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2022-2023於,课标目标与解读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以学习任务群为学习内容组织架构以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张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其理念与世界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而基于新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为主编写学习单元,注重经典篇目的学习价值,文化思想与学习策略并重加强不同学习内容的整合与关联,兼顾规定性与选择性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追求,是新课程实施所要依靠的基本资源不过,总体来说现代课程建设所主张的与生活紧密联系强调内容整合,鼓励自主、多元与开放,与课堂教学组织所需的每一项学习活动都要目标集中、内容具体、边界清晰等要求,构成一种矛盾关系就课程性质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而言语文课程自然应该向大单元、高整合的方向探索但这必然会在课程内容的具体性和确定性方面付出一定代价,无疑会增加一线教师教学实施的难度与前几轮语文课程改革相比,2017年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追求课程整合方面迈出的步伐较大从课程理念到教学实施之间的空白地带也明显增大针对这一问题,虽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已经有所考虑比如每个单元都有整体设计的学习重点和单元学习任务为落实课程理念打下了一定基础但是对一线教师来说,仍然显得不够具体
1.基础知识层面,总体基础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学情分析
2.语文积累层面,阅读面相对较狭小,阅读量少,只有少数学生有阅读名著的习惯
3.语文思想层面,学生对语文尚未形成积极的认识,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4.语文素养层面,停留在机械的积累层面,缺少整体素养的自觉成长,缺少与生活的联系1总体目标
1.积累与整合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2.感受与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3.思考与领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4.应用与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5.发现与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具体措施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实质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可从三个方面落实实施一是落实课前预习和疑难问题收集制;二是落实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创设交流和表达的时空空间;三是组织语文学习兴趣小组,教会学生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充分利用图书馆和阅览室资源,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课外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做好摘记(摘抄或剪贴),写读后感、读书心得、学习随笔等,达到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
(四)改变做练习的习惯
①整合原则将一部分练习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②分层原则新课标在练习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习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应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可设必做、选做、附加题)作业学生可以把练习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实际选择练习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习当成负担
③重视过程处理练习的传统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习,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④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完成练习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习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习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大单元设计理念
1.以统编教材的单元为基本结构单位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相关要求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是以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完成任务群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统编教材的主要特点是经典选文、单元编排、人文主题与语文能力双线结构新课程标准精神与教材的意图的交叉点就在每个单元中设计的整体理念是,以单元教学为抓手,既体现国家课程的权威性、新课程理念的整合性,又避免学习目标知识化、学习过程碎片化学习结果浅表化的问题
2.对单元学习内容深度结构化准确理解、清晰把握学习目标是设计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对单元各部分中有关学习目标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与提炼,力求凸显单元内容的内在逻辑一种按线性排列的学习任务完成逻辑或教学实施逻辑
3.针对任务关键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任务关键点,一方面决定着任务完成的最终品质与目标达成度另一方面又恰恰是大多数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必然会遭遇到的或显或隐的障碍通过对任务与目标、任务彼此间的关系的分析结合对学情的预估,确定任务关键点,就此而设计具有明确针对性的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互相激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从而能够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最终达成单元目标并且在这一学习经历中,进一步丰富深化对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的认识发展思维,滋养情操,积淀文化
4.提供多种学习支架,增强可操作性检验教学设计优劣得失一个重要指标,便是其操作性为学习活动提供比较合理、完整清晰的步躲,是学习支架设计的关键学习支架有知识支架、活动支架学习策略支架等不同类型通过提供多种类型的学习支架,明确学习的基本步骤、着单元主题内容及目标介绍力点,增强学习行为的有效性与启发性第一单元人文主题中华文明之光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庖丁解牛/《庄子》课文篇目2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鸿门宴/司马迁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初步了解儒家、道家思想的特征,体会相关篇章论事说理的技巧和不同的表达风格单元目标阅读史传文,要关注其叙事曲折有序、写人生动传神的特点,尝试理性评价历史叙述中体现的思想、观念,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第二单元人文主题良知与悲悯4窦娥冤(节选)/关汉卿5雷雨(节选)/曹禺课文篇目6*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学习本单元,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要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剧作家设计冲突、安排情节、单元目标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还要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欣赏作者的独特艺术创造第三单元人文主题探索与创新课文篇目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8*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9说“木叶”/林庚本单元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阅读时要把握关键概单元目标念体和会术文语章,语理言清严文谨章准思确路的;特分点析;作还者要阐运释用说所明学、知逻识辑,推探理究的实方际法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人文主题媒介素养课文篇目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学习本单元,重在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要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表达交流的方法;理解、辨析、评判单元目标媒介信息,辨识其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逐步形成独立判断;还要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恰当筛选利用抱负与使命人文主题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课文篇目11谏逐客书/李斯*与妻书/林觉民学习本单元,要通过专题研讨,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要注意这些作品切于实用、关注特定对象、富于针对性的特点;要结合具体作品,学习有理有据单元目标地发表意见,阐发主张;要把握书信注重交流、抒写自由的文体特质,体会作者的深挚情感观察与批判人文主题12祝福/鲁迅课文篇目1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14促织/蒲松龄*变形记(节选)/卡夫卡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知人论世,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要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单元目标实现创作意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学习用读书提要或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借鉴小说技法进行创作人文主题不朽的《红楼》课文篇目《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第七单元通读《红楼梦》全书,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清人物关系,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单元目标可以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获得审美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人文主题责任与担当第八单元*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课文篇目16阿房宫赋/杜牧15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六国论/苏洵本单元学习,围绕“倾听理性的声音”这一核心任务展开要注意领会作者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会在辩证分析单元目标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杜甫课文篇目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游园(【皂罗袍】)/汤显祖知人论世,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准确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学习目标感,提高审美情趣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鉴赏能力背诵诗歌教学进度安排日期周次内容安排课时第一单元三篇先秦诸子作品初步认识,梳理词汇、2月6日2月12日第1周6课时把握观点、思路及说理方式;迁移表达自己的观点2月13日2月19日第2周阅读两篇史传作品,探究智慧;单元写作6课时2月20口2月26口第3周第二单元走近悲剧故事,探究意蕴,体验悲剧人物6课时2月27日3月5日第4周话剧排演,小结评价,单元习作6课时3月6日3月12日第5周月考及总结评价3课时3月13日3月19日第6周第三单元整体阅读、人物把握,拟制定专栏6课时第三单元单元研习任务;第四单元设计调查方案、修改招聘3月20日3月26日第7周6课时启事、撰写推广方案、辨识媒介信息第五单元,通读演讲文章,把握背景;品味语言,把握论说3月27日4月2日第8周6课时方法4月3日4月9日第9周撰写演讲稿,并开展演讲活动;完成单元研习任务6课时4月10日4月16日第10周期中考试,考后总结分析3课时第六单元做批注通读文本;精读《祝福》,自读《装在套子4月17日4月23日第11周6课时里的人》从情节中把握古典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促织》;比4月24日4月30日第12周6课时较阅读《变形记》与《促织》;借鉴迁移《红楼梦》理清主要人物关系,了解前五回作用;分析叙事5月1日5月7日第13周6课时艺术;分析对称手法;分析艺术语言;梳理线索分析红楼中的礼仪文化;品鉴诗词;发表自己的见5月8日5月14日第14周6课时解5月15日5月21日第15周月考及总结分析6课时5月22日5月28日第16周第八单元疏通文意,把握核心观点以及论说思路6课时5月29日6月4日第17周学以致用,抒发理性的思考;完成单元研习任务6课时6月5日6月11日第18周古诗词诵读6课时6月12日6月18日第19周复习备考6课时6月19日6〃25日第2周复习备考6课时6月26日7月2日第21周期末考试注此教学进度仅供参考,具体情况依据本地本校规划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