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2.12023-2024上册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L课时教师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语文《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一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二、教学目标和内容L教学目标11理解诗歌的背景和诗人的创作意图22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手法33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教学内容1诗歌的背景和诗人的创作意图2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手法3诗歌的鉴赏方法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L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诗歌知识2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5.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6.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的背景和诗人的创作意图2分析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手法3讲解诗歌的鉴赏方法和审美情趣
7.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2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朗读,分享自己的理解
8.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态度
2.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3.诗歌鉴赏能力评价通过课后实践活动,评估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1.审美鉴赏通过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诗歌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2.文化理解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背景,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思维创新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语言运用通过课堂讨论、朗读练习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鉴赏
2.诗歌背景和诗人创作意图的理解
3.诗歌结构和表现手法的分析难点
1.诗歌深层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辨识
2.诗歌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深入理解
3.诗歌结构和表现手法的运用解决办法
1.对于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鉴赏,可通过举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会辨识和鉴赏
2.对于诗歌背景和创作意图的理解,可以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等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和思考
3.对于诗歌结构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可以通过诗歌解析、创作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方法和创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意象、修辞手法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2讨论法鼓励学生就诗歌中的某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3实践法通过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教学手段1多媒体设备利用PPT、视频等展示诗歌相关的图片、音频资料,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2教学软件运用在线教学平台,发布预习任务、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便捷性3板书设计通过板书关键词和结构图,帮助学生梳理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创作特点
五、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教师活动-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诗歌,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学生活动-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诗歌背景和基本内容-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教学方法/手段/资源-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背景,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教师活动-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诗歌的主题、意象、修辞手法等,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朗读练习、象征意义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诗歌鉴赏技能-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学生活动-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朗读练习、象征意义分析等活动,体验诗歌鉴赏的过程-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教学方法/手段/资源-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主题和修辞手法-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诗歌鉴赏技能-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主题和修辞手法,掌握诗歌鉴赏技能-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教师活动-布置作业根据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学习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诗歌鉴赏相关的拓展资源如其他诗人作品、文学评论文章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学生活动-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教学方法/手段/资源-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作用与目的-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诗歌鉴赏知识点和技能-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拓展与延伸L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以及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推荐以下拓展阅读材料1诗人其他作品《XXXXX》、《XXXXX》、《XXXXX》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主题2文学评论文章《XXXXX》、《XXXXX》、《XXXXX》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鉴赏诗歌3相关诗歌鉴赏书籍《XXXXX》、《XXXXX》、《XXXXX》等,供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1组织诗歌朗诵会鼓励学生课后自行组织诗歌朗诵会,挑选本节课或其他作品的诗歌进行朗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艺术感受2诗歌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歌,可以是对本节课学到的诗歌进行模仿,也可以是自己的原创作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3研究性学习项目鼓励学生针对诗歌鉴赏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项目,可以通过采访、调研、文献研究等方式,深入探究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七、板书设计
1.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基本信息-诗人XXXX-创作背景XXXX-诗歌主题XXXX
2.诗歌意象与修辞手法-主要意象XXXX-修辞手法XXXX-象征意义XXXX
3.诗歌鉴赏方法-主题理解XXXX-意象分析XXXX-修辞赏析XXXX
4.诗歌创作特点-结构特点XXXX-语言特色XXXX-情感表达XXXX
5.诗歌鉴赏实践-个人感悟XXXX-小组讨论XXXX一课堂分享XXXX
八、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通过讲解和讨论,我们深入理解了诗歌的主题、意象、修辞手法等同时,我们还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诗歌鉴赏的能力以下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1.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基本信息诗人、创作背景和诗歌主题
2.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3.诗歌鉴赏的方法,包括主题理解、意象分析和修辞赏析
4.诗歌创作的特点,如结构特点、语言特色和情感表达
5.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诗歌鉴赏的能力,培养了审美情趣当堂检测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以下当堂检测
1.请简要概括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主题和主要意象
2.请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象征意义
3.请根据所学内容,谈谈诗歌鉴赏的方法
4.请结合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谈谈诗歌创作的特点
5.请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悟九.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教学《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措施
1.学生对诗歌背景和创作意图的理解不够深入,这可能影响他们对诗歌主题和意象的鉴赏-改进措施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如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创作意图和主题
2.学生在诗歌鉴赏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分析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方面-改进措施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提供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但有时讨论过于分散,难以集中讨论诗歌的核心问题-改进措施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设计更具体和有针对性的讨论问题,以引导学生的讨论更加集中和深入
4.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表现出对诗歌鉴赏知识的应用能力不足,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来提高-改进措施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如诗歌朗诵、创作练习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5.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不高-改进措施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以激发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