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课题李白含“月”诗歌【议题及分析】李白诗歌的“月”之意象的异同公元(724年)秋天,饱读诗书,意气风发的李白,准备“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蜀中,赴长江中下游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他未曾想到,原来世道艰深;后来,他也未曾料到屡遭挫折,包括他的好友一样被人猜忌,被人冷落,遭到贬谪!本节课为学生设计的关联阅读设计是无论是他离开家乡远游,还是听到好友遭贬谪的时候,他只要写起诗歌来,都不忘借用月亮这一意象月亮在诗人心里成为一位不可或缺的朋友,时而为他助兴,时而传信,相知相解,形影不离!【选文篇目及来源】选文篇目选文来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科书《峨眉山月歌》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科书《渡荆门送别》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科书【文本解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一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关切、同情之意《峨眉山月歌》一一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渡荆门送别》一一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初中不同年级的教材上分别载入了这几首诗歌,学生通过在小学学习李白的诗作,对李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缺乏对月亮这一意象的横向比较感知,特别是缺乏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整体性感知因此,我们通过关联性的群阅读的方式,横向比较探讨如何赏析经典名句,让学生对李白的月亮意象及其作品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了解,并从中领悟人物的精神魅力,以便更好地提升诗歌鉴赏能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
1、朗读并积累李白的带“月”的古诗;
2、学习诗歌节奏划分以及大意,赏析李白的带“月”名句;
3、自学诗歌大意,赏析李白的带“月”名句;
4、比较李白的不同名句的意象“月”的异同点【教学重难点自主阅读诗歌,领悟大意,整体探究分析名句的异同点【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导入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被后世人称为诗仙的李白一生对月吟诗很多同学们都会背诵李白哪些带有“月”字的古诗?作者借月又各自表达了什么情感呢?这节课让我们来探讨李白的这几首与“月”意象有关的诗[设计意图]:导入通过勾起学生对耳熟能详的李白的几首诗歌的回忆,这样有利于教师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月”寻找端倪,结合课内的几首诗,展开本课的群诗教学参考材料李白带“月”诗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一一《峨眉山月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一一《古朗月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一《渡荆门送别》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一《月下独酌》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一一《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二讲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节奏范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重点注释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甚至啼血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五溪总称,在今贵州东部湖南西部与给愁心担忧之心夜郎西这里指湖南的怀化境内的夜郎,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君直到夜郎西”3:译文参考(先让学生口述,再出示)译文杨花落尽子规啼【树上柳絮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叫,】闻道龙标过五溪【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我寄愁心与明月,【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随君直到夜郎西【希望能随着你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4:重点语句赏析(范例)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做简要赏析(赏析角度修辞手法、抒情方式、抒发情感、)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三、自主学习之浅层次探讨《峨眉山月歌》1:峨眉山月歌节奏如何划分(学生自主研读后展示)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品味《峨眉山月歌》诗歌大意(学生自主研读后展示)(我乘船从水路出发),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露出的半圆秋月,它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总是随江流去夜里(我的)船从清溪驿站出发,要向三峡驶去,想你却难相见,船又要转入渝州了3名句鉴赏这首诗借“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学生自主探讨后展示)那高悬的半轮秋月,影子倒映在江中,仿佛和水一起流动,如此美景却不能与你共享,诗人借月映清江抒发了思友之情
四、深层次阅读(合作探究)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学生自主研读后展示)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品味诗意(学生自主研读后展示)(我)从打荆门外渡江,远去古老的楚国漫游巴山尽头出现平野,长江沿着旷野奔流月影如飞下的天镜水中奔走,云霞似海市蜃楼气象悠悠无限爱怜我的故乡山水,情意深深送我万里行舟3:请赏析带月诗句月下飞天镜(学生自主研读后展示)诗人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映入水中的明月如同明镜,表现江水平静、清澈,一个“飞”字,动感十足诗人乘船渡江,仿佛江水也在一路同行,表达诗人对故乡山水的依依惜别之情五比较探究三首词中有关月之描写的部分,填表(学生自主研读后展示)篇目意象抒情方式修辞表达情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月亮直抒胸臆拟人同情、关切友人《峨眉山月歌》月亮间接抒情/思念友人《渡荆门送别》月亮间接抒情比喻思念、惜别家乡
六、总结这节课我们来小结一下解答古诗对比阅读题型分为几个步骤呢?(学生总结后再展不)
1、借助注释读准字音和节奏;
2、借助注释结合背景揣摩大意;
3、找准意象多个角度赏析名句
①抒情方式;
②修辞手法;
③表达情感结束语其实,在很多诗人的诗歌里面,它们选取的意象有很多例如风、花、雪、日、云等等请同学们课后也尝试用我们这节课感受美的角度去归纳之后再读一读,品一品这些诗歌,从对比中找出异同点,相信同学们还会有更多的收获[设计意图]:这节课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讨,由表及里,从景物描写初步窥见李白在诗歌中借用的意象一一月亮,再让学生分析所表达的情感及其方式的异同如此教学古诗,不仅仅是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也让他们的情感价值观得到熏陶;这样安排,就是一段让孩子寻找和感受美的路程;跟随着李白的这趟赏月之游,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之中感受到音韵美,在想象之中描绘画面美,在分析之中李白体悟寄寓其中的情感美今后,他们不仅能够从阅读古诗当中去感悟美,也能在写作之中表达美,还能在生活之中创造美!【板书设计】篇目意象抒情方式修辞表达情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月亮直抒胸臆拟人同情、关切友人《峨眉山月歌》月亮间接抒情/思念友人《渡荆门送别》月亮间接抒情比喻思念、惜别家乡【教学反思】这堂古诗群阅读课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热度,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朗读背诵李白的有关“月亮”的诗歌中来,然后对如何阅读课外古诗,进而引导学生探讨比较性阅读切入点,找出异同,总结规律在设计古诗教学过程中,先从简单的绝句入手,教师先是示范性教读,教节奏,教意思,教赏析,然后慢慢放手,让学生读绝句,最后,让学生读律诗,找三首古诗的异同点这样,不仅仅是让学生阅读古诗的能力,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提升但是,对于古诗的意象,七年级的学生还比较陌生,这样教学起来有一定困难另外,对于如何赏析古诗名句角度还有几点例如“炼字”“表现手法”等等因此,这一节课教学还是不够完美,有缺憾,也许是语文教学中的留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