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人生的思索
(2)
四、五句点明什么,写赤壁为何要假借他人之口?第四句引出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这一句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赤壁”作为一篇主脑,文章由此生发开去“人道是”三字用得极巧,点明此处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诗人只是借此抒发感情,并不想做考据家
(3)
六、
七、八句写了怎样的赤壁之景?有什么作用?第
一、
二、三句总写长江,引起人的怀古思绪,这几句具体写赤壁之景先写江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峪再写江面波涛,“惊”写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这几句,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4)
九、十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5)总结上片内容描写赤壁景象,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3.讲读下片
(1)上片重写景,下片“遥想”一词接应上文,心往神驰,八百七十四年前的周瑜就在作者描写的赤壁雄奇壮丽景色中出现了阅读下片前六句,讨论苏轼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明确描写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乔初嫁”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据史书记载,建安三年
(198)乔玄把自己美丽的次女嫁给周瑜,不久吴主孙权又拜周瑜为大都督,这时周瑜才二十四岁“羽扇纶巾”,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小乔初嫁距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瑜三十四岁)十年,放在一起写,是为了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业的形象
(2)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轻有为英气不凡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武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下面几句就是写自己失意的感伤之情
(3)后五句是怎样写人生感慨的?“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疾情向往这种向往在两鬓斑白年近半百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多情应笑我”是倒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感情大落,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潇洒酒酬月4总结下片下片第一层写周瑜形象,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自然结合
4.总结这首词的艺术特点和思想感情1艺术特点这首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语言简洁生动,意境壮阔博大,有着动人的艺术魅力2思想感情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疑难指津】《念奴娇》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形象既有聪明能干的一面,又有狭隘嫉妒的一面,且无“羽扇纶巾”的儒将风度两部作品对同一人物的刻画各有其妙,且都已深入人心不必追究谁更接近历史真实但一定要理解,苏轼词中如此刻画周瑜、赞颂周瑜,意在怀古伤今,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要听,不要怕,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不足萦怀在雨中照常徐行而又吟啸又有什么妨碍?手拿竹杖脚穿芒鞋悠闲步行胜过做官的人骑马行走,谁怕?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退隐于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也是可以的)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心中很是喜悦回顾来程中萧瑟的风雨声,自然界阴晴圆缺,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却很难料定,雨过必定天晴遭受风吹雨打的人很想,既无风雨,更无盼晴、喜晴的心事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怎样?“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与马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前者胜过后者在何处?其中道理,用一个“轻”点明,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何以见得?封建士大夫总有这么一项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轼因反对新法,于元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三年到黄州后,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被人推操漫骂,不识得他是个官,却以为这是可喜事;《初入庐山》诗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则是从另一方面表达同样的意思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做官表示厌烦与畏惧“官”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这里的“一蓑烟雨”,我以为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事试想此时“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他写这首《定风波》在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屐,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他是这一种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出来,用语虽或不同,却可以彼此互证,“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也是可以了然的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不过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词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J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晴之笔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引出了怎样的感触来呢?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风雨声J“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青的遭际吗?既然如此,则如黄庭坚所说的,“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谪居黔南十首》),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更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来去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