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孟子》三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汇
2.理解选文的内容和观点
3.引导学生背诵选文内容【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汇
2.理解选文的内容和观点【教学难点】理解选文的内容和观点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原大地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权更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无数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痕迹,而他们的每一次“演出”都伴随着一战争是什么让他们获得胜利最终一统中原呢?
2.孟子其人结合课下注释和自己的课外积累,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孟子孟子生平、著作、地位、民本、仁政、性善论、孟母三迁、断机教子……二任务导学,研读文本任务一自行朗读,整体感知诵读是学习的第一步,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畅,注意断句夫千U/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SCJ/任务二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1.根据课下注释结合已学的文言知识,尝试同桌互相翻译全文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环hu an:围夫句首发语词,不译是这委放弃故所以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固使巩固威震慑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畔同“叛”,背叛
2.将翻译中有争议的句子或词语写到黑板上,师生共同解决任务三掌握论点,理清思路
1.本文提出了战争中的三个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按重要性从小到大如何排列?2•仔细阅读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明确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因此认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这篇议论文篇幅非常短小,但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试着探究本文的写作特点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接着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2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3文章上部分运用举例说明,下部分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任务四背景链接,孟子的政治观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社会动荡,各国相互攻伐,人民生活痛苦面对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他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一统天下他到处游说,希望封建统治者实行“王道”,施行“仁政”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孟子教诸侯如何在战争中获胜是否与他的“仁政”思想相悖?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孟子强调“人和”的目的并不是让诸侯发起战争,而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以战争为切入口,强调“人和”的本质是“得道”,即施行“仁政”让人君重视百姓,看见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害,从而减少战争,施行仁政,实现社会稳定,这与他的“仁政”思想殊途同归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孟子的政治观,知道了只有实施“仁政”才能获得民心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显然我们要想成为英雄首先要知道如何“修炼”自己怎么样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孟子的处世观二任务导学,研读文本任务一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诵读是学习的第一步,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畅,注意断句
2.同桌对话朗读,交换角色朗读任务二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1.根据课下注释结合已学的文言知识,尝试同桌互相翻译全文
2.整理出本文中你觉得需要强调的重点生字词,并与同学们分享诚真正,确实焉怎么,哪里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熄同“息”,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丈夫之冠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命教导、训诲往去,到戒同“诫”,告诫女(r口)同“汝”,你必敬必戒;必一■定敬恭敬戒留神,当心,谨慎夫子旧时称自己的丈夫正正理,及基本原则道方法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第二个“居”居所,住宅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由遵循淫惑乱,迷惑使动用法移改变,动摇使动用法屈屈服使动用法任务三反复朗读,明晰观点
1.景春认为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明确位高权重,翻云覆雨,令人敬畏的人
2.景春对公孙衍、张仪的推崇从文章中可见一斑,你能读一读,感受景春对二人的崇拜吗?明确通过朗读技巧,准确地突出角色的情感本剧中如重读、延长、语气等此环节可由朗诵较好的学生尝试,或由教师朗读或听读优秀朗读范例,其他同学听读、模仿,感受朗诵中景春对二人的推崇
3.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孟子心中的大丈夫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优秀品质?明确张仪和公孙衍奉行的是“妾妇之道”,揣摩顺从君王的意志从而获得权力地位,不配为真正的大丈夫而大丈夫则与此不同,坚守心中的仁、礼、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任务四深入思考,扩展延伸
1.结合所学说说,哪些人是你心中的“大丈夫”?为什么?
2.思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第三课时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每个朝代的建立者无不励精图治,而总是灭亡与骄奢淫逸分不开,历史无数次证实了一个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任务导学,研读文本任务一自行朗读,整体感知L标注生字词读音后,自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
2.小组合作,正确断句朗读
3.全班齐读任务二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1.根据课下注释结合已学的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大意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这样之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语中,这样才能被人所了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外面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1.大声朗读第一段,作者开篇为我们列举的这六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点?讨论明确出身微贱,历经艰难,走向成功
2.作者指出一个人在成功前要经历各种磨难,这些磨难可以分为哪几类?对人才又有什么好处?通过小组讨论,将文中提到的成才前的磨练进行分类明确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好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行为行弗乱其所为
3.除了外在的客观条件,成才的主观因素也必不可少,孟子是如何论述的呢?明确孟子先从正面论证忧患能使一个人生存进步,而安逸享乐只会使人走向灭亡甚至进一步推展到一个国家的存亡问题最后,孟子点出了自己的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任务四深入思考,扩展延伸
1.思考你能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提供更多的事实依据吗?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本文对中学生有何现实意义?三布置作业,巩固强化梳理总结本文中的文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