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调研测试2024〜2025语文
2024.0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有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将来中国将大量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筑师的责任了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出新枝,则真是问题了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的文化,如果我们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若失掉艺术特性,于文化表现和观瞻方面令人痛心,代表着文化衰落四十年来,上海等通商大埠模仿欧美次等商业城市,多为租界外国人建设,中国市民只是附和而已此类建筑无中国复兴精神迹象今后虽仍需采用西洋方法建设,但应是自觉的,由专业建筑师指导,在科学结构上有艺术表现,为中国精神复兴而努力这种创造的火炬已曾在抗战前燃起,所谓“宫殿式”新建筑就是一例但以最清醒建筑理论来看,其不合近代科学及艺术理想它的产生是由于欣赏中国建筑的外貌在形式上它模仿清代宫衙,在结构及平面上它又仿西洋古典派的普通组织细项上东西凑合且多属过去时代,不适应中国经济情形也不能普遍这些尝试如同堆砌文字,抄袭章句,整篇结构不出于自然,辞藻也欠雅驯的文章,但这种努力是中国精神的抬头,实有无穷意义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构架的纵横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许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憩,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与西人相同,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现在我们不必削足适履,将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测试语文试题答案
1.D
2.A
3.B
4.
①将中国建筑比作艺术系统和老树上的新枝,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有自己的风格且能不断发展,易于读者理解
②将不符合近代科学及艺术理想的建筑比作堆砌文字、抄袭章句的文章,生动地说明了这些建筑存在的问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将欧美街心的纪念性雕刻物比作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延续下来的血统,突出了其魄力雄厚、造诣极高的特点,有助于读者认识到中国建筑应保持自己的特色
5.
①北京中轴线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中国建筑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进它始建于元,成型、丰富于明清,发展、传承于近现代,是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遗存不断累积叠压的结果
②中轴线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以中为尊的礼制思想,通过严谨的空间布局突出了帝王的至高地位,创造了宏大的轴线建筑群,使老城依托中轴线对称布局,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这与梁思成强调的中国建筑要表现本国精神的观点相符
③中轴线的选址布局因地制宜,元代顺应游牧民族习惯,借助天然水系确定城市布局,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严整规范的中轴线与自然灵动的水系相互映衬的独特景观,这体现了中国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特点
④中轴线贯穿始终的城市建设主线传承了文化精髓,中轴思想在近现代持续影响着城市设计,如天安门广场的改造,以及永定门和天桥的复建等,中轴线不断发展,形成了更为壮丽的城市整体景观,这表明中国建筑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传承文化精髓
6.C
7.A
8.
①作者运用比喻,将峡谷中阴影部分比作木管乐队,阳光照耀的部分比作铜管乐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峡谷中光影摇荡间的声音,使写景充满音乐性
②作者善用动词,如“摇晃”“遮没”“吮吸”“输送”等,使景物富有动态感,仿佛在演奏一场音乐盛宴
③整散句结合,句式灵活,如“风摇晃那些树,其实就是摇晃那些光,使之动荡,使之流淌”“森林虽未呈现绿色,却也能让人感到一派生机”等,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9.
①“大金川上看梨花”指作者到大金川上观赏梨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②梨花盛开在雄荒大野,作者在观赏梨花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学书写草木的传统审美方式进行了反思,体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思考
③“看梨花”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作者希望能够用一种新的方式去发现一片土地,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美好
10.BDF
11.C
12.A
13.1由此看来,推想他的为人一定是刚愎自用,不谦逊,而且过分自许2我认为作为臣子,善于窥探君主的心思,一切以委曲变化来迎合世俗喜好的人,他的为人尤其可怕啊!
14.
①秦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李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②李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为投合残暴放纵的君主而废仁政,趋时而已
③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尤为可畏
15.C
16.不矛盾“生怕客谈榆塞事”,是因为词人担心客人谈论起边疆战事,会触动自己内心的伤痛,表明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无奈;而“忽动从戎之兴”,则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词人看到宋出师北上谋复河南的机会,突然产生了从军报国的念头,希望能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都是词人爱国情感的体现,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17.1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天生我材必有用3示例女婿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8.A.直截了当B.小心翼翼
19.B
20.1删除“目的”或“旨在”3“坚强与脆弱、独立与依赖”改为“坚强与脆弱、独立与依赖的情感”
21.原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更加强调了“哈哈哈”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也更能突出现代人在社交中为了避免出错而使用这种方式的无奈
22.甲退一万步讲乙接下来我要开始陈述观点了丙绝没有别的意思T经常作为“你别多心”的委婉表达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荫,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且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心建置相较起来,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因为一切有传统的精神,欧美街心伟大石造的纪念性雕刻物是由希腊而罗马而文艺复兴延续下来的血统,魄力极为雄厚,造诣极高,不是我们一朝一夕所能望其项背的艺术研究可以培养美感,世界各国在最新法结构原则下造成所谓“国际式”建筑,但每个国家民族仍有不同的表现英、美、苏、法、荷、比、北欧或日本都曾造成他们本国特殊作风,适宜于他们个别的环境及意趣以我国艺术背景的丰富,当然有更多可以发展的方面新中国建筑及城市设计不但可能产生,且当有惊人的成绩(摘编自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材料二北京中轴线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以南北向轴线统领的营城制度之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金中都的中轴线营建持续演进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成型、丰富于明清,发展、传承于近现代,成为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遗存不断累积叠压的结果近现代以来,中轴线虽然已经不再为封建皇权服务,但它仍是北京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提到中轴线的研究与保护,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是梁思成1951年,梁思成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我们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一文中盛赞“北京在部署上最出色的是它的南北中轴线……”,北京中轴线概念被明确提出北京中轴线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精妙的城市设计思想,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以中为尊的礼制思想塑造了空间秩序,中轴线通过严谨的空间布局,突出了帝王的至高地位,创造了宏大的轴线建筑群,使老城依托中轴线对称布局,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因地制宜的选址布局丰富了城市景观,元代中轴线顺应游牧民族习惯,借助天然水系确定城市布局,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严整规范的中轴线与自然灵动的水系相互映衬的独特景观贯穿始终的城市建设主线传承了文化精髓,中轴思想在近现代持续影响着城市设计,如天安门广场的改造,以及永定门和天桥的复建等,中轴线不断发展,形成了更为壮丽的城市整体景观(摘编自公众号“北京中轴线”)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艺术创造虽会受外来思想影响,但仍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和唐宋的寺塔B.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建设中国建筑时,专业建筑师应当自觉担责,为中国精神复兴而努力C.“宫殿式”新建筑虽不合近代科学及艺术理想,但也代表着中国精神的抬头,有很重要的意义D.传统习惯和趣味造就了中国建筑,如今应在保持传统建筑风格不变的基础上适当借鉴欧美建巩
2.下列对中国建筑发展及北京中轴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美建筑大多是西方血统的延续,这是中国建筑在采用西洋方法建设时,仍要展现本国精神的主要原因B.梁思成提出了中轴线的概念,对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研究有突出贡献,这体现了他矢志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C.中轴线虽已不具备为封建皇权服务的功能,但对现当代城市的规划仍有持续影响,使城市整体景观更为壮丽D.梁思成认为中国城市在建筑艺术上不能盲目西化,这与北京中轴线设计和建造的核心价值是一致的
3.下列各项所述措施,不符合材料中主张的中国建筑发展措施的一项是(3分)A.广州新建筑在采用现代科技的同时,注重融入岭南建筑文化特色,由专业团队精心设计B.青岛在打造新的海滨旅游区时,结合海洋特色与本土文化,由国外专业团队进行C.丽江古城周边新开发的景点,还原丽江古城传统建筑样式,再现古典建筑魅力,促进旅游发展D.洛阳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采用传统桦卯工艺,同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灯光夜景设计
4.材料一多处运用比喻论证,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其效果(4分)
5.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的设计与发展,体现了梁思成关于中国建筑艺术的哪些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大金川上看梨花阿来
(1)去看梨花
(2)去大金川上看梨花
(3)路远,四百公里午饭后一算,出成都西北行已两百多公里海拔不断升高,春花烂漫的成都平原已在身后,不多久,雪山就耸立在面前了
(4)那条盘旋而上翻越雪山的公路已经废弃十多年了我们从隧道里穿山而过,离开岷江水系,进入了大渡河上游支流的梭磨河
①道路转向,折向东南,沿河下行河岸两边是陡峭的峡壁向阳的峡壁是草坡,是密闭的栋树林背阴的峡壁上满坡的杉树、松树与桦树阳光是一个美术大师,利用峡谷的岩壁、森林、河流和纵横交织的山棱线勾勒出明亮与阴影的复杂分界也许是怕这样的画面会过于单调,风与云彩都会来帮忙风摇晃那些树,其实就是摇晃那些光,使之动荡,使之流淌一朵两朵的云飘来,遮住一些光,失去光照的部分便显得沉郁,未被遮没的部分便在阳光照耀下更加高亢更加明亮似乎可以在这光影摇荡间听到声音阴影部分是一支木管乐队,低回,沉郁,却也充满细节春天了,林下的苔葬已一片潮润,正在返青,树木正展开根须,从解冻的土地中拼命吮吸水分,向上输送,到每一个细枝末节森林虽未呈现绿色,却也能让人感到一派生机而那些被阳光透耀的部分简直就是高亢明亮的铜管乐队在尽情歌唱5就这样沉湎于脑海中的乐音时,车子从一面悬崖下的弯道上冲出去,河流猝然变宽变缓大渡河是地图上的名字,在当地人口中,此河的这一段唤作金川考究起来,河的得名与过去沿河盛产黄金有关几百年前,土司统治的时代,这里的藏语名字是曲浸,意思就是大河到清末,改土归流,寓兵于民,叫过绥靖屯民国间设县,叫作靖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金川县
②这一县地名的演变,也可窥见治乱的兴替,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变迁6金川一县,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便广植梨树这里的梨花不是一处两处,而是在在处处除了成规模的梨园,村前屋后,地头渠边,甚至那些荒废的老屋基上,都是满树梨花7雪山还在远处的蓝空下面,我们已经身陷于盛开的鲜花阵中了梨树都很高大,树干粗粉、苍老,分枝道劲、生机勃勃,每一个枝头,都满是一簇簇繁密的花朵此时,它们被阳光照耀着,格外地明亮耀眼,同时,也散发着格外浓烈的香气香气那么浓烈,让人觉得有一层雾气萦绕在身边又似乎是梨花的白光从密集的花团中飘逸而出,形成了隐约的光雾——花团上的白实在是太浓重了,现在,阳光来帮忙,让它们逸出一些,飘荡在空中,形成了迷离的香雾五个花瓣捧出了丝丝青碧的花蕊每一枝蕊的顶端都是一团花粉花刚开时,花粉是红色的,两天三天后,就渐渐变成了沉着的黑色它们在等蜂来,把它们带到另外的一朵花上,落在每一朵花羞怯地低着身子的花房上于是,奇妙的遇合发生从此,我们可以期待秋天的果实当然,传播花粉更有效的是风风把花粉从这一群花带到那一群花,从这几树带到另外的那几树风不大,那些高大的树皮粗粉苍老的树干纹丝不动,虬曲黝黑的树枝却开始摇晃,枝头的花团在这花粉雾中快乐地震颤那是生命之美8
③我在这里阅读自然之书,几乎忘记了身在何处9当地政府有一个强烈的意图,就是把种植农业往观光方向转化我们这一行,就是受邀来看梨花,写梨花的可怎么写这些开放在雄荒大野的梨花,的确是个问题这几天,老听人在耳边念岑参的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心里却不满足,那到底是写雪,只是用梨花作比附的古诗词中写梨花的诗句,都是写那小山小水小园中的,到底显得过于纤巧,与我们眼见的金川梨花并不相宜10“梨花雪压枝,莺哦柳如丝”温庭筠11“梨花千树雪,柳叶万条烟“李白
(12)再有些感怀伤时,一腔春愁,更与眼前这轰轰烈烈的花开盛景不能相配
(13)“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白居易)
(14)梨树都是梨树,但有不同姿态;梨花都是梨花,却开出不同格调何况树由人植,人群更是各个不同树生别境,这里的雄阔的雪山大川,化育了这种接近原生状态的梨树中国文学书写草木,常常套用传统文化中那些托物寄情,感时伤春的熟稔路数,情景相近时,虽也确切,却了无新意
④所以,不看主客观的环境如何,只用主要植根于中原情境的传统审美中那些言说方式,就等于自我取消了书写的意义
(15)如果对此种写作方式缺乏应有的警惕,那就滑入那些了无新意的套路我看梨花,就成了“我看”梨花,而真正重要的是我看“梨花”前一种仅仅是一种姿态后一种,才能真正呈现出书写的对象写物,首先得让物得以呈现,然后涉笔其他,才有可信的依托
(16)我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去发现一片土地,去看见大金川上那些众多而普遍的梨花(节选自《西高地行记》,有删改)
6.关于文中描写梨花的第
(7)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段文字写到了梨花的枝干、花瓣、花蕊、花粉、花香等,描绘出了梨花的生命之美B.作者精于描写细节,通过拟人等修辞展现金川梨花之美,表现出浓重的自然情怀C.作者善用色彩,和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不同颜色的牵牛花有着相同的审美趣味D.植物授粉的描写,赋予观察对象以动态感,以丰富的文学想象呈现自然的奇妙与美好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
①句式整饬,笔法简洁,交代位置的移动和变化,引出下文峡谷景象的描写
8.句子
②是对地名演变的理解,富有议论色彩,展现了作者对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思考C.句子
③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D.句子
④表达了作者对传统审美表达方式的否定,传递了作者独特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8.阿来曾说“我在音乐声中,看到了表达的可能”,他常借助音乐来丰富文学表达本文第
(4)段的写景充满音乐性,请简要分析(4分)
9.文章标题“大金川上看梨花”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日“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Q”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节选自苏轼《荀卿论》)材料二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注]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节选自姚鼐《李斯论》)[注]中侈君投合残暴放纵的君主张吾之宠扩大国君对自己的宠爱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彼见其师历诋国天下之贤人回以自是©其愚回以为古先圣王同皆无足法者回不知回荀卿叵特以快一时之论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怪,认为……奇怪,意动用法,与《屈原列传》中“又怪屈原以彼其材”的“怪”用法相同B.让,谦让,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的“让”意思不同C.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与《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之”用法不同D.值,遭逢、遇到,与《出师表》中“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的“值”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斯虽然师从荀卿,却视其如仇敌,所以事秦后不久便焚烧了儒家经典,完全改变了古代先贤先王的法令制度B.苏轼认为夏商的桀纣两君虽然残暴,但对于上古贤明君主的法度、礼乐、刑政等还是有所保存而不敢全部废弃C.苏轼通过对荀子的考查,认为荀卿图一时痛快而发高论对李斯有激发作用,故将李斯施政弊端归咎于师承影响D.关于李斯乱天下的行为是否与荀子有关,苏姚二人持有不同观点,但关于李斯事秦后废仁政之举的过失,二人都不否认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2)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
14.姚鼐不同意苏轼“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这一观点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㈤刘克庄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注]此词作于绍定六年,在与金通好九年之后,趁蒙古灭金之际,宋出师北上谋复河南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词人回忆从军经历,写出了书生从戎时壮志满怀、才华横溢的得意情态B.“铁马”两句化用陆游《书愤》中诗句,再现了当年奔赴战场从军杀敌的场景C.上阕李广与下阕烛之武两处用典对比鲜明,写得既壮怀激烈又哀婉悲愤D.本词与辛词风格相近,报国之志与豪放之风相辅相成,表达了词人壮怀难伸的愤慨
16.词人生怕客谈榆塞事”,与题中“忽动从戎之兴”是否矛盾?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滚滚江流
(2)在励志演讲中,老师鼓励学生“正如李白《将进酒》中所说的▲,▲’,遭遇挫折时,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3)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形象和神奇的故事情节,都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使得作品引人入胜,例如唐诗中的“▲,▲”O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言谈间本该(A)的话,再三斟酌下还是铺垫了好几句“不知道说的有没有道理”“绝没有别的意思”“退一万步讲”等一番限定与修饰下来,交流的畅快也急转直下额外的限定语,事实上起到的是补充与解释的作用“甲”,往往隐含着“你说的可能有道理,但我们不妨再讨论一下”的意味;“一乙」,经常作为“接下来我要开始陈述观点了”的开场白;“一丙一”,T o这些“限定语”或许都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语义指向,但一般都能起到缓和与留有余地的交流效果,就像是一种语言的润滑剂,让聊的天不至于生硬尴尬,让说的话不至于“掉在地上”如此(B),图个啥?反复纠结的社交“套话”背后,一定有难言之隐不少人心里直犯嘀咕一句无心之语,会不会冒犯到身边的同事、朋友和家人?脱口而出的心里话、张口就来的口头禅,是不是暴露了自己的“粗鲁”?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怕被误解,怕惹是非,怕生嫌隙,自然也就会在铺垫和说明上多此一“句”结果就是,交流变得索然无味,理解变得无比奢侈难怪有人总结现在聊天的套路打破尴尬,用“哈哈哈”;表达开心,用“哈哈哈”;不知如何回戛也用“哈哈哈”其实,是不是真的想“哈哈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不太会让人出错”言谈间限定语越来越多,
①目的旨在彼此能够避免误会、获得认同
②纵观现代人的社交网络,
③坚强与脆弱、独立与依赖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④这些情感与思绪的交织,
⑤许多人只好在言语中采取“试探”的策略,
⑥为自己提前圈定了一个语言的“紧箍儿”,
⑦不求“动人”,但求“不得罪人”
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多次使用引号,下列选项中引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A.这些“限定语”或许都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语义指向,但一般都能起到缓和与留有余地的交流效果B.让聊的天不至于生硬尴尬,让说的话不至于“掉在地上”C.反复纠结的社交“套话”背后,一定有难言之隐D.脱口而出的心里话、张口就来的口头禅,是不是暴露了自己的“粗鲁”?
20.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用哈哈哈’来打破尴尬、表达开心和应对不知如何回复时的窘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2.第二段的举例论证不完整,请将第一段中加着重号的三个限定语填入甲、乙、丙三处,并在丁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丁处不超过18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军团既有如潘展乐、郑钦文等健儿创造历史突破,也有巩立姣、石智勇等老将遗憾未能蝉联冠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会见奥运中国体育代表团时说“我们不以胜负论英雄,同时英雄就要敢于争先、敢于争第一”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