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时间:50分钟分值:1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虽然有着严格的长幼制度,即长子继承全部,幼子什么也得不到,但在继承权上又规定,女儿有继承权,外戚也有继承权这容易导致()A.封君封臣直辖性的效忠关系B.大诸侯跨国领有土地的现象C父系血缘宗法关系遭到破坏D.王权衰落和地方割据的加剧fgB画题干中有转折性词语“但”,说明题干考查重点在于转折之后的内容转折之后的内容重在强调女儿和外戚的继承权,由于中古时期的西欧不同王权之间联姻关系的大量存在,容易导致大诸侯跨国领有土地的现象,故B项正确
2.一份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某地的修道院中的一些情况:在复活节他们还应缴纳两只母羊、两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这表明欧洲中古时期庄园农奴()A.每逢节日向领主缴纳地租B.缴纳实物、劳役两类地租C.已经被剥夺全部人身自由D.对受剥削与压迫充满仇恨彝B解明从题干中的“缴纳两只母羊、两只羊羔”可知这是缴纳实物地机从“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可知这是缴纳劳役地租,故B项正确
3.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中“最美好的花朵”,这时的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得到了教权和王权的支持B.古希腊罗马文化在西欧的复苏C.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D.阿拉伯文化在西欧的不断传播解祠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西欧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城市自由和自治环境,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活跃的社交生活、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则为人们自由思考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日益繁荣,一些大学建立起来故选C项
4.中古时期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B.当时民众大多是文盲C.神权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D.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奉C解附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居民几乎都信仰基督教,教会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宣扬神性,压抑人性,故C项正确
5.伊凡四世继位前后,俄罗斯各地封建王公仍世袭领地,割据势力依然强大;国家官僚机构不完善,难以有效控制地方;各地民众反抗风潮渐兴材料反映了()A.俄罗斯尚未实现统一B.改革具有必要性C.俄罗斯并未建立专制体制,民主色彩浓厚D.对外扩张无法稳定国家的统治辞B解附材料强调的是伊凡四世继位前后存在的种种问题,说明改革具有必要性,故B项正确6•《查士丁尼法典》包括了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新法典》是查士丁尼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而成的以上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皇帝的命令就是法律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D.罗马法只是皇帝敕令的汇编彝B感画从题干材料中的“包括了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而成“可知,《查士丁尼法典》和《新法典》均是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故B项正确
7.我国东晋高僧法显赴印度求法他在归国后撰写的《佛国记》(即《法显传》)中,称赞笈多王朝统治者施仁政,“人民殷乐:这说明笈多王朝()A.确立佛教为国教
8.强化了中央集权C.与中国往来密切D.统治者重视民生宣D解画从题干中“施仁政,人民殷乐可知笈多王朝的统治者关注民生,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故D项正确
8.笈多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国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并神化为“最高的神”,从中可以看出()A.笈多王朝以神权巩固王权B.笈多王朝政治统治比较落后C.笈多王朝巩固了全国统一局面D.印度教在笈多王朝时期得到发展前A解如从题干可以看出,笈多王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并且神化王权,体现了以神权巩固王权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对笈多王朝的政权进行评价,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笈多王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
9.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A.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B.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C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造成严重威胁D.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fgB解画由材料“国际压力”“民族危机感”等信息,并结合文章名称《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可以推知,日本需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进行一场变革,以推动日本社会转型,故B项正确
10.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地方设国、君B、里;实行征兵制从材料可以看出()A.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的权力B.经济上实行公有制C.完全照搬了唐朝的经济制度D.大化改新改革比较彻底gg]A斑面从材料可以看出,将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地方上实行新的政治制度,这些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故A项正确;大化改新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不是实行公有制,B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1L高丽王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设立御史台、翰林院;采用科举制选拔人才;经济上实行类似均田制的“用柴科制”这说明高丽王朝()A.深受唐制的影响B.政治制度比较成熟C.封建土地私有制得到进一步发展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H]A解画从材料可以看出高丽王朝依据唐制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制度,故A项正确;高丽王朝参照唐朝建立自己的政治制度,说明政治制度并未成熟,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丽王朝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
12.莫赫塔尔在《非洲通史》中指出,麦罗埃有一种独具一格的文明一直在发展繁荣,尽管它披着薄薄一层埃及式的纱巾,它的非洲式的本质却一直保留不变据此推断麦罗埃()A.属于古埃及文明B.应有大量的文献C.应位于东非地区D.工商外贸业发达答案|C解画古埃及文明影响了尼罗河上游的文明,因撒哈拉沙漠的阻隔,对非洲其他地区影响较少,东非可以通过尼罗河与埃及交往,故C项正确
13.现代学者认为:绍纳人自从进入津巴布韦高原以后,他们采取了牧农经济结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提供了很多剩余的产品,这样他们就可以供应更多的劳动力来建筑伟大的石构建筑“津巴布韦一词源于班图语,意为“石屋”,或“受敬仰的石头城,材料可以证明()A.津巴布韦生产力发展状况B.津巴布韦国家建立过程C.津巴布韦经济发展模式D.津巴布韦国名的历史由来辞D解附材料信息内部的逻辑关系证明了津巴布韦国名的历史由来,故D项正确;A、C两项仅为材料信息的一部分,未能体现材料的主旨,故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津巴布韦国名的历史由来,而不是国家的建立过程,故B项错误
14.在对7世纪南部非洲的卡穆祖洛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近似长方形的木麻结构的房屋和农作物的痕迹,在其中一间房子里还发现了产自沿海地区的玻璃这些发现说明()A.南部非洲手工业发达B.当时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的生活C.商业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D.外来文明推动了南部非洲的发展蠲B解画从材料“发现了近似长方形的木麻结构的房屋和农作物的痕迹”可以看出南部非洲因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村落,居民过上了定居的生活,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对手工业的评价,材料中的玻璃也是外来物品,故A项错误;从材料无法看出商业的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外来文明的作用,故D项错误
15.15世纪前后,玛雅人以血缘纽带维系的氏族公社,开始向以村居地缘关系为特征的农村公社转换社会的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成为职位世袭的统治阶级而广大的氏族成员则成为以农民、工匠为主体的平民,从社会形态发展的角度看()A.玛雅人开始了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B.玛雅社会发展比较落后C.玛雅文明名不副实D.西班牙人的入侵打断了玛雅人独立发展的进程IgA解画据材料可知,玛雅人因社会的贫富分化而产生了阶级从社会形态发展的角度看,玛雅人开始了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故A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16题20分,17分20分,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种自由人(封臣)对另一种自由人(封君)的服从和役务(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提供保护和豢养的义务,而豢养的主要办法就是赐给封臣一块封土——摘编自[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材料二中古时期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⑴材料一是哪一地区封建社会的写照封君封臣制有哪些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古时期西欧城市的地位,概括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12分)参考答案I⑴地区:西欧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2)地位:经济中心意义:瓦解了封建制度,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君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君士坦丁堡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危机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1453年,奥斯曼帝国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过屡战,君士坦丁堡陷落材料二在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日本统治阶级中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主张参照唐朝封建制,局部调整生产关系、进而实行全面的社会改革公元646年,孝德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摘编自张玉祥、禹硕基《论日本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⑴概括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状况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6分)⑵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是如何应对统治危机的对日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6分)
(3)这两则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8分)惨考答案卜)状况:拜占庭帝国从繁荣到灭亡原因:拜占庭帝国继承了罗马帝国时期的辉煌成就;拜占庭帝国处于东西方交通要道上,商贸发达;《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维系帝国的统治等,上述因素造就了拜占庭帝国的辉煌但统治者穷兵跋武,造成了帝国危机,又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保守和封闭的心态导致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2)措施旧本任用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进行大化改新;学习中国,解决日本问题影响: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推动了日本的进步。