙蔽,就要想到虚心地听取臣下的建议,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如果害怕受到谗佞奸邪小人的蛊惑,就要想端正自身的行为以斥退淫恶,远离小人远佞亲贤,历来是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魏徵认为,远奸佞就是避免“偏听则暗”,不要被小人谎话假话所蒙蔽,亲贤臣就是追求“兼听则明”,要让臣下说真话实话,以利于掌握真实情况
5.(执法上)戒不公劝诫唐太宗不能感情用事,滥施赏罚,而要赏罚有尺度,客观公正,不因喜怒而有所偏颇更重要的是,魏微在“十思”之后强调了“用人”和“纳谏”的重要,用人就是“简能而任之”;纳谏就是“择善而从之”好处如果唐太宗能践行“十思”,实现“君臣共治”“垂拱而治”以评促读,领悟情感4:学生活动太宗读完魏征的奏疏之后,称赞其“诚极忠款,言穷切至”,找出文章中可以读出这种情感、态度的句子,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诵读提示⑴骈句
①对偶句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理性、真诚)
②排比句“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坚定、决绝)⑵散句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恭敬、谦虚)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担忧、急切)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恳切、关心)以法析法,领略技巧5:学生活动苏洵在《谏论上》中曾言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太宗此时“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但看完魏征的奏疏之后,为之震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