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一课《雨霖铃》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雨霖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1课,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选取的四位作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宋词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可见本单元的教学除了了解词的一般规律外,还需要了解几位大家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词作,以便更好地鉴赏豪放与婉约风格的宋词柳永的《雨霖铃》是婉约风格的代表作,也是写情人离别的佳作,其中经典的意象,凄婉缠绵的情感,巧妙地体现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鉴赏《雨霖铃》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品味语言、把握意象、理解意境、鉴赏表达技巧,从而提高阅读鉴赏诗词的能力
2、说教材的处理这首词写的是才情卓着、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的柳永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俳恻的别离情景以“离情”为线索,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是柳永的代表作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在鉴赏过程中,我将让学生反复吟诵和品味语言,抓住经典意象,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词的意境,在交流探究中掌握鉴赏诗词的技巧把握诗词鉴赏的要点:意象(景物,诗的基础)、意境(氛围,诗的画面)、诗情(情感,诗的内涵)
3、说学情本篇课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在高一阶段,学生在必修一第一单元掌握了现代诗歌,必修三了解了唐诗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有一定了解,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4、说教学目标为落实“新课标”精神,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掌握融情于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鉴赏词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鉴赏名句,分析意境;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
5、说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把握词中所描绘景物的特点、赏析品味词的意境和语言为重点,以指导学生把握鉴赏诗词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为难点
二、说教法本课拟采取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三、说学法在学法上我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发挥想象、合作探究,熟读背诵多识记
四、说教学程序
1、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相聚的快乐和别离的苦痛长亭送别,执手相看,柴门扶杖,汽笛声催,生命总在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当我们轻轻敲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的《雨霖铃》,感受作者笔下哀婉动人的一幕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柳永,北宋婉约词代表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世称“柳七”,“柳屯田二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妓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他是宋词“婉约派”的宗师,是北宋致力作词的第一人通俗是柳永词的特点,他继承了民间词的风格,“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可见其影响之广泛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写他要离开汴京(今开封)去各地飘泊时和他的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离愁别恨
(三)、“雨霖铃”词牌名的由来“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入蜀,路上发生兵变,杨贵妃死当时阴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无比凄切,作《雨霖铃》曲以寄托离恨宋代人依旧声填词,遂为词牌
(四)、朗读指导,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
2、指导诵读时应把握感情基调,注意字音、语调、节奏示例寒蝉凄切“切”字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凄切之情竟无语凝噎“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
3、听范读,再次感受其情感氛围
(五)、诵读品味,探究赏析
1、思路探究贯穿这首词的线索是什么?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如何划分?线索离情,从时间角度看,别时与别后自然分成上下两阙
2、意境赏析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概括这一传神画面,拟作小标题“执手相看,泪眼相对”当登舟袂别之际,两个人手拉着手儿,含泪相视着,大约是想把心上人的面容身影再最后一次深深地印进记忆之中去吧此时此地,他们心里该有多少话啊,然而却只是默然相对,执手凝视、千言万语、千般思绪、愁苦尽在两双含情的泪眼中,谁也再说不出一个字来,而他们相互真挚深沉的爱和内心极度的痛苦却正是通过这彼此极力抑制着的无言的哽噎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一个“竟”字,突出地强调了这种极为矛盾复杂的感情表达方式苏轼在悼亡词《江城子》里,这样写他梦见了死去十年的妻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异曲同工,也具有特别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无言中:
3、这幅“离别图”,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作为背景?意象赏析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等等
4、通过这些景物,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忧伤情感融入到对景物的描摹中,“骤雨、长亭、烟波、暮霭”等渲染出一种凄凉沉郁的氛围,用于烘托离别的无限惆怅难舍之情离情缠绵、凄婉,这种悲凉的心绪,与之匹配的只能是“寒蝉”,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5、品读下阙作者如何设想别后的生活情境和内心情感?酒醒之后,唯有晨风拂面,唯见残月冷辉中依依杨柳,佳人已不见了踪影,心中倍感凄凉
6、意象赏析杨柳、晓风、残月“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一一温庭筠“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一一苏轼作者把杨柳、风、残月这三种最能触动离愁别绪的景物集中成一幅鲜明的画面,又使之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里一一“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作者只能“举杯消愁愁更愁”了“良辰好景”是虚景,“千种风情”是虚情,以虚景、虚情收结全词,令人回味无穷“举杯消愁愁更愁”一一李白“醉不成欢惨将别”一一白居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一杜甫(六卜写作技巧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济1,什么是虚,什么是实?三种说法
(1)现在是实,将来是虚
(2)眼见为实,想象为虚
(3)正面描写为实,侧面描写为虚2,虚实相济的好处-------------设置情景,留下想象的空间,有回味余地
(七)、小结全词既写了眼前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景为情设整首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在情景交融中,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放音乐(邓丽君《相看泪眼》,再次体会本词的意境与情感)
2、说作业背诵全词;描写“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的场景,或描写酒醒时分的场景,注意把握背景画面和人物的情态,不少于100字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督促学生动笔,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情境再现能力
3、说板书设计意象(景语)意境情感(情语)写作技巧别时寒蝉、长亭冷寂缠绵凄婉(实写)骤雨、兰舟幽清难舍难分融1#于景别后:烟波暮霭楚天沉郁苍茫惆怅伤感虚实相济(虚写)杨柳晓风残月凄清悲凉孤寂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