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81.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时,“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论政宽猛,否定了“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秘密法下面政治主张中,与子产的观点相吻合的是()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八僧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2.《韩非子》一方面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另一方面又主张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这反映出,《韩非子》()A.深受荀子人性论的影响B.主张统治阶级实施“仁政”c.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意在加强和维护君主权力
3.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张这反映了此时儒家()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B.追求理想的人治政治C.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D.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
4.秦攻占楚国后,设置了南郡公元前227年,南郡郡守通告各县、道:“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甚害于邦,不便于民”这反映出秦国()A.国家统一推动法律实践B.郡县制激化了社会矛盾C.法律制度已经名存实亡D.以法为教的历史必要性5,北魏法律规定:父祖七十以上的犯人,死罪者允许上请,流罪者免于发遣,待父母死后再施流刑;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要求维护“孝”的伦理的相关律文有数十条之多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的()A.民主化B.儒家化C.自由化D.法家化
6.汉代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但不同于秦律,汉律的判决会参考当事人的行为是否涉及其父母子女等亲属关系,出于孝心的行为往往从轻量刑这反映了汉代()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D.孝治天下的儒家独尊观念
7.先秦时期重农抑商思想是法家思想;汉代以后,随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这一思想才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这一变化表明()A.儒家思想力图适应政治需要
8.商人势力影响汉代政治统治C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D.法家思想逐步成为儒家思想的内核
8.《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大清律》中将刑罚改为“杖一百”,而父母许令分产者则不予追究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A.父母对子女的严格控制
9.儒家伦理遭遇严重冲击C.法律彰显人文主义思想D.治国思想的儒法相结合10法和律自古以来就不同夏、商、西周直至春秋时期称法律为刑;春秋战国之际,改称法律为法;商鞅变法时进一步改法为律此后,自秦汉至明清,除宋朝律典称刑统,元朝称通制、条格等外,其他各个朝代基本都称法律为律对古代“刑一法一律”演变趋势的合理解释是()A.反映法律名称的变化B.表明社会的本质变化C.体现法律制度的发展D.说明治国思想的质变
11.乡约制度是我国古代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式,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乡约制度自古有之B.乡约制度具有法律效力C.乡约制度有利于敦促教化改良世风D.乡约制度代表最高统治者的意志能力素养提升练
12.与西周时期相比,春秋时期“民”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统治者从对天的崇拜中脱离出来《春秋左传•桓公六年》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又《春秋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言“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表明()A.统治阶层对社会治理持理性态度B.民的尊崇与鬼神的崇拜互相交织C.民的地位与鬼神的地位分庭抗礼D.鬼神成为了国运衰落的罪魁祸首
13.董仲舒《决狱》曰: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误伤乙,甲当何论或曰,殴父也,当枭首议曰:“臣愚以父子,至亲也,闻其斗,莫不有怵怅之心,扶杖而救之非所以欲诟父也《春秋》之义,许止父病,进药于其父而卒,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所谓殴父也,不当坐”材料表明汉代法治思想的特点是()A.外儒内法B.援儒入法C.重罪轻罚D.严刑峻法
14.隋文帝下令制定的《开皇律》是隋代第一部成文法典,在篇章体例和基本内容诸方面总结和发展了以往各朝代的立法经验,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唐律提供了直接蓝本,成为后世立法的模板,为宋、明、清各朝所沿用由此可以看出,《开皇律》的编纂()A.使封建法典进一步系统规范化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充分落实民本思想D.削弱地方政府自主性
15.《唐六典》,唐玄宗时官修,是唐朝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六典之名出自周礼,原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共三十卷,近三十万字,详细规定了政府各部门职权及人事分配,宋元明各代推行政务,均大体以此书为典范据此可知《唐六典》()A.体现了以礼入法的立法原则B.适应了封建政府行政运作的需求C.有利于司法程序的公平公正D.标志着中华法系的确立
16.朱元璋选用深通法律的学者编订律令,经过缜密的商定,去繁减重,编成《大明律》,又为简化公文起见,立“案牍减繁式”颁示各衙门,使公文明白好懂由此可见,明初()A.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B.重视法令和吏治的建设C以法治国成为上下共识D.有利于老百姓明晓律令16悯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材料二(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间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摘编自程朋鸟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分析孟子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⑵根据材料二,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参考答案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81.A子产“铸刑书”揭开了法律的神秘面纱,彰显了法律的公平性,A项的意思为不管远近亲疏和出身的高低,在法律面前都一视同仁,故正确;B项说的是自然规律,C项与礼制有关,D项涉及的是臣子对君主的态度,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D把材料两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分析,最终的目的都是加强和维护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韩非接受并吸收了荀子人性论的观点,但这不是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故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中“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说法不符,排除;从材料内容无法得出“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的结论,故排除C项
3.B材料中三位儒家代表人物都主张德治,但材料中并未反映出他们反对法治,故A项错误;他们都将德治作为理想的人治政治,故B项正确;德治是他们治国的明确标准,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儒家的治国方略,与人伦秩序的规范无关,故D项错误
4.D根据材料可知,由于百姓遵从民俗,不遵守法律,危害社会,这说明了国家推行法律的必要性,D项正确;公元前227年秦尚未统一全国,排除A项;题干显示的是民俗和法律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5.B材料体现的是儒家伦理道德对法律的影响,强调的是法律的儒家化,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6.A材料表明汉代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中均未体现,皆排除
7.A材料信息表明儒家在力图适应政治需要,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8.D材料信息体现了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儒法结合,故D项正确;材料是法律规定,而不是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故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出儒家伦理受到冲击,故排除B项;材料与人文主义无关,故排除C项
9.C古代法律“刑一法一律”的演变,反映了法律效力的加强和使用范围的变化,体现法律制度的发展,故选C项;A项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古代法律名称的变化无法体现社会的本质变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律制度的发展,并非治国思想发生了质变,排除D项
10.C乡约制度本身就具有社会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故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说法不准确,乡约只有成为法律实施载体时,它才可能具有法律效力,排除;乡约制度最初与最高统治者无关,D项错误
11.A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统治阶层在社会治理中认识到了百姓的作用,体现了理性的态度,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对鬼神的崇拜,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到民的地位与鬼神的地位分庭抗礼,故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对“民”的作用和地位的提高的认知,不是表明鬼神的作用,排除D项
12.B董仲舒引用儒家经典《春秋》中的父子之义,解释儿子为救父却误伤其父,不应被判处死刑的道理,表明汉代法治思想具有援儒入法的特点,B项正确;外儒内法是汉代儒学而非汉代法治思想的特点,A项错误;C项没有准确揭示材料的中心主旨,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严刑峻法,D项错、口沃
13.A依据材料可知,《开皇律》承袭了前朝法制长期发展的经验,经过删繁就简、补充完善,使封建法典的编纂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故A项正确;B项表述和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内容与落实民本思想无关,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排除D项
14.B《唐六典》对政府的运行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适应了封建政府行政运作的需求,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礼法关系,排除A项;材料与司法程序公平公正无关,排除C项;标志着中华法系确立的是《唐律疏议》,排除D项
15.B材料信息表明明初“重视法令和吏治的建设”,B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朱元璋编订律令及简化公文等措施,没有体现法律体系的完备,A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上下共识,仅体现朱元璋的措施,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老百姓,D项错误
16.参考答案1法制观念: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2价值:净化社会风气,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