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考点强化练
(六)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一、选择题
1.公元前494年罗马共和国进行一次审判,法官在听完原告债主的陈述后当庭把涉案的父子三人判与原告为奴隶,并给出“合理”的解释之后愤怒的下层公民集体撤离会场,以示抗议材料说明当时()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B.古罗马司法程序严格C.债务奴隶制把平民推到生存的边缘D.这次平民斗争直接催生了成文法的诞生解析选A当时罗马只有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下层公民集体对该审判的反应可以看出,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审判的程序,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推测下层公民是否处在生存的边缘,故C项错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催生成文法的诞生,故D项错误
2.(2018•临沂模拟)《十二铜表法》又称“十二铜版法”或“十二表法”,包括下列“约法☆传唤☆土地和房屋☆审理☆私犯☆索债☆公法☆家长权☆宗教法☆继承和监护☆前五表的追补☆所有权和占有☆后五表的追补十二章”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A.与习惯法完全一致B.强调人人平等原则C.只规定了诉讼程序D.涉及内容广泛全面解析选D材料只是显示了《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没有习惯法与之对比,故A项错误;罗马法里没有人人平等的原则,故B项错误;法律中不但有程序,还有很多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处理方法,故C项错误;法律从程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故D项正确
3.《十二表法》第8表第22条法律行为中的证人或司秤,如事后拒绝作证的,即为‘不名誉者,从此丧失作证的资格,亦不得请他人为之作证”这体现出罗马法()A.把道德法律化B.强调证人证言C.保护平民利益D.重视法律权威解析选A材料反映出罗马法规定拒绝为他人作证的人会丧失很多权利,可知罗马法对不为别人付出的不道德行为十分重视并写入法律,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对不为他人作证者的规定,不是在强调证人证言的重要,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保护平民利益,故C项错误;罗马重视法律,但D项没有体现材料中对证人的规定,故D项错误
4.(2018•浙江“超级全能生”联考)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其中的十个法表主要是由贵族编订的并为其利益服务,在引起平民强烈不满后,才增编两表,虽然《十二铜表法》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撰却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这是因为()A.是在平民主导下诞生的B.奠定了“万民法”的基础C体现了罗马公民的意志D.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解析选D《十二铜表法》是在贵族而非平民主导下制定,故A项错误;为万民法奠定基础的是共和国晚期一系列的公民法,而《十二铜表法》只不过是公民法的开端而已,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并没有为一般罗马公民带来多少好处,因而并不是罗马公民的意志,故C项错误;《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标志着古罗马开始由习惯法时代向成文法时代过渡,而按律判决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故D项正确
5.(
2018.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四条规定现行窃盗被捕的,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泊峨岩下摔死;如为未适婚人,由长官酌处笞刑,并责令赔偿损失材料体现出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A.内容细致,可操作性强B.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保留较野蛮的习惯法D.突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解析选A材料对奴隶与未适婚人犯同一罪行进行不同的惩处规定,说明罗马法内容细致,可操作性强,故A项正确;材料中法律规定重点不在于保护私有财产,故B项错误;C项只能反映对奴隶的处理规定,不能反映材料全部信息,故C项错误;D项也仅能反映对未适婚人的处理规定片面,故D项错误
6.公元52年罗马帝国的“克劳狄元老院决议”规定,如果一个女自由人与属于另一个人的男奴在其奴隶主正式反对的情况下仍继续住在一起,那么这个女自由人本身以及此结合产生的后代都将成为该奴隶主的奴隶反之,则不作规定此项规定的目的在于()A.维护奴隶制度
8.限制妇女地位C.保证自由人的身份与血统D.不承认奴隶与自由人婚姻解析选A在古罗马帝国,自由人与奴隶通婚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获取奴隶主的认可,可见该法律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维护奴隶制度,故A项正确;“限制妇女地位”,这只是对该法律意图的片面理解,故B项错误;古罗马的身份制度并不是很看重血统,故C项错误;该法并不是不承认奴隶与自由人的通婚,只是必须获得其奴隶主的认可,故D项错误
7.(2018•南京、盐城模拟)下图是意大利学者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的《民法大全选译-物与物权》中的部分内容,◊帕比尼安《解答集》第10卷:“通常不许人们占有万民法[优公共场所J◊马尔西安《法学阶梯》第3卷“房屋、物和纪^碑,这些物不像大海那◊盖尤斯《日常事务》第2卷“从万民法上讲,河岸黝稀T为核使用”样属于万雌物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罗马帝国注意保护境内居民的私有财产
8.罗马公共场所都有“不适用共享”性质C.“万民法上之物”主要限制外邦人使用D.罗马法有意谋求疆域内诸民族有序共处解析选D题目中“通常不许人们占有万民法上的公共场所”说明公共场所属于公共财产,归国家所有,而不是归私人所有,因此罗马帝国注意保护境内居民的私有财产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从万民法上讲,河岸像河流一样归大家使用”,说明河岸和河流属于罗马自由民共享,故B项错误;“万民法上之物”并不是针对外邦人,因为万民法的适用范围是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自由民,故C项错误;材料中罗马法对于“公共场所”“河岸、河流”等公共财产和“房屋、建筑物和纪念碑”等私有财产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目的在于谋求疆域内诸民族有序共处,更好地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秩序,故D项正确
8.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指出罗马人民所适用的,一部分是自己特有的法律,另一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罗马人民所适用的这两部分法律中()A.自然法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
9.万民法是罗马人民特有的法律C.成文法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D.市民法是罗马人民特有的法律解析选D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材料强调的是具体法律,故A项错误;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所有自由民,而非只是罗马人民特有的法律,故B项错误;成文法有可能是公民法,因此不一定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故C项错误;市民法也称公民法,是罗马人民特有的法律,故D项正确10(2018•福州模拟)罗马帝国初期曾明令禁止主人判处奴隶与猛兽搏斗;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117—138年在位)废除了奴隶主把奴隶卖给角斗场的权力;君士坦丁大帝(272—337年在位)将故意杀死奴隶与杀人罪同等对待出现上述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B.罗马国家的不断扩张C.自然法理念的深刻影响D.民主政治的逐渐发展解析选C平民与贵族的激烈斗争是提高平民的地位,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罗马国家的不断扩张与改善提高奴隶的地位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自然法的理念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禁止主人判处奴隶与猛兽搏斗,将故意杀死奴隶与杀人罪同等对待,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故C项正确;民主政治的逐渐发展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11.(2018・长春质检)公元468年罗马法规定,如果一个自由民想转让其享有权利的土地,那么除非他将之转让给此地的在册居民,否则通过任何一种契约转让其土地都是非法的外人应该知道,如果他故意违反这一禁令而完成上述交易或占有该土地,那么缔结的契约是无效的,契约要被解除,且只返还其交付的价金这体现罗马法承认()A.所有权的相对性B.财产权的绝对性C.公民权的平等性D.交易权的自主性解析选A“公元468年罗马法规定,如果一个自由民想转让其享有权利的土地,那么除非他将之转让给此地的在册居民,否则通过任何一种契约转让其土地都是非法的”由此可知罗马的公民的范围是相对的,其所有权也是相对的,故A项正确;“否则通过任何一种契约转让其土地都是非法的”可以看出权利的相对性,而导致财产的所有权的相对性,故B项错误;“除非他将之转让给此地的在册居民”可见公民权是相对而言的,不是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故C项错误;“他故意违反这一禁令而完成上述交易或占有该土地,那么缔结的契约是无效的,契约要被解除,且只返还其交付的价金”可见交易是受限制的,故D项错误
12.(2018・石家庄模拟)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可见其()A.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特点B.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C.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D.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法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的特点,题中“东罗马帝国”时已是万民法,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东罗马帝国皇帝”可知当时罗马并不是民主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身份和个人私权,故C项错误;材料中契约分类详细是为了便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故D项正确
13.(2018•湛江模拟)11—12世纪西欧的法律课,教授首先讲授的不是现行法律,而是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问题,并依罗马法条文以及教会法对它们进行分析这表明罗马法A.保持着超越时间的生命力B.有利于维护天主教会的权威C.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D.为文艺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析选A据材料中“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问题”说明法律有着较强的生命力,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天主教会,故B项错误;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罗马法的影响,且离文艺复兴时期较远,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律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万民法材料二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2世纪时罗马皇帝哈德良的讲话材料三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十二铜表法》材料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格惩治——《民法大全》1根据材料一,说明皇帝、隶农、奴隶属于自由民的有哪些2材料
二、四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矛盾之处?3材料三中关于债务的规定体现了怎样的财产原则?4材料四的规定保护了哪一阶级的利益?维护了什么制度?5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罗马法制定颁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从罗马法的主张和实际实行情况的角度分析第⑶问,结合材料内容可知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⑷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5问,从罗马法体现的是奴隶主的利益的角度分析答案1皇帝贵族、隶农都是自由民,而奴隶不属于自由民2罗马法承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拥有很广泛的权利,但“平等”只是相对的男女不平等,自由民、奴隶不平等3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⑷保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制度奴隶制度
(5)根本目的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以法律维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
14.(2018•深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初始用途后世演变简介图小钺[yu旬后世渐变为仪卫所用有刃,器形与斧类似,兵器,起初用作刑具的礼器,成为权力的象使用时配合长柄征J----------------------------/罗马执政官外出时,身“束棒”边有12位肩扛束棒的演变为古罗马权力和拉丁文作Fasces,一种侍卫倘若有人犯了严威信的象征,后世成为被多根绑在一起的木重罪行,侍卫便用束棒集权和独裁的代表棍围绕的斧头行刑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研究题目进行论证(要求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并认识其本质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析据材料钺“兵器,起初用作刑具,“束棒”“倘若有人犯了严重罪行,侍卫便用束棒行刑”可得钺和“束棒”用作兵器和刑具据材料“后世渐变为仪卫所用的礼器,成为权力的象征”可得钺是君主大权的象征,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据材料“演变为古罗马权力和威信的象征,后世成为集权和独裁的代表”可得“束棒”反映了罗马政治上集权和独裁和罗马法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观点论东西方刑具与权力文化;论古代东西方维系权力和威信的手段;古代兵器用途的演变;从钺和“束棒”看中国和罗马的政治演变等论述时注意既可围绕材料所提供的文物信息及相关史实进行阐释;也可结合同类型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如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或可结合相关的思想观点进行解释,如法家思想“法、术、势”相结合答案观点与结论答题情况示例等次示例1:论东西方刑具与权力文化能够充分挖掘材料的信息,通过现象看本一等示例2论古代东西方维系权力和威信的质,提出明确合理的观点,且观点与结论前手段后一致示例1:古代兵器用途的演变有观点但基本照抄材料文段或观点提炼相二等对单一示例2中西方古代兵器造型上的共同点三等无观点(结论)或观点(结论)与题目无关史实与论证答题情况备注等次列举两个或以上史实且逻辑清晰一等论证部分既可围绕材料所提供的文物信息及相关史实进行阐释;也可结合同类列举了两个或以上史实但论证逻辑不甚二等型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如西周时期的清晰三等只有单个史实且论证比较清晰礼乐文化;或可结合相关的思想观点进行解释,如法家思想“法、术、势”四等无史实论证或只有单个史实且无论证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