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四川省德阳市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2025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生命中的镜子田鑫我对镜子,总是心怀敬畏的但我却曾故意打碎过一面镜子过程是这样的,我正因为一件事情哭得很伤心时,一抬头就看见那面镜子里的另一个我也哭得很伤心,于是,我的伤心就被镜子复制,导致我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从伤心里走出来我攥起拳头,冲着镜子上站立的鹤头打过去,咔嚓,原本直立的鹤,随着镜子碎成了很多片顾不上手的刺疼,我被眼前这些碎片吓坏了,打它之前我并没有考虑过后果,现在它破碎了,我害怕了镜子像是报复,无数个碎片上,有无数个因惊吓而恐慌的脸这是我们家当时唯一的一面镜子,是母亲的陪嫁现在,它不完整了,这意味着我闯了祸,一顿教训是躲不过了当天,父亲打完我,找来胶布,把面积比较大的碎片粘连在一起,那只完整的鹤的形象,荡然无存,一面因破损而丑陋的镜子就一直立在我的记忆里本来清苦的生活,被镜子照出来的时候,更多了破败之感经此一事,我怀疑,这面被我打碎的镜子把我们家那点事全部记录下来了,我们家的贫穷、无奈、伤悲以及偶尔的小喜悦,它都一一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总觉得有人知道我们的底细,随时准备在我们要紧的时候揭开伤疤,如此看来,我打碎它是正确的幼时的我,喜欢躺在麦草垛上看天空,这给了我无穷的遐思空间,以至于我认为,我的文学创作起源于对天空的凝视我当时就发现,天空其实是一面镜子,它瓦蓝瓦蓝的,还有些晃眼天空的平面和镜子一样,我想知道从天上看,我躺在草垛上是个啥样子,我就一直盯着它看,却发现这硕大的镜子里,根本没有我我
14.请结合材料,分析晁错上奏时运用的论证方法【答案】
10.CEG
11.C
12.D
13.1粮食,是民众耕种的,生长在田地却不会匮乏2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慈母也不能保全她的孩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
14.
①举例论证以圣明君主在位,民众不会挨饿受冻为例,强化了君主应为民众开辟生财之道〃的道理
②对比论证将〃缴纳粮食“和〃拥有战马所获得的优待〃进行对比,顺势提出了纳粮的重要性
③因果论证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最终实现不向农民收租税,这样会使百姓更加勤勉务农【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果天下民众将粮食输送到边境,来换取爵位免除罪名,那么不到三年,边塞的粮食必定充足了天下人是入粟〃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于边〃是“入〃的后置状语,二者不能断开;c处断开以〃为连词,连接后面的目的“受爵免罪;受爵免罪为四字并列短语,其间D处无须断开;E处断开不过三岁〃是时间状语,可单独成句,前后断开,在EG处断开故选CEG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免除;授官句意也可以用来免除罪名/授予太子洗马的官职B.正确私下;偷偷地,暗地里句意我私下担忧边塞士兵的粮食不够吃/偷偷地打开盆子C.错误两句中的时间用法不同,材料一的甲寅〃指干支纪日;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指干支纪年D.正确两个劝都是“勉励〃的意思句意也说明勉励农业的政策尚不完备/勉励学习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因果关系错误由原文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可知,文帝是因为农商没有体现出分别,所以要免除田地的租税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粟者,民之所种〃,判断句;粟〃,粮食;乏,匮乏
(2)虽,即使;保〃,保全;安〃,怎么(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有感三首张耒南风霏霏麦花落,豆田漠漠初垂角山边夜半一犁雨,田父高歌待收获雨多萧萧蚕簇寒,蚕妇低眉忧茧单人生多求复多怨,天公供尔良独难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用麦花落”初垂角〃,写出了田家农作物的喜人长势B.田父为及时春雨高歌,蚕妇则因思亲而生寂寞孤单,两者形成对比C.用犁〃来修饰夜半所下的雨〃,贴合田家身份,可见春雨的充足D.诗中的叠词罪霏〃漠漠〃”萧萧〃,既形象贴切,又富有音乐性
16.宋诗重理趣,往往借诗来表现人生哲理和生活道理这首诗表达了什么理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
15.B
16.
①事物利弊是相对的面对同一场雨,田父高兴而蚕妇忧愁埋怨
②人生不能欲望太多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情况,不要埋怨,要顺其自然
③立场不同,态度不同同一场雨,不同的人立场不同也许要求不同,要学会换位思考,体会天公的难处(体会他人的难处)【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蚕妇则因思亲而生寂寞孤单〃错误,诗中“蚕妇低眉忧茧单〃是蚕妇因为这场风雨而担心蚕茧的收成,不是〃因思亲而生寂寞孤单〃故选Bo
三、默写12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两句写出了宫中女子服饰的华贵,同时也对前文写女子山眉深蹙、梦起迟妆作的原因作了交代
(2)周邦彦《苏幕遮》中〃,〃两句写出荷花的清新美丽、动态可掬,被王国维誉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3)在《青玉案・元夕》中,写作者苦苦寻找心中那个人的神情的一句是〃〃,然而那人却在〃
(4)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用比喻的手法,将清水比作行人泪,写出背离故乡的悲苦之情的两句是,O
(5)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作者用反问的语气来表达自己期待上战场杀敌的两句是,O
(6)在《报任安书》中,作者收集历史旧闻,反复考察历史事实,创作《史记》的目的是,,以此来成就一家的学说【答案】
①.新帖绣罗襦
②.双双金鹏鹃
③.水面清圆
④.一一风荷举
⑤.众里寻他千百度
⑥.灯火阑珊处
⑦.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⑨.问长缨何时入手⑩.缚将戎主.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帖、襦、鹏鹃、圆、阑珊、郁孤、缨、缚、戎(
四、语言运用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除了爱情,江河还跟死亡连结在一起爱与死,是人类两大悲壮主题,也最能撩动诗人内心的感怀江河既然是诗人们冥想生命、体会世界的温床,自然也是他们最理想的归所了宫殿庙宇不属于他们,舞榭歌台不属于他们,甚至,连山间草庐也不属于他们如果一定要将他们的生命物化,那最多也仅仅是一只老旧的木船岸上到处都是腐恶的沙场,于是
①o他们在不同的朝代里,以相同的方式漂泊屈子乘着扁舟涉水行吟,在参透了人间一切悲欢之后,江河便是他灵魂的祭坛杜甫驾着小船慷慨悲歌,在发出了国破家亡的哀叹后,就在湘江的江面上,黯然逝去他最终埋葬在哪里,学术界争论不休,民间的推测更是不计其数然而,
②,重要的是他最后的岁月,属于江河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下列句子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他们就这个有意思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B.工具就在房里,你自己去找吧C.你好好想想,想起来就说D.以前就你一个人知道,现在我也已经知道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写成“宫殿庙宇、舞榭歌台、山间草庐都不属于他们,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
18.
①江河是他们的归宿/他们选择漂泊江河(归宿写成栖息地、栖身之所、桃源均可)
②这些都不重要
19.C
20.
①原文采用短句,灵动活泼,形式整齐
②原句“不属于〃使用三次(排比句式,也算对),强化了语意
③原文使用“甚至,连〃突出强调与前两句的递进关系,强化了他们无路可走的困境【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语段开篇的话题是江河〃,横线后说〃他们在不同的朝代里,以相同的方式漂泊〃江河便是他灵魂的祭坛,再结合横线前“岸上到处都是腐恶的沙场〃可知,此处指“江河是成了他们〃漂泊的选择〃或归宿,所以此处可填“江河是他们的归宿〃(承接前文)或他们选择漂泊江河”(联系后文)第二处,“然而〃表转折关系,再结合后文重要的是〃可知,前文说的情况应该是不重要的,所以此处可填这些都不重要[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例句就,表不相承关系C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动作的相承,与例句相同A.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话题的范围;B.肯定事实;D.仅仅、只故选Co【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从句式看,“宫殿庙宇不属于他们“舞榭歌台不属于他们〃“连山间草庐也不属于他们〃均采用短句,形式整齐,读来灵动活泼
②从修辞看,“……不属于……〃使用三次,构成排比句式,使内容充实,强化了很多东西不属于他们的语意
③从逻辑看,甚至连,副词,表示递进关系原文运用这两个词语突出强调了后句与前两句的递进关系,不仅宫殿庙宇、舞榭歌台,山间草庐也不属于他们,强化了他们无路可走的困境(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本次作文由冲浪这一体育运动现象,引出人生思考考生读完材料第一时间应该思考的是冲浪〃这一现象的本身具有什么内涵,而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可知,要成功冲浪,有三个关键要素
一、海浪高且大,且可控;
二、冲浪板尺寸合适,能灵活操控;
三、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良好的身体素质这其中,海浪和冲浪板是外在客观条件,冲浪者是内在主观条件正如材料中所言,〃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海浪和冲浪板是成就这项精彩运动的外在条件,这些因素,天然可以成就,人工可以形成;而冲浪超凡的勇气、高超的技能和过硬的身体则不是每个有都具备的而在试题写作任务中,第一句交待时代大背景,第二句给出写作任务,回答新时代我们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的问题注意这里有一个比喻句,〃时代的浪潮〃,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是谁?从考生来看,当然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文章要有“我〃〃我们青年〃的融入,要有时代、身份意识的明确体现写作时,同样可以借用“冲浪者〃这一比喻来展开写作,说明我们新时代青少年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勇担使命,冲锋突破,奋勇向前对此可由冲浪运动引申说明,新时代青少年同样在时代之浪上一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时代舞台广阔,机遇巨大,但挑战也巨大时代之浪够高够大,但是我们只要奋力拼搏,也是可以完全掌握的,〃风浪越大,鱼越大〃我们要勇抓时代机遇对此,我们还要找到人生的〃冲浪板〃,就是寻到到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技能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时代发展中彰显自己的个人价值,演绎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做好迎击时代浪潮的准备,要有迎接挑战,搏击时代风浪的勇气、担当、自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含专业技能、学识才华),积极修炼己身,锤炼勇毅品格,练就过硬本领立意
1.做一名有勇有谋的时代冲浪者”
2.站在时代的浪尖起舞
3.练好〃冲浪〃本领,实现民族复兴
4.修己身,借外物,抓机遇,实现复兴梦就在想,镜子里没有我的原因,肯定是天与地离得十万八千里可不是吗,从地面到天空,孙悟空要用好几个筋斗云呢,哪面镜子能照到那么远呢?天空这面镜子,太高太远太难以琢磨,我就在大地上寻找镜子大地有根,大地之上的镜子就不会像天空这面镜子一样神秘莫测不信你看,湖面这面大大的镜子上,随时等着为万物留下影像湖面上老有鸟在徘徊,它们臭美地照镜子跟我的妹妹一样,一件过年的新衣服套在身上,就站在镜子前比画大半天大地的镜子,大到看不到边际,小到一滴水,这大小不一的镜子,盯着形形色色的人和物,它们好像担心一不留神就有人从它们的镜面里消失甚至连天空都到大地上来照镜子,在安静的水面之上,硕大的白云变成了棉花,夜里,月亮还把自己复制到大地上曾看到过一种说法明镜能辟邪魅恶祟,凡人家宜悬年夜镜,可辟邪魅后来读书,也发现很多文学中的镜子〃最厉害的镜子是《西游记》里的照妖镜,为了对付妖怪,大神们多次用到它,可见其威力;元代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里有这么一句只除非天见怜,奈天、天又远,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凡此种种可见,这明镜绝非简单之物,它能照见凡人的面容,也能识破恶人邪魅的伎俩在甘渭河一带,〃明镜〃也是出嫁时必不可少之物,父母会为女儿准备一面圆镜,预示着婚后生活的吉祥顺利拿一面镜子照亮前路,我的奶奶就这样用过,镜子挂在毛驴头部,阳光照下来,远远看到反射形成的亮点,指引祖母抵达她此生生活得最久的地方后来,迎亲的队伍从毛驴变成了汽车,中间有一段时间,拖拉机风光了好几年,我至今记着姐姐出嫁的时候,那台头部挂着镜子的拖拉机,发出来的洋洋得意的突突声,和闻起来让人着迷的柴油尾气在我们村,祖母把自己活成了最老的那一个,可是我总觉得二十多年来,她的模样没怎么变过她端坐在炕上,套上顶针,让重孙子穿根针,就低头缝她的被子去了,老花镜都不用祖母做女红的家什都放在她的嫁妆里,一个漆面很奇怪的木柜,中间镶嵌着一面缺了一角的镜子,一个油漆写上去的双喜字,只剩了一半我见过很多次祖母从柜子里取东西的场景,却从来没见过她照镜子的样子我问祖母〃你咋不照镜子?〃她不看我,看了一眼柜子,说‘镜子有啥照的,我不照都知道自己有多老〃我恍然大悟,祖母不照镜子不是怕老,是怕从镜子里看到年轻的自己,看到那个陪了她一辈子最后先她而去的祖父(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家中的镜子是当时唯一的一面”,并且还是母亲的陪嫁”,这使后文父亲教训1〃我〃、粘连镜子等内容更具合理性B.文中写天空瓦蓝瓦蓝的〃还有些晃眼〃,表现其明净澄澈湖面这大大的镜子〃为万物留下影像〃,表现其平静开阔C.在甘渭河一带,女子出嫁时要用镜子照亮前路,此时的镜子既是新娘前行的指引,也暗含了亲人对新人婚后生活的美好祝福D.祖母表示到老年后,自己不愿照镜子,因为这会让她追忆起往昔的经历和曾经的青春年华,并勾起她对逝去丈夫的深深思念)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数个碎片上,有无数个因惊吓而恐慌的脸〃,运用夸张的手法,强化了打碎镜子后,我”内心的恐惧B.作者在叙写天空这面镜子的时候,以儿童的视角和口吻展现了一个孩童对于天空的想象,充满了童真和童趣C.画线句运用拟人手法,写鸟儿“臭美地照镜子〃,既展现了鸟儿在湖面盘旋的画面,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D.文中写拖拉机发出洋洋得意〃的突突声,柴油的尾气让人着迷〃,以此来表现姐姐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
3.作者在文中写“文学中的镜子”这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作者为什么会对镜子心怀敬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
1.D
2.D
3.
①丰富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引入不同文学中的镜子元素,使内容更加多元化
②增添效果借叙写文学作品中的镜子,印证明镜有能辟邪,识破恶人伎俩的作用
③升华主题明镜不仅是具体的物品,还寄寓了作者对人性、正义等的思考
4.
①镜子是过往生活的见证,记录生活点滴,承载生活悲欢
②镜子是幼时遐想的对象,催生丰富想象,孕育文学萌芽
③镜子是民间风俗的载体,富含神秘色彩,充满美好期待【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祖母表示……因为……”错,根据我恍然大悟,祖母不照镜子不是怕老,是怕从镜子里看到年轻的自己,看到那个陪了她一辈子最后先地而去的祖父〃,可知〃这会让她追忆起往昔的经历和曾经的青春年华,并勾起她对逝去丈夫的深深思念〃,是〃我〃的看法,而不是“祖母表示〃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以此来表现姐姐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错,根据拖拉机风光了好几年,我至今记着姐姐出嫁的时候,那台头部挂着镜子的拖拉机,发出来的洋洋得意的突突声,和闻起来让人着迷的柴油尾气〃,可知〃洋洋得意的突突声,和闻起来让人着迷的柴油尾气〃是〃拖拉机风光〃的真实写照,而不是〃以此来表现姐姐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故选D
二、古诗文阅读(共52分)
(一)(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拨起分栽若田亩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千,不可婵述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早干夏种冬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膏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早干无忧,此一异也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早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足尚也《天工开物・乃粒》材料二汉文帝时,贾谊说上日“管子日’仓縻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引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人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农桑辑要•典训•先贤务农》
5.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末技游A食之人B转C而缘D南亩E则蓄积足F而G人乐H其所矣
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于公历3月19-22日交节气候特点是天气温暖、阳光明媚B.凡,文中为通常的意思,与《苏武传》中“武留匈奴凡十九岁〃中的“凡〃意思不同C.旬日,指十五天,亦指较短的时日古人常常把一个月平分为两半,称为上旬和下旬D.仓縻,文中指贮藏米谷的仓库当某地有灾荒时,官府常常需要开启仓縻,赈济百姓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插秧时,遇到干旱或者水涝,是不能插秧的秧苗过了育秧期就会变得老而拔节,即使再插到田里,结的谷粒也很少B.稻有早熟和晚熟之分,稻谷成熟所需的时间从七十天到两百多天不等夏种冬收的晚熟稻原因是稻种的生长期比较长C.再生秧和早稻秧同时在清明播种,但两种秧的习性却大有不同,早稻秧一天缺水就会死,而再生秧却不怕曝晒和干旱D.贾谊认为,汉朝建国虽已近四十年,但储粮问题,仍然使人感到痛心即使是像禹、汤这样的明君执政也不能免除天灾
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2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9.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材料二中,贾谊是怎样劝说汉文帝积蓄粮食的?【答案】
5.BEF
6.C
7.B
8.1凡是播种,先用稻草或麦秆包好种子,放在水里浸泡几天,等待它发芽2人民的粮食不足,却能将国家治理好的例子,从古到今,未曾听说过
9.
①从反面指出缺粮的危害如若发生旱灾、战乱,国无储粮,将无法支援百姓、军队;
②从正面指出积粮的益处只要国家粮多和财力充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成功;
③最后指出具体做法让天下的人都从事农业,积蓄粮食,安居乐业【解析】【5题详解】句意让从事商业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能从事农业生产,必会使蓄积充足,人民安居乐业“末技游食之人〃,偏正结构作主语,较长,可在其后B处断开;“转而缘南亩”是“转而缘(于)南亩〃的省略,“(于)南亩”作状语,于前文关系紧密,在其后E处断开;足〃作蓄积〃的谓语,意思完整,在其后F处断开故在BEF三处断开【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正确“武留匈奴凡十九岁〃中的“凡〃意思是共〃句意通常一亩秧田所培育的秧苗/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共十九年C.错误旬日是十日,古人常把一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旬D.正确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夏种冬收的晚熟稻原因是稻种的生长期比较长〃错误,原因归纳不全面,根据原文“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可知,还有土温较低的原因故选Bo【8题详解】
(1)〃稻麦稿〃,稻草或麦秆;〃俟〃,等到
(2)而〃,表转折关系,却;“治”,治理好;“尝”,曾经(
(二)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冬,十二月,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东郡;大兴卒塞之春,三月,除关,无用传晁错言于上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今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帝从之,令民入粟于边,拜爵各以多少级数为差错复奏言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漠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郡县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愈勤农,大富乐矣〃上复从其言,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且吾农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春,二月,甲寅,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染盛,皇后亲桑以供祭服;其具礼仪〃是时,上既躬修玄默,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浸息六月,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十五•汉纪七》)材料二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縻,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使天下人A入粟B于边C以受爵D免罪E不过F三岁G塞下之粟H必多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以除罪〃与《陈情表》除臣洗马〃中的“除〃字含义不同B.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与《促织》窃发盆中的窃〃字含义不同C.二月,甲寅〃与《赤壁赋》壬戌之秋〃中的时间用法相同D.“其于劝农之道未备〃与《劝学》劝学〃中的劝〃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晁错认为圣明的君王能够让百姓丰衣足食的原因,在于引领民众生产,进而获得富足B.百姓通过缴纳粮食来获得爵位,晁错提倡将爵位的等级提至更高,边境粮食才会充足C.晁错高瞻远瞩,统筹规划,他既重视农业生产,又重视减轻赋税,从而贮备了大量的粮食D.文帝强调要免除田地租税,激励农业发展,希望通过这些手段来实现农商没有分别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
(2)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