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认识花草树木》(教学设计)学年三年级下册综
2.1-2023-2024合实践活动鲁科版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L课时教师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2.1《认识花草树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鲁科版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带领学生认识周围环境中的花草树木,通过观察、识别和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与生态环境教学内容涉及教材中关于植物的基础知识,如植物的六大器官、不同类型的叶子、花的结构和果实特点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在二年级科学课中已学习过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构成,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深化学生对花草树木多样性及其在自然界中作用的认识,引导他们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与课本知识的关联,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通过认识花草树木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科学知识,锻炼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培养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同时,通过深入了解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促进其形成绿色生活的观念,符合新教材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认识花草树木的基本特征,包括植物的六大器官、叶子的不同类型、花的结构和果实特点-重点强调植物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观察植物来了解自然环境的状况-实践活动中,侧重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问题的基本步骤
2.教学难点-难点在于学生对植物器官的识别和分类,特别是对相似植物特征的区分,如不同类型的叶子和花的结构-学生在理解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复杂关系时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观察来加深理解-在实践操作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使用观察工具和方法,以及如何准确地记录和分析观察结果是教学的难点例如,使用放大镜观察叶脉结构,记录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征-引导学生从观察中提炼出科学的结论,如通过叶子的形状和大小推测植物适应的环境,以及如何将这些特征与生态位概念联系起来
四、教学资源-软硬件资源显微镜、放大镜、植物图鉴、观察记录表、彩色笔、植物样本-课程平台校园植物园、班级学习平台-信息化资源植物识别APP、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实地观察、讨论交流、任务驱动、反馈评价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利用校园植物园的图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植物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激发学生对周围植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讲授新课(1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的基本结构,讲解植物的六大器官,重点强调叶子的不同类型、花的结构和果实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教材中提到的植物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植物观察每组发放一个植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特征,如叶子的形状、花色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观察校园植物园组织学生前往校园植物园,实地观察花草树木,填写观察记录表-植物识别游戏利用植物识别APP,让学生尝试识别校园中的植物,并记录下来课堂提问(5分钟)-针对观察活动,提出问题“你们在植物园观察到了哪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创新教学(5分钟)-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植物的角色,通过表演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科学探究鼓励学生提出关于植物的问题,并指导他们通过实验或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
5.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中的植物,提高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植物知识,如家庭养花、绿化环境等
6.教学总结与反馈(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反馈和鼓励教学过程总用时45分钟
六、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植物的六大器官,掌握叶子的不同类型、花的结构和果实特点-学会使用观察工具,如显微镜和放大镜,进行细致观察,并准确记录植物特征-能够运用所学的植物知识,对校园中的花草树木进行分类和识别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实地观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提出科学问题,并通过探究解决问题-通过植物识别APP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学生提高了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周围环境中的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学生意识到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提升了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对植物的了解,学生开始关注绿色生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核心素养能力-学生在观察、分析和比较植物特征的过程中,锻炼了科学思维能力-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提高了表达和交流能力-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5.教材关联性-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植物知识与本册教材中的相关章节相联系,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将植物特征与生态环境的知识相结合,形成对生态系统的整体认识
七、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阅读材料《植物的秘密生活》、《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视频资源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践活动观察并记录家庭周围的花草树木,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特征
2.拓展要求-鼓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阅读材料,深入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观看视频资源,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宽对植物世界的认识-学生在课后进行实地观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教师提供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的推荐列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选择-教师在线上或线下解答学生在拓展学习中遇到的疑问,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拓展学习后,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分享学习成果,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互动
八、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花草树木的基本特征,包括植物的六大器官、叶子的不同类型、花的结构和果实特点-我们通过实地观察和小组讨论,了解了植物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学生们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展现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2.当堂检测-知识点问答教师提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如“植物的六大器官是什么?”“叶子的不同类型有哪些?”学生举手回答,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观察记录展示随机挑选几名学生展示他们的观察记录表,检查学生观察的细致程度和记录的准确性-植物识别小测验使用植物样本或图片,让学生识别并说出植物的特征,评估学生对植物识别的掌握情况-课堂讨论反馈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和发现,检验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评价针对学生在创新教学环节的表现,如角色扮演和科学探究,给予评价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