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7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江油一中级高三第一次检测2022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物理学家玻尔兹曼说过音乐家在听到几个音节后,即能辨认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舒伯特的音乐同样,数学家或物理学家也能在读了数页文字后辨认出柯西、高斯、亥姆霍兹或基尔霍夫的工作这就是因为他们各自有自己的风格
②对于他的这一段话也许有人会发生疑问科学是研究事实的,事实就是事实,哪里会有什么风格?
③让我们拿物理学来讲吧,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和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的不同的美和妙的地方,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位工作者就会发展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也就是说他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④狄拉克是二十世纪一位大物理学家他话不多,而其内含有简单、直接、原始的逻辑性一旦抓住了他独特的、别人想不到的逻辑,他的文章读起来便很通顺,就像“秋水文章不染尘”,直达深处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家中,风格最独特的就数狄拉克了我曾想将其风格写下来给我的文、史、艺术方面的朋友们看,始终不知如何下笔去年偶然看到了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我觉得用这两句诗来描述狄拉克方程是再好没有了一方面狄拉克方程确实包罗万象,而用“出”字描述狄拉克的灵感尤为传神另一方面,他于1928年以后四年间不顾玻尔、海森伯等当时的大物理学家的冷嘲热讽,始终坚持他的理论,而最后得到全胜,正合“风骨超常伦”
⑤可是什么是“性灵”呢?若直觉地把“性情”“本性”“心灵”“灵感”等加起来似乎是指直接的、原始的、未加琢磨的思路,而这恰巧是狄拉克方程之精神,这也正是狄拉克作风的特征“非从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又正好描述了狄拉克的独创性!
⑥比狄拉克年长一岁的海森伯是二十世纪另一位大物理学家,有人认为他比狄拉克还要略高一筹1925年夏天,海森伯在雾中终于摸到了方向,写了一篇文章,引导出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可是这篇文章只开创了前进的方向,此后两年间还要通过玻恩、狄拉克、玻尔等人和海森伯自己的努力,量子力学的整体架构才逐渐完成
⑦海森伯所有的文章朦胧、不清楚,有渣滓,与狄拉克文章的风格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读了海森伯的文章,你会惊叹他的独创力,然而会觉得问题还没有做完,还要发展下去;而读了狄拉克的文章,你也会惊叹他的独创力,同时却觉得他似乎已把一切都发展到了尽头,没有什么再可以做下去了A.辞,在文中是“拒绝”的意思与《琵琶行》“莫辞更坐弹一曲”中的“辞”词义一样B.济,在文中是“帮助,辅助”的意思与《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的“济”的词义一样C.的,在文中是“的确”的意思与《与妻书》“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中的“的”词义一样D.雷霆,在文中指“生气、发怒”,与《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中的“钟鼓馔玉”修辞手法一样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行就无法成事,如果品行中没有诚信也就无以立身,诚信对于行为而言,就如同行船需要船桨一样重要B.小郑射逃奔到鲁国,希望和子路约定,却不相信与鲁国订立的盟约,但是子路以他不尽为臣之道为由直接拒绝了他C.太宗认为君臣关系像水源和流水一样,如果君主做出诈伪的行为,就如同水的源头浑浊,可见,太宗对自身要求很高D.两则材料都以“诚信”作为论述的中心,材料一论述守信作为美德的重要性,材料二论述诚信对于治国的重要性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也
(2)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
14.下面材料为什么可以用作材料一的论据?请结合本文的内容,简要说明理由秦孝公使商鞅攻魏,魏遣公子昂逆而拒之鞅谓昂曰“昔鞅与公子善,今俱为两国将,不忍攻,愿一饮燕休二师”公子许焉,遂与之会鞅伏甲虏之,击破魏军及惠王即位,疑其行诈,遂车裂于市夫商鞅,秦之贵臣,名重于海内,贪诈伪之小功,失诚信之大义,一为不信,终身取尤,卒至屠灭,为天下笑【答案】
10.CEG
11.D
12.B
13.
(1)您把岑鼎当作宝贝,守信也是我的宝贝现在要破坏我的宝贝,来保全您的宝贝,这是我难以办到的
(2)从前,楚霸王项羽攻入咸阳之后,已经控制了天下,如果他能够努力推行仁爱诚实之道,那么谁能和他争夺天下呢?
14.可以材料一的论点是“信”,强调“诚信”的重要,所给材料讲的是商鞅不讲“信”的后果,可以作为反面论据【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因此齐国、小郑国不相信千乘之国的盟誓,却看重两位先生的话,守信作为美德,难道不重要吗?“故齐邦不信千乘之盟”中,“千乘之盟”做“不信”的宾语,故宾语后c处断;“而重二子之言”中,“二子之言”做“重”的宾语,故宾语后E处断;“信之”作主语,“德”作“为”的宾语,故宾语后G处断故选CEG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一词多义、修辞手法的能力A.正确“辞”,均为拒绝句意子路拒绝了/请你不要拒绝,再坐下来弹一曲B.正确“济”,均为帮助,辅助句意他不守为臣之道如果我们却帮助他实现他的要求/“两朝开济”指诸葛亮先后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和后主刘禅稳定朝局C.正确“的”,均为的确句意的确不知道谁是佞臣/我为国牺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辞,可是让你担忧,的确不是我能忍受的D.错误“雷霆”,比喻声威或怒气/钟鼓馔玉,借代手法,代指荣华富贵的奢华生活或功名利禄句意假如能不惧怒气/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故选D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但是子路以他不尽为臣之道为由直接拒绝了他错文中子路的话“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不义也,由不能矣”是对季康子说的,而非对射的拒绝之语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国”,宝贝;“全”,保全;“臣所难也”,判断句2“昔”,从前;“既”,……之后,已经;“向”,如果【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由材料一中的“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由此而言信之为行,其德大矣”可知,材料一的论点是“信”,论述了守信作为美德的重耍性所给材料的意思为秦孝公派商鞅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昂迎战抗敌商鞅(派人)对公子昂说“当初我与您交好,现在(我们)都是(敌对的)两国将领,(我)不忍心攻打(您),希望(与您)喝一杯酒(订立盟约)来让双方军队休战”公子昂答应了,就与商鞅会盟商鞅埋伏了甲士俘虏了公子昂,打败了魏军到秦惠王继位后,怀疑商鞅做谋反之事,就(把他)车裂示众了商鞅,是秦国的重臣,在四海之内享有重名,(却)贪求(用)欺诈(手段获得)的区区战功,丧失了诚实守信的正道大义,一次行不守信(的事),终身招致怨恨,最终导致身死灭亡,被天下耻笑可见,此材料讲的是商鞅不讲“信”的后果,即“卒至屠灭,为天下笑”,可以作为反例论证材料一的观点参考译文材料一守信是品行的根基,品行是做人的根本人没有(良好的)品行(就)不能有成就,品行(中)没有守信(就)不能树立德行所以品行对于人来说,(就)像渡河需要舟船;守信对于品行来说,(就)像行舟要依靠船桨想要过大河,没有舟船怎能渡过?想要划起舟船,没有船桨怎能行驶?现在的人虽然想要行善却不明白要树立品行,就像没有舟船却要渡过大河;虽然想要树立品行却不明白要守信,就像没有船桨却要行驶舟船从前齐国攻打鲁国,索取鲁国的岑鼎,鲁侯献上别的鼎假充,请求订立盟约齐侯不相信,说“如果柳季说(鼎)是真品,那么我就接受”鲁侯派柳季去(说),柳季说“您把岑鼎当作宝贝,守信也是我的宝贝现在要破坏我的宝贝,来保全您的宝贝,这是我难以办到的“(鲁侯)才献出岑鼎小邦国的射(想要)用(献上句绎)邑(作为条件)逃亡到鲁国,(对鲁国)说“如果派子路来与我约定,我(就)不用订立盟约了”(鲁国)就派子路去子路拒绝了季康子对他说“(鲁国作为)千乘之国,(射)不相信它的盟誓,却相信您的一句话,您(去出使)有什么辱没之处呢?“子路说“他不守为臣之道(如果我们)却帮助他实现他的要求,这是不义,我不能(做这样的事)”柳季、子路,是鲁国的普通人,在民间诚实守信,名声却流传遍布天下因此齐国、小邦国不相信千乘之国的盟誓,却看重两位先生的话,守信作为美德,难道不重要吗!所以说到一定做到,是守信的表现君子明白诚信的可贵,因此一定诚信地行事;君王明白诚信的可贵,因此用诚信的原则给予救助就能见效,用诚信的态度处理事情就能公正,用诚信的方式赏赐惩罚就能清明因此说守信作为行事的准则,这样的美德很伟大啊!材料二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唐太宗)清除邪佞的臣子太宗对上书的人说“我任用的人,都认为是贤臣,你知道哪个是邪佞的臣子吗?(那人)回答说“我住在荒野民间,不能确知谁是佞臣请陛下假装发怒,来试一试大臣们(反应),如果谁能不怕(陛下的)雷霆之怒,(仍)直言进谏,那就是正直的人;(如果谁)一味依顺陛下情绪迎合旨意,那就是邪佞的人”太宗对封德彝说“流水是否清浊,在于它的源头君主是施政的源头,臣子百姓就好比流水,君主自己都做欺诈的事,却想让臣下的行为直率诚挚,这就好像水源浑浊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样,这在道理上是讲不通的“(于是,太宗)对上书的人说“我想让全天下都讲求信义诚信,不想用欺诈的方法引导风俗,你的方法虽然很好,但我不能采纳”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孔子说‘百姓不信任国家,便不能立国从前,楚霸王项羽攻入咸阳之后,已经控制了天下,如果他能够努力推行仁爱诚实之道,那么谁能和他争夺天下呢?房玄龄回答说“仁、义、礼、智、信,是所谓的五常,废弃任何一项都不行,如果能够认真推行这五常,对国家是大有益处的殷纣王轻慢五常,被周武王灭掉,项羽因为无信,被汉高祖夺了天下(这些情况)的确如陛下所言”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送小季之庐山
①李贺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长船倚云泊,石镜
②秋凉夜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注释】
①诗歌作于元和八年李贺因病辞官,家境窘迫,遂于洛阳寻找出路时隔不久,他的弟弟也离开故乡前往庐山一带谋生
②石镜,即庐山山南石镜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标题点明了写作缘由,即诗人为将前往庐山谋生的小弟送行,小季,指排行最末的弟弟B.首句交代送别地点和场景,“俎豆”指饯行的菜肴此句写出诗人的贫困潦倒狼狈不堪C.颈联寓情于景,选取长船、云、石镜峰、秋夜等清冷的意象,营造了凄凉孤寂的氛围D.尾联写诗人四顾凄迷倍感寂寞,无处倾诉,只能对月悲啼,抒发了作者深切的思乡情
16.诗中写到“老马”和“小雁”,对表达送别之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
15.B
16.以“老马”自比,写出自己因生活拮据无法很好地为小弟饯行的愧疚之情;把“小雁”比作远行的弟弟,想象他独自奔波的飘零孤寂,表达诗人送别时的担忧和难过两种意象的使用使送别时的心情更复杂【解析】【导语】李贺的《送小季之庐山》通过描写送别弟弟的场景,表达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生活的忧虑诗中“老马”和“小雁”象征着诗人和弟弟的漂泊无依,清冷的意象营造出凄凉孤寂的氛围,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前途的迷茫【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诗人四顾凄迷倍感寂寞,无处倾诉,只能对月悲啼,抒发了作者深切的思乡情”错误,尾联是诗人描摹离别后弟弟的情形,离别之情、手足之情溢于言表故选Do【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意象作用的能力首二句极写自己之贫困与狼狈,在洛阳郊外作别,无俎豆陈列以相送,所乘之马既瘦又老,自感惭愧以“老马”自比,写出自己因生活拮据无法很好地为小弟饯行的愧疚之情;后六句遥想小弟离别后的情景把“小雁”比作远行的弟弟,想象他独自奔波的飘零孤寂,先想象小弟过香炉峰时,身影落在鄱阳湖里,怀念小弟之情,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其次想象小弟泊舟石镜峰的景况和心绪,长船倚云而停泊,四顾凄迷,又当石镜秋凉之夜,倍感孤寂小弟值此情境,岂能不动乡情,无处倾诉,只能对月悲啼两种意象的使用使送别时的心情更复杂
四、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乐音达到高潮并戛然而止时的效果
(2)《劝学》中“,”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3)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答案】
①.曲终收拨当心画
②.四弦一声如裂帛
③.弩马十驾
④.功在不舍
⑤.无边落木萧萧下
⑥.不尽长江滚滚来寻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拨、画、裂帛、弩、驾、萧萧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词语是造句成文的基础,词语的选择,不仅讲究用“对”,也追求用“好”;既要准确,也要生动古人早就有“炼字”一说,作诗时需A,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代作家在文学创作时也非常注重遣词造句从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手稿上,我们便B:文章的第二段共272字,鲁迅手稿上却有多达19处修改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娱蚣;还有斑螫,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原稿背脊),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原稿后身)喷出一阵(原稿一股)烟雾从文章的修改可见先生运笔之细致,遣词之严谨,可以说是用“好”词的典范要用“好”词,就要仔细辨析词义,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把握其用法,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词义也会不断发生变化,我们如何把握多个词义之间的关联呢?我们可借助汉字结构,厘清词义演变的线索,从而把握多个词义之间的关联,以“班”为例,“班”是个多义词,常用的意义有三个一是“为了工作或学习等目的而编成的组织“,如“班级”;二是“指一天之内规定的工作或执勤时间”,如“上班”;三是“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是量词,如“最后一班飞机”今天来看,这几个意义之间的关联已不甚清楚,此时借助“班”字的结构,则能够追本溯源,(
①)班”是个会意字,金文写作班,两块玉中间一把刀,表示用刀把玉分成两块,“班”的本义就是“分玉”,o引申为“分开”之义,在古代,玉还是身份的象征,所以“班”不是简单的分玉,在分玉(给臣下)的同时还暗含着(
②)如“班序”就是指“按官爵排列的次序”而“上班”最初表示“到你应该到的位置上去”,也就是“C o后来,“上班”就发展为“每天按规定时间到工作地点去”之义“班级”的“班”也是由“排列”之义产生而来的/即把一群人分开,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就组成了班级
18.下列句子中的“你”和“到你应该到的位置上去”中的“你”,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周朴园你是新来的下人?B.红烛啊!是谁制的蜡一一给你躯体?C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D.小明看到试卷上因粗心而丢的分,不禁埋怨自己“你呀,真是太马虎了!”
19.请在文中横线A、B、C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过、J o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请结合文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手稿的修改,任选两处简要分析鲁迅在遣词上的准确【答案】
18.C
19.A字斟句酌B可见一斑C各就各位
20.“班级”的“班”也是由“排列”之义引申而来的,即把一群人分开,按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就组成了班级
21.
①把握几个意义之间的关联
②按身份地位排序之义
22.
①“脊梁”比“背脊”范围小,在语境中更为准确;
②“后窍”是“后身上的孔”,比单说“后身”范围小,更为准确;
③“一股”用于条状物,形容“烟雾”不准确,而“一阵”用于延续一段时间的事物或现象,形容“烟雾”更准确【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不同语境下同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到你应该到的位置上去”中的“你”是泛指,指任何人;A.特指,指“鲁侍萍”;B.特指,指“红烛”;C.泛指,指任何人;D.特指,指“小明”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是指古人作诗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地斟酌、推敲,所以应填“字斟句酌”等成语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B处,是指从鲁迅的手稿便可推知鲁迅注重遣词造句,所以应填“可见一斑”等成语可见一斑比喻从一点可以推知全貌C处,根据前面的“到你应该到的位置上去”,可知应填“各就各位”等成语各就各位各自到自己的岗位上【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一是“由……产生”搭配不当,改为“由……引申”;二是成分残缺,缺介词,改为“按一定的次序”修改为“班级”的“班”也是由“排列”之义引申而来的,即把一群人分开,按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就组成了班级[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
①处,由“这几个意义之间的关联已不甚清楚”,而“借助班’字的结构,则能够追本溯源”,就能把几个意义的关联分析清楚,可填“把握几个意义之间的关联”;第
②处,由“班序就是指按官爵排列的次序”可知,分玉给臣下是按着身份地位分的,因此暗含“按身份地位排序之义”【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分析鉴赏词义的能力
①“脊梁”指全身骨骼的主干;“脊背”指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背部“脊梁”比“背脊”范围小,语境说按住斑螯,使用“脊梁”更准确;
②“后窍”是后身上的孔;“后身”指身体的下半部分语境说从斑螫身体里喷出烟雾,应该是从后身上的孔里喷出,用“后窍”比单说“后身”范围小,更为准确;
③“一股”,表数量,用于条状物形容一个整体,表数量水流、气流、道路、气味、力气等;“一阵”指一片、一段时间“一阵”用于延续一段时间的事物或现象,形容“烟雾”更准确
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人”,强调自我,小我,是特立独行,也会孤独寂寞“从”,表示相随,相伴,我追随人,也有人跟从我“众”,指多人组成一个群体,可万众一心,也可能盲目从众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综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小我也有巨大的能量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古之有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在我看来,人多才有的力量,归根究底源于个人,即便是小我,也能够发出巨大的能量其能何巨?小我虽小,日累成巨我们认为一个退休的教授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但正是70多岁的退休教授肖鑫,连着数十年省吃俭用,将涓涓小流汇成达70万余元的巨流,付诸医学教育事业;我们认为一个盲人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但正是盲人按摩师朱丽华,坚持免费教授残疾人技艺,免费为军人提供按摩治疗,日以继月,帮助了千余名残疾人,千余名为人民服务的军人;我们认为一个退休的装甲师士兵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但正是退休数十年的陈荣超,与妻子一同省吃俭穿,将平日的苦涩化作两所希望小学学子们的甘甜他们都是平凡的小我,但他们都选择尽力做些什么,于是小小的力量变得巨大,为社会撑起一片绿荫其能何巨?小我之巨,在于先驱引路之贡献在那个非洲人们饱受苦难的时期,是史怀哲抛弃优越生活,去非洲行医与疟疾抗争,“非洲之父”带给了非洲人以希望;在民国刚刚建成,民众饱受封建思想荼毒时,是鲁迅以一人之力发出呐喊,指明精神与文化的方向;在中世纪欧洲人普遍信奉“染色盘式”遗传时,是孟德尔多年种植豌豆,开拓了遗传学正确的先河还有达尔文、伽利略、邓小平……他们都是敢于开拓的小我,无论是社会文化、科学政治,总要有那么一个小我先挺身而出这样的小我,背影是巨大而伟岸的当然,小我也有小我存在的问题,小我行之不当也会导致大错误伟人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犯错;建立不世之功的韩信,因为被名利蒙住了双眼而犯了错,而具有不世才能的希特勒,更是因为种族主义、纳粹主义而犯下滔天大罪由此看来,小我也会犯错,所以独立独行之人更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否则不免落入深渊2020年,这个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国家从一片热闹喜悦中沉寂下来可每当灾难来临之时,总有一些人能够以小我之力带领众人穿越困难从84岁的钟南山院士逆行赶往武汉,到张伯礼院士行大医之道传承中医药文化,从铁人张定宇奔波在战役一线,到陈薇院士“除了胜利,别无选择”的豪迈与力量……没有这些小我的巨大能量,怎能安定民心?从则有伴,众则有力,但我独爱人之小我,即便是小我,也可以发出巨大的能量安能言萤火之微不能及皓月之辉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写好作文的前提保障是审准题立佳意所以先细读材料,审清题意确定题旨材料主体由四段构成,都属于对汉字的注解内容,后三行是对第一行中三个词的具体阐释,可见是总分关系立意若是综合而言,取自第一行(段)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但开口太大不好写,所以可以适当放宽审题,从四段中哪个角度立意都可以
1.从“人”立意一一个人的作用选“人”的立意,谈独自、特立独行可以,但单写独立,谈孤独寂寞的价值就偏题了因为第二则材料是从褒贬两个角度辩证而言的,原文语境也是在“个人”与“众人”的比较中谈“人”的这里的“独”应是“众”的反义词应该从特立独行和孤独寂寞两个角度辩证而言
2.从“从立意一一谈如何从,或谈不可盲目从众“从”这个立意,谈“行事不可盲目从”这个小切口论题可以
3.从“众”立意一一众人的作用(万众一心)从“众”的内容关系,“万众一心”和“盲目从众”一一可单独立意,也可以辩证而言,如万众一心好,但也不能盲目从众
4.从“人”与“众”二者的关系立意——行文中能谈清二者辩证关系的文章,要高于割裂开来谈的如独也好,众也好,各有各的好,就结束了,这样的文章显然没有把内容糅合到一起人与众关系,写成谈量变与质变、谈积累一一也偏题
5.从“人”“从”“众”三者的关系立意一一立意切口太大行文中要谈三者的辩证关系,不能三者是独立的,各是各,仍然割裂如果仅仅是各写各的好,没有写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立意
1.要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2.盲目从众不可取
3.万众一心,大事可成
4.既要融入集体又要有独立的自我
⑧海森伯和狄拉克的风格为什么如此不同?主要原因是他们所专注的物理学内涵不同海森伯从实验与唯象理论出发实验与唯象理论是五光十色、错综复杂的,所以他要摸索,要犹豫,要尝试了再尝试,因此他的文章就给读者不清楚、有渣滓的感觉狄拉克则从他对数学的灵感出发数学的最高境界是结构美,是简洁的逻辑美,因此他的文章就给读者“秋水文章不染尘”的感受
⑨让我补充一点关于数学和物理的关系,我曾把二者的关系表示为两片在茎处重叠的叶片,重叠的地方同时是二者之根譬如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今天都是二者共用的基本观念不过,重叠的地方只占二者各自的极少部分即使在重叠区,虽然基本观念物理与数学共用,但是二者的价值观与传统也截然不同,二者发展的生命力也各自遵循不同的茎脉流通⑩常常有年青朋友问我,他应该研究物理,还是研究数学爱因斯坦晚年时曾讨论过为什么他选择了物理他说,在数学领域里,我不能辨认哪些是真正重要的研究,而在物理领域里,我很快学到怎样找到基本问题来下功夫因此,年青人面对选择前途方向时,要对喜好与判断能力有正确的自我估价⑩勿理学是自表面向深层的发展,处处有美表面有表面的结构,有表面的美,譬如虹和霓是极美的表面现象,人人都可以看到实验工作者作了测量以后发现虹是42的弧,红在外,紫在内;霓是50的弧,红在内,紫在外这增加了实验工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美的认识进一步的唯象理论研究使物理学家了解到这42与50可以从阳光在水珠中的折射与反射推算出来,此种了解显示出了深一层的美再进一步的研究更深入了解折射与反射现象本身可从一个包容万象的麦克斯韦方程推算出来,这显示出了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摘编自杨振宁《晨曦集》之《科学工作的风格——论美与物理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物理学家之所以能形成自我风格,是因为物理学原理的结构上不同的美与妙会带给各个物理学工作者不同的感受B.杨振宁对狄拉克的风格印象最为深刻,但先不知如何描述,后来觉得用高适《答侯少府》中的两句来描述十分恰当C.虽然有人对海森伯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比狄拉克更高明一些,但杨振宁对海森伯的风格并不看好,评价也不高D.海森伯和狄拉克的研究都具独创性,但二者的风格截然不同,这与他们所专注的物理学内涵不同有很大关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通过类比方式,明确提出了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具有自己的风格,阅读他们的文章可以感受得到B.狄拉克的文章简洁清晰,若想将其读得通畅,深入其中,关键在于要扣住他文章中那些个性化的而别人没有想到的逻辑C.对于物理和数学的关系,作者将其喻为茎处重叠的叶片,而这重叠的叶片均属二者的基本观念,决定了它们的发展方向D.物理现象的表面都有表象美,我们深入研究发现其中的原理并用方程推算出来后,其深层美和理论架构的美会得以呈现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十一段观点的一项是()A.对在操场上欣赏到的雨后彩虹、在海上领略到的神秘的海市蜃楼等现象,物理学家都会通过光学分析探究到它们的本质B.朝霞和晚霞、氢气燃烧变成水、海洋中的潮汐现象、日食月食、极地之光、宇宙大爆炸等自然现象都有着奇异的美,C.哥白尼20年来对行星的观测,体会到了星空的美,然后发现地球不可能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于是设想了“日心说”D.牛顿观察苹果落地现象发现牛顿第二定律,将力、加速度、惯性质量三者关系总结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F=ma)中
4.下面是几个物理学家的研究领域图示,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图示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B.海森伯的研究从实验与唯象理论出发,完成了量子力学的理论架构C.狄拉克的研究从数学角度切入,得出狄拉克方程,推动了理论架构D.爱因斯坦研究的领域较宽,但年轻时选择了物理领域作为研究方向,
5.在未来科学家论坛上,作为年轻有为的科学家,请你给青年学子分享一下形成科学家风格的经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讲话要点【答案】l.c
2.C
3.B
4.B
5.
①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②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论有风骨
③关注学科的不同内涵,寻找自己的角度,有独创性
④面对前途方向的选择时,要对喜好和判断力有正确的自我评价
⑤要有发现事物深层美的能力【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杨振宁对海森伯的风格并不看好,对其评价也不高”错误文中只是呈现了海森伯的朦胧、不清楚,有渣滓的风格特点,并说明产生这种风格的原因,但并没有对此进行好坏评价选项说法于文无据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而这重叠的叶片均属二者的基本观念,决定了它们的发展方向”错误根据文中“重叠的地方只占二者各自的极少部分即使在重叠区,虽然基本观念物理与数学共用,但是二者的价值观与传统也截然不同,二者发展的生命力也各自遵循不同的茎脉流通”的信息可知,“重叠区”并不全部是基本概念,数学和物理的发展方向也不由此决定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o【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十一段的观点是“物理学是自表面向深层的发展,处处有美”B.选项所说的自然现象,只体现了表面美,并不能论证“物理学是自表面向深层的发展,处处有美”的观点,同时“氢气燃烧变成水”也是化学反应故选Bo【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通过图示和材料中“1925年夏天,海森伯在雾中终于摸到了方向,写了一篇文章,引导出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可是这篇文章只开创了前进的方向,此后两年间还要通过玻恩、狄拉克、玻尔等人和海森伯自己的努力,量子力学的整体架构才逐渐完成”可知,海森伯并没有单独建立起理念架构,量子力学的整体架构是经过了多人的努力才完成的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作为年轻有为的科学家,要给青年学子分享经验,需从文本中展示的与科学家风格有关的内容里加以提炼由“这就是因为他们各自有自己的风格”“每位工作者就会发展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也就是说他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可知,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由狄拉克的事例,可知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家中,狄拉克风格最独特,而且“他于1928年以后四年间不顾玻尔、海森伯等当时的大物理学家的冷嘲热讽,始终坚持他的理论,而最后得到全胜,正合’风骨超常伦,可推知,要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论有风骨由海森伯和狄拉克的风格不同,但“独创力”都令人惊叹,“海森伯和狄拉克的风格为什么如此不同?主要原因是他们所专注的物理学内涵不同”可知,要关注学科的不同内涵,寻找自己的角度,有独创性由对“常常有年青朋友问我,他应该研究物理,还是研究数学”的问题的回答,可知面对前途方向的选择时,要对喜好和判断力有正确的自我评价由“物理学是自表面向深层的发展,处处有美”可知,要有发现事物深层美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生路遥就在当晚村里各种人对高加林回村进行各种议论的时候,刘立本的老婆和她的大女儿巧英,却正在立本家一孔闲窑里策划一件妇道人家的伎俩……第二天一大早,立本的大女儿巧英提了个筐子,出了村,来到大马河湾的分路口附近打猪草这地方并没有多少猪能吃的东西,巧英弄了半天还没把筐底子铺满巧英实际上并不是来打猪草的,她要在这里进行她和她妈昨天晚上谋划过的那件事两个糊涂的女人,为了出气,决定由巧英在今天把回村的高加林堵在这里,狠狠地奚落他一通!因为今天上午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在这附近的地里劳动,因此在这个地方闹一下最合适到时候,田野里的人就都会过来看热闹;而且很快就会在大马河上下川道传得刮风下雨!把他高加林小子的名誉弄得臭臭的!叫他再能!这件事昨天晚上母女俩谋划时,被巧玲在门外听见了有文化的高中生进去劝母亲和姐姐千万不要这样,说到时人家不会笑话高加林,而丢人的反倒会是她们,但两个不识字的妇道人家却把她臭骂了一通,弄得巧玲当晚上跑到学校另一个女老师那里睡觉去了巧英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不像做姑娘时那般漂亮了,但仍然容貌出众每逢跟集上会,竟然还有一些远地的陌生小伙子以为她是个姑娘,就倾心地向她求爱;她立刻就用农村妇女最难听的粗话把这些人骂得狗血喷头和两个妹子不大一样,她从里到外都把父母的一切全盘继承了,有时心胸狭窄,精明得有点糊涂;但心地倒也善良,还有一股泼辣劲儿眼下这行为纯粹是一肚子气鼓起来的现在她一边心不在焉地打猪草,一边留心望着前川道的公路,心里盘算她怎样给高加林制造这场难看她一直脸色阴沉,撅着个嘴,早已经像演员一样进入了角色她突然听见背后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回过头一看,竟然是大妹子巧珍!她穿一件朴素的印花布衫和一条蓝布裤,脚上是她自己做的布鞋;头发也留成了农村那种普通的“短帽盖”她一切方面都变成一个农村少妇了,但看起来似乎倒比原来更惹人亲,更漂亮巧珍的脸上既没有通常新婚妇女那种特别的幸福光彩,但也看不出不久前那场不幸给她留下的阴影“你到这儿干啥来了?“巧英问妹子“姐姐,快回!你千万不能这样!人家笑话呀!”巧珍扯住巧英的袖口说“什么事笑话我哩?”巧英愚蠢地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好姐姐哩!巧玲昨晚上跑到我那里,把什么事都给我说了,我昨晚上急得一夜没睡着今早上,我跑到咱家里,把妈妈数说了一番,她也觉得不该;然后我就来……”“你真是个受罪鬼!”巧英打断了她的话,一下子恨得牙咬住嘴唇,半天不言语了过了好一会,她才愤愤地说“高加林不光辱没了你,把咱们一家人都拿猪尿泡打了,满身的臊气!你能忍了这口气,你忍着,我们可忍受不了,我今儿个非给他小子难看不可!”“好姐姐哩!他现在也够可怜了,要是墙倒众人推,他往后可怎样活下去呀……”巧珍说着,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旋转起来巧英执拗地把头一拧,说“你别管,这是我的事!”说着,把手里的筐子往地上一丢,一屁股坐在一块石头上,双手狠狠把膝盖一抱,像一个粗野的男人一样巧珍一下子跪在巧英面前,把头抵在姐姐的怀里,哽咽着说“我给你跪下了,姐姐,我央告你,你不要这样对待加林不管怎样,我心疼他,你要是这样整治加林,就等于拿刀子捅我的心哩……”巧英一下子心软了她一只手上去抹自己眼里涌出的泪珠,另一只手摩挛着巧珍的头,说“珍珍,你不要哭了,姐姐知道你的心,姐姐不了……”她停了半天,突然又叹了一口气说,“我心里知道你还爱他唉,这坏小子要是早叫公家开除回来就好了……现在可怎办呀?我看得出来,这坏小子实际上心里也是爱你的,说不定他还要你哩,可现在……”“不!”巧珍抬起泪水斑斑的脸,“这是不可能的,我已经结婚了再说,我也应该和马拴过一辈子马拴是好人,对我也好,我已经伤过心了,我再不能伤马拴的心了……”巧英又长出了一口气,说“那你回吧我也就回呀……”说着就站起来拿筐子巧珍也站起来,问“你公公在不在家?”“在哩怎啦?”巧英问“是这样的,我昨晚还听巧玲说,公社可能还要叫咱们学校增加一个教师加林回来一下子又习惯不了地里的劳动,我想看能不能叫他再教书马拴是校管委会的,他昨晚上说马店村有他哩,说他一定代表马店村去给公社说咱村里你公公拿事,我想拉你一块去求求明楼叔,让加林再去教书你在旁边一定要帮我说话,你是他的儿媳妇,面子比我大……”巧英惊讶地张开嘴、望着妹妹怔了半天她一条胳膊挽起筐子、过来用另一条胳膊搂住巧珍的肩头,说“那咱们回,妹子,你可真有一副菩萨心肠……”(节选自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的最后一章,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巧英打猪草的地点和时间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目的是让高加林的名誉扫地,这表现出她对高加林的恨,同时造成了悬念,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B.没有文化的刘巧珍和高中毕、他的妹妹巧玲,都反对姐姐和母亲要奚落羞辱高加林的这一做法,表明她们两个在这件事上有着相同的立场和观点C.姐姐巧英对待向她倾心求爱的陌生小伙子的态度,表现了她婚恋思想传统的一面;但她还有善良的一面,这为下文她立场的转变奠定了基础D.巧珍的脸上既没有“特别的幸福光彩”,也看不出不幸留下的“阴影”,表明她对高加林依然充满深情,但仍然以特有的理智和隐忍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7.下列对人物语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加林不光辱没了你,把咱们一家人都拿猪尿泡打了,满身的臊气!”表现出巧英对高加林抛弃妹妹的愤恨之情
8.“不管怎样,我心疼他,你要是这样整治加林,就等于拿刀子捅我的心哩……”表现出巧珍对高加林的深情,也能引发读者对于爱情的思考C.“他现在也够可怜了,要是墙倒众人推,往后可怎样活下去呀……”与“我想拉你一块去求明楼叔,让加林再去教书”都表现出巧珍爱得很卑微D.“那咱们回,妹子,你可真有一副菩萨心肠……”表明巧英出于对妹妹的疼爱放弃了为难高加林;“菩萨心肠”反映了她对妹妹的复杂情感
8.矛盾是小说情节编织重要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本文矛盾的发展过程
9.路遥《人生》中的刘巧珍这一形象极具魅力有评论说“她虽不识字,却知道如何去爱,如何去做人、做事”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6B
7.C
8.
①大姐巧英和母亲设法羞辱被开除回乡的高加林,受到了巧玲和巧珍的反对,双方形成了矛盾
②巧珍说服了妈妈,但大姐却为了替妹妹出气和家庭的荣耀,执意要羞辱高加林,矛盾被推向高潮
③巧珍哭诉,表达对高加林的真爱和心疼,最终使姐姐转变了立场,矛盾得以化解
9.
①懂得放手与成全(原谅与宽容)不愿为难高加林,甚至劝姐姐放弃奚落高加林
②理智自尊她知道姐姐巧英准备让高家林难堪,急忙赶来阻止
③忠贞(道德)巧珍嫁给马栓后认为马栓是好人,不能伤马栓的心了这是她对待婚姻严肃的态度
④善良对待背叛了她的高加林,她不计前嫌,找门路给他谋一份差事【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表明她们两个在这件事上有着相同的立场和观点”错误,巧珍和巧玲都反对姐姐的做法,但是她们的立场和观点不一样,刘巧珍可能是因为情感上的保护,而巧玲可能是认为这种做法不道德故选Bo【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语言的赏析的能力C.“都表现出巧珍爱得很卑微”错误两句话表现了刘巧珍对高加林的关爱和深情,她担忧他的处境,希望他不会受到更多伤害,体现了她善良而有同理心和同情心的性格特点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由小说“策划一件妇道人家的伎俩……”“决定由巧英在今天把回村的高加林堵在这里,狠狠地奚落他一通!”“到时人家不会笑话高加林,而丢人的反倒会是她们”“我给你跪下了,姐姐,我央告你,你不要这样对待加林”可知,矛盾之一是刘家姐妹对高加林回乡的态度,巧英要羞辱高加林以报复他,而巧玲和巧珍却反对,形成矛盾由小说“把妈妈数说了一番,她也觉得不该”“你别管,这是我的事!”可知,在第一个矛盾中,巧珍说服了母亲,但是姐姐却执意要羞辱高加林,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形成小说的高潮由小说“我给你跪下了,姐姐,我央告你,你不要这样对待加林不管怎样,我心疼他,你要是这样整治加林,就等于拿刀子捅我的心哩……”巧英一下子心软了”可知,巧珍心里还对高加林有感情,不愿他受委屈,姐姐看到妹妹这样心痛,放弃了计划,矛盾得以化解【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小说“不管怎样,我心疼他”“我心里知道你还爱他”可知,高加林愧对巧珍,但是她对高加林却满含感情,分手后不埋怨、不纠缠,甚至不愿别人为难他,向姐姐乞求放过他,巧珍原谅与宽容的内心有魅力小说“回过头一看,竟然是大妹子巧珍”“姐姐,快回!你千万不能这样!人家笑话呀!”可知,得知姐姐要为难高加林,巧珍第一时间赶到阻止事情发生,巧珍充满了理智和自尊的魅力小说“这是不可能的,我已经结婚了再说,我也应该和马拴过一辈子马拴是好人,对我也好,我已经伤过心了,我再不能伤马拴的心了……”可知,巧珍对待婚姻是严肃的,认为现在的丈夫是好人,就不能伤害他,表达了她在婚姻里的忠贞与道德感强小说“我想看能不能叫他再教书”“咱村里你公公拿事,我想拉你一块去求求明楼叔,让加林再去教书”可知,巧珍不仅不难为高加林还替他谋划未来,她不计前嫌,宽宏大量地对待了背叛了她的人,表达了巧珍善良仁义的魅力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立故行之于人,譬济之须舟也;信之于行,犹舟之待楫也将涉大川,非舟何以济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今人虽欲为善而不知立行,犹无舟而济川也;虽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舟也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日“使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使柳季,柳季日“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也”乃献岑鼎小邦射
①以邑奔鲁,曰“使子路要我,吾无盟矣”乃使子路子路辞焉季康子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一言,子何辱焉?“子路曰“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不义也,由不能矣“夫柳季、季路,鲁之匹夫,立信于衡门,而声驰于天下故齐邦不信千乘之盟而重二子之言信之为德岂不大哉故言必如言,信之符也君子知诚信之为贵,故必诚信而行;君王知诚信之为贵,故以信施救则立,以信荏事则正,以信赏罚则明由此而言信之为行,其德大矣!(节选自《刘子》,有删改)材料二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谓上书人日“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孔子曰民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房玄龄对曰“仁、义、礼、智、信,谓之五常,废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裨益,殷纣狎侮五常,武王夺之;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如圣旨”(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五•论诚信,有删改)【注】
①射人名,小郑国的大臣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故齐A郑不信B千乘之盟C而重D二子之言E信之F为德G岂不大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