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20242025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分)35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小题,分)I519材料一孔子治学主张“博学”,即“多闻”“多见”,掌握广博的知识,成为多才多艺的人孔子的“博学”思想源自其人性论观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性本来都是相似的,只是因为后天习染而有所不同,人与人之间便有了差别所以,在孔子看来,通过“学”,广泛地学习知识可以改变人、塑造人,使其成为德、才兼备之人孔子之所以重“学”,是因为学可以去弊《论语•阳货》中记载了孔子与仲由的一段对话“子日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日‘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六种品德之所以产生了六种弊端,原因在于人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不能去除各种鄙陋无知,因受蒙蔽而做事盲目,学则可以增加人的见识,提高人的辨别、分析、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葆有自身的德性由此,“去弊成德”是孔子倡“博学”的目的所在认识到“学”的重要性,孔子更加强调“好学”“乐学”“好学”“乐学”是“博学”的前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说实际上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能够使他们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与获得感,求学的人只有具有主观能动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地勤奋努力孔子的“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所学内容上,主张知识的积累和拓展“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其学习内容多是继承、积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文明而有所得在“诗”“礼”“乐”以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基础上,主张“博学于文”(《论语•雍也》),并将其拓展为“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四个方面孟子则不同,主张“约学”,认为学习只要提纲挈领,掌握要旨即可孟子的“约学”思想源自其人性本善的性善论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对人之善端的存养,应该向内求,而不必向外学更多的知识所以孟子“约学”的过程就是保养人之善端并扩而充之的过程,从逻辑上包含“求放心”“由博返约”“深适自得”三个过程孟子有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治学、求学就是求得失去的良善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心本有的,但这四心也只是端倪而已,“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人应该将治学功夫用于求放心之上然而“耳目之官不思,而弊于物”(《孟子•告子上》),“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人的本心是善的,由于人追求耳目之欲,压抑了本心,丧失了良心求得丧失的良心更要养心,克制、减少欲望“求放心”的过程就是“除恶养善”的过程,需要人内心中有足够的理性审视和判断能力,不因外物的迷惑而盲目纵欲,时刻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摘编自祖国华《为学先秦儒家的德性圆满之道》)材料二博学和自我反省的关系,同时涉及更广义上的学与思前面提到的思虑、个体的反省等等,都属广义上的思关于学和思之间的关系,荀子有一个简要的概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从早到晚,终日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内的学习过程更有收获学离不开“思”,学与思无法相分从逻辑上说,这里需要区分广义上的学和狭义上的学广义上的“学”包括学和思两个方面,前面提到的博学和自我反省都属广义上的“学”荀子肯定创造性思想成果的形成需要建立在对现有知识的把握之上,从学和思的关系来看,这里涉及对已有保持着理性,还没有彻底地把自己忘怀,都是在有意体现词人的豪迈之情故答案选D
16.这类试题一般要先理解诗词内容,然后结合对诗句的分析,进而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本题题干要求是词中“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一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本词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一想到大好河山还在金人的手中,广大的中原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中煎熬,不由得我愁思满怀了可是想起丢失中原的遗恨,不知今夜有多少人在发愁!那些掌握权柄的大人物们,有谁想起有志的英雄已成老朽?不料抗战的功勋还建立得很小很少,朝廷的决策遥遥无期,叫人没盼头这件事没法分说清楚,让我们明天再喝个大醉方休作者明知故说,突出地表达了自己的痛苦之重,愁思之深【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
17.浴乎沂风乎舞雪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能克终者盖寡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详解】易错字词沂、零、鉴、琼、顷、着
18.C
19.示例A.甚至深刻影响了外国文化/产生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B.也感染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
20.
①将“从中汲取养分”和“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调换顺序
②将“塑造”改成“铸就工【解析】
18.文中画波浪线句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省略;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B.表示引文的省略;C.表示列举的省略;D.表示语意未尽
19.A处,前文谈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后文举了法国、欧洲等例子,可见说的是中华文化对外国的影响,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甚至深刻影响了外国文化:或者产生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B处,“也”承接上文的“不仅”,结合后文谈文化输出和“深受人们喜爱等内容,可见是谈对其他地区人民的影响,所以应该填写“也感染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工
20.
①语序不当,”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中汲取养分”语序不当,“从中汲取养分”比“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程度浅,并且“创新”应该发生在“汲取养分”之后,语序不当所以将“从中汲取养分”和“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调换顺序
②“塑造新的辉煌”搭配不当,应改成“铸就新的辉煌工
21.排比
①画横线语句由四个结构相同的动宾短语构成,四个短语意义相关,以逗号连接,形成排比句式
②增强了语势,使句子节奏明快,更富表现力,凸显了后河古戏的吸引力,表达出游客对在濯水古镇游玩的热情和期待
22.濯水后河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音乐形式,它由多地域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发展而成,既高雅动听又通俗易懂【解析】
2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听……”游……””品……”看……”是四个结构相同的动宾短语,四个短语意义相关,都是很多游人来濯水古镇的游玩的项目,以逗号连接,形成排比句式排比的运用,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看后河古戏”凸显了后河古戏的吸引力,听、游、品、看表达出游客对在濯水古镇游玩的热情和期待
2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长句变短句,先抽出句子主干“濯水后河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音乐形式”;再把修饰语“由多地域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发展而成的既高雅动听又通俗易懂”变成两个短句“它由多地域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发展而成”“既高雅动听又通俗易懂”最后得出答案濯水后河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音乐形式,它由多地域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发展而成,既高雅动听又通俗易懂
24.例文弱水三千,独取一瓢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技术奇点,文化繁荣,每一扇门都敞开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大行其道,人们在选择的十字路口逡巡不前因此,越来越多人想起经典的“少则得,多则惑”之论我深以为然在众多的“选择困难症”重压下,我们应该高吟“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商品的选择多了,可以都买;书刊的选择多了,可以都看;但人生的道路,只能选择一条倘若既贪图高山峭拔,又留恋大海浩瀚,走一段路又转弯,再走一段路又转回,或许最终碌碌一生,你只见到泥土尘埃,空有一身疲惫却两厢美景皆不见正如现代大学生,有的人既想抓绩点又想做学生会干部,到头来保研不行,社会能力又差一点也有人大一听文学大二听心理,看起来学通中西,实际上能力远不及专业科班生,失去了工作的立足点归根结底,都是“其志不一也”反观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大多是选择专一且坚定的樊锦诗每天“醒来一睁眼是敦煌,睡觉一闭眼还是敦煌工这名北大才女毕业后扎根漫天黄沙之中,保护敦煌遗产,弘扬敦煌文化,不仅为中华保存了精美壁画,更让飞天之美享誉寰宇她选择了敦煌,也成就了自我蔡元培选择了思想自由、学术独立,梁漱溟选择了做一辈子的教书匠,梅贻琦选择了一生忠于清华、献身教育,这些一辈子的选择,是民国黑暗中的光,是民族的脊梁,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些坚定的“一瓢饮”,造就了他们自身的伟大人格,也铸造了国家的精神高地诚然,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涉猎广泛并通权达变,但这不代表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人生道路,也并不妨碍时常停下来汲取其余精华、丰盈自我,并更好地走自我选定的道路梵高也常在田野中观察乌鸦或干脆约人钓鱼一整天,这些无用之事也推进了他画技的日益精湛细腻,但他始终是以绘画为目的的因此,弱水三千,其余可以润湿你的嘴唇,但只有一瓢能润泽你的心灵在这个时代,波兹曼依旧高喊娱乐至死,古斯塔夫依旧高举乌合之众浮躁是这个时代的共性,而我们应该也必须从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的弊病我们拒绝波德莱尔《恶之花》里那个庸俗忧郁的巴黎,拒绝无意义的信息与选择,拒绝浅尝辄止,拒绝随波逐流我们希冀成为托尔斯泰笔下的“时代的尖顶”,我们希冀有文物修复师专注的雕刀,希冀有正确选择的智慧与坚守选择的勇气,希冀有走好自己那条人生道路的一腔孤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借助“很多人,,的观点,引出“少则得,多则惑”这一话题,并说明“少”是为了剔除多余的,留下需要的,从而使我们更加专注、高效地做好一件事这其中包含的道理是,一个人一旦要求的多了就迷惑了,反之,若是要求的少了才能专心投入,因而有所得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选择,把不重要的东西剔除掉,留下最重要的即可无论是人、物、事,我们都要学会选择,能够辨识哪些是重要的,哪些不是重要的;哪些需要滤除,哪些需要保留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出判断和选择比如,在物质方面不要有过多的追求,让自己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丢掉了精神追求等,这就需要我们在物质方面的要求少一些,在精神方面的追求多一些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活得很累,原因就是不会判断和选择,往往是负重前行,导致生活中缺少乐趣如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对当下思考的不深,往往做不出判断和选择;贪欲过多,欲壑难填,很难做出舍弃;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材料最后也以简短笔墨指出“也有人不这么认为”,则是想要告诉我们,凡是不能过于偏激,不能因为一味求少而拒绝学习他人长处、吸收他人意见,否则我们很容易陷入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之处境,反而会寸步难行写作时可以选择“少或多的任意一方展开分析,也可以围绕二者思辨性分析,比如安排成层进式文章的开篇引出观点,我们应该把握好“多”与“少”的关系,让自己轻装上阵文章主体可以先分析社会现状,有些人因为要得太多、想得太多而活得非常累,也有些人因为知道的太少而举步维艰,同样活得非常累;接下来分析,为什么大家都活得累,可以分析几个要点;最后给出解决的办法就是我们要学会多学习、少索取,或者针对不同对象决定“多”“少”,如在物质方面少些要求,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等最后,可以再照应开篇总结全文立意
1.学会断舍离,轻装上阵
2.不要在过多的追求中迷失自我
3.广博学习打基础,轻装上阵稳步行知识经验的掌握和个体的创造性思考这两者之间的互动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不能对已有的知识经验一无所知,如果从无出发,所提出来的看法可能只是重复已有的,不会有什么新的意义掌握了前人已有的知识,才有可能在这一基础上往前走一步在这一意义上,“思”以“学”为基础另一个方面,如果仅仅停留在“学”之上,对整个认识没有新的推进,那就只是囿于前人之知荀子提到“思”不能离开“学”,主要是肯定创造性的思考需要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积累的掌握之上这一看法与前面提到的博学和自我反省之间的关联相互呼应(摘编自杨国荣《荀子的修身思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博学”的治学主张要求多听、多看,掌握广博的知识,该思想源自其人性论观点B.求学的人只有在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且培养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后,才能不断地勤奋努力C.孔子的“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上,而学习的就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和文明D.从逻辑上说,“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博学”和“自我反省都属于广义上的“学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这句话表明了后天的习染会让人和人之间产生差别这一观点B.为了证明孔子重“学”的原因,材料一引用了《论语・阳货》中孔子与仲由的一段对话C.孟子的“约学”主张与其人性本善的观点密不可分,他认为学习就是保养并扩充人的善端D.荀子认为创造性的思考需要了解已有的知识经验,如果一无所知,学习本身就没有新意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A.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B.子日“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C(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三人务于精熟,而(诸葛)亮独观其大略”(王粲《英雄记钞》)D.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梳理荀子有关学与思关系的看法
5.先秦儒家的为学思想对当下的青少年学习有哪些启发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烟灰做药”的对话,不仅丰富了主人公的形象,还引发了小中医对有用和无用的看法B.归乡的我和留守的小中医境遇类似,因这在交流中对他的处境和医术有着更多的理解和包容C小中医先后两次“脸上显出喜色”,前者是源自我对他医术的信任,后者是源自我对他的同情D.文中叙写我与小中医的三次见面,故事表面重复,实际上详略得当,逐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7.关于文中开头写小中医为“我”父亲捡药这个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中医念叨药名、重新背药方、忘药方等各种行为,说明他是个医术平平、略显笨拙的人B.“挂一扇垒到天花板的柜墙”“一大把单子”等细节,彰显出老家这个中药铺曾经生意兴隆C.“只收现金”这一规矩,表明小中医对祖制的传承,也暗示出意识的保守和经营状况的窘迫D.小说从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讲述为父亲治病的经历和小中医的形象,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8.这篇小说多处使用了伏笔,请从文本中举出两例,并简要说明这种手法的好处
9.有人认为文中插叙的“我”的父亲让我继承家业的故事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表明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分)35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小题,分)5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景公观于淄上,与晏子闲立公喟然叹日“呜呼!使国可长保而传于子孙,岂不乐哉?”晏子对日“婴闻明王不徒立,百姓不虚至今君以政乱国、以行弃民久矣,而欲保之,不亦难乎!婴闻之,能长保国者,能终善者也诸侯并立,能终善者为长;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昔先君桓公,方任贤而赞德之时,亡国恃以存,危国仰以安,是以民乐其政,而世高其德,行远征暴,劳者不疾,驱海内使朝天子,而诸侯不怨当是时也,盛君之行不能进焉及其卒而衰,怠于德而并于乐,身溺于妇侍而谋因于竖刁,是以民苦其政而世非其行故身死乎胡宫而不举虫出而不收当是时也,桀纣之卒不能恶焉诗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能终善者,不遂其君今君临民若寇雄,见善若避热,乱政而危贤,必逆于众,肆欲于民,而诛虐于下,恐及于身婴之年老,不能待君使矣,行不能革,则持节以没世耳”(节选自《晏子春秋•景公贪长有国之乐晏子谏》)材料二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材料三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土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者也(节选自《谏逐客书》)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是以A民苦B其政C而世非D其行E故身死乎F胡宫G而不举H虫出I而不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首领,霸主,与《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的“长”词义不同B.进,超过,与《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的“进”词义不同C.因,听从,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因之以饥馍”的“因”词义不同D.明哲,明智的人,与“明哲保身’的明哲”用法大体相同,文中指唐太宗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景公希望能世世代代保有齐国,晏子直言不讳地告诫他,以他现在的行为难以实现B.晏子将齐国历史上显赫的国君齐桓公前后的行为与结果进行对比,让景公引以为戒C.晏子表示自己已经年老,不能受齐景公的使唤,行为也不能改变,只能保持节操离世D.魏征认为,国君掌握帝王重权,处于天地间重要的地位,想要国家太平必须抓住根本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高其德,行远征暴,劳者不疾
(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14.三则材料都围绕“人君之道”展开,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小题,分)29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辛弃疾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藁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上片重在写景,在写景中言情抒怀,前四句为情造文,描写有我之景,情景很好地融为一体B.诗中“鲸饮未吞海”句化用了杜甫“饮如长鲸吸百川”,极度夸张,具有一种豪迈精神和阳刚之气C.下片“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三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承上片的写景,引出后面叙事抒怀D.这首词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行文波澜起伏,写景生动形象,议论富有情理,抒情真切动人
16.词中“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一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本词内容进行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小题,分)
1617.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与孔子的其他弟子不同,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将自己的社会理想描述成一幅与冠者、童子一起“,”,吟咏而归的春游图景
(2)《六国论》中的“”是为赵国不能坚持使用武力而灭亡感到遗憾,而《谏太宗十思疏》的“”也为历朝历代罕能长治久安指出了原因,两者似有相通之处
(3)同为月下泛舟,苏轼和张孝祥都留下了千古名句《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与《念奴娇・过洞庭》中“,”两句,都以宽广的水面衬出了船之渺小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分)20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小题,分)I310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古往今来,人们往往从一个国家的文学艺术中感受其气质形象,体悟其价值理念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都植根于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着独特的中华风韵,A O中国画显著启发了法国洛可可风格,元代戏剧深深感染了欧洲观众,《赵氏孤儿》曾让包括伏尔泰在内的欧洲文学家们大为惊叹,他们多次对其进行改编,使18世纪的欧洲观众在舞台上看到了中国故事……用文艺讲中国故事,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梁祝》的旋律、昆曲的唱腔、京剧的脸谱、书画的笔法……直观展示出中国文艺的民族形式与样式,而蕴藏其中的,更有无比厚重的中华文化传统“民惟邦本”“天下为公和而不同”“言必信,行必果”“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思想和理念,直至今天依然深植于中国人内心,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B o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上万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逾1亿,深受人们喜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文艺创新的宝藏,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中汲取养分,为中华文化塑造新的辉煌
18.下面的各项中省略号的作用与文中画波浪线句中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B.他看着窗外蓝天,情不自禁哼起了歌曲《晴天》”等到放晴的那天,也许我会比较好一点……”C.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D.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样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19.在文中横线处填入合适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4分)
20.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可适当删字词,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试题(本题共小题,分)210“濯河水呀清又清,老街石板梆梆硬,濯水生意好得很,廊桥老街人挨人……”在重庆黔江濯水古镇,每天都会听见或高昂铿锵或婉转悠扬的戏曲唱腔,伴着或轻缓或急重的锣鼓声与现场观众的拍手叫好声从老街尽头传来,那是古镇正在上演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濯水后河戏濯水后河古戏内容丰富,既有本地民族的文化成分,又博采众长融入了汉族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成分“濯水后河戏是湖北汉剧、湖南南戏、江苏昆山腔、川剧与我们本地土家族、苗族文化交融、创新后形成的地方剧种,有150多年的历史了据年逾古稀的后河戏传承人士家族老人樊宣洪介绍,阿蓬江是乌江的支流,俗称后河,而濯水镇就坐落在阿蓬江边,所以人们就将这流传下来的剧种称为后河戏“听蓬江水音,游濯水老街,品土家美食,看后河古戏是很多游人来濯水古镇的游玩四部曲,捧着盖碗茶闲坐在戏台下,看一台独具腔调的濯水后河戏,让很多游客感到回味无穷濯水后河戏是一种由多地域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发展而成的既高雅动听又通俗易懂的独特艺术语言和音乐形式经历了百余年的传承发展与融合创新,濯水后河戏如今已成为濯水古镇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符号,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1.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并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很多人认为,少则得,多则惑持续专注在一个点上,是成事的最快捷径;选择太多,反而会迷失本来的方向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字语文答案
1.C
2.D
3.C
4.
①“思”以“学”为基础,“思嘀不开“学: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习掌握了前人已有的知识,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往前走一步;创造性思想成果的形成也需要建立在对现有知识的把握之上
②学”也离不开“思”荀子认为仅仅停留在“学”之上,没有“思对整个认识没有新的推进,那么也只是被前人的知识困住
5.
①提倡“博学”孔子认为,广泛地学习知识,可以改变人、塑造人,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这对于当今青少年来说,启示他们要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主张“除恶养善Z孟子认为人心本善,只是由于追求耳目之欲而丧失了本心,因此,需要“求放心”,即找回失去的本心这个过程需要有足够的理性审视和判断能力,不因外物的迷惑而盲目纵欲这对于当今青少年来说,启示他们应该时常自我反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克制自己的欲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强调“思辨荀子认为,学习不能离开思考,思辨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当今青少年来说,启示他们要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避免盲目接受知识【解析】
1.C”学习的就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和文明”错,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其学习内容多是继承、积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文明而有所得”“在‘诗“礼”乐……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四个方面”可知,学习的内容并不止“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和文明L
2.D.”如果一无所知,学习本身就没有新意“错,原文是“如果从无出发,所提出来的看法可能只是重复已有的,不会有什么新的意义并未提及学习行为本身是否有新意
3.材料一第二段主要阐述了孟子的“约学主张,即”学习只要提纲挈领,掌握要旨即可”C.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三人认真精读,而诸葛亮从总体上把握书本的大致内容,诸葛亮的读书方法符合材料一第二段的观点A.孔子的意思是才思敏捷而又喜爱学习,不以向才能不如自己的人学习为羞耻,这体现的是孔子的“博学”主张B.孔子的意思是让他在五十岁的时候去学习《易经》,体现其活到老学到老的好学精神,这是孔子的“博学”主张D.表达的是孔子对“学与思”的关系的思考
4.
①根据“荀子肯定创造性思想成果的形成需要建立在对现有知识的把握之上,从学和思的关系来看,这里涉及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掌握和个体的创造性思考这两者之间的互动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不能对已有的知识经验一无所知.…・・掌握了前人已有的知识,才有可能在这一基础上往前走一步在这一意义上,‘思‘以学为基础”“另一个方面,如果仅仅停留在‘学之上,对整个认识没有新的推进,那就只是囿于前人之知荀子提到‘思不能离开学,主要是肯定创造性的思考需要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积累的掌握之上这一看法与前面提到的博学和自我反省之间的关联相互呼应”可知,“思”以“学”为基础,“思”离不开“学”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习掌握了前人已有的知识,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往前走一步;创造性思想成果的形成也需要建立在对现有知识的把握之上
②根据“关于学和思之间的关系,荀子有一个简要的概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从早到晚,终日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内的学习过程更有收获学离不开I思J,学与思无法相分”“如果从无出发,所提出来的看法可能只是重复己有的,不会有什么新的意义”可知,“学”也离不开“思”荀子认为仅仅停留在“学”之上,没有“思”,对整个认识没有新的推进,那么也只是被前人的知识困住
5.
①根据“孔子治学主张「博学即,多闻”多见,,掌握广博的知识,成为多才多艺的人”“在孔子看来,通过,学,,广泛地学习知识可以改变人、塑造人,使其成为德、才兼备之人”可知,提倡“博学孔子认为,广泛地学习知识,可以改变人、塑造人,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是,要广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根据“孟子的约学思想源自其人性本善的性善论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对人之善端的存养,应该向内求,而不必向外学更多的知识所以孟子‘约学’的过程就是保养人之善端并扩而充之的过程,从逻辑上包含‘求放心由博返约“深适自得,三个过程”“人的本心是善的,由于人追求耳目之欲,压抑了本心,丧失了良心求得丧失的良心更要养心,克制、减少欲望‘求放心’的过程就是‘除恶养善的过程,需要人内心中有足够的理性审视和判断能力,不因外物的迷惑而盲目纵欲,时刻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可知,主张“除恶养善孟子认为人心本善,只是由于追求耳目之欲而丧失了本心,因此,需要“求放心,,,即找回失去的本心这个过程需要有足够的理性审视和判断能力,不因外物的迷惑而盲目纵欲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是,应该时常自我反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克制自己的欲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根据《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从早到晚,终日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内的学习过程更有收获学离不开“思”,学与思无法相分”“荀子提到‘思不能离开学,主要是肯定创造性的思考需要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积累的掌握之上”可知,强调“思辨,荀子认为,学习不能离开思考,思辨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当今青少年来说,启示他们要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避免盲目接受知识
6.C
7.A
8.
①如“全家人都知道是癌:为后文“找药方”“葬礼”等情节埋下伏笔;妈妈介绍小中医“没有灵气,读不好书”,为下文小中医说“很少有再来找他”“不知道能不能做下去”等情节埋下伏笔
②伏笔的设置,使小说结构紧凑,情节发展合理也有助于塑造人物,增强小说的吸引力
9.参考一不能删
①情节上,故事发展更合逻辑与上文“辞职回乡”和下文“我理解小中医”等情节相勾连,让整个情节顺畅自然
②主题上,小说主旨更为凸显父亲让我继承家业的矛盾心理,与小中医的故事相互印证,突显了传统技艺坚守与变革的主题
③效果上,丰富了小说的内容,避免了平铺直叙,能增加阅读趣味参考二可以删
①情节结构上,小说以找小中医捡药为主线,插入的情节与主要情节关联不大,删除去后紧扣标题,情节更圆合紧凑
②人物形象上,小说主要表现小中医的形象,父亲让我继承家业的故事对小说主要人物的形象表现作用不大
③主题上,删去后更能集中表现小中医的技艺传承及尴尬现状,主题集中鲜明突出,引人思考【整体分析】这篇小说通过“我”与小中医的三次见面,描绘了一个小镇中医的形象小中医虽医术平平,但对祖业有着执着的热情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了小中医的窘态与热诚,反映了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尴尬处境插叙的“我”父亲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揭示了传承与变迁的矛盾小说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7.C.“后者是源自我对他的同情”说法有误第二次应是“认可”,不是“同情、同情”不会使他露出喜色
8.A.“小中医念叨药名……说明他是个医术平平、略显笨拙的人”说法有误念叨药名可能是许多寻常人也会有的行为,看不出他的医术水平
9.文章一开头就说明“药是我爸惯喝的那一例,他咳嗽已有段时间,除了他自己,全家人都知道是癌这既说明我们都有意瞒着爸爸,不让他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因此才有后文抓药情节中小中医找药方,“问我爸得的是不是鼻咽炎我想了一会儿,告诉他,是也不是的情节而且,癌症说明爸爸已病入膏肓,而这也让文末“几天后,我爸去世了在葬礼上,我最后一次见到小中医”的情节变得合理文中,当提到小中医时,妈妈的评价是“懂事是懂事,可惜没有灵气读书卖力,但就是读不好”“都是半桶水”,可以想见许多像妈妈一样的乡亲们,对于小中医的医术并不认可如此,也就自然地引出了后文小中医说“很少有再来找他”“不知道能不能做下去”等情节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伏笔的设置,使小说结构紧凑,也让我’找小中医开药、还钱等情节发展合理;止匕外,经过一系列的伏笔,小中医的形象也更为饱满,增强了小说的吸引力10不能删
①文章一开头说“我辞了工作,搭车回到老家的小镇子上”,这说明此时辞职的“我”重新面临择业的选择在这种情境下,父亲让“我”继承家业的故事也就合情合理了而对“我”来说,继承家业也就是继承了祖祖辈辈以之为业的传统,这与小中医继承老中医衣钵,回归中医传统的处境相似因此,这部分内容,能够与上文“辞职回乡”和下文“我理解小中医”等情节相勾连,让整个情节顺畅自然
②从文章主题来说,文末小中医有关“有用”与“无用”的话,其实是对全文主题的点睛在学西医与继承中医之间,小中医选择了回归并坚守传统,而对“我”来说,是否要继承父亲衣钵,把祖传的石膏点卤的老豆腐传承下去的思想矛盾,也是对于传统技艺坚守与变革的文章主题的凸显
③从表达效果上,在叙述父亲生病、找小中医抓药给予他交流的情节之外,又添加父亲让“我”继承家业的故事,能够丰富小说内容,也让文章产生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加阅读趣味可以删
①情节上,文章讲述为父亲治病的经历,叙写我与小中医的三次见面,插叙“我的父亲让我继承家业的故事与主要情节关联不大,删去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完整和紧凑
②人物上,小说主人公是小中医,插叙部分与主要人物关系不大,删掉,不影响小中医的形象
③主题上,小说主要表现小中医的技艺传承及尴尬现状,插叙部分是“我”的父亲让我继承家业的故事,删掉更能突出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10.CEH
11.B
12.C
13.1世人崇敬他的德行,到远方征讨暴乱者,受此劳累的人也不怨恨2然而我们今天却抛弃老百姓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成就其他国家的霸业
14.第一则,人君要能够行善到底,以长保国家第二则,人君要能够积累德行、道义,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达天下太平第三则,人君要能够广纳人才,以显明德行,无敌天下【解析】
1.句意所以百姓痛恨他的统治,世人抨击他的行为,所以死在胡宫中而没有举丧,尸虫都爬出来了也无人收尸“民”作主语,“苦”作谓语,“其政”作宾语,故应在C处断开;“世”作主语,“非”作谓语,“其行”作宾语,故应在E处断开;“身”作主语,“而”连词,表转折,连接“死乎胡宫”和“不举”;“虫”作后一句的主语,故应在H处断开故应在CEH处断开
11.A.正确“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的“长”词义是“长长的”句意能行善到底的为霸主/原来是一座长长的桥躺在水波上,没有起云,为什么有龙B.错误都是“超过”句意事业最兴盛的国君的行为也不能超过他/我追求的是天道,超过技术了C.正确“因之以饥馍”的“因”词义是“接续二句意自身沉溺于女色侍从并且听从宦官竖刁的主意/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D.正确句意更何况您这样明智的人呢!/明于事理的人善于自保
12.C.“晏子表示自己行为也不能改变”错误,由原文“行不能革,则持节以没世耳”可知,“行为不能改变”的是齐景公
13.1“高”,以……为高,崇敬;“暴暴乱者;疾:怨恨2“黔首”,抛弃;“却”,拒绝;“业”,使・・・・・・成就霸业
14.由原文“婴闻之,能长保国者,能终善者也“可知,第一则,人君要能够行善到底,以长保国家由原文“人君……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可知,第二则,人君要能够积累德行、道义,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达天下太平由原文“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可知,第三则,人君要能够广纳人才,以显明德行,无敌天下参考译文材料一齐景公在淄水边游览,与晏子悠闲地站着景公喟然长叹道“哎呀!假如国家能长久保存并传于子孙,岂不是很快乐吗?”晏子回答说“我听说贤明的君王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当成的,百姓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归附的如今您用政令搞乱国家、以行为抛弃百姓已经很久了,却想保存国家,不是太难了吗!我听说,能长久保有国家的人,是能够行善到底的人各国诸侯并立,能行善到底的为霸主;列位士人共学,能学好到底的为老师从前我们的先君桓公,当他正在任用贤人崇尚仁德的时候,要灭亡的国家依靠他得以保存,危乱的国家仰仗他得以安定,所以百姓喜欢他的政治,世人崇敬他的德行,到远方征讨暴乱者,受此劳累的人也不怨恨,他驱使海内各国诸侯让他们朝拜天子,诸侯们也毫无怨言那时候,事业最兴盛的国君的行为也不能超过他待到他最终衰败之时,放松了德行还加上享乐,自身沉溺于女色侍从并且听从宦官竖刁的主意,所以百姓苦于他的政治,世人非议他的行为,因此他身死胡宫而不得安葬,尸体的蛆虫爬出户外而不得收殓那时候,就是暴君夏桀、商纣王的结局也不比他坏《诗》上说谁也不会没个好开头,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不能行善到底的,他的君位也不能至终如今您对待百姓像仇敌,见了善行就像躲避炎热,乱了国政而危害贤人,肯定要违背民众之心,对百姓放纵私欲,而且对臣下实行暴虐杀,恐怕这最终要落到您自己身上我已经年老了,不能在您身边等待使唤了,您的行为要是不能改正,那么我只能保持节操而离开人世了”材料二臣听说想要树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扎得稳固;想要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德行和道义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远,根不稳固却想要树木长得好,德行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很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要的地位上,将推崇皇权的高峻,永保无穷的福禄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德行不能保持深厚,性情不能控制欲望,这就如同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水流得远啊材料三我听说,土地广的粮食就充足,国家大的人口就众多,武器强士兵就勇敢因此,泰山不丢弃任何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广;君王不拒绝民众,所以才能显示他的恩德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本国别国,四季就会富足美满,鬼神都来降福,这正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然而我们今天却抛弃老百姓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成就其他国家的霸业,使天下才士都退缩着而不敢向西来,止步不入秦国,这正是所谓“给敌人提供武器和粮食”啊
15.D
16.
①全词的主旨句,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作者不由愁思满怀
②全词的基调也由前面的雄壮豪迈而变为后半部分的哀凉悲伤
③作者忧心国事,雄心壮志,自然引出下文功业未建的感慨和无奈【解析】
15.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选项D,“这首词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理解有误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采用的是欲抑先扬的手法“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起首四句“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为情造文,但此处的景还属于有我之景,所以作者在感性的陶醉中,还保持着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