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所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自我担当的有机统**O当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规律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和不同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下造成混乱那么,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这涉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质问题事实上,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质就是“自信”,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它最初萌生时的神话传说中,就是以自信、自强为精神特质的人们所熟悉的“夺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娟补天”等,不就充满了一种发奋而自信的精神吗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以及孟子、荀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理论化了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这些不正充满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担当而自信的精神吗?宋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工明清时期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无不是充满了一种无畏而自信的精神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文化,而任何优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摘编自唐凯麟《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材料二《解放日报》副刊《朝花周刊》记者就“中国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专访了文化部原部长、作家王蒙,以下为访谈节选朝花周刊:您为什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时代话题?王蒙: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我们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适应全球大势、进行最佳选择与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谋求发展的能力文化的高低分野,不仅代表着公民的个人素质,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彰显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因此,不论有多么困难,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时代课题朝花周刊: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它和世界先进文化可否对接?王蒙:中国文化有一种适应的能力,有一种变化发展的能力,既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又有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能力也许,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古老,甚至也看至I1了中华文化的不够用,但是我们还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适应性,它有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汲取和消化外来影响的能力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国家有了巨大的发展,因为对国家前途已经有了自信,所以才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包括对传统文化中积极、优秀的方面的自信,包含了我们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自信,也包含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汲取能力、选择能力、消化能力、调整能力、本土化能力以及识别能力、分析能力的自信我们的文化不是一个脆弱的文化,不是手指头一捅就破一个窟窿的,捉襟见肘、岌岌可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一个能够和世界对话和打交道、能够既保持自己特色又不拒绝任何外来有益影响的文化朝花周刊:在全球化时代里,该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又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始终焕发光彩?王蒙: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见证,更是今天中华民族固本开新的精神动力全球化与现代化冲击着我们的民族传统,有些人陷入了深深的文化焦虑中这种时候,更需要文化自信、文化定力,更要勇于与善于实现引领、整合、包容、平衡与进一步提升,以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为主心骨,积极构建生气勃勃、富有创新活力,又能够满足人民多方面精神需要的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态格局我们中华民族确实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这不是“老大帝国”的狂妄自大,这是建立在转化与变革的举世嘱目、发展与创新的累累硕果之上的坚实自信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加坦然地面对困难,化解矛盾我们走过的道路让我们自信,我们创造的业绩使我们能够自信文化自信是由内而外的自信,是有定力的自信,是有凝聚力、感召力的自信,是面向世界的自信我们要以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托起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创造我们的文化辉煌,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摘编自《专访王蒙:中国文化自信,是从善如流的自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只有对“中华文化”这一概念有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并理性对待,才能有效提升文化自信B.材料一从文化特质和文化主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C.中华文化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对自身文化的调整与更新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消化两个方面D.两则材料都以“文化自信”为话题,前者侧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后者侧重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一并未分析“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由材料一第1段原文“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自我担当的有机统一“可知,材料一分析了文化自信是文化特质与文化主体的有机统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深入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家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质B.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是提升文化自信的着眼点和目标指向C.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现在能对接世界先进文化,还能在未来焕发光彩,这与其强大的适应性特质有关D.两则材料对防范可能出现的虚假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乱象和消除某些人的文化焦虑具有现实意义答案:A解析:由材料一最后一段中“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可知,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是着眼点,落脚点和目标指向是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自信表现的一项是()A.2021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以隋唐歌舞人俑为原型,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完美呈现大唐盛世,获得空前好评B.近年不断有人提议在原址重建圆明园,再现这一“万园之园”杰出精美的建筑景观群,重现昔日盛世繁华与荣光C.有些人在社交平台分享田园风光和美食制作的视频,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无数外国人爱上了中国D.许渊冲致力于翻译事业,将《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和法文,获得海内外高度认可答案:B解析:在原址重建圆明园并复原其建筑景观群,不具备王蒙提出的有关文化自信的几个特点,因此不属于文化自信的表现
4.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第3段论证的严密性参考答案:
①论证结构严谨文段采用总分结构,先以设问引出观点,然后按事理逻辑逐层分析
②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所举“夸父追日”等事例,所引孔孟等言论都能恰切地证明观点
③用词精练准确运用“事实上”“可以说”等词语使表达恰切、有分寸
5.作为文化主体,青年学生面对展藏文物、古代作品等文化载体时,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提升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参考答案:
①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解读文化载体的文化内涵
②准确辨析文化内涵中的精华与糟粕,区分善恶美丑
③探究其承载的文化与时代和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发挥中国文化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和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
④提高文化反思与省察意识,自觉继承与发展优秀文化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苍山西耸,洱海东卧苍洱之间,“望夫云”“飞碟云”“火把云”等
①的云朵,构成大理特有的风景线“夏秋之交的雨后初晴时,苍山的半山腰就会出现一条带状的云,这就是玉带云其实,玉带云是洱海蒸发上来的水蒸气沿着苍山爬升时,与冷空气相遇凝结而成的”说起奇异云景,气象专家
②O天气本身就能造景,气象资源也能变成旅游资源精准预报天气条件和天气景观,既有利于让游客安心出行,又能实现“景不走空、人不室走二世美景与人开封“相遇记者了解到,云南省气象局积极研发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可以提前向游客报送梯田云海等天气景观的出现概率,预报观赏星空、湿地观鸥等特色游览项目的观赏适宜度
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参考答案:
①千姿百态
②如数家珍解析:第
①处,前文列举了不同的云朵名,“望夫云”“飞碟云”“火把云’嘟是从形状上命名的,所以可填“千姿百态”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第
②处,气象专家对奇异云景应该非常熟悉,可用“如数家珍”如数家珍:好像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又能准确预报天气景观,游客也不至于白跑一趟,看不到美景”,内容大致相同,但为什么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参考答案:
①画线句子句式整齐,整散结合,富有节奏性;
②画线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景不走空”“美景与人开心‘相遇”等内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精准预报天气条件和天气景观的意义,表达更有情趣;
③改句表达直白,缺乏艺术性,表达效果不如原句解析:画线句子与改句相比更加整齐,“景不走空、人不空走”与“让美景与人开心相遇’”整散结合,更富有节奏性此外“景不走空”“与人开心相遇”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景色人的情态,凸显了景与人的“双向奔赴”,表达更有情趣,也突出了精准预报天气条件和天气景观的意义改句表达直白,缺乏艺术性,表达效果不如原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在我国传统手工染色技术中,靛蓝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荀子《劝学》中所说的“青”
①,而“蓝”则是指蓼蓝这类能提取靛蓝的植物靛蓝属于叫味类天然染料,
②,对织物纤维更没有亲和力,常规的染色方法不能使其着色这就需要先把靛蓝用水稀释,往染缸里加入石灰或其他碱性物质,再在染液中慢慢加入米酒或酒糟,让其中的微生物帮助染液发酵,将靛篮变成蓝绿色的靛白靛白再与碱性溶液发生反应,
③o隐色体比靛蓝“乖巧”,不仅能溶于水,也更容易上染棉麻纤维将织物在染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捞出晾晒,在阳光和空气的作用下,黄绿色的隐色体经过氧化恢复成靛蓝,漂亮的蓝色就可以在织物上“重生”了
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思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参考答案:
①其实就是靛蓝
②不能溶于水
③变成黄绿色的隐色体解析:第
①处,根据后文“而蓝’则是指蓼蓝这类能提取靛蓝的植物”可知,此处是解释“青”是什么,荀子《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由此可知,此处可填“其实就是靛蓝第
②处,根据“隐色体比靛蓝乖巧,不仅能溶于水,也更容易上染棉麻纤维”可知,隐色体与靛蓝不同,文中已说靛蓝“对织物纤维更没有亲和力”,据此可知,另一个不同点是靛蓝“不能溶于水工第
③处,根据后文“隐色体比靛蓝‘乖巧可知,此处是说“靛白再与碱性溶液发生反应”后,变成隐色体,再根据“黄绿色的隐色体经过氧化恢复成靛蓝”可知,隐色体是黄绿色的,由此可填“变成黄绿色的隐色体”
9.请用简洁的文字,概述用靛蓝染色的全过程,不超过50字参考答案:
①把靛蓝用水稀释;
②在染液中加入碱性物质;
③再加入米酒或酒糟;
④将织物在染液中浸泡;
⑤最后捞出晾晒解析:题干要求“概述用靛蓝染色的全过程”,首先对染色的全过程分层,然后再概括根据“这就需要先把靛蓝用水稀释,往染缸里加入石灰或其他碱性物质,再在染液中慢慢加入米酒或酒糟,让其中的微生物帮助染液发酵,将靛蓝变成蓝绿色的靛白”可知,先把靛蓝用水稀释,然后在染液中加入碱性物质,再加入米酒或酒糟根据“将织物在染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捞出晾晒,……漂亮的蓝色就可以在织物上‘重生了可知,将织物在染液中浸泡,最后捞出晾晒据以上信息整理出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