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讲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6组基础过关题组A
一、选择题
1.(2017四川南充高三测试)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当权者热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这表明()A.民本思想得到践行B.“无为而治”广受推崇C.以法治国成为共识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2.(2018四川绵阳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A.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B.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C.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D.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
3.(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4.(2017山东烟台模拟)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郑人买履”和“守株待兔”的典故应出自()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
5.(2017四川绵阳模拟)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坚决排斥阴阳五行之说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6.(2017湖南衡阳联考)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A.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B.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初儒生)即便对先秦儒家所追求的那个浪漫柔情的美好世界同样地执着,如果不想被历史和现实无情地抛弃,他也不得不清醒地面对眼前冷酷的事实……既然不能改变世界,那就只有改变世界观——毛圣泰等《王道政治境域下的融合一一董仲舒对儒学的法家化改造》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春秋繁露》等材料三董仲舒……开启了儒家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田昌
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请回答⑴材料一反映了先秦儒家思想有什么不足?(2分)⑵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中哪些继承了先秦的儒家思想在哪些方面发展了儒家思想在此基础上概括指出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6分)⑶据材料三指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产生的影响(6分)⑷综合上述材料,儒家思想在先秦利汉代的不同地位说明了什么?(2分)组能力提升题组B
一、选择题
1.(2017河南洛阳高三期末)战国时代,养土已成为上层社会竞相标榜的社会风气,如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中君等都注重大量养土这主要反映了()A.选贤任能成为社会共识B.土的社会地位普遍提高C.世卿世禄受到极大冲击D.重视人才成为社会需求
2.(2017湖北黄冈模拟)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以“仁”为思想核心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
3.(2017重庆模拟)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A.“兼相爱,交相利”B.“无为而治,与民休息”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D.“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4.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群体的仁”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老子B.墨子C.荀子D.韩非子
5.(2017湖南常德高三模拟)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由材料可知此时()A.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B.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D.仅以儒学为据选拔人才
6.(2017湖北华中名校高考押题金卷)《吕氏春秋》指出“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孙膑贵势……”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认为国君应听取民众建议治国B.全面解释了春秋各流派的主张C.看到了各学术流派的思想特点D.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先进性
二、非选择题
7.(2017山东济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一一史料收集一一史料解释一一叙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材料材料“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甲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孔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乙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一一伏尔泰“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J像我们反对孔子,有很多别的理由,单就这独霸中国,丙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的”——毛泽东综合上述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研究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对原材料的阐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12分)答案精解精析组基础过关题组“A
一、选择题
1.D许多诸侯国的当权者热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说明众多的当权者都礼贤下士,给各派学说的存在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故D项正确
2.A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为维护等级秩序,孔子作《春秋》,体现了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故A项正确
3.D“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道家遵循规律、和谐处世的思想,故D项正确;反对掠夺、拯民疾苦,是墨家的主张,故A项错误;道家不主张追求平等,故B项错误;道家虽然消极处世」无所不容;但绝不是与世完全无争,而是要缓和斗争,在“无为”的前提下达到统治的目标,故C项错误
4.C“郑人买履”与“守株待兔”均出自《韩非子》,而《韩非子》属于法家思想著作,故C项正确
5.B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现了儒学从批判时政到维护现实统治的转变,B正确
6.A根据材料“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可知,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二也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迎合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从而使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7摩答案1不足:脱离现实2继承:民本、仁政发展:神化皇权、天人感应特点:外儒内法、神学倾向3影响:有利于大一统、中央集权;奉为正统,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有利于中华民族心理特征的形成4说明:思想要适应时代需要,与时俱进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如果不想被历史和现实无情地抛弃,他也不得不清醒地面对眼前冷酷的事实”可概括出脱离现实第⑵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可概括出董仲舒的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可概括出神化皇权和天人感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外儒内法和神学倾向方面分析第⑶问,据材料三“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概括即可第4问,从儒家思想在不同时代的变化可以看出思想要适应时代需要,与时俱进组能力提升题组“B
一、选择题
1.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诸侯国纷纷招揽人才,以图富国强兵,因此出现了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大量养土的现象,故D项正确
2.B材料“学而优则仕”体现儒家出仕观念,“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远乎”体现了儒家把践行仁义道德作为毕生的宏愿,故B项正确
3.D由材料可知题干观点符合法家思想A项是墨家思想,故A项错误;B项是道家思想,故B项错误;C项是儒家思想,故C项错误;D项强调用“法术”“赏罚”治理国家,是法家思想主张,故D项正确
4.B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他的学说不涉及仁,故A项错误;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他所提倡的“兼爱”思想体现了“群体的仁”,故B项正确;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提倡仁义、王道,但未从群体的角度看待仁,故C项错误;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不涉及仁,故D项错误
5.C材料未体现儒者阐发义理,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儒学的独尊地位,故B项错误;根据“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可知作者强调儒学的经世致用,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人才选拔方面的信息,故D项错误
6.C由“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可知,材料反对听取民众建议治国,故A项错误;B项明显错误油材料中“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孔膑贵势”可知对不同学派的特点有涉及,故C项正确;材料只说“孔子贵仁”,仅介绍其特点,并未高度赞扬儒家思想的先进性,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74答案示例一主题:孔子的道德观史料解释:
①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
②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
③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历史评价: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成为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示例二主题:孔子的法治思想史料解释:
①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
②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③毛泽东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历史评价:孔子看到了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治思想为启蒙运动传播法治思想提供了例证*解析通过审题可知此问分为主题、史料解释和历史评价这三部分因此依据材料提炼材料中有关孔子思想的一个角度,然后利用有关史实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